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8溶液(填空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8溶液(填空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8溶液(填空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8溶液(填空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8溶液(填空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8溶液(填空题)(含解析)2022-2022秋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8溶液(填空题)

一、填空题

1.(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是MgSO4和KC1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

温度/℃2030405060708090

溶解度/gMgSO433.738.944.550.654.655.852.952.2

KC1.34.037.040.042.645.548.351.154.0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KCl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

(2)t3℃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关系甲乙(填“>”“”“”、“乙>丙B.甲=乙丙

(4)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填字母)。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9.(2022秋·天津西青·九年级统考期末)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回答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g。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g;配制时应选用mL(选填“10”、“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将配制好的NaOH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橡胶塞并贴上标签

10.(2022秋·天津西青·九年级统考期末)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填字母);

A.蔗糖B.泥沙C.花生油

(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g;

②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③温度为℃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11.(2022秋·天津·九年级天津市汇文中学统考期末)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P点的含义:;

(3)在t3℃时,向盛有50g固体甲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4)将甲、乙和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2.(2022秋·天津津南·九年级统考期末)I、某同学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量氯化钠g,量取水时选择(填“50mL”或“100mL”)的量筒,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细口瓶、烧杯、胶头滴管、;

(2)溶解过程中第(1)缺少的仪器的作用是。

(3)若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B.装瓶时溶液洒落

C.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D.溶解时用的烧杯刚清洗过,内壁有水珠

(4)若用已知质量分数2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该氯化钠溶液,需要20%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g。

II、三种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5)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

(6)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是;

(7)t2℃时,配制相同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需要溶剂A、B、C的质量的关系是。

13.(2022秋·天津东丽·九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填步骤名称)。

(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3)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g,称量时,NaCl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填“左盘”、“右盘”)上。

(4)下表为实验室中一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标签,请据此计算下列问题。

名称:过氧化氢溶液

化学式:H2O2

溶质质量分数:30%

体积:500mL

密度:1.2g/mL

①该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g;

②实验室需配制100g6%的过氧化氢溶液,问需该瓶溶液质量是g,需要加水的质量是g。

14.(2022秋·天津东丽·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t3℃时,把50g物质a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形成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a>bB.a=bC.a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

(4)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进入贮水池中的海水,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减少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析出晶体后,母液中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5)某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g。

②配制过程有以下步骤:a.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正确顺序是(填字母序号)。

A.bcadB.bacd

③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g。

(6)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随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填“增大”或“减小”)。

18.(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P点的含义:;

③在t3℃时,向盛有50g固体甲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④将甲、乙和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

19.(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溶液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A.汽油B.面粉C.蔗糖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的溶解度是g;

②t2℃时,乙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可以通过方法转化成饱和溶液;

③t3℃时,向20g水中加入15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g,溶质质量分数为;

④t3℃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t2℃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乙溶液中溶质质量

B.t3℃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乙溶液中溶质质量

C.t2℃时,甲溶液中溶剂质量=乙溶液中溶剂质量

D.t3℃时,甲溶液中溶剂质量>乙溶液中溶剂质量

20.(2022秋·天津河北·九年级统考期末)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t2℃时,将20g甲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③t3℃时,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④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此时三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请回答:(水的密度1g/cm)。

若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g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量筒、烧杯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21.(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

①需称取氢氧化钠g。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氢氧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调节游码B.添加砝码C.增加适量氢氧化钠固体D.减少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③若该同学量取水时是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g;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3)在混匀步骤中,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

22.(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最常用的溶剂(写化学式)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C.蒸馏

(4)在水的电解实验中,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5)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NaCI35.73636.637.338.439.8

KNO313.33264110169246

①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

(3)D

(4)D

【详解】(1)KCl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增加一直增加,为曲线甲。

(2)t3℃时,甲溶解度大于乙,则等质量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甲的溶质多,溶剂少。降低温度,到t1℃两物质溶解度均下降,且在该温度下相等。因甲溶剂少,所以在该温度下,甲溶液中的溶质少。所以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更多。所以析出晶体质量关系甲>乙。

