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区常见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与管理第一节概述1.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可、情感、行为、意志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2.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1年以上未痊愈,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参与的状况。这里的精神障碍指人的心理功能异常和社会功能的缺陷或受损。3.精神康复是指通过生物、社会、心理的康复措施,使由于精神障碍导致的精神活动缺损表现和社会功能缺损得以恢复。精神疾病的复原理念重点聚焦于精神障碍病人本身和社会等多方面,并在精神障碍病人生活的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疾病预防、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等。二、社区精神障碍病人管理规范管理规范2.服务内容1)病人信息管理:建立健康档案,补充精神障碍信息2)随访评估:每年至少4次,危险度评估、现状3)干预:根据危险度分级、现状进行干预4)健康体检:每年一次,包括常规、血糖、心电图·每次随访,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病情稳定者:危险度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3.考核指标严重精神障碍病人规范管理率=年内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病人人数/年内辖区内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病人人数×100%。三、精神障碍病人的危险评估暴力行为危险度评估1.行为:踱步、不能静坐、紧张2.情感:愤怒、敌意、焦虑、激动3.语言:无理要求、威胁、强迫性4.意识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害等1.精神障碍:抑郁症、幻听等2.躯体疾病:恶性肿瘤、慢性病等3.遗传因素4.心理社会因素:自卑、嫉妒5.环境因素:安全隐患四、居家精神障碍病人意外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原则暴力:生气、敌视、侵犯、骚扰、虐待、破坏物品、口头或躯体攻击、自伤(杀)1.家人与病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2.根据病人特点,适当参与体力或体育活动3.对狂躁病人,多表扬少批评,转移注意力4.对幻觉、妄想明显者避免接触病理体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异常言语和行为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看管监护加强危险品和药物保管改善情绪和睡眠建立良好亲属关系培养兴趣常谈心,了解思想动态时刻关注动向不能让病人单独外出鼓励参与集体活动消除恐惧和顾虑一旦走失,及时找回,但不可指责或恐吓五、家庭精神病病人意外事件的处理原则(1)自缢:放下病人后放平,保持仰卧位,颈部伸直,托起下颌,用舌钳拉出舌头,以防舌后坠。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至自主呼吸恢复后再搬移病人,并与医生配合,做进一步的复苏治疗处理。(2)外伤:撞击伤、跌坠伤、切刺伤。1)撞击伤:阻止行动,保护病人头部,检查有无颅内损伤;2)跌坠伤:登高者注意保证安全,不可威胁或恐吓病人,跌坠之后注意脊椎骨折,三人搬运卧于硬板床上;3)切刺伤:刺大血管者立即止血,及时送院。(3)服毒:精神病病人有可能藏匿大量精神药物或镇静催眠药,集中吞服,蓄意自杀。一经发现,若条件许可,社区护士应迅速采取催吐、洗胃、导泻方法帮助病人排除毒物。如有休克,应先抢救休克(4)噎食六、社区精神障碍病人的特点1.神经症、人格障碍、适应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等轻度精神障碍者较多。2.经医院治疗后回到社区进行康复的慢性精神障碍病人,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者多。在社区中的慢性精神障碍病人,最重要的问题是社会残疾,这些病人的社会功能存在明显障碍或缺陷,不能完成其应有的社会角色。社区精神障碍病人护理特点:2.注重康复护理3.系统性、持续性4.强调预防、治疗、健康一体化第二节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与管理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可以引起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精神活动障碍及精神活动本身的不协调并与周围环境脱离。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并可以导致精神残疾;部分病人痊愈或基本痊愈。1.发病相关因素2.临床表现3.治疗原则药物治疗早期、足量、足疗程、单一、个体化用药急性期治疗4~6周,巩固治疗至少6个月,维持治疗至少5年,注意肝、肾功能心理治疗4.护理与管理措施第三节失智病人的护理与管理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病徐缓,病程呈进行性,病因迄今未明,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痴呆中AD较多见。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是指脑血管病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引起的精神障碍。