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述职报告(共4篇)_第1页
测井述职报告(共4篇)_第2页
测井述职报告(共4篇)_第3页
测井述职报告(共4篇)_第4页
测井述职报告(共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井述职报告(共4篇)从1960年起,经3年多努力,探明了大庆油田地质储量并投入开发。同年12月周恩来总理庄严宣布:中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大庆油田的勘探和开发,不仅粉碎了“中国贫油论”,展示了石油工业的广阔前景,而且证明了中国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陆相沉积”生成大油田的理论)的正确性。大庆建市

大庆市原名萨尔图,属安达市管辖。1960年5月26日,安达县撤销,设置安达市(地级),安达市人民委员会驻安达镇隶属松花江专区。同年10月,松辽石油会战指挥机关移驻萨尔图。1964年6月23日,撤销安达市,恢复安达县,设立安达特区,对外仍称安达市。1979年12月14日,大庆市从安达分离,建立大庆市,由黑龙江省直辖。“大庆”名字的由来

大庆,因油而生。这个名字的由来与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有着紧密联系。1959年9月26日,位于松辽平原的第三口基准井——松基三井喷出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流,标志着发现了大油田。同年11月8日,在油井所在地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召开庆祝大会。时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的欧阳钦和省长李范五等领导赶来庆祝。途中,他们在车上议论,松基三井喷油,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前夕,是向国庆献上的一份厚礼,喜上加喜、应该大庆。在庆祝大会上,欧阳钦提议,把油井所在地的大同镇改为大庆镇。随后,黑龙江省作出了将大同镇改为大庆镇的决定,此后石油部把这个新油田定名为大庆油田。大庆油田因此得名,并发展成为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的重要基地。历代年号

大庆(年号)

大庆(夏景宗):西夏景宗李元昊的年号。大庆(夏仁宗):西夏仁宗李仁孝的年号。大庆(陈日爌):越南陈日爌的年号。大庆(王大叔):清朝时王大叔的年号。大庆(王耀祖):清朝时王耀祖的年号。大庆(黎树):清朝时黎树的年号。城市文化

50年的大庆油田发展史,既是一部中国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创新史。在大庆油田47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历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主线:创新、创新、再创新!大庆精神产生于60年代石油会战,50年前,铁人王进喜一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感动、激励了几代人。当我们年轻的共和国经济建设急需石油的时候,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一批“大庆石油人”凭借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发建设了当时全中国最大的油田,从此大庆油田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石油,结束了中国人依赖洋油的日子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与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大庆精神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培育和倡导。江泽民曾指出:“在实现四化的过程中,还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特别要发扬大庆精神。”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

1964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1990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大庆时,把大庆精神进一步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1996年,江泽民同志作出批示:“石油部门是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立了卓越功勋的部门。石油工人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支英雄队伍。”

1996年,胡锦涛同志在接见大庆油田负责同志时,殷切希望大庆油田要“珍惜大庆的光荣史,再创大庆的新辉煌”。2003年,温家宝同志视察大庆时指示:“要把铁人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发扬光大,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保持下去。”

2009年,6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视察大庆。对大家说,与50年前相比,现在的条件已经有很大不同,但大庆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希望大家高扬钢铁1205钻井队的旗帜,发扬优良传统,继续艰苦创业,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高高的井架下,同石油工人们激情满怀地唱起歌曲《踏着铁人脚步走》,鼓励他们继承和发扬铁人精神、为祖国建设加油。胡锦涛还参观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同大家一起重温大庆油田创业和发展历程。胡锦涛强调,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更要大力弘扬大庆精神,努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大庆精神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大庆精神产生于60年石油会战,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大庆精神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培育和倡导。江泽民曾指出:“在实现四化的过程中,还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特别要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同志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中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后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时代意义

