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岑王水库工程环评报告_第1页
榕江县岑王水库工程环评报告_第2页
榕江县岑王水库工程环评报告_第3页
榕江县岑王水库工程环评报告_第4页
榕江县岑王水库工程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版)编制日期:2020年8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工程基本情况 1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24环境质量状况 34评价适用标准 37工程分析 41环境影响分析 58环境保护措施 80排污许可申请及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 116评价结论 117附表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表2:项目环保措施一览表附表3:项目环保竣工验收措施一览表附表4:施工期环境工程监理一览表附表5:环境设施投资一览表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枢纽工程、输水管道)附图3项目周边关系图附图4项目区域水系图附图5项目区域地质图附图6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布置图附件1项目环评委托书附件2项目立项批复3承诺函附件4项水质监测报告1工程基本情况榕江县岑王水库工程黔东南州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凯里市韶山南路11号556000榕江县朗洞镇平地村境内单位黔东南州发展改革委黔东南发改审批〔2020〕155号新建√改扩建技改水利工程建筑E4821(平方米)357230.94(平方/(万元)41176.00228.3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0.55%(万元)/年4月及规模:一、项目由来较低等问题,大部分行政村尚未进行水利设施建设或因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利用率低下。人畜以雨水、季节性泉水和溪沟水为饮水水源;农田用水主要通过人工提水灌溉,劳动效率低、强度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地农业发展。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再加上全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工程性缺水十分严重,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全面、快速、协调发展。难加以有效利用,因而该地区属于工程性缺水地区。因此,有必要采取工程措施蓄水,解决该地区人畜饮水及农田灌溉缺水的问题。岑王水库建成后,可有效缓解朗洞镇人饮供水及水库下游附近耕地灌溉缺水问题,为受水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源保障,为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根据各规划的建设内容看,岑王水库已列入《贵州省乡乡有稳2小型水库之一。此外,岑王水库还纳入了《黔东南州水利“十三五”规划》和《黔东南州水资源综合规划(2016-2020年)》,其规划规模为小(1)型水库,其任务主要为集镇供水及周边村寨人畜饮水兼顾农田灌溉。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源保障,抓紧修建岑王水库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类管理名录》(国家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文件中规定,拟建工程属于分类管理名录中“四十六、水利,141水库其他类”,本项目总库容216万m3,建设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建设单位特委托贵州森宇环境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下称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附件1)。我公司环评技术人员接受委托后,在现场踏勘、环境状况调查、资料收集以及认真分析工程内容等工作基础上,编制出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经生态环境部门审查批准后,作为本项目环境管理和环保工程设计的科学依据。二、项目概况1、地理位置及交通岑王水库工程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朗洞镇平地村境内,地理位置坐标:东经E108°31′54″,北纬N26°22′30″,坝址距朗洞镇政府驻地6.0km,目前公路可通至集镇周边的平地村,抵达坝址需另修4.56km上坝公路。程任务岑王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包括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泄洪表孔、坝身取水兼放m.3万m³,为年调节水库,主要任务为集镇及农村人畜用水、并兼顾灌溉用水,设计供水人口10190人(集镇7000人、农村3190人),供水牲口2284头,设计灌面5140亩(其中水田4920亩、旱地220亩),工程建设完成后,水库设计年供水368.19万m³/a(其中集镇供水51.96万m³/a,岑王水库的工程任务为灌溉及供水,无防洪、治涝和发电功能。岑王水库工程3kkk1246万m³,据本次阶段成果,岑王水库采用重力坝方案(推荐方案)校核洪水位kkk工程规模为小(1)型,主要永久建筑物为4级、次要永久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输水建筑物为5级。供水工程:本工程供水对象为朗洞镇及周边乡镇居民及牲畜,供水总人口10190人,大小牲畜2284头,其中朗洞集镇规划设计集镇人口共7000人,平地村929人,1134头大小牲畜、宰练村758人,656头大小牲畜、长寿村610人,285头大小牲畜、宰林村893人,209头大小牲畜,年用水量其中集镇供水44.1灌区工程:灌区位于坝址以下朗洞镇岑王溪流域村组,分别位于河谷的左右两岸,属自流灌溉,共分布耕地近5140亩农田灌溉(水田4920亩,旱地220亩)。P=80%保证率年用水量307.8万m³/年。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4、工程特性表表1项目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1.流域面积全流域m221.2上坝址流域面积m26.5下坝址流域面积m29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年483.上坝址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下坝址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代表性流量(推荐上坝址)多年平均流量m3/s04设计洪水标准P及流量m3/sP=3.33%校核洪水标准P及流量m3/s269P=0.2%施工导流标准P及流量m3/sP=20%5.洪量(推荐上坝址)设计洪水洪量387校核洪水洪量5986.泥沙上坝址多年平均输沙量下坝址多年平均输沙量0.23884二、工程规模1.水库校核洪水位(P=0.2%)m682.74设计洪水位(P=3.33%)m681.74正常蓄水位m679.00死水位m658.0总库容272校核洪水位以下库容兴利库容.3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死库容46.7死水位以下库容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74回水长度Km2.0库容系数13.82%调节特性年调节水库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相应下游水位m3/sm245631.69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相应下游水位m3/sm631.692.