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部分地市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附答案)_第1页
广西部分地市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附答案)_第2页
广西部分地市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附答案)_第3页
广西部分地市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附答案)_第4页
广西部分地市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文言文阅读专题广西(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2分)【甲】《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丰乐亭记》(节选)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①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①刻露:鲜明地显露。②本:根据。③上:皇上。④刺史:即作者。1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面山而居B.吾恂恂而起C.仰而望山,俯而听泉D.而不知人之乐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树林阴翳(阴影)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C.宣上恩德(宣扬)D.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晦明/变化者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15.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B.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C.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D.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分)(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2分)12.D13.A14.D15.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4分)(1)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

(语句通顺1分,“…者…也”,判断句标志,0.5分;“以”,用0.5分)

(2)我来到这个地方,喜欢这里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2分)。(语句通顺1分,“之”,助词不译,0.5分:

“其”,这里,0.5分)

柳州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第10~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小题6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D.夫大国,难测也 测:揣测,估计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战 以伤先帝之明B.再而衰,三而竭 广起,夺而杀尉C.公将鼓之 陈胜佐之D.公问其故 安陵君其许寡人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的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B.文章巧妙运用了对比,如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家卫国的热情.C.文章语言十分精炼,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就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D.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等相照应,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15.把上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⑵彼竭我盈,故克之。(三)课外文言文阅读(7分)卫南之战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选自《宋史》)【注释】①泽:宗泽,南宋将领。②云:报告。③生兵:新兵。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⑴今日进退等死⑵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17.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2分)12.A【解析】福,(名词)形容词做动词“保佑”。13.B【解析】两个而,都表承接关系。14.D【解析】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分析不正确。15.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⑵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16.⑴同样⑵考虑17.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善于鼓舞士气,又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二)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伐竹取道策之不以其道B.全石以为底一食或尽粟一石C.日光下澈主人日再食D.不可知其源林尽水源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调素琴B.似与游者相乐至于负者歌于途C.潭西南而望思而不学则殆D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第①段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讲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由小丘西行到看见篁竹、听闻水声,寻得小石潭,移动变化中景致不同,极具动态画面感。B.第②段特写游鱼的形神姿态,动静之间,游鱼形象丰满灵动,体现游鱼怡然自得的同时,也侧面凸显潭水的空明澄激,二者各尽其妙。C.第④段描述作者在小石潭停留的感受,突出一个“清”字,环境之清深入心神,作者顿感悠闲宁静,直接反映他纵情山水的精神追求。D.作者写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把自身遭遇、个人心境融入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道的忧伤悲凉之情。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文:(三)田猎之获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选自《吕氏春秋·不苟论》)【注释】①州里:乡里。②惟:思,考虑。③疾;奋力,用力。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1)齐人有好猎者好:(2)狗良则数得善矣则: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译文:19.齐人“田猎之获,常过人矣”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