大庆精神没有丢。不仅没有丢,而且被赋予了更多新时代的特点,新时代的内涵。大庆精神在社会转型时期,不仅需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首先,大庆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展现。大庆人创造的“大庆精神”,不是一个企业的精神,而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展现,是这个时代所有为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国家强大而努力的人们的集体精神。第二,大庆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浓缩。如果把大庆精神仅仅理解为大庆人的精神,那是十分狭隘和教条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等,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大庆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第三,大庆精神是智慧与力量的象征。大庆精神,不仅仅代表着力量,更代表着智慧,不仅仅代表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智慧与力量,而是所有大庆人的智慧与力量,是整个中国人的智慧与力量的象征。第四,大庆精神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今天,我们重温大庆精神,就是要把这种精神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用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用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用到为中国的繁荣进步和社会和谐中去。大庆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大庆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第二节测井公司企业文化组织结构正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生产组织形式的科研单位,中心工作就是发现识别油气层,使储量产量增长。几年来,公司围绕"以发现油气层为己任,为勘探开发提供优质服务"的要求,贯彻落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弘扬石油工业优良传统和作风,把测井文化转化为管理制度、工作职责、行为规范等可操作系统,融入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起到提高员工素质、树立企业形象、打造知名品牌、形成优秀团队的作用。第二章

测井的生产

第一节测井的生产过程

测井技术又称为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是一种井下油气勘探的重要手段,是在钻探井中使用反映热、声、电、光、磁和核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仪器测量地层的各种物理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按各自的物理原理和它们之间相互联系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辨别地下岩石的孔隙性、渗透性和流体性质及其分布,用于发现油气藏,评估油气储量及其产量。测井技术在油气田开发和钻井工程中也有广泛的用途。测井技术还是勘探煤、盐、硫、石膏、金属、地热、地下水、放射性等矿产资源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并扩展到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在油气藏勘探开发中测井技术是地质家和油气藏开发工程师的“眼睛”,通过测井获得的测井资料是测井评价、地质研究和油气藏开发的科学依据。第二节野外测井的井场布置、操作过程、及现场验收标准

测井应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测井仪器来进行。测井仪器通常由下并仪器、电缆及升降系统和地面仪器等三部分组成下井仪器大体可分为传感器、测量电路和物理场源几个部分。传感器根据所测量的参数,可分为电、声、核等多种类型。测量电路用来放大和处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而场源则用以形成相应的电场、声场和中子、伽马射线等物理场。下井仪器接收到的信号,需经过传输系统输往地面。传输系统由电缆、井口滑轮、绞车和集流环等部分组成。电缆用于将下井仪器的信号传输到地面,并将仪器所需的电源,供到下井仪器,在数字测井和数控测井中,电缆还能够把地面发出的指令控制信号由地面输往井下。井口滑轮,分天地滑轮和座式滑轮两种,其用途是将下井仪器导入井下,并通过提升、下放电缆控制下井仪器在井中的运动状态。绞车是一个由电机或汽车马达控制的大型滚筒,测井电缆盘绕其上用来在测井时提升和下放测井仪器。集流环装在绞车滚筒的转动轴端部,利用滑动接触的电刷,将地面仪器的信号输入端及控制、供电信号的输出端与电缆缆芯联接起来。测井时,井场布置如图1—2所示。测井时,测井绞车应对正井口,通过井口滑轮将下井仪器放入井中,通过绞车滚筒的转动,提升或下放电缆,进行测井。为提高深度值的准确性,测井通常是在仪器提升时进行。1)深度传送及深度比例测井时,下井仪器在井中移动,除记录测量数据外,还必须同时记录该数据的深度值。仪器在井下的深度值,是根据电缆在井下的深度确定的。深度传送有几种方式,一种是采用磁性记号、配合同步马达传递深度,一种是采用深度编码系统来传递深度。目前在数控测井系统中,全部采用后一种方式传送深度信息。测井数据,通常都记录在磁带或磁盘上,并可以回放出测井曲线,测井曲线所在的坐标系,其横轴为参数值大小,纵轴为深度。纵、横轴都按一定比例尺记录,分别称为深度比例尺和横向比例尺。深度比例尺:测井曲线图纵轴,单位长度与所表示的实际井段长度之比,称为深度比例尺。仪器上.通常可提供1:20,l:50,l:100,1:200,1:500,1:1000等各种深度的比例。在石油天然气测井中,标准测井曲线深度比例尺统一采用1:500。而定量解释用的测井曲线,深度比例尺统一采用1:200。仪器上提供的其它深度比例尺,只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横向比例尺:测井曲线圈横轴方向上,单位长度所代表的地球物理参数值或储层储集参数值。横向比例尺有几种不同的刻度方式,最常用的是等间距刻度的线性比例尺。声波、放射性、井径、电阻率等曲线均采用线性比例尺。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种非线性比例尺,其中常用的是对数比例尺,常用于参数动态范围很大的情况下,如记录电导率的感应测井,或记录电阻率的侧向测井均采用对数比例尺进行记录。深度比例尺与横向比例尺的选择,应尽可能规范化,以便于计算和对比。2)测井速度