灌溉工程设计灌区面积万亩0.514灌溉设计保证率P%80%年引水量307.8设计引水流量m3/s0.5653.供水工程年供水量59.5设计引水流量m3/s0.02475保证率P%95%年引水时间d365引水线路长度kmk三、淹没损失及工程建设永久征地1.淹没土地亩251.02其中:耕地亩29.64水田20.89亩,旱地8.75亩2.淹没区林木亩194.963.淹没影响专项设施(DN110)钢管0.7km,混凝土拦水坝120m3,过滤水池4.工程建设总征地亩820.07其中:永久征地临时征地亩亩535.90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1.挡水建筑物型式埋石混凝土重力坝地基特性清水江组砂质板岩地震动参数设计值g0.05地震基本烈度Ⅵ坝顶高程m683.5顶宽m65底宽m48.88最大坝高m58.52.泄水建筑物型式坝顶无闸表孔地基特性清水江组砂质板岩堰顶高程m679.0孔高数量×宽m03个表孔、单宽6m设计泄洪流量m3/s校核泄洪流量m3/s682.743.取水建筑物设计引用流量m3/s0.662取水口底板高程m654.7分层取水取水管型式压力钢管长度m90断面尺寸m4.输水建筑物4.1人饮输水管设计流量m3/s0.0271输水管材料PE100管输水管长度kmk5.75输水管管径mm3154.2灌溉输水管设计流量m3/s0.565输水管材料PE管、螺旋钢管、无缝钢管输水管长度kmk15.365输水管管径mm315~920内径257.8~900mm5.输电线路kVk输电距离kmk3.5五、施工1.主体工程数量土方开挖89石方开挖42.82土石方回填7.96浆砌石方混凝土(埋石混凝土)21.70金属结构制安t659.22帷幕灌浆m4568固结灌浆m4583管道安装t/t/2098.54/80622.主要建筑材料数量水泥4.89钢材t659.22含钢筋炸药t170.65粉煤灰t9063.45柴油t34.386汽油t1253.24砂碎石石料4.473.所需劳动力总工日万工日38.3高峰工人数人6204.施工动力及来源供电KVA地方10KV电网5.对外交通距离kmk4.566.施工导流一次围堰、导流涵洞导流7.施工期限总工期月30六、经济指标1.工程部分建筑工程万元20153.06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426.92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5216.51临时工程万元独立费用万元5233.81静态总投资万元其中:基本预备费万元3267.662.建设征地移民补偿静态总投资万元4405.353.环境保护工程万元静态总投资万元228.354.水土保持工程万元静态总投资万元5.投资合计静态总投资万元41176其中:基本预备费万元七.综合利用经济指标水库单位库容投资元/m元/151.38单位供水量投资元/m元/城镇供水水价元/m元/4.5农村供水水价2灌溉总成本水价元/m元/0.3经济内部收益率%5、工程总体布置岑王水库工程由水源枢纽工程、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1)水源枢纽工程总体布置水库枢纽由水库大坝、坝顶开敞式溢洪道,河床溢流段左侧取水兼放空管等组成。7水库大坝为埋石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洪水标准采用30年一遇(P=3.33%)mmm变坡高程为675.20m。溢流坝段:上游面铅直,下游坝坡坝顶上游段采用三圆弧曲线,下游段溢流堰面曲线方程为y=0.187078x1.85,下部接一坡度为1:0.75的直线段,直线段厚连接反弧段,反弧半径为8.0m,挑角为15°。采用坝顶表孔溢流泄洪方式,坝顶布置3孔6m宽的泄洪孔口,正常蓄水消能防冲按20年一遇(P=5%)洪水计算,经计算,冲坑深度为6.02m,冲坑底部高程为620.48m。根据地形条件及水工建筑物布置,本工程取水口布置于溢流坝段左侧,取水采用直立塔式分级取水形式。分级取水共分为2级,分级取水两级间高差为10m,两级取水管用岔管连接,级取水口自上而下高程分别为:666.50m、656.50m,取水管穿过坝体部分中心高程为654.70m,取水管穿出坝体后分为生态放水管、人饮输水管和灌溉输水管。每级进水口安装一套水库吸闸门,水库吸闸门通过拉杆与启闭电机相连。本次设计放空管布置于分层取水下方,进口高程为646.50m,穿过坝体部分高程为644.34m。放空管进口安装一套水库吸闸门,水库吸闸门通过拉杆与启闭电机相连,穿出坝体后,再安装一套工作闸阀,放空管总长为90m。(2)供水、灌溉工程供水、灌溉工程由输配水工程以及附属建筑物组成。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规范中强调“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优先采用重力流输水”,本工程受水区高程低于拟建水库死水位,采用重力流输水可解决效益区供水及灌溉问题。岑王水库供水效益区为朗洞镇及周边村寨,至设计水平年(2030年),保障8灌区10190人(集镇7000人、农村3190人)和2284头大小牲畜用水,同时保障灌区5140亩(其中水田4920亩、旱地220亩)灌面用水。ama①灌溉输水管岑王水库灌区主要位于朗洞镇及周边村寨,主要分布在朗洞河左右岸河边及其支流岸边,耕地自流灌面主要分布高程在580.0~645.0m之间。水库放水孔高程656.5m,死水位658.0m,水库兴利库容对应水位范围均高于规划灌区高程,可对全部灌区进行自流灌溉。本次设计只考虑主输水管道,灌溉输水管从水库取水口至各分灌区,然后进入原有灌溉渠道或管道,灌溉主输水管道总长15.365km。若现状没有灌溉渠道或管道,则由后期完成配套。②人饮输水管56.5m,死水位658.0m,朗洞镇在建水厂地面高程645m,放水口与高位水池高差11.5m,两点水头差13.0m,水库水能满足自流供水条件。本次设计人畜饮水从岑王水库大坝取水口输水至朗洞镇水厂。水厂位于水库大坝东南方长寿村月寨-乐里公路旁,距大坝取水口约2.5km(直线距离)。选定的朗洞镇供水高位水池位于长寿村月寨-乐里公路旁山丘645m高程处。为确保供水的稳定性,本次设计人畜供水管道单独采用一条输水管,在G0+000~G5+585之间与灌溉管道并线布置,在G5+585处于灌溉输水管分开布置至朗洞镇水厂。人饮输水管采用DN315(1.25MPa)PE100管,管长5750m。根据输水管布置得知,本工程共安装输水管道21115m,其中灌溉输水管m水管长5750m。(3)项目工程组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源枢纽工程、输水工程等,工程组成详见下表。表2工程组成表一览表工程项目组成内容及规模备注主体工程挡水建筑物大坝.5m,最大坝高58.5m。/泄水建筑物孔在河床坝段布置3个表孔,单孔净空尺寸为60m宽,溢流堰总净宽为180m供水建筑物输水管km,采用输水管选择PE100管与钢管配合使用,管径为300~900mm。辅助工取水建筑本工程取水口布置于溢流坝段左侧,取/9程物管水采用直立塔式分级取水形式。则取水死水位为658.00m符合设计要求。交通工程路砼路面,宽4.5m,4.56km,程砼路面,宽3.5m,0.34km,施工生活营地施工营地位于坝址下游约0.23km左岸665m高程附近的缓坡带。导流工程本工程建设期间拟采用导流涵洞分期导流的方式进行,设计导流涵洞位于坝址区右岸坡脚,全长为154.21m,外径为3.0×3.0m的正方形断面、过水断面为2.0×2.0m,为混凝土结构渣场号弃渣场:位于Ⅰ号弃渣场下游约0.82km左岸岸冲沟内,该弃渣场容积为30万m³左右。料场位于两汪乡乌厦村与朗洞镇坪地村界线位置;2号石料场位于坝址下游约0.78km左岸,位于两汪乡乌厦村与朗洞镇坪地村界线位置,开采区属于两汪乡乌厦村境内,1号石料场为主料场,2号石料场为备用料场。水库淹没及移置水库淹没及占地水库工程建设征收(用)土地总面积为820.07亩,其中水库淹没影响区永久征收土地面积为258.29亩;枢纽工程建设区征收(用)土地面积421.66亩(永久征收土地面积268.16亩、临时征用土地153.50亩);输配水区建设征收(用)土地面积为140.12亩(永久征收土地9.45亩、临时征用土地130.67亩)。/移民安置本工程规划生产安置人口59人,均采取本组内调剂耕地安置的方式进行安置。环保工程生态流量泄放工程0.0072m³/s下放生态环境用水。在坝下应建成生态流量实时监测系统。施工废污水处置措施基坑废水:投加絮凝剂,回用生产;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水:沉砂池+清水池+干化池,回用生产;混凝土拌合废水:沉淀池+回用水池,回用生产;含油废水:沉淀池(池口设隔油材料)+回用水池,洒水抑尘;生活污水:小型一体化设备,周边绿化。