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昏教学设计(共5篇)篇:黄昏设计
《黄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和方法
通过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黄昏的特点体会“想象”在文章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体会联想和想象的异同,养成联想和想象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感受文中“想象和联想”的作用,区分二者之间的差距。作者如何准确地运用想象和联想来描写黄昏的美景。课时安排:
2课时。相关资料: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黄昏》原载《太白》半月刊第1卷第5期,于1934年11月20日出版。在散文《黄昏》中,作者用象征性的写法,借客观自然景物来抒写主观思想情感,寄寓深刻的含意。所谓象征性的写法,是指借某一事物来象征另一事物,或借某一具体事物来象征某一抽象的概念或某种思想情绪。在象征者与被象征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征。散文近似诗歌,往往是景情并茂,写景中蕴含着深厚而复杂的情感。茅盾对大海的观察极其精细,描绘十分传神,并使用了许多拟人手法和形声词。茅盾先生那篇脍灸人口的散文《黄昏》,词句是金色的,文采是斐扬的,但感情却是沉重的。如果不知道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那风雨如磐的社会环境,不知道白色恐怖的残忍,就无法体验出散文中的个中滋味,就不会明白为什么“一切一切,夕阳都喷上了一口血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你还读过他的哪些作品?2、教师相机介绍作者的生平资料。二、初读课文,解题
1、“黄昏”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表示?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的是哪里的黄昏?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2、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3、师生交流不理解的问题。4、学习生字。重点区分:躁和燥,溶和熔。四、作业:
1、写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读词语,导入新课。1、出示书后词语。2、齐读课题。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写了黄昏时哪些景物?(1)哪几个自然段着重描写了海浪?重点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试着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2)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风?(3)还写了什么?(夕阳和海鸥)2、画出文章中作者想象的部分。3、默读画出的部分,你能从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4、学生交流有关的句子。5、组织讨论:
(1)风在吹号。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都像大眼睛,闪着金光。(2)愤怒地挣扎着的夕阳似乎在说:(3)风把永生不灭的宣言带到了全世界:三、再读课文,感受作者眼中不一样的黄昏。四、试着背诵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五、作业
背诵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第2篇:《黄昏的蝉》教学设计《黄昏的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了解关于蝉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作者通过哪些方法知道蝉的知识?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了解关于蝉的知识。2.知道作者通过哪些方法知道蝉的知识。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介绍蝉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并说明从哪里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3.导入新课:你们找到的资料可真多。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知道蝉的知识的。二、提纲导入,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下面的要求,先在小组内学习课文。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关于蝉的知识。三、检查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新词。(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一读,教师强调。(2)教师再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学生读一读,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和书写。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3.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4.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合起来介绍关于蝉的哪些知识。第一段(第1至3自然段)写作者小时候通过捉蝉,了解蝉的叫声响亮的原因。第二段(第4至6自然段)写作者通过捉蝉的游戏知道蝉的幼虫是什么样子。第三段(第7至9自然段)写作者通过读书,知道更多蝉的知识,了解蝉的一生。第四段(第10段)写作者对蝉的描绘和称赞。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默读课文第1至3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蝉叫声响亮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么知道的?2.指名反馈。(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的叫声使树林更加宁静,鸟叫声使山谷更加幽静。作者引用王籍的诗句来写蝉。说明蝉的叫声在夏天都能听到,而且叫得最响。(2)蝉叫声响亮的原因是:蝉并不是用嘴来叫的,而是拿腹部两侧鼓状的发音器来鸣叫的。它的发音器长得很巧妙,旁边还有一个空腔,可以通过共鸣把声音放大。作者捉蝉,把蝉拿在手里看,认真地观察才知道)