测井速度高、低与数据采集质量有关,—般来讲,测井速度低一些数据采集效果好。但从生产效率来看,测速不应过低。确定测井速度的原则是,在保证数据采集质量的情况下,应采取较高的测速。为保证数据采集质量,每一种测井方法都有自己的测速限制。例如:电阻率测井,测速最高5000m/小时;声波速度测井,测速最高1000m/小时;自然伽马测井,测速最高600m/小时;密度测井,测速最高300m/小时。此外,个别的测井方法还要求点测。测井速度信息在测井记录上都有反映,如果某条曲线其测速超过了规定值,那么该曲线就是废品,必需重新测量。3)电缆张力

测井过程中,下井仪器在井内上、下移动时,都可能遇到阻碍仪器上提时遇到阻碍称为遇卡,仪器下放时遇到阻碍称为遇阻。遇阻或遇卡都可能导致发生重大测井事故,遇阻或遇卡时电缆张力将变小或变大,为监视遇阻或遇卡现象的出现,测井过程中需随时观测电缆张力的变化。电缆张力的变化可由仪器中专门的仪表指示出来。4)测井刻度

不同的仪器,或同一支仪器但在不同时刻,其灵敏度都可能彼此不同,为了能够测出准确的地层参数,必须通过仪器的刻度,来消除仪器灵敏度变化带来的误差。另一方面,仪器在井中直接测量的是物理参数,而我们要求得到的是地层的储集参数,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也是通过对仪器进行刻度而实现的。__第三章

介绍仪器

第一节:仪器研发部门正在开发的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一:测井仪器由地面和井下两部分构成。井下部分主要由探测器和相应的电子线路组成,一般称为下井仪器,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不同的解决方法,有各式各样的下井仪器。地面仪器的主要功能是记录和显示,把下井仪器传上来的信号进行处理,转换成实际应用的工程值记录在相应的介质上。显示则为了对测井过程进行监视。50~60年面仪器先后使用的半自动电测仪和JD—581多线式全自动电测仪,测井数据采集与记录均为模拟方式。70年代末,引进了美国阿特拉斯公司的3600系列数字测井仪,在此基础上,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推出了SJD—801数字测井仪。80年代中期中国引进了美国阿特拉斯公司的3700CLS数控测井仪,除常用的饱和度与孔隙度测井仪器外,并引进了多种特殊测井仪器。这样对勘探井与重点生产井均能测全九条曲线(即:三条电阻曲线、三条孔隙度曲线及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井径共九条),需要时,还可获得特殊方法测井资料。80年代末,江汉测井研究所、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和其他一些单位研制出小数控测井仪并很快投入使用,陆续淘汰了沿用30多年的JD—581多线电测仪,使油田测井装备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近十年来,各油田陆续引进了成像测井系统,并开展成像测井仪器研制工作,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测井的方法原理与仪器结构地球物理测井的应用范围如下:确定井剖面的岩石性质,评价油(气)、水层,并确定其埋藏深度及有效厚度;测量计算储量所需要的各种地质参数,如岩性成分、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煤田储量计算参数等;确定地层倾角、岩层走向和方位,以及钻孔倾角和方位角,研究沉积环境等;检查井下技术情况,如检查固井质量和套管破裂情况等。一般按所探测的岩石物理性质或探测目的可分为电法测井、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等。1.电法测井