施工期废气处置措施优先选择先进、低尘施工工艺,施工场地采取定期洒水措施,加强施工区及公路两侧绿化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采取隔声减振措施,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固废处置措施工程弃渣运至弃渣场填埋,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收集,废机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清库过程中砍伐的草木送至资源回收单位或运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4)主要施工设备见表3。表3主要施工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一土石方机械1挖掘机m³台62装载机3m³台23推土机TY200台14潜孔钻台65手风钻YT28台20二混凝土机械、设备1砂石料加工系统100t/h套1枢纽区2混凝土搅拌机HZS120Q台1枢纽区3小型混凝土拌和机JDC350台4管线区4混凝土喷射机TK961台35混凝土输送泵HB60台26插入式振捣器Φ50/30个87高频振捣器ZDN100个28混凝土罐车6m³台59水泥罐个2粉煤灰罐个2平板振捣器ZF11台3三起重机械1汽车吊20t台12塔吊QTZ160F台23卷扬机台44链条葫芦5T个5千斤顶5T个5四交通运输设备1辆202载重汽车辆4材料运输五钻孔灌浆设备1地质钻机台62灌浆泵台43制浆机2m³台44输浆泵BW250/50台65拔管机BG-60台26自动记录仪NW-2005台67储浆桶JJS-5台58自动记录仪四参数套6六辅助设备1离水泵IS50-32-250台1枢纽区施工用水2离水泵IS80-50-315台1枢纽区施工用水3离水泵IS80-32-250B台1拌合系统施工用水4水泵ISG65-200A台3基坑排水5潜水泵m³/h,4kw台8输水线路区6空压机15m³/min台2大坝7空压机20m³/min台2石料场8移动式空压机6m³/min台8拌合站、料场、枢纽区、管线区9变压器400KVA台2枢纽区、料场柴油发电机100kW台3枢纽区备用及输水管线供电七综合加工厂套15主要建筑物(1)大坝 (P=3.33%)设计,200年一遇(P=0.5%)校核,设计洪水位为681.74m,校核洪水位为682.74m,正常蓄水位为679.00m,死水位为658.00m。挡水大坝坝轴线方位角SE134°54′01″,坝顶高程为683.50m,坝底高程625.00m,坝顶长242.75m,顶宽6.0m,最大坝高为58.5m,最大坝底宽48.88m。(2)泄水建筑物(3)取放水设施取水设施:根据地形条件及水工建筑物布置,本工程取水口布置于溢流坝段左侧,取水采用直立塔式分级取水形式。分级取水共分为2级,分级取水两级间高差为10m,两级取水管用岔管连接,级取水口自上而下高程分别为:666.50m、656.50m,取水管穿过坝体部分中心高程为654.70m,取水管穿出坝体后分为生态放水管、人饮输水管和灌溉输水管。每级进水口安装一套水库吸闸门,水库吸闸门通过拉杆与启闭电机相连。下放设施:岑王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6.5km2,坝址以上流域天然径流量072m3/s。本工程生态放水管与取水管共用一条管道,取水管直径为φ1020mm,放空管穿过坝体后,由取水管管分出一条直径为φ325mm的管道作为生态放水管,并安装工作闸阀及流量监测系统控制出流。(4)输水线路①灌溉输水管道岑王水库灌区主要位于朗洞镇及周边村寨,主要分布在朗洞河左右岸河边及其支流岸边,耕地自流灌面主要分布高程在580.0~645.0m之间。水库放水孔高程656.5m,死水位658.0m,水库兴利库容对应水位范围均高于规划灌区高程,可对全部灌区进行自流灌溉。本次设计只考虑主输水管道,灌溉输水管从水库取水口至各分灌区,然后进入原有灌溉渠道或管道,灌溉主输水管道总长15.365km。若现状没有灌溉渠道或管道,则由后期完成配套。AB、左干管(B-F)、左支管(F-G、F-H、F-I)、右干管(B-E)。根据6.3.4章节输水管推荐方案,灌溉输水管道布置如下:主干管A-B段(G0+000~G3+440):主干管(A-B段)从大坝取水口至岑王溪拦河堰下游左岸,管道长度为3440m,管材为φ920(δ=10mm)螺旋钢管,管道采用埋管的敷设方式。主干管G0+000~G0+524从水库取水口接出后沿靠近检修公埋设于上坝公路路基下;直至岑王溪拦河堰下游上坝公路交通桥处穿出公路,然后在主干管末端G3+440m处分为左、右两条干管,并在上坝公路旁布置闸阀室分别控制左、右两条干管。右干管B-C段(G3+440~G5+585):右干管(B-C段)从主干管B节点分出后至朗洞镇水厂附近,管道长度为2145m,管材为φ720(δ=10mm)螺旋钢管,管布置,直至穿过月寨-乐里公路到达C节点。右干管(B-C段)控制C灌区灌溉用水口供灌溉取水,取水口管道直径为DN200,在C节点处从干管分右干管C-D段(G5+585~G8+535):右干管(C-D段)从朗洞镇水厂附近C节点至宰林村寨乐组与长寨组冲之间,管道长度为2950m,管材为φ630(δ=8mm)DN右干管D-E段(G8+535~G9+755):右干管(D-E段)从宰林村寨乐组与长寨PEDEDBFG+440~G4+650):左干管(B-F段)从主干管B节点分出后0m,管材为φ630(δ=8mm)螺旋钢管,管BFB,沿等高线布置至岑王寨,然后经过岑王再穿过朗洞河爬升至宰练组村寨下边坡脚。左干管(B-F段)主1#左支管F-G段(Z0+000~Z0+990):1#左支管(F-G段)从主干管宰练村宰练组村寨下边坡脚F节点分出后至B灌区,管道长度为990m,管材为DN315 MPaPEFGF节点接2#左支管F-H段(Z0+000~Z1+650):2#左支管(F-H段)从主干管宰练村宰管φ325(δ=8mm),管道采用埋管的敷设方式。2#左支管(F-H段)从F节点接出,取水口管道直径为DN200。3#左支管F-I段(Z0+000~Z1+760):3#左支管(F-I段)从主干管宰练村宰练mm用埋管的敷设方式。3#左支管(F-I段)从F节点接出后,经过宰练组后在Z0+092处穿过溪沟,然后沿坡脚布置,在Z0+953处再次穿过溪沟,最后再沿坡脚布置至管道末端。3#左支管(F-I段)控制F灌区灌溉②人畜输水管道本次设计人畜饮水从岑王水库大坝取水口输水至朗洞镇水厂。水厂位于水库大洞镇供水高位水池位于长寿村月寨-乐里公路旁山丘645m高程处。为确保供水的稳定性,本次设计人畜供水管道单独采用一条输水管,在G0+000~G5+585之间与灌溉管道并线布置,在G5+585处于灌溉输水管分开布置DNMPaPEm根据输水管布置得知,本工程共安装输水管道21115m,其中灌溉输水管6、水库淹没、工程占地及生产安置规划(1)水库淹没水库直接淹没无人口淹没。水库淹没布福那(黑老虎)278棵、炭窑2眼。水DN100钢管0.7km。(2)工程占地其中永久占用耕地62.60亩,有林地441.74亩,临时用地中耕地116.87亩,林表4项目占地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总计合计淹没影响区枢纽工程建设区输配水区小计淹没区影响区永久临时小计永久临时第一部分永久临时两汪乡两汪乡合计小计两汪乡洞镇小计两汪乡洞镇洞镇洞镇征地涉及乡(镇)数个1111112211211111村数个6661113312312555组数个44155235147771征地面积kmk20.54660.3572410.00480.281180.08640.092430.04750.05480.09340.00630.0871亩820.07535.9017258.29251.027.27421.6616129.54138.62153.5071.2582.2529.45130.67陆地kmk20.52590.3370950.00480.278020.08420.092080.04720.05460.09340.00630.0871水域kmk20.02070.02020.00050.01760.01760.00310.00260.00220.00040.00050.00030.00021.1耕地亩179.4762.60116.8729.6429.6427.5726.3526.35.22.22122.266.61115.651.1.1旱地亩31.9010.4021.508.758.75.6521.501.1.1水田亩147.5752.2095.3720.8920.8927.5726.3526.35.22.224.96林地亩608.42441.74166.68202.23194.967.27389.53237.87126.20111.67151.6670.8680.8016.66.6415.021.2.1用材林199.63103.8195.823.853.85298.3298.3280.8080.80.6415.021.2.1薪炭林亩391.21320.3570.86191.427.27199.79128.93126.202.7370.8670.861.2.2灌木林地亩17.5817.586.966.9610.6210.6210.6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亩31.560.6226.4226.424.563.943.340.600.620.390.23.20.202零星树木及其他2.1用材树株64493232322.1.1成树株64493232322.3布福那(黑老虎)株2782782782782.4炭窑眼2222二第二部分1水利设施1.1DN110钢管kmk5.005.000.70.74.304.34.3DN32PE管kmk0.300.300.300.30.3混凝土蓄水池m36.0066过滤水池m3灌溉引水渠道kkm0.200.200.200.20.2(2)生产安置规划根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本项目本工程到规划水平年2022年总生产安生产安置规划一次性补偿安置。