3.学生自由读第一部分,然后说说你还感受到了什么?4.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读出作者喜爱的思想感情。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蝉的叫声非常响,即使在四百米开外,人们也能听到它的叫声。我们还知道蝉还为什么叫声响亮。叫的声音这么大,却又不用嘴巴,使我们对蝉产生了许多好奇。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蝉的其他知识。六、布置作业
1.把生字新词抄写两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大家一起读一读。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蝉的什么知识?3.教师导:这节课,蝉的叫声这么大,却又不用嘴巴,使我们对蝉产生了许多好奇,让作者想进一步揭开蝉的秘密。二、继续学文,学习蝉的其他知识1.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回顾第二段的主要内容。(2)默读课文第二段。(3)指名反馈。(4)找出文中捉蝉的句子,体会捉蝉的乐趣。“于是我们相约,在天刚擦黑的时候带上手电筒,来到小树林里。„„蝉的我们快乐童年的伙伴,几乎每个孩子都捉过蝉。”
(5)教师小结:捉蝉的游戏真有趣,而且还能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2.学习课文第三段。原来蝉有一个漫长的“童年”,而且是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度过的!难怪它一旦走出“地狱”,就要向太阳放声高歌。3.学习课文第四段。(1)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他遭受的意外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边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的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4.师:你们喜欢蝉吗?为什么?三、全文
1.结合搜集到的图片,依照课文说说蝉的一生。2.指名说蝉的一生。3.教师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体会到了什么?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蝉》,深入地认识蝉。第3篇:24黄昏的蝉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10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和3个多音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请课文脉络。了解蝉脱壳的过程,自己可以复述蝉脱壳的过程。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蝉是怎么脱壳的。教学难点
了解蝉脱壳的步骤,使学生喜爱大自然。3.教学用具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有一位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他就是法布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变自《昆虫记》。二、新授(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翻开书第九课,自由朗读课文,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出示多媒体生字词课件]不知道有哪些同学回家好好预习了的,谁想来读一读?[注意“镇”、“蝉”、“震”,多音字“壳”、“哗”、“调”]全班齐读,一个字读三遍。同学们认识了这几个字,能给他们组词吗?在8个生字中,你觉得哪些字容易写错。[注意:“腾”、“震”、“弱”]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不知道有没有聪明的同学有好方法记住它们呢,你能说几个就说几个。注意区分“脱壳、蜕皮”,这两个词。(二)再读课文:1.理清文章脉络: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讲了蝉的哪几方面?预设:A生:蝉怎么脱壳的?B生:蝉的声音很好,视觉灵敏。C生:蝉有听觉。(相机板书)
哪些自然段写蝉怎么脱壳的?(2--4自然段)。蝉的声音很好,视觉灵敏,有听觉又在哪些自然段中呢?(5--10自然段)。2.学习第1自然段
蝉一般都住在哪里?结合你的生活来说一说。(蝉一般都住在树上,)的确,蝉和我们很近,和我们是邻居。齐读第1自然段。作者法布尔称蝉是他的邻居,说明了作者对蝉是什么感情?(很喜欢蝉,把蝉当朋友)文章中又是从哪里说明的呢?(我喜欢观察蝉脱壳)(ppt)我们接着往下读。(三)学习第2--4自然段。1.第2--4自然段讲的是有关蝉脱壳的内容,那么每个自然段又分别讲了怎么呢?试着用
4、5个字来概括。指名说,师帮助概括:第2自然段写了幼虫脱皮,第3自然段写了蝉脱壳了,第4自然段写了脱皮的蝉。2.请同学们默读第2--4自然段,走进文字去看看蝉脱壳的过程。3.并试着介绍一下,注意介绍的先后顺序要清楚。把重点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在有感触的地方的旁边做好批注。小组交流。[师巡视]谁想给我们介绍蝉是怎样脱壳的?预设:A幼虫怎么蜕皮的?谁能把文中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文中有一组关联词是什么?先„„接着„„最后