根据油(气)层、煤层或其他探测目标与周围介质在电性上的差异,采用下井装置沿钻孔剖面记录岩层的电阻率、电导率、介电常数及自然电位的变化。电法测井包括以下几种:①电阻率测井

使用简单的下井装置(电极系)探测岩层电阻率,以研究岩层的电性特征。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其测量结果称为视电阻率。电阻率测井按其电极系的组合及排列方式不同,又分为梯度电极系测井及电位电极系测井。②微电极测井

在电阻率测井的基础上发展了微电极测井。它用于测量靠近井壁附近很小一部分泥饼和冲洗带地层的电阻率,能较准确地指示泥饼的存在及划分渗透性地层,能区分储集层中的薄夹层(非渗透层)以及准确地确定地层厚度。③侧向测井

是一种聚焦电阻率测井方法,主要用于高电阻、薄地层及盐水泥浆测井。根据同性电相斥的原理,在供电电极(又称主电极)的上方和下方装有聚焦电极,用聚焦电流控制主电流路径,使它只沿侧向(垂直井轴方向)流入地层。由于侧向测井电极系结构不同(如双侧向电极系的浅侧向电极系和深侧向电极系),聚焦电流对主电流的屏蔽作用大小不同,因而它们具有不同的径向探测深度。④感应测井

是一种探测地层电导率的测井方法。该方法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测量地层中涡流的次生电磁场在接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以确定地层的电导率。它是淡水泥浆井和油基泥浆井有效的一种测井方法。同时它特别适用于低电阻率岩层的探测,包括离子导电的含高矿化度地层水的油(气)、水层和电子导电的金属矿层。⑤介电测井

是探测岩石介电常数的一种测井方法。由于水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油(气)和造岩矿物的介电常数,所以它可用于判断油田开发中出现的水淹层,并提供估计油层残余油饱和度及含水量多少的可能性。⑥自然电位测井

沿钻孔剖面测量移动电极与地面地极之间的自然电场。自然电位通常是由于地层水和泥浆滤液之间的离子扩散作用及岩层对离子的吸附作用而产生的。因此,自然电位曲线可用来指示渗透层,确定地层界面、地层水矿化度以及泥质含量。在油(气)井中,它与电阻率测井组合,可以划分油(气)、水层并进行地层对比等。2.声波测井

利用岩石的声波传播特性研究钻孔剖面岩层地质特征和井下工程情况。声波测井按其探测目的不同,可分为声速测井和声幅测井两类。常用的声波测井方法有:声速测井(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声幅测井、声波变密度测井(或称微地震测井)、声波电视测井等。①声速测井

记录声波沿井壁各地层滑行时经过某一长度所需要的时间,主要用于确定岩性、孔隙度和指示气层。它与密度测井进行综合解释,可以确定地层声阻抗和灰层的灰分,同时还可以合成垂直地震剖面。②声幅测井

测量声波初至波前半周幅度的衰减。分为裸眼声幅测井及固井声幅测井。裸眼声幅测井主要用来寻找钻孔剖面上的裂缝带;固井声幅测井主要用于检查固井质量及确定水泥返回高度。③声波变密度测井

是一种全波波形测井。在套管井中,它能检查套管与水泥环和水泥环与地层胶结程度的好坏,也是检查固井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裸眼中,它用于确定岩石的横波速度,计算岩石弹性参数(泊松比、杨氏模量、切变模量等),对于评价煤层的岩石强度特别有用。④声波电视测井

利用超声波的传播与反射,来反映井壁物体形象的测井方法。主要用途是:拍摄井下套管的照片,以检查套管射孔后的质量及套管的工程问题;在裸眼井内拍摄井下碳酸盐岩层和煤层的井壁照片,以确定岩层裂缝及溶洞的形状。3.放射性测井测量井剖面岩石的天然放射性射线强度,或测量经过放射性源照射后,岩石所产生的次生放射性射线强度,用以发现放射性矿藏,确定岩石成分,计算岩石物性参数,判断气层等。生产测井