不产生移民安置点。(3)专项设施淹没损失水利设施:2004年修建朗洞镇供水管,现状正常使用,岑王水库淹没影响朗洞镇供水管道为(DN110)钢管,影响长度为5.0km(淹没区0.7km、枢纽区PE管,影响长度为0.3km,混凝土蓄水池6m3;淹没引水渠道长度为0.2km。7、施工现场条件(1)内外交通89km;朗洞镇至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市有两条线路,一条由X864县道朗洞镇起点经两汪乡、南宫乡、于台江县城转至沪昆高速至凯里,全程139km(至凯里钢材城153km),另一条由朗洞镇经X880县道至榕江县城转至夏蓉高速~余安高速~沪昆X市,全程310km。(2)对内交通:①上坝公路(永久):该公路为岑王水库左岸永久上坝公路,由朗洞镇朗洞社区至大坝左坝肩670m高程,该公路里程4.56km,其中0+000~0+958段为平均纵坡降为6.1%,较陡;0+958~3+480段平均纵坡降约为0.88%,较缓;3+480~3+760段为跨河及爬坡段,平均纵坡降约为6.7%,较陡;3+760~4+342段平均纵坡降约为2.1%,该段较平顺;4+342~4+560段平均纵坡降约为7.9%,较陡;m集排水沟,内外侧均设M7.5浆砌石路肩墙,路肩墙宽0.4m路面为混凝土路面,为永久公路;对上坝公路内侧存在的高边坡进行喷锚支护(C25锚杆间排距2m,长4.5m+钢筋网+喷砼)。②右岸临时公路:该公路为大坝右坝肩开挖及支护、坝体浇筑混凝土运输主要通道,在河床高程处与下基坑道路相连,通过漫水桥后到达坝右岸,公路右岸为临时公路;该公路横跨岑王溪时采用埋石混凝土基础埋设混凝土管及铺设砼路面(漫水桥);右岸临时公路布置详见枢纽区施工平面布置图。③左岸中层公路:该公路为大坝左坝肩开挖及支护、坝体浇筑混凝土运输及上游围堰施工主要通道,在施工营地处与上坝公路相连,公路左岸终点跨过上游围堰至右岸导流涵洞处,在坝体下游结构线处高程为641.0,该公路里程0.84km,路面宽4.0m,路面为泥结碎石路面,为临时公路,其中0.34km为检修永久公路。④下基坑施工公路:该公路为基坑开挖支护、下游围堰、基坑以下坝体混凝土等运输主要通道,在施工营地附近与左岸中层公路相连,该公路里程0.2km,路面宽4.0m,路面为泥结碎石路面,为临时公路。⑤1号石料场公路:该公路为1号石料场开采主要运输道路,与永久进程公路相连,在左岸(砂石系统对面)处通过跨河漫水桥到达右岸后至1号石料场623高程处,该公路里程0.23km,路面宽4.0m,路面为泥结碎石路面,为临时公路,通过该公路也可到达砂石生产系统处;该公路横跨岑王溪时及右岸冲沟时采用埋石混凝土基础埋设混凝土管及铺设砼路面(漫水桥);后跨越料场冲沟时埋设混凝土涵管即可。⑥渣场临时公路:该公路为1#、2#弃渣场挡渣坝施工临时公路,与永久进kmm公路。⑦永久交通桥:左岸上坝公路永久交通桥布置在桩号K3+496~3+540处,布置2个中墩、2个边墩,交通桥总长度为44.0m,桥面总宽6.0m,交通桥板梁均采用C30钢筋砼浇筑;永久交通桥设计方案详见第五章工程布置及建筑物中交通建筑物相关章节部分。输水工程场内交通:供水管线沿等高线及上坝公路布置,最后接至朗洞镇规划水厂内,输水建筑物可利用沿线上坝公路及现有村道进行施工;供水线路管道安装的施工公路主要依靠村道和人工开挖施工便道施工。局部输水管线施工须新建施工施工场内交通一览表公路名称里程(km)路面宽度路面型式备注1上坝公路(永久)4.564.5m沥青路面左岸永久上坝公路2右岸施工公路0.504m泥结石路面右坝肩开挖支护、右岸坝体浇筑混凝土3左岸中层公路0.844m泥结石路面左岸开挖支护、左岸坝体浇筑混凝土、上游围堰及导流涵洞施工4渣场临时公路0.84m泥结石路面至弃渣场运输公路5下基坑施工公路0.24m泥结石路面基坑开挖支护、河床以下坝体砼、下游围堰61号石料场施工公路0.234m泥结石路面料场石料开采运输道路7永久交通桥0.046.0混凝土路面布置在上坝公路桩号K3+480~3+540处8漫水桥座3混凝土路面布置在右岸施工公路起点、1号料场及1号弃渣场处9施工便道3.5泥结石路面输水管道临时便道(2)施工用水本工程主要供水项目有:坝区施工供水系统分生产用水系统和生活用水系统。根据现场供水条件,施工生产用水在坝址右坝肩700m高程、左坝肩705高程处各布置一个100m³水池,水源主要自岑王溪河道内采用水泵抽取至高位水池处。经沉淀处理后采用φ50PVC管引至各用水点,以满足施工用水需要。输水管线施工用水由就近的水源点提供,施工段无条件时则采用水车运送供应。生活用水从坝址上游村寨村民生活用水取水点布置φ50PE管引至施工营地,可满足生活20用水需要。输水管道工程施工及生活用水可就近利用小水泵抽取河水解决。(3)施工用电土石方开挖及主体工程施工、施工营地等生产生活用电等。枢纽区施工用电从朗洞镇驻地仁吉村接入10kV高压输电线,在大坝处的右岸山上布置一台变压器,安装型号为S11-63/10±5%/0.4,解决坝区施工、拌合系统、加工厂、施工营地以及业主营地用电;同时选用功率100kW的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输电线路长约3.8km。(4)原材料来源本工程主要外购材料为水泥、钢材等。本工程距离榕江县市区较近,本县内相关的企业或市场均有工程所需建材,质量和储备完全可满足本工程需要,因此本工程水泥、钢筋(材)均考虑从榕江县采购;生活物资由朗洞镇供应。8、施工总体布置(1)大坝枢纽工程施工区:大坝枢纽工程施工区包括坝体(含溢洪道、放水设施等)施工、导流工程施工,为本工程的核心施工区,所有大型的施工设施、营地均布置于此;本工程施工营地均布置大坝左岸上坝公路670.0处缓坡地带,砼拌合站、综合加工厂在施工营地下方平地处进行布置;为满足坝体块石料、混凝土及钢筋等材料垂直运输上坝,在大坝下游面做右岸638.5m平台处各布置1台QTZ160F型塔吊,最大起上坝公路布置于河道左岸,至右坝肩683.50m高程,施工期兼作施工道路。在河道左岸中间部位布置左岸中层公路,与永久进场公路相连;同时根据需要布置下基坑道路,与左岸中层公路相连;右岸施工公路通过漫水桥跨过河道后与下基坑道路相连,其终点高程为665.0m。料场布置在坝址下游约0.83km右岸,1号弃渣场、2号弃渣场组合在永久进场公路两侧,左右坝肩700m高程布置施工用水高位水池。(2)输水管道施工区:工程输水线路较长,根据线路特点,整个输水线路工区不设大型的设施,仅21布置移动式混凝土搅拌机、移动空压机、临时营地(租赁民房)等简单的施工设施。输水工程施工交通以现有的乡村为主,在施工时充分利用已有的道路,根据施工需要沿管线布置临时施工道路,临时施工道路为3.5m宽泥结石路,总长度为1.5km;输水管线土石方用于回填的开挖料沿管线适当位置处的冲沟或洼地就近进行堆放,用于后期管线回填施工;多余料运至指定的渣场进行堆放,综合运距约2.0km;以上布置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流根据现场地形,导流涵洞布置在河床右岸,考虑河床常枯水位,结合上游围堰布置,进口底板高程为637.5m,出口底板高程629m,导流涵洞长约200m。导流涵洞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涵洞,断面形式采用矩形,断面尺寸2.0×2.0m mcm4.0m²,纵向流涵洞出口水位630.0m,在导流涵洞靠近坝体上游面处布置闸门井,当大坝具备蓄水条件时先放下预制好的叠梁门再进行导流涵洞封堵,待涵洞堵头封堵完成后,进行灌浆。