(3)t2℃乙溶解度已经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初步判断为70℃以后。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利用表中给出溶解度描点作图,可进一步确定相交的点为80℃~90℃。故选D。

(4)开始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从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然后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溶液从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继续降温,有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D。

2.(1)65

(2)向溶液中加入甲物质

(3)adcb

(4)不变

【详解】(1)由图可知,25℃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则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15g甲溶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质量=50g+15g=65g,故填:65。

(2)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入甲物质,直至甲不再溶解,故填:向溶液中加入甲物质。

(3)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如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和过滤,故填:adcb。

(4)由图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丙的溶解度增大,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填:不变。

3.(1)=

(2)13:25

(3)>

(4)ACBE

(5)减小

【详解】(1)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故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填:=。

(2)t2℃时,乙溶解度52g,将6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2g:100g=13:25,故填:13:25。

(3)现有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将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乙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甲降温后溶解度,大于乙降温之前溶解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乙,故填:>。

(4)ABCDE,甲质量分别为35g、70g、70g、90g、90g,t1℃时,甲溶解度63g,故A不饱和溶液,BE饱和溶液,t2℃时,甲溶解度90g,故C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BE都为t1℃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填:AC;BE。

(5)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随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填:减小。

4.10.6④偏小

【详解】(1)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氯化钠溶液,称取氯化钠100g×10.6%=10.6g。

(2)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0.6g=89.4g,合89.4mL,量取所需的水,量筒的规格应该选用100mL。

故填:④。

(3)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实际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小于10.6g,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5.煮沸乳化丙>乙>甲23.1%丙>乙>甲小小

【详解】(1)使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能将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煮沸。

(2)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是洗涤剂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

(3)①溶解度上的点表示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从图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②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物质,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③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下降。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用计算,所以t1℃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乙>甲。

(4)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有气体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所以压强越小,溶解度减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

6.t11:3AC不饱和10乙、丙、丁

【详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要配置相同浓度的A、C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1℃时;故填:t1。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6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50g:150g=1:3;故填:1:3。

(3)当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时,

A、降低温度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降低温度时,溶剂质量可能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降低温度时,溶液质量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C。

(4)①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2g晶体,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4g晶体,所以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②第三次蒸发10g水也会析出4g晶体,所以n的数值是10g;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乙、丙、丁是饱和溶液,所以温度不变,溶液浓度相等的是乙、丙、丁。故填:10;乙、丙、丁。

7.(1)浓硫酸水

(2)3545

【详解】(1)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必须将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液体,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2)稀释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10g×90%=(10g+x)×20%,x=35g,则需加水的体积为35g÷1g/mL=35mL,稀释后硫酸溶液的质量为10g+35g=45g。

8.(1)A

(2)C

(3)相等2:1C

(4)BACD11.9

【详解】(1)A、硝酸钾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得到溶液,符合题意;

B、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得到溶液,不符合题意;

C、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得到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几乎不变,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符合题意。

故选C;

(3)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t2℃时,100g水中溶解50g甲达到饱和状态,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g:100g=2:1;。

③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乙>丙,由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知,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故选C;

(4)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计算→称量及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故填:BACD;

②设: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x。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则有:

,x=11.9。

9.(1)5

(2)2050

(3)C

【详解】(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故填:5;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设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为x,则有x×25%=5g,得x=20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20g=30g,合水的体积为30mL,选择量筒时,量筒量程应该大于或等于量取液体的体积,并且最接近,因此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50mL的量筒,故填:20;50;

(3)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实验操作不正确;

B、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烧杯中溶解,不能放在量筒中溶解,故实验操作不正确;

C、将配制好的NaOH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橡胶塞并贴上标签,故实验操作正确。

故选C。

10.(1)A

(2)40乙>甲>丙40

【详解】(1)A、蔗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符合题意;

B、泥沙难溶于水,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C、花生油难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成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①由图可知,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②由图可知,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乙>甲>丙;