测量套管井内流体的流量、含水率、压力、温度等参数。它是在射孔作业以后进行的油井生产动态测井。此外,在水文地质勘探中也有广泛用途。生产测井可以分为流量测井、含水率测井、压力测井及温度测井等。数据处理和解释各种测井仪所记录的测井信息,分为数字磁带记录和连续的模拟曲线照像记录两类。后者属于老的记录方式,当需要使用计算机处理时,必须通过数字化仪对连续的模拟曲线进行采样,并将数据记录在数字磁带上。第四章:测井曲线解释自89年代初期,中国测井资料解释工作进入了计算机数字处理阶段。特别是随着数字测井仪的引进和推广使用以及测井资料数字处理软件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测井资料数字处理水平不断提高,测井资料的应用广度、深度及解释水平也随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90年代先后引进了MIPS和SUN4计算机工作站,使测井资料数字处理:工作有了新的提高。SUN工作站采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UNIX操作系统,具有多功能窗口处理系统。每一用户在主机上可以打开多个窗口,同时进行多种数字处理工作。各种外设(如绘图机、打印机、磁带机等)均可远程使用。资料的预处理:资料的预处理包括测井野外带的格式转换、测井曲线数字化、测井曲线的编辑、测井曲线的深度校正和测井资料的质量控制。1)测井野外带格式转换

测井野外记录磁带的数据记录格式(BIT)与用作计算机数字处理的文件格(LA)是不同的。在进行计算机数字处理之前,需要把野外磁带记录格式转换成计算机数字处理系统所

能识别的数据格式。进行这项工作所使用的计算机程序如下:(1)野外带扫描程序(scanbit)对野外带记录文件的标题信息进行扫描,以便确定野外带的记录情况。(2)建立磁盘文件程序(headl)在进行野外磁带格式转换之前,应预先在计算机磁盘上建立一个空的磁盘文件,作为转换后数据的存放空间。(3)读野外带程序(cptdnhl)将野外磁带记录(BIT格式带)的深度单位由分米转换成米,并将磁带记录数据读到由headl程序事先建好的LA磁盘文件中。进行上述工作后即可将常规野外记录磁带数据转换成用作计算机工作站数字处理的磁盘文件。2)测井曲线数字化

在实现测井资料数字记录之前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测井资料都是采用照相记录的方式。这些测井资料要实现计算机处理,首先要转换成数字记录。测井资料数字化的方法是采用专门的“数字化平板绘图仪”。它是用金属丝(如镍丝)编制成细密的X,Y坐标网格,用专门的“绘图笔”或光标对测井曲线进行描绘,形成坐标数据,再由计算机将这些坐标数据转换成测井数据,达到测井资料数字化的目的。测井资料数字化工作要运行两个计算机程序,即数字化平板绘图程序digt和数字化程序digg。将测井曲线转换成数字文件(LA磁盘文件)后,进行检查校对,如发现错误,则可利用磁盘文件修改程序(dk)进行修改,以便使磁盘文件正确无误。测井曲线编辑是测井资料数字处理前的重要工作环节。首先是将同次测量的同名曲线进行补接,形成完整的、符合测井资料质量要求的测井曲线;然后将同次测井的各种测井曲线按数字处理程序的要求合并成完整的组合测井曲线数据带(或磁盘文件)。测井曲线编辑是一项细致的数据处理工作。它要求测井或解释人员在曲线编辑工作中,认真进行测井曲线的对比、分析,确定应补接的井段,并准确确定补接井段的深度,确保补接正确。测井曲线编辑所使用的数字处理软件有以下两个:

1)磁盘到磁盘拷贝程序(ddcopy)首先将要编辑的测井曲线分别形成磁盘文件(LA__),然后运行这一程序把需要补接的曲线从其中一个磁盘文件拷贝到另一磁盘文件中,用新的曲线替换掉原来的曲线,或把两磁盘文件中的曲线连接起来,达到测井曲线补接的目的。2)测井曲线改名和删除程序(chancv)根据测井资料数字处理程序的要求,有时要对磁盘文件中的曲线名称、曲线条数进行修改,这也是曲线编辑的一部分。chancv程序就是用来完成这一工作的。3)国产数控测井仪野外测井软盘记录回放随着中国数控测井仪的不断发展,国产数控测井仪已成为探井和开发井侧井的重要测井仪器。国产数控测井仪的记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热敏绘图纸的明记录,另一种是软盘(5in或7/2in软盘)记录。在测井资料评价中心需将软盘记录转换成SUN工作站可识别的LA磁盘文件,才能进行数字处理。4.3测井曲线深度校正

测井曲线深度校正是测井资料预处理中的另一重要环节。由于测井曲线往往不是同一次下井测量的,有时甚至不是同一测井系统测量的。由于测井仪器的悬重、井身质量、钻井液密度以及井深度系统(电缆、滑轮直径、深度记录系统等)、测速等不同,造成测井曲线深度的误差。因此,在进行成果处理时,要求进行测井深度校正。测井曲线深度校正一般是以纵向分辨率最高的测井曲线(用短电极曲线,如0.45m梯度电极系曲线、微测向曲线、八侧向曲线等)作为深度校正的基准曲线,其它各种曲线的深度与基准曲线对齐。校正中通常采用平行移动(整体校正)和“深度平差”(系统的均匀压缩或伸长)两种方法。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对测井曲线进行个别井段的深度移动(非均匀的深度校正),因为这种深度校正将造成测井曲线所反映的地层深度间隔(距离)的错误,给地层对比以及射孔等工程作业带来困难。特别是用于深度对比的测井曲线如用作基准曲线的短电极曲线、自然伽马曲线等绝不允许进行个别井段的深度移动。对于只用来进行测井资料解释的补偿密度、补偿中子曲线,由于测井仪器记录点本身随地层岩性的变化而有所变化造成记录深度的误差,引起深度校正的困难,允许采用与其它测井曲线进行相关对比的方祛确定其深度。测井深度校正有以下三个处理程序。1)测井曲线幅度和深度校正程序(newmov)该程序可以对测井曲线进行深度平移校正和曲线数值校正。2)深度校正程序(eshift)该程序可对测井曲线进行深度平移校正和平差校正。测井资料质量是测井解释成败的关键,没有合格的测井资料,其解释结果的可信程度就很难保证。因此,测井资料质量控制就成为测井资料解释的重要工作之一。__总结:心得与体会

这次实习利用了暑假的时间,天气很热、条件很苦,但是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并没有因为外部的条件不好而减退,每次都按时出工,准时到达实习现场。实习中我真切感受到了油田的生活,虽然和以前想象中的有很大的差别,但我人就对自己选择的道路坚定不移,对自己作为石油人感到自豪。在实习的时候我同时也觉得我们大学生在学校呆的时间长了,眼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时候也很极端,我想这也是在我们步入社会后应该学习和提高的。所以我认为,如果有走出校园到神会上去实践的机会,我们一定不要放过,亲身经历的社会经验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阅历同时更重要的时会让我们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效率。最后在此要感谢学院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巩固加深理解知识的实习机会,同时也感谢胜利测井公司能够合理安排我们的实习内容和工程师师傅对我们的细心讲解。第2篇:测井实习报告

.关于七个泉油田七7-7(K9-K10)测井解释的实训报告

目录

1、前言············································第1页2、油田与层段的基本概况····························第1页2.1油田概况····································第1页

2.2油井(七7-7井)概况························第1页

2.3层段(K9-K10)概况···························第1页3、初步评价方法···································第1页4、层间定量分析···································第1页5、储层划分及相关参数(表格)·······················第2页6、测井结果分析····································第2页7、·······································第2页8、测井解释成果图································(见附页)