10、施工进度及施工人数、主要建筑材料表6主体工程主要材料用量估算表项目名称单位材料量项目名称单位材料量水泥4.89柴油t1253.24钢筋t659.22砂1.42炸药t170.65碎石汽油t34.38块石0.20粉煤灰t9063.45毛石料4.2712、主要工程量汇总表主要工程量汇总表如下表7工程量汇总表22序号项目单位枢纽建筑物(含永久上坝公路)输水建筑物临时建筑物合计1混凝土m³21180936062170212土方开挖m³968425970323701589153石方开挖m³375579513354282374钢筋制安t594.6263.20659.225模板㎡9281455253249.50101588.56土石方填筑m³2147258115/795877灌浆钻孔m9151//91518固结灌浆m4568//45689帷幕灌浆m4583//4583垫层m³403503/3543浆砌石m³425/管道安装tt/m80.54/02018/8062/2098.54/806223拟建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岑王水库工程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朗洞镇平地村境内,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情况。24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岑王水库工程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朗洞镇平地村境内,地理位至集镇周边的平地村,抵达坝址需另修4.56km上坝公路。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工程区位于苗岭山脉东南侧、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上,总体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海拔一般450~1000m,地表切割深度为200~400m,地质构造对地貌发育的控制作用较强,坡度一般为30°~45°,局部河谷、沟谷两岸较陡,植被发育,项目地地处贵州东南部,是苗岭山脉向湘桂低山丘陵的过渡带,浅变质岩广布。项目地地貌形态以山地为主,切割深,地形起伏大,崇山峻岭,绵延不断。峰顶海拔一般500~1200m,河谷高程一般600~800,一高差100~400m。项目地的一级分水岭由南西向南东,横贯项目地以外的西南部,由海拔1100米至1500余米的山峰连接而成。二级分水岭走向与构造线一致,呈北东—南西向,为一些平行延伸的山体组成。本区属褶皱山区,背斜、向斜相间排列,一般背斜区海拔高度大。全区河流较发育,河网密度达0.72~0.83km/km2。水系形态多为树枝状,走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大河流均发育有1~3级阶地,尤以郎洞河阶地较为突出。河谷形态为“V”型,并发育不对称谷。河道多弯曲,主干河流平均比降为5‰,其特点是:支流大,干流小。项目地地形南高北低,全区以侵蚀构造地形为主,构造剥蚀次之。在谷坡和分水岭地带普遍残留有三级剥夷面,分别形成于于第三纪、晚第三纪(喜山运动)、第四纪。以上均反映了本区新构造运动间歇性抬生的特点。地质构造对地貌发育的控制作用较强,沿断裂带地表切割较强烈,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项目地属亚热带湿热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根据榕江县气象站资料统计,高气温39.5℃(1966年8月17日),极端最低气温-5.8℃(1963年1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1208.4mm,其中最大年降水量1738.9mm,最小年降水量824.6m;最大年与最小年降雨量陪比为2.1。多年年平均蒸发量为782.8mm,干旱指数为0.65;实测年最大25面分布来看也不均匀,以项目地东南最为集中,而向四周,降雨量逐渐递减。根据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内容所示,项目地所处羌塘—扬子—华南板块(Ⅳ)—扬子陆块(Ⅳ-4)—黔南坳陷区(江南造山带)(Ⅳ-4-2)—榕江隆起区 (Ⅳ-4-2-4)—榕江开阔复式褶皱变形区(Ⅳ-4-2-4(1))。项目地位于榕江开阔复式褶皱变形区,区内构造主要为NNE向的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由一系列走向N10º~40ºE褶皱和压扭性断层组成,项目地构造特征详见图3.2-2。(1)褶皱:项目地位于台勇盆状向斜东侧边缘附近,主构造为NNE向,在项目地中部工程区下坝址附近发育朗洞背斜构造,背斜轴线延伸方向N40°~50°E,延伸长度约7km,其褶皱特征为:两翼地层为清水江组(ptbnbq)凝灰质板岩及绢云母板岩,轴面近直立,两翼岩层产状均为缓倾,为宽缓的背斜构造。(2)主要断裂构造:项目地断层发育较少,主要有朗洞断层、高洋断层和F2平推断层,分述如下:①郎洞断层(F1):该断层位于项目地中部,根据区域构造纲要图中分布特点,为区域构造,总体呈NE—SW向展布,总长度超过30km,为压扭—张性正断层,图幅区全长约11km,向外延出两端,倾角80°左右;断距20~50m,断层破碎带5~10m。②F2:该断层起于项目地西部,往北东方向延出长4km,性质为压扭性平移断层,平面上位于库区三岔河附近,断层带为一陡壁,局部有节理发育,断层带有次生小构造发育,但是延伸较短,断层带及断层两盘岩层产状变化均较小。③高洋断层(F3):总体呈SW—NE展布,SW端止于F1断层,往NE乡延伸至高洋附近,全长超过20km,在项目地范围内延伸长度超过5km。断层带宽度3~10m,影响带宽10~20m,断层上下盘岩层产状变化不大。岑王水库所在河流为长江流域沅江水系四级支流岑王溪,一级支流为巫密河,二级支流为南哨河,三级支流为朗洞河。岑王溪发源于两汪乡元帅村元帅溪头,总体流向先由西南向东北、再由西北向东南流,经乌厦,于朗洞镇岑王汇入郎洞河。26岑王水库集雨面积16.5km²,主河道长12.3km,河道加权平均比降15.71‰,流域形状系数为0.109;下坝址集雨面积19.9km²,主河道长14.7km,河道加权平均比降15.56‰,流域形状系数0.093。岑王溪与朗洞河汇口处以上干流全长16.3km,全流域面积21.2km²,平均比降14.31‰,河源高程1071m,根据万分之一地形图量算,岑王溪为山区雨源型河流,坝址处河谷为“V”型。根据岑王水库地质报告(详见附件4)项目区地表水水质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标准,且坝址以上集水面积内无岩溶洼地,设计流域岩溶不发育。流域内植被属亚热带气候,植被种类繁多,但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植被已被破坏,设计流域上游植被覆盖率较高,汛期河流含沙量不大。岑王溪支流无已建的水利工程,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由于植被较好,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少,使得本地区的水质良好。岑王水库所在流域为典型的山区雨源型河流,径流由降水补给。径流特性与降水特性基本一致,即年际变化小而年内分配不均,洪、枯变化较大。岑王水库坝址以上流域岩溶发育微弱,地表、地下分水岭基本重合,径流完全由降水补给、受降水控制,径流特性与降水特性基本一致。根据《贵州省地表水资源》附图,岑王水库所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55~0.6,径流深为700~800mm,在800mm附近,年径流变差系数0.30岑王水库地处贵州省东南部,暴雨较大,形成这种暴雨的天气主要是由于受冷锋低槽和两高切变的影响。一般4月份进入汛期,9月份结束,5、6、7、8月份常有日暴mm298.8mm,色边雨mmmm符合地区暴雨规律,暴雨历时一般都在1-2天内,根据白道雨量站实测暴雨资料,年最mm中在5~7月份,10月~11月份出现的机会少,量也相对较小;尚重雨量站实测年最大1日暴雨量超过100mm的年份达20年,占总数的39.22%,色边雨量站实测年最大1设计流域河流水系为山区雨源性河流,洪水主要由区域内的暴雨产生。区域内一般275月份开始相继有洪水出现,到10月份基本结束,年最大洪峰主要集中在5~6月,其次是7~8月。洪水具有陡涨陡落、峰量集中、涨峰历时短等山区性河流的特点,同时还受到暴雨分布、暴雨强度、暴雨历时等的共同影响,洪水汇流时间一般为3h~4h,受下垫面条件影响,一次洪水总历时一般为1~3天,洪水过程多呈单峰型。设计流域无实测水文资料,洪水计算采用贵州省“雨洪法”进行分析计算。“雨洪法”是我省水利专家根据陈家琦工程师推荐的推理公式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推导出计算我省中小流域的洪水公式,并在我省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根据统计的暴雨统计参数:H24h=123.1mm,Cv=0.56,Cs/Cv=3.5;根据《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含修订本)和贵州水文水资源局的“特小流域洪水计算公式”的要求,因设计流域坝址集雨面积F上=16.5km²表8岑王水库坝址设计洪水成果表项目P(%)0.20.5123.33520洪峰(m³/s)32326923075.6701598521443387341264设计流域泥沙主要来源于暴雨对坡面的浸蚀以及洪水对河床的冲刷。