你能用这样一组关联词说一句话吗?B接下来蝉脱壳的时候“可以说是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师:为什么这样说呢?在脱壳的过程中都有哪些动作?找到相关的词语了吗?请默读这一段,把描写蝉脱壳的动作的词语画出来。腾起、翻、倒挂、打开、伸直、翻、钩住、蜕。[读句子]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过程很复杂。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能和我们说说吗?你还体会到什么?你能不看书,看着这些词语来给我们介绍蝉脱壳的过程吗?此时你们有什么感想?试想一下蝉在这个脱壳的过程中是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来说。(疼,痛苦,坚强,向往外面的美好世界)这个脱壳的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对于蝉来说好过吗?漫长吗?不好过,十分痛苦,十分漫长。猜想一下在这半小时里它可能还会遇到什么?C完全蜕出来以后就行了吗?你是从哪里找到的?读给大家听!我们一起去看看视频,感受一下蝉脱壳的过程。蝉脱壳的过程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金蝉脱壳
三、练习
概括讲述蝉脱壳的过程。四、总结
蝉在的地下生活大概是四年。此后,日光中的歌唱不到五个星期。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掘土四年,现在忽然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与飞鸟可以匹敌的翅膀,在温暖的日光中沐浴着。这是一种生命的蜕变,这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量!五、作业
1.依照课文介绍蝉的一生。2.给自己的父母朋友讲一讲蝉的不凡之处。六、板书
10、蝉
幼虫蜕皮
腾起、翻、倒挂蝉脱壳了
打开、伸直、翻
蜕皮的蝉
钩住、蜕
第4篇:黄昏《顺序性音乐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课题研究资料《美丽的黄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短小而优美的欧美歌曲,三拍子的旋律优美抒情,歌曲的音域仅六度,开始的4小节是全曲的主要素材,由do、re、mi、fa四个音组成,第5、6小节是第3、4小节的完全重复,轻盈而有动感。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6小节的上方三度的模进,第三乐句6小节是歌曲大调主音do的六次重复。由于歌曲的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三度模进,所以当二部轮唱时,二个声部非常和谐协调,歌曲通过简炼的三句歌词,描绘了一幅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景色。给人一种雅致、悠闲的感觉。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相关轮唱歌曲,律动、能在轮唱的形式中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够有意识地参与轮唱,并且在轮唱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声音,逐步学会聆听,树立良好的声部概念。2、通过学生在反复聆听——听钢琴、听教师范唱、听同学模唱、听录音演绎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聆听对比的习惯,从而逐步学会在参与中聆听,在聆听中修正自己的表现。教学重点:有感情、有表情地用轮唱表现黄昏中钟声的缥缈与美妙。教学难点:进行歌曲的二部轮唱。教学用具:钢琴纱巾教学过程:
一、卡农练习导入:
1、请几位学生,以4/4为基础,自己创作一个4拍的节奏,加入象声词念出来。如:4/4XXXXX咚哒哒咚哒
2、请几位同学出列,根据音乐走,轻声读着自己的节奏,碰到对方时,交换读对方的节奏,音乐停时,说出新的节奏。3、两组面对面,分别加入和声演唱。如:4/43|4/45|
二、复习轮唱歌曲《两只老虎》
三、感受音乐:
1、初听音乐:
加入三角铁为歌曲伴奏。3/4X-|
2、跟着音乐做动作。每个乐句一个动作,第一乐句手左右摇摆,第二乐句手举高左右摇摆,第三乐句跟着音乐按节奏拍手。2、将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同学做刚才的动作,第二组同学跟着老师晚一个乐句做动作。四、学唱歌曲:
1、师点读乐谱,生模唱歌曲。2、跟琴唱歌曲。3、师指导有问题乐句。4、跟琴完整演唱歌曲。5、跟琴唱歌谱。6、将学生分成两组,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五、表现歌曲:
1、围成里外两个同心圆,各承担一个声部。哪个声部先唱哪个声部就围着圆圈走动,边走边唱。2、将学生分成三个圆圈,分成三个声部,每个声部轮唱歌曲,边唱边用纱巾表现优美的乐句。六、巩固轮唱练习:
师带生唱《嘹亮歌声》第一、二乐句,巩固练习。六、总结提升: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美丽的黄昏,朦胧的钟声,也感受了轮唱的魅力。下节课精彩继续!《美丽的黄昏》教学反思
《美丽的黄昏》这首歌曲是继第四册《两只老虎》之后出现的又一首轮唱歌曲,但同时这首歌在轮唱部分又有比较严格的三度叠置的和声效果,所以较之《两只老虎》又上了一个层次。同时,这首歌的位置对于整个教材来说,又是对合唱教学的一个承上启下,所以上好这一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新课标的教学原则与理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学得自主,充分发挥学生之前已经掌握的独唱、齐唱等技能;其次,让学生学得有趣;将新的演唱形式融于互动参与中;第三,让学生掌握得深刻,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有所学、有所记、并有所忆。从一开始的让学生读词,到和声的训练,再到复习轮唱歌曲《两只老虎》,到学习这首歌曲时,采用的律动、打击乐形式,同心圆、三个圈队形的变化演唱,再到最后的巩固练习《嘹亮歌声》。都体现了顺序性音乐教学的
第5篇:《美丽的黄昏》教学案例
用自己的方式感受音乐——《美丽的黄昏》教学案例
一、背景