可编辑

.一、前言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地球物理测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油气田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测井资料解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为期5天,包括资料收集整理,软件安装运用,图像数据分析,地层层位判断及成果解释等。要求通过这次设计熟悉卡奔软件并导入测井数据,进行储层划分及定性和定量的解释及初步评价方法。二、油田与层段的基本概况

2.1油田概况

七个泉构造属于XXXX西部坳陷区尕斯断陷亚区小红山-阿哈堤-七个泉背斜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七个泉油田为一南陡北缓的短轴状背斜构造,油藏无气顶气。2.2油井(七7-7井)概况

本组负责七7-7井的地层测井解释,该井位于七个泉油田构造高点,七中3井310°方位249m处,该采油井地面海拔3034.99m,补心海拔3038.49m,完钻井深为1155m。2.3层段(K9-K10)概况

本人负责层段K9-K10的测井解释,深度为650m-830m。该层段均为E32中间标志层,主要由砂质泥岩构成,且为主要含油层段,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初步评价方法

1.先根据储层四性关系来判断各段岩性,再根据电性特征来划分储层。2.根据电性特征来划分储层方法

油层:自然伽玛相对低值、声波时差相对高值,电阻率相对较高;

水层:自然电位明显负异常,自然伽玛相对低值,声波时差较高;

干层:自然电位负异常,自然伽玛低值,声波时差低值,微电位、微梯度相对高值;油水层:自然电位有较大的负异常,自然伽玛相对较高,声波时差增大。四、层间定量分析

通过分析测井解释图,先大概把七个泉油田七7-7(K9-K10)分为28个储层段,其中,油层15个,干层9个,水层2个,含油水层2个。再根据公式定量对各层进行分析,结果见表格所示。E32砂岩有效孔隙度计算公式:△t=8.702*Φ+17

5E32砂岩渗透率计算公式:K=0.0229e0.313*Φ

可编辑

.含油饱和度计算公式:

So�1�nabRw

mRt�式中,m=1.75,a=1.2112,n=1.857,b=1.0154;

LN(Rw)=-2.7296-0.00069935*D,其中D采用的平均深度;Rt=1000COND五、储层划分及相关参数(表格)

六、测井结果分析结合各层段相关参数,根据以砂岩为主的E32中间标志层:孔隙度(Φ)≥9.5%,渗透率(K)≥1×10-3μm2;干层:Φ<9.2%;水层:Φ≥9.7%,So<42%;油水同层:Φ≥9.7%,42%<So≤50%;油层:Φ≥9.7%,So≥50%的标准,定量的分析了初步评价的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对层段重新得出解释,如上表格所示。七、心得体会

在各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通过本次设计,学会了利用卡奔软件对测井解释曲线进行分析处理,掌握了各参数的计算分析,定量定性的学习了储层划分的原则和相

可编辑

.关评价方法,深刻的认识到了现场软件应用的必要性与实效性,以后要加强相关学习。可编辑

第3篇:测井实习报告

目录

1、前言············································第1页2、油田与层段的基本概况····························第1页油田概况····································第1页

油井(七7-7井)概况························第1页

层段(K9-K10)概况···························第1页3、初步评价方法···································第1页4、层间定量分析···································第1页5、储层划分及相关参数(表格)·······················第2页6、测井结果分析····································第2页7、心得体会·······································第2页8、测井解释成果图································(见附页)

一、前言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地球物理测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油气田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测井资料解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为期5天,包括资料收集整理,软件安装运用,图像数据分析,地层层位判断及成果解释等。要求通过这次设计熟悉卡奔软件并导入测井数据,进行储层划分及定性和定量的解释及初步评价方法。二、油田与层段的基本概况

油田概况

七个泉构造属于XXXX西部坳陷区尕斯断陷亚区小红山-阿哈堤-七个泉背斜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七个泉油田为一南陡北缓的短轴状背斜构造,油藏无气顶气。油井(七7-7井)概况