脑血管病主要是指在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发生血液成分或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造成缺血或出血性疾病。本病一般进展缓慢,常因卒中引起急性加剧,病情波动,最终发展为痴呆。一、发病相关因素阿尔茨海默病2.正常老化加速3.铅或硅等脑内蓄积中毒4.免疫低下、衰弱5.机体解毒功能下降6.疾病相关和心理因素脑血管所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表现1.记忆障碍:早期记忆障碍2.视空间和定向障碍3.言语障碍:含糊、啰嗦、刻板等4.失认、失用6.精神行为症状:妄想、幻觉、错认、焦虑、抑郁、人格改变、行为症状、睡眠障碍脑血管所致痴呆临床表现1.早期:脑衰弱综合征和轻度认知障碍2.局灶性神经系统表现4.精神病性症状二、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1)左大脑半球病变:失语、失用、失读、失写、失算。右大脑半球病变:视觉空间障碍。(2)Binswanger型脑病:假性球麻痹症,动作迟缓,共济失调,言语不清,伴抽搐及强制性哭笑等,轻度锥体外系征或小脑病变。(3)大面积脑梗塞抢救后遗有严重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如卧床不起、瘫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等。三、治疗原则1.阿尔茨海默病妄想等精神行为症状。伴有淡漠、抑郁、敌意攻击、易激惹的病人,可给予抗抑郁药。(2)改善认知功能:目的是延缓变性过程。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较多,疗效与安慰剂相仿,用药后经认知功能测验评分,病人的认知有一定的改进,但仍不足以给病人的实际生活、工作能力带来助益。目前临床证实疗效比较好的主要有多奈哌齐和美金刚。四、护理与管理措施2.主要护理问题及措施2.主要护理问题及措施(1)沟通障碍的护理措施(2)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护理措施(3)睡眠障碍的护理措施(4)潜在安全风险的护理措施(5)精神行为问题的护理措施沟通障碍1.交流困难:找词困难、理解表达困难和意愿减退——耐心倾听、鼓励表达3.从正面靠近,保持目光接触,避免开放问题,不争论4.注意非语言沟通:手势、声音、触摸、微笑等生活自理能力不足4.衣着照料:穿脱方便、应季衣服睡眠障碍的护理1.安排合理作息表2.创造良好睡眠环境3.调整睡眠颠倒4.睡前温水泡脚、听轻音乐等5.半夜吵闹者不斥责,不突然开灯6.睡前做好安全措施:门、窗、水、电等潜在安全风险的护理措施1.照顾者应管理好厨房用具,刀、叉、剪刀等应上锁保存,电器不用时应拔掉插销或关掉电源,电源插座应加放电源封口。在病人可视范围内,保证摆放物品对病人安全。2.照顾者协助病人管理药品,在病人经常活动的区域关掉电和煤气。3.禁止病人单独外出,以免走失精神行为问题的护理措施1.病人尽量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不随意改变生活环境2.调整生活节奏3.积极识别诱发因素对60岁以上者进行记忆筛查,及早发现减少失智:保护心脏和大脑、锻炼、健康饮食、认知训练、社交活动,减少三高等第四节抑郁症病人的护理与管理抑郁症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概括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三低”症状,但这些典型的抑郁发作症状不一定出现在所有抑郁症病人中。目前认为,抑郁发作的表现可分为核心症状、心理症状群和躯体症状群。一、发病相关因素二、临床表现(1)核心症状:心境或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故称“三低症状”。1)心境或情绪低落:在抑郁发作的基础上感到无望、无助、无用。病人心境有昼重夜轻的变化特点。2)思维迟缓:反应迟钝,注意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自感脑子迟钝,联想困难,语言少,声音低。3)意志减退:活动减少,不与人交往,丧失兴趣,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无所爱,更无所求。(2)心理症候群1.焦虑:伴发躯体症状,如胸闷等2.自责自罪3.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和妄想4.认知症状:认知扭曲6.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7.自知力:部分自知力完整,主动求治1.睡眠紊乱:早醒2.食欲下降、体重减轻3.性功能减退4.精力丧失5.非特异性躯体症状:自主神经紊乱三、治疗原则1.护理评估护士应利用观察、交谈、病历和病史回顾、量表测量、躯体检查等方式,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去了解、收集主客观资料,动态评估病人的精神行为。除了观察病人的外显行为外,还应2.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1)自杀、自伤的护理措施(2)冲动、攻击行为的护理措施(3)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护理措施3.自杀行为的干预4.预防1.常发生于抑郁发作期,但是体力和思维相对迟缓3.讲解自杀意念是疾病表现之一,治疗后缓解冲动、攻击行为的护理措施确保病人的周围环境中无冲动易得的物品,提供安全、安静、舒适的环境,预防由于环境因素诱发病人冲动行为的发生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护理措施3.自杀行为的干预1.评估自杀的危险因素:抑郁情绪、自罪自责、家庭支持系统等2.自杀迹象:写遗书、整理旧物、突然关心他人、收藏刀、药等3.继续评估自杀危险4.一旦自杀,应及时隔离抢救,并做好心理疏导4.预防1.定期对重点人群进行寻访,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了解其心理动态,有效减少负性思考。2.