③由图可知,4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11.(1)乙>丙>甲

(2)t2℃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3)75

(4)乙>甲>丙

【详解】(1)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

(2)由图可知,P点时甲、乙溶解度曲线相交,则表明t2℃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3)由图可知,t3℃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则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50g甲,则在t3℃时,向盛有50g固体甲的烧杯中加入50g水,最多可溶解甲的质量为,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25g=75g。

(4)将甲、乙和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到t1℃,甲、乙溶解度减小,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而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即与t3℃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又由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t1℃乙的溶解度>t1℃甲的溶解度>t3℃丙的溶解度,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12.(1)5100mL玻璃棒

(2)搅拌,加速溶解

(3)AC

(4)25

(5)B>C>A

(6)B>C>A

(7)C>A=B

【详解】(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称量氯化钠100g×5%=5g,则需水的质量100g-5g=95g,即95mL,则量取水时需选择100mL的量筒。

用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则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细口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2)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加速溶解。

(3)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在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会偏小,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符合题意;

B、溶液具有均一性,则装瓶时溶液洒落,不会影响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C、若砝码生锈,则实际称量的溶质质量偏大,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符合题意;

D、溶解时用的烧杯内壁有水,则会使溶剂质量偏大,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4)设需要20%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知100g×5%=20%x,解得x=25g。

(5)由图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B>C>A。

(6)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降低到t1℃,A、B溶解度减小,则两者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但仍为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则C由饱和变化不饱和,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即与t2℃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又由于t1℃B的溶解度>t2℃C的溶解度>t1℃A的溶解度,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C>A。

(7)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B>C>A,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C>B=A。

13.(1)溶解

(2)玻璃棒

(3)6.4左盘

(4)1802080

【详解】(1)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2)配制过程除了用到图中所需仪器,还缺少搅拌、加速溶解的玻璃棒。

(3)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Cl溶液,需NaCl的质量为80g×8%=6.4g;托盘天平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故NaCl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

(4)①该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2g/mL×500mL×30%=180g。

②实验室需配制100g6%的过氧化氢溶液,设需该瓶溶液质量是x,则100g×6%=x×30%,得x=20g,需要加水的质量是100g-20g=80g。

14.(1)c

(2)b

(3)75g饱和

(4)A

(5)降温结晶

(6)b>a>c

【详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c。

(2)t2℃时,a与b溶解度曲线有交点。故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b的溶解度相等。

(3)根据溶解度曲线:t3℃时,物质a的溶解度为50g,则该温度下50g水溶解25g物质a达到饱和状态。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5g,形成的是饱和溶液。

(4)t3℃时,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b;t1℃时,物质b的溶解度大于物质a。a的溶解度降温时下降幅达较大,由于原始溶液相等,故将t3℃时,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a>b。故选A。

(5)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a的溶解度比物质b受温度影响更大。故a中混有少量固体b,若提纯a,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6)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物质a、b均有晶体析出,在t1℃时,物质b的溶解度大于物质a,故物质a比物质b析出晶体多,溶质质量分数b>a;物质c未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15.(1)60

(2)蒸发结晶

(3)78.424.0%

【详解】(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硫酸铜和氯化钾在60℃时,两曲线相交,说明溶解度相等。

(2)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小,所以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获得晶体。

(3)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210g,水100g,硝酸钾110g,若降温至20℃,100g水中只能溶解31.6g硝酸钾,所以可析出硝酸钾110g-31.6g=78.4g,此时,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6.(1)B

(2)75降温乙>丙>甲/乙丙甲

(3)BD

(4)AEACDE

【详解】(1)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说法正确;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溶剂可以是水也可以是酒精等。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丙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固体50g,此时溶液刚好达到饱和状态,故50g水中放入50g固体,只能溶解25g,得到溶液质量为50g+25g=75g;甲的溶解度曲线为上升型,温度降低,甲的溶解度变小,故提纯甲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乙均有晶体析出,属于饱和溶液,此时溶质质量分数可根据:t1℃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而丙降温后变成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既无晶体析出也无水分蒸发,溶质质量分数和t2℃时相同,即根据t2℃时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3)根据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温的方法,通过降温变成饱和溶液,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通过增加溶质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那溶液质量会增大,故D说法正确。