本组负责七7-7井的地层测井解释,该井位于七个泉油田构造高点,七中3井310°方位249m处,该采油井地面海拔,补心海拔,完钻井深为1155m。层段(K9-K10)概况

本人负责层段K9-K10的测井解释,深度为650m-830m。该层段均为E32中间标志层,主要由砂质泥岩构成,且为主要含油层段,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三、初步评价方法

1.先根据储层四性关系来判断各段岩性,再根据电性特征来划分储层。2.根据电性特征来划分储层方法

油层:自然伽玛相对低值、声波时差相对高值,电阻率相对较高;

水层:自然电位明显负异常,自然伽玛相对低值,声波时差较高;

干层:自然电位负异常,自然伽玛低值,声波时差低值,微电位、微梯度相对高值;油水层:自然电位有较大的负异常,自然伽玛相对较高,声波时差增大。四、层间定量分析

通过分析测井解释图,先大概把七个泉油田七7-7(K9-K10)分为28个储层段,其中,油层15个,干层9个,水层2个,含油水层2个。再根据公式定量对各层进行分析,结果见表格所示。E32砂岩有效孔隙度计算公式:△t=*Φ+175

E32砂岩渗透率计算公式:K=含油饱和度计算公式:

So�1�nabRw

mRt�式中,m=,a=,n=,b=;LN(Rw)=,其中D采用的平均深度;Rt=1000COND五、储层划分及相关参数(表格)

六、测井结果分析

结合各层段相关参数,根据以砂岩为主的E32中间标志层:孔隙度(Φ)≥%,渗透率(K)≥1×10-3μm2;干层:Φ<%;水层:Φ≥%,So<42%;油水同层:Φ≥%,42%<

So≤50%;油层:Φ≥%,So≥50%的标准,定量的分析了初步评价的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对层段重新得出解释,如上表格所示。七、心得体会

在各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通过本次设计,学会了利用卡奔软件对测井解释曲线进行分析处理,掌握了各参数的计算分析,定量定性的学习了储层划分的原则和相关评价方法,深刻的认识到了现场软件应用的必要性与实效性,以后要加强相关学习。第4篇:测井公司实习报告

暑假期间,我们07级的3个班在测录井工程公司的2个星期内,在学校老师企业单位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这个十分有意义的课程并且收获很大,在此次实习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声放电等各种测井方法的理论学习和实验任务,这次亲身来到测井公司实地实习使我们对测井的认识从理论很好的延伸到了实际当中。通过此次生产实习,我从无知到认知,再到深入了解了公司和社会,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每天都有很多新的体会,对各种测井方法及其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对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射孔、测试、井下仪器、测井解释、地面仪器、测井工艺、现场测井观摩、综合录井。射孔是将射孔枪送到预定的深度后,进行校深、点火,利用聚能罩聚集很高的能量,爆炸将射孔弹射出,穿透套管和地层,从而达到形成通道的目的。射孔是一种完井手段,主要是让地层中的油气能通过射孔通道流入井筒内。射孔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井下射孔、卡钻的判断、井壁取芯。在射孔作业中常遇到的问题有射孔弹在井下不爆炸而在工作地面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误射孔、卡枪。实习前以为射孔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经过老师的讲解,现在我才发现射孔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在射孔作业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测试是试油的一种手段,它是指在动态条件下对油气层进行评价,从而得到地层压力,温度,地层产出流体性质的判断,渗透率,测试影响半径,油气的边界等。测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裸眼井测试,另一类是套管井测试。其中裸眼井测试是一种不稳定的测试,一般风险较大,因此测试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井下不超过8小时;而套管井测试是一种稳定测试,风险较小,测试时间长,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层位污染,需要开井10分钟,然后关井,再开井充分流动,观察两次流动压力是否一样。通过听取老师的讲解和对仪器的观察,我对测试这个在学校并没有接触过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井下仪器的观察,在仪器车间我们观看了普通声波探头、长源距声波探头、硬电极、双感应探头、微球形聚焦探头、岩性密度探头、地层倾角方位探头、补偿中子测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