由于流域内开垦度较低,植被好,水土流失轻微。岑王水库无实测泥沙资料,泥沙根据相关等值线图计算。根据《贵州省地表水资源》中悬移质输沙模数分区图,岑王水库悬移质输沙模数等值线在50~100t/km²、100~200t/km²分界处,结合设计流域下垫面情况与流域内植被情况、土壤特性以及输沙等值线图,确定岑王水库悬移质输沙模数为100t/km²,推移质泥沙量按悬移质泥沙量的20%km1650t,推移质年输沙量为330t,输沙总量1980t;岑王水库下坝址集雨面积19.9km²,悬移质岑王水库处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1269m³,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为254m³,多年平均输沙体积为1523m³;岑王水库下坝址处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1531m³,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为306m³,多年平均输沙体积为1837m³。①地下水类型及分布28项目地出露地层岩性为板溪群清水江组和隆里组板岩及变余砂岩等,局部有崩塌堆积和残坡积层,地下水类型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和孔隙水两类:凝灰质板岩、含砾砂质板岩及变余砂岩等变质岩主要分布于整个项目地范围内,该地层风化较严重,表层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崩塌堆积、残坡积等块石、碎石夹粉质粘土堆积体分布在陡壁脚一带、或其它缓坡地带,其结构松散,孔隙率较大,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水,项目地零星分布。②含水岩组及富水性项目地内主要出露前震旦系板溪群隆里组(Ptbnl)、板溪群清水江组(Ptbnq)及第四系(Q)等地层,基岩岩性为凝灰质板岩、含砾砂质板岩、变余砂岩等变质岩,为相对隔水岩组,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浅表岩体的节理裂隙中,富水性弱。覆盖层零星分布,地下水赋存于覆盖层的孔隙中,富水性弱。③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项目地位于榕江与清水江的分水岭地带,工程区属于清水江支流,项目地总体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地势控制了河流的主要流向,清水江从项目地北西向往北东向径流,工程区水系主要通过亮江往北东向径流,在锦屏县附近汇入清水江。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通过浅表风化岩体的节理裂隙下渗补给地下水,通过贯通性较好的节理裂隙缓慢径流,最终向位置较低的冲沟或河流排泄。项目地地下水多沿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层面等成片流、脉状迳流,并垂直附近沟谷走向流动。一般迳流距离短。坡度缓,植被发育者,迳流速度慢,迳流量大;坡度陡,植被不发育地段,迳流速度快,迳流量小。该区地下水多集中于沟谷底部或两侧地区,以下降泉形式集中排泄,形成泉集沟。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项目地地下水动态对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不甚敏感,丰水期、枯水期流量变幅较小,更有部分泉水点平水期和枯水期流量近乎一致。同时,该区泉水流量对季节性气候也表现了一定的差异,但变幅不大,地下水涓涓细流,枯季断流的现象几乎不会发生。项目地位于都柳江和清水江的分水岭地带,总体南高北低,在项目地一般两岸山体的地下水均垂直溪沟径流,分散型补给溪沟后,自西向东径流后再朗洞集镇附近汇入朗洞河,然后自南向北径流,最后在剑河县南东侧革东位置汇入清水江。29根据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办水保[2013]188号),榕江县不涉及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的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或重点预防区;根据《贵州省水利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成果的通知》(黔水保[2015]82号),项目所在的朗洞镇属于柳江中上游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项目建设区现有水土保持设施主要为天然的林草植被,植被长势较好,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总体来说,水土流失程度较轻。8、土壤及植被、生物多样性(1)植被朗洞镇森林覆盖率达75%,境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八万山的原始常绿阔叶林里有树葡萄、红豆杉、榉木和飞虎、山蟒、娃娃鱼等国家保护动植物,还有大血藤、桔梗、当归、芍药、百合、松茯苓等百余种中草药材。自然优美的原始生态组合成一个个神奇而美丽的旅游景点:百鸟巢枫、文笔舒天、九狮奔浴、塔影横江等朗洞八景,玛郎山上的情人岩、半溪蓝杨梅、百米飞瀑、仙人布阵、十里杜鹃河、岑最咚咚坡、岑扛独木成林。工程影响范围内未发现古树、珍稀或保护植物分布。(2)土壤区域由于地形、气候、植物群落及成土母质复杂,因而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土壤。地带性土壤为黄壤,非地带性土壤为石灰土、紫色土和水稻土。(3)陆生动物黑斑蛙等;爬行纲的乌梢蛇、乌游蛇、竹叶青等;鸟纲有麻雀、画眉等;兽类有蝙蝠、黄腹鼬、褐家鼠等。鸟类的大山雀。(4)水生生物泥鳅、黄鳝等,无珍稀鱼类、洄游性鱼类、鱼虾产卵场、索饵场等。项目区内无珍稀鱼类、洄游性鱼类、鱼虾产卵场、索饵场等。30查历史资料,项目地无地震记载,但距项目地100~300公里的荔波、三都、黎平、剑河等地,在历史上曾发生地震多次。据《荔波县志》记载,“1797年玉屏山崩”;“1805年地震”;“1811年3月、5月、2月地震,四月复震”;“1822年地震”;“1844年6月17日甲棒山崩,死数人”;“1875年6月18日地动二次。《三都县志》记载“1875年6月26日,寺弄山崩数丈,周围十余里成池”。《黎平县志》记载“1819年9月14日黎明时地震”;“1875年6月5日,府城地震,致棚倒”。最近且最大的一次是发生在2015年3月30日9:47分的剑河5.5级地震(震中心位置:北纬26.6度,东经108.8度,震源深度7.0km,极震区烈度Ⅶ度)。从上述地区的地震记载,地震强度小,破坏性不大,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万)》(GB18306-2015)资料,项目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VI度。根据项目地1:20万地质资料及对各构造形迹的勘察和历史调查等进行综合分析:该区无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断裂存在,说明该区地壳运动属上升的相对稳定时期。经调查沿区域断层分布的第四系沉积物中,无活动断层迹象活断层不发育。据国家地震局2015年编制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项目地地震为贫乏区,区域构造稳定性好。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朗洞镇位于榕江县北部,系榕江、剑河、黎平三县交界处,地跨珠江、长江流域,介于相邻,北达31剑河县太拥镇、南哨镇,南接本县寨蒿镇,西至乐里镇和两汪乡相连,国土面积246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650米。