对社区的人口现状应做到心中有数,对高危人群及早干预,提供心理援助,使其正视现实,处于良第五节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病人的护理和管理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由饮酒引起。可在一次饮酒后发生,也可由长期饮酒成瘾后逐渐出现,或突然停一、发病相关因素:确切原因未明确二、临床表现得饮酒后的精神效应或避免停饮而产生戒断综合征,有强烈的饮酒渴望和觅酒行为。饮酒成了生活的中心内容,并养成了单调刻板的规律性饮酒习惯及晨饮现象,对酒的耐受性高,需不断增加饮酒量。当减少饮2.戒断综合征指长期大量饮酒者突然停饮或骤然减少饮酒量而产生的一系列精神与躯体症状。一般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病理性醉酒:饮用一定量酒后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复杂性醉酒:饮酒量不大,但意识障碍明显,发作经过会遗忘。急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3.震颤谵妄4.酒精中毒性妄想症6.酒精中毒性痴呆三、治疗原则1.急性酒精中毒需要对症治疗,病人可能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和含有维生素B1及其他复合维生素B的2.长期酗酒治疗,可服用抑制酒精饮用的药物(如用厌恶疗法、催吐或使用拮抗药物治疗)治疗戒断症状;采取措施减轻相关的生理症状;心理治疗;行为矫正、团体治疗和家庭治疗;提供咨询和团体的不断支持可帮助病人克服酒精依赖。3.对症治疗(1)对戒断症状可用人工常温冬眠或苯二氮类抗焦虑药。(2)对幻觉、妄想、抑郁、焦虑等症状则可给予相应的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从小量开始缓慢加量。失眠者使用催眠或苯二氮抗焦虑药;若出现癫痫发作应给予抗瘫痪药治疗。7.综合治疗常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治疗,如采用断酒、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四、护理与管理措施及有无幻觉、妄想精神病性症状,情绪状态及躯体状态等几方面进行评估。②治疗动机的评估:根据病人的不同治疗动机,在病人的康复期给予相应的康复指导。2.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1)摔伤的护理措施(2)暴力行为的护理措施(3)感染的护理措施摔伤的护理措施1.评估危险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干预,做好基础护理暴力行为的护理措施2.合并抑郁者,评估自杀风险,讲解抑郁情绪和饮酒有关3.理解病人及家属双方,建立家庭支持系统4.痉挛发作时,保持气道通畅,防骨折等感染的护理措施1.做好饮食护理,给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加强饮食卫生指导3.保证病房环境和床单位清洁宣传饮酒危害:文明饮酒,不劝酒、不酗酒不空腹喝酒、不喝闷酒早期干预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控制和禁止及时治疗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等与教会抑郁症的病人掌握心理自助方法不符的是A.与家人和朋友保持紧密的联系B.允许自己去感受自己的情绪C.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可减轻10%的心理压力D.改变认识,让其意识到接受有痛苦的感觉是正常的事情E.引导病人正确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和自我『答案解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可减轻5%左右的心理压力。社区精神护理三级预防的目标人群是A.普通人群B.高危人群C.精神疾病发病前期的病人D.精神疾病发病期的病人E.精神疾病康复期病人『答案解析』社区精神护理三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老院跌倒老人应急预案(17篇)
-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定位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 山东省烟台市青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 湖北省黄冈市2025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9月(总第三次)模块诊断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5年可转债市场展望分析报告:供需矛盾估值支撑
- 巡检工安全培训课件
- 岩石的变化课件
- 输电电缆运检课件
- 小麻雀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秋期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超星尔雅学习通《军事理论(中北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黑底搭配大气企业宣传商业计划书商务通用PPT模板
- GB/T 17608-2006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
-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课件
- 沪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 地下停车库设计统一规定
- 综合实践课《绳结》教学设计
- 建筑装饰设计收费管理规定
- 电子课件-《市场营销》-A45-2298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