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记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给音乐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二、主题
我将新课标与我校“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实践等能力,将丰富的课堂教学渗透到新教材教法中,形成了“创设生动活泼的音乐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感受音乐”的教学特色,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三、案例描述
《美丽的黄昏》是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六册第五课歌曲,是一首优美的欧美歌曲。歌词虽然只有两句、却犹如一幅幽静的油画展现在我们面前。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原野上,一排排楼舍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中。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动,三三两两的走在回家的路上。远处教堂传来阵阵钟声,在空旷的原野中显得那样的悠扬、美妙,这钟声好像荡涤了人们一天的疲劳,使人的心灵得到平静。在这节课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实践的兴趣,我通过让学生熟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编,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因此,我借机进行了深入的引导。1、看一看家乡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优美的歌声描绘了欧洲小镇的气氛,那我们家乡的黄昏是怎样呢?黄昏时同学们你们都在干什么呢?生甲:放学了,我和***、***在操场上玩耍、做游戏。1生乙:在夕阳的辉映下,我觉得我们的校园显得更加的美丽。师:走出校园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生甲:我看到了叔叔、阿姨们结束了一天的劳动,三三两两走在了回家的路上。生乙:农民伯伯辛勤地耕作。生丙:我看到了老牛要回家睡觉。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我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大家想不想看看我们美丽的家乡呢?生:(异口同声)想!老师播放了一段家乡美丽的黄昏FLASH课件。每个学生都在全神贯注地看着大屏幕,看得出他们被家乡美丽景色吸引了。2、想一想家乡
FLASH课件暂停,孩子们不语,似乎还沉醉在家乡美丽的黄昏里。3、说一说家乡
师:哪些同学还想用语言给大家补充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家乡黄昏?生:落日像喝醉酒的红脸醉汉,跌倒在家乡的田野边,把大地和天空映得一半儿通红,一半儿金黄。远处的田野,一望无垠。青青的麦苗像一块绿色的大地毯在夕阳中轻轻飘动,仿佛间看到了麦浪滚滚。田间的小路上,有几个人影在晃动,那是收工的农民伯伯正扛着农具回家。他们说着,笑着,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各家各户的厨房里就响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师:好,接下来邓老师请同学们按照各自的表现方式来展现我们家乡的美景。顿时,孩子们都纷纷地议论起来。生甲:我想用图画的方式画画家乡的美景。生乙:我想用一首诗来夸夸我们家乡。生丙:我想和几个同学一起用舞蹈的形式来赞美我们的家乡。生丁:老师,我觉得只有美丽的画面、优美的舞姿,还不够,我还想用竖笛吹奏优美动听的旋律,编织心中美丽的黄昏。2„„
4、编织家乡
“好,刚才同学们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说了许多很有创造性的办法,可见同学们都非常希望参与到我们的音乐活动中来,都希望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歌曲。现在,我们就采纳大家的办法,分成绘画、舞蹈、乐器三个小组。你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拖拉机柴油发动机装试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氨纶纤维混纺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护岸植被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物业工程入户维修标准化培训课件
- 园林技术面试题目及答案
- 应试会计面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资产保全试题及答案
- 银行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银行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银行运营管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DB14∕T 1740-2018 公路除雪融雪作业技术规程
- 第1章-跨境电子商务概述
- 国家安全教育高教-第六章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 2024新版(外研版三起孙有中)三年级英语上册单词带音标
- 幼儿园大班秋季家长会
- 【追星文化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及观念的影响问卷调研报告(含问卷)(论文)11000字】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HAD+101.09-1990滨海核电厂厂址设计基准洪水的确定
- 《高等教育学》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水机空调安装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