镇政府驻地朗洞距县城86公里,处于县境北部边陲,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全镇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14年3月组建社区、中心村,将21个村(居)撤并为9个村(居),共有139个村民小组,76个自然寨,5100多户,2460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22800多人。全镇住有苗、侗、汉、瑶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7.5%,2013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80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17元,是省州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之一。朗洞镇境内河流以高蒿卡为界,向东为珠江流域,即寨蒿河源头,河流幽深,坡面陡峻,气候温和;向西为长江流域,坡度略缓,呈现朗洞盆地。最高山峰八万山主峰,海拔1288.5米;最低为孖谢溪口,海拔430米,镇政府驻地朗洞海拔665米。镇境内属亚热带地区,居长江流域部分,气候四季分明,1月平均气温5.9℃,7月平均气温25.2℃,年均气温16.4℃;1月极低气温-7.6℃,7月极高气温37.5℃,年积温6015℃。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82天。3、自然资源:全镇有土地36.1万亩,耕地1.27万亩,其中田1.15万亩。土壤肥沃、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多种经济。农产品主要以水稻为主,小麦、包谷、小米、洋芋、大豆次之。特色产业有葛根、何首乌、香菇、木耳、冻菌等。有林地29.18万亩,其中灌木林地0.25万亩,林产品主要以松、杉为主,次为薪炭林,油桐林,茶林,竹林,果林,活立木储量为1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8%朗洞镇民族风情古朴独特,境内苗侗民族服饰、民族文化十分浓郁,景色秀美迷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区重要区域之一。1934年12月,中央工农红军长征途径此地,并在朗洞东门街墙上留下标语,1980年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在朗洞建设了中央红军长征纪念馆。现还有红军长征雕塑、北塔、岑王风雨桥、卡寨花桥、八万山原始森林、响水洞、高赦洞瀑布和朗洞八景以及高帮、高略、两福、九董、卡寨、宰牙、盘假、色边的民族风情、古城遗址等景32观观。每年农历五到七月间,当田里稻谷抽穗的时候,苗族侗族村寨家家户户在卯日(有的在午日或辰日)欢度“吃新节”。到时,每家都煮好糯米饭、一碗鱼,一碗肉等,都摆在地上(也有的摆在桌上),并在自己的稻田里采摘7—9根稻苞来放在糯米饭碗边上,然后烧香、纸,由长者掐一丁点鱼肉和糯米饭抛在地上,并滴几滴酒,以表示敬祭和祈祷丰收,然后把摘来的稻苞撕开,挂两根在神龛上,其余给小孩撕开来吃,全家人就高高兴兴地共进美餐。第二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幼者纷纷穿着新衣来观看芦笙会,参加跳芦笙会,参加跳芦笙舞;有的拉马来跑马场赛马,有的牵水牯牛来斗牛场斗牛,节期一般2天。相传很古的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有谷子,人们只好打猎为生。为了得到谷种,苗族的老祖先告劳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换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仓库里,等来年开春播种。可是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长很长的阿乌友,手扒着天边,借着天灯的光,踩着石头,舂蕨粑根,不小心将天灯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仓顶上。结果起火,火越烧越大,谷种在仓里哭喊连天,最后乘着烟飞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劳去找告呼,请他劝回谷种,可是告呼硬说谷种没上天。没办法,告劳又和告呼商量,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去换回谷种。嘴巴磨破了九层皮,嗓子说干了九坛水,告呼死活不答应。告劳想了九天九夜,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等谷子成熟的时候,派一只狗到稻田里打几个滚,让谷子沾在毛毛上带回来。古历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发了,告劳又交待:要取谷子杆有五尺高、谷穗有五尺长的谷种。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门时,不小心绊了一跤,把告劳交待的话记颠倒了,结果跑到只有五寸长的稻田里,赶忙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计策被告呼识破了,当狗走到天桥时,告呼早派了九十九个彪壮的武士一把守桥头,他们把狗打落到天河里,他们想天河又宽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狗落入天河后赶紧把尾巴翘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游过天河回来了,尾巴上还沾有九粒33谷种。告劳有了谷种,赶紧犁田撤种,到了古历六月六日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样的谷穗,一个月后,金闪闪的谷穗成熟了。古历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种一年的日子,告劳这天摘了九升谷子,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先舀了三大碗给狗吃了,然后自己才尝新。剩下的谷种,年年播种,使人们都吃上了白米饭。为了记住取谷种的日子,将七月十三日定为吃新节,一直传下来。节日这天,家家都用新谷做饭,天刚破晓,人们便带上新米饭、酒、鸡、鸭、鱼、肉来到田间,祭过先人之后,宴席开始,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每人将手中的酒杯举到下一位的唇边,老人一声令下,大家接连欢呼三声,便互相敬又酒,一饮而尽。顿时田间笑声回荡,对歌、踩塘、跳芦笙等传统的文体活动开始,直到黄昏。据现场勘查,评价区不涉及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法定环境敏感区和特殊生态功能区。342018年榕江县环境空气质量统计如境2018年榕江县环境空气质量统计如境空气质量数据,6个基本因子均可以满足《环境空环境质量现状及、生态环境等):一、大气水环境质量状况根据《2018年黔东南州环境质量公报》,榕江县2017~2018年环由上表可知,榕江县环境空气质量较好35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属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大气环境较好。二、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状况根据《黔东南州水功能规划》,岑王水库属郎洞河剑河—榕江保留区,郎洞河河长47.0km,跨剑河县、榕江县,于剑河县汇入南哨河,其中60%在剑河县境内。该区范围源头(相见坳)至汇口,由于流域内没有布置工业园区,上游有红军长征纪念地,仅有朗洞镇生活污水纳入支流,综合考虑河流共划分为1个保留区,保留区现状水质较好,达到Ⅲ类水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三、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属都柳江和清水江的分水岭地带,地下水有一定发育,区域位于农村地区,企业周边目前未见地下水出露。区域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四、声环境质量状况年黔东南州环境质量公报》结果可知,项目区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五、生态环境状况本项目所在区域无珍稀野生保护动植物,生态环境较好,无裸露地表,无明显土壤侵蚀。