(4)t1℃时,丙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50g丙,故100g水中加入25g丙,此时溶液A为不饱和状态,再加入25g,溶液B中丙50g,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50g丙,故B为饱和溶液。加热至t2℃时,丙的溶解度为25g,此时C为饱和状态且有晶体析出;再加入100g水,此时水的质量为200g,t2℃时,2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丙的质量为50g,故D为饱和状态;再降温到t1℃,根据此时溶解度为50g,可知E为不饱和状态。

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C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D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E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故填:ACDE

17.(1)C

(2)B

(3)相等1:2C

(4)C

(5)5B50

(6)减小

【详解】(1)A植物油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后形成乳浊液,选项错误;

B冰块是固态的水,与水混合后只有水一种物质,不能形成溶液,选项错误;

C高锰酸钾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后形成溶液,选项正确;

D面粉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后形成悬浊液,选项错误,故填C。

(2)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选项错误;

B有溶液的概念控制,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选项正确;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不是水,选项错误,故填B。

(3)①由图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此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相等。

②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则此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50g:100g=1:2,故填1:2。

③由图可知,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甲=乙>丙,则此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乙>丙,由图可知,三种固体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仍为甲=乙>丙,故填C。

(4)A进入贮水池中的海水,氯化钠还没有发生结晶,其中氯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选项错误;

B在蒸发池中,水分不断蒸发,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选项错误;

C母液是析出氯化钠晶体后的溶液,所以母液中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选项正确,故填C。

(5)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量=50g×10%=5g,故填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其步骤为:计算、称量及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即正确顺序是bacd,故填B。

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50g×10%÷5%=100g,需要加水的质量=100g50g=50g,故填50。

(6)体内温度高于体外温度,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随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填减小。

18.(1)煮沸

(2)乙>丙>甲在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等于30g75乙>甲>丙

(3)小

【详解】(1)煮沸能把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析出,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2)①分析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

②两条曲线的交点代表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同,故P点的含义为:在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等于30g;

③在t3℃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最多能溶解50g甲,向盛有50g固体甲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只有25g甲溶解在水中,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④在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降低温度至t1℃,甲、乙会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而丙不会析出晶体,应按照t3℃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甲、乙和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3)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了,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小。

19.(1)C

(2)B

(3)20加溶质乙3237.5%B

【详解】(1)汽油和面粉都不溶于水,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故选C。

(2)A、溶液可以有颜色,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则A错误;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则B正确;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水不是溶液,则C错误。

故选B。

(3)①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

②t2℃时,乙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可以通过加溶质乙的方法转化成饱和溶液;

③t3℃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甲,则20g水中最多溶解12g甲,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2g,溶质质量分数为;

④A、由图可知,甲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则降温后析出晶体质量大,所以降温后溶液质量甲小于乙,t2℃时,甲和乙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而甲溶液质量小于乙溶液,则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则A错误;

B、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则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甲大于乙,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大于乙,则B正确;

C、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则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甲大于乙,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大于乙,所以溶剂质量甲小于乙,而降温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所以t2℃时,溶剂质量甲小于乙,则C错误;

D、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则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甲大于乙,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大于乙,所以溶剂质量甲小于乙,则D错误。

故选B。

20.(1)甲>乙>丙115加入固体丙至不再溶解或恒温蒸发溶剂至有固体丙析出乙>甲>丙

(2)15玻璃棒

【详解】(1)①根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②t2℃时,甲的溶解度为15g,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物质,2℃时,将20g甲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溶质质量15g,溶剂质量100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15g;

③t3℃时,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可采用的方法是加入固体丙至不再溶解;

④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丙在t2℃时的溶解度小于甲、乙在t1℃时的溶解度,降温到t1℃,丙溶解度还是最小,在t1℃时,甲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此时三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2)①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15g;

②该溶液配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