目前区域动物主要为老鼠、麻雀等,评价区内未发现珍稀野生动植物,区域总体生态环境质量一般,区域生态系统类型为工业区生态系统。本项目周边环保目标分布如下:表10主要环境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位置影响源保护要求水环境水库库区108.536403北纬26.372608)水库蓄水、废污水排放、库周污染《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水质满足规定的水环境功能要求,保证坝址下游减水河段坝址下游约3.06km河段。废污水排放、水文情36势变化下游河段最低生态流量。声环境、大气环境输水管两侧东经:108.5595776802)施工粉尘、声《声环境质量标 (GB3096-2008)2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输水管两侧东经:108.5618521897)输水管北侧东经:108.564931北纬26.3654.714)宰乐村12户72人输水管西侧东经:108.5495579038)朗洞镇约120户6000人输水管东侧(东经:108.5583337574)生态环境陆生生态施工区、库区、灌区水库淹没、工程施工确保动植物种类不低于建库前,生物多样性不减少。水生生态水库淹没、大坝拦截社会环境生产安置人口生产安置人口59。工程占地生活不低于现状水平。37评价适用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修改单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下表11。表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览表污染物取值时间标准浓度限值标准来源SO2年平均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修改单二级标准1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1小时平均200PM10年平均70PM2.5年平均3575TSP年平均200300O3时平均1小时平均200CO41小时平均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区域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表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环境要素标准号标准名称功能项目名称取值间标准值单位数值表表GB3838-2002Ⅲ类pH值(无量纲)6~9CODcrmg/L20BOD5mg/L4石油类mg/L0.05NH3-Nmg/L1挥发酚mg/L0.005氰化物mg/L0.02氟化物mg/L1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38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Ⅲ类标表1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环境要素标准号标准名称项目名称取值间标准值单位数值下-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pH值(无量纲)6.5~8.5总硬度mg/L≤450NH3-Nmg/L≤0.2高锰酸盐指数mg/L≤3.0细菌总数个/ml挥发酚mg/L≤0.0024、声环境质量标准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功能区标准。表14声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功能类别标准值依据2类60dB(A)50dB(A)《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表1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二级标准)单位:mg/Nm3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Nm3)1NOx周界外浓度最高点2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3SO2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40一级标准、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绿化水质标准;运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3、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39标准限值列于表16。表1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Leq[dB(A)]70552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7。表17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等效声级[dB(A)]2类60504、固体废物排放标准项目一般固废贮存、处置场的建设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修改单)的要求;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标准。40本项目运营过程中不涉及废水、废气排放,故不设置总量控制指标。41工程分析性分析(一)、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岑王水库工程任务为周边村寨和朗洞镇集镇人畜用水及灌溉用水,设计供水亩(其中水田4920亩、旱地220亩),工程建设完成后,水库设计年供水368.19万m³/a(其中集镇供水51.96万m³/a,农村人畜需水8.33万m³/a,灌区农田灌本工程属于“城乡供水水源工程”为鼓励类。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符合产业政策(二)、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符合性分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指出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推进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坚持蓄引提与合理开采地下水相结合,以县为单元,尽快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和连通工程,支持农民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显著提高雨洪资源利用和供水保障能力,基本解决缺水城镇、人口较集中乡村的供水问题。本项目所在地区属于西南工程性缺水地区,岑王水库工程任务为农村人畜用水及灌溉用水。可见,本工程符合该《决定》精神。(三)、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1、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符合性分析《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加快以骨干水源为重点的供水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大中型水库、引提水工程建设,加强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初步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现代水利体系。新开工建设和建成一批大中小型水库,同步配套建设供水管网及输配水工程。……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加快城镇供水向周边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农村饮用水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到85%以上,实现县县有1座以上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