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县塑料制品和再生塑料回收加工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台江县塑料制品和再生塑料回收加工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台江县塑料制品和再生塑料回收加工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台江县塑料制品和再生塑料回收加工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台江县塑料制品和再生塑料回收加工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染影响类)项目名称:台江县塑料制品和再生塑料回收加工项目建设单位(盖章):贵州余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2年0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5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27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33五、排污许可申请与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 62六、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63七、结论 65附表 66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环保投资一览表环保设施验收主要内容一览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建设项目环评委托书建设单位营业执照建设项目备案文件建设项目投资协议建设项目土地租赁协议环评编制单位承诺函建设项目业主承诺函企业环境信用承诺书建设项目授权委托书建设项目排污许可申请表地理位置图环境关系图建设项目平面分布图建设项目区域水系图与革一镇总体规划关系图与台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关系图建设项目与黔东南州管控单元位置关系图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台江县塑料制品和再生塑料回收加工项目项目代码/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经济开发区(革一园区)地理坐标(E108度9分59.623秒,N26度45分55.767秒)国民经济行业类别C4220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三十九、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建设性质新建O改建O扩建O技术改造建设项目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O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O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O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备案)部门(选填)台江县发改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编码:2102-522630-04-01-965967总投资(万元)3500环保投资(万元)0施工工期6是否开工建设O是:17827.6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名称:《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审查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审批文件名称:省人民政府关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审批文号:黔府函[2013]56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名称:《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审查机关: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审批文件名称: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审批文号:黔环函[2020]104号。2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1.1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发展定位,“着力打造和构建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重点打造和构建以下四个方面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金属循环产业链、建材行业循环产业链、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链、新型电池产业链”“方面在现有形成的铅酸蓄电池与再生铅、多金属综合回收等产业链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开发区建设规划着力引进金属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企业、深加工企业以及新型建材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满足开发区经济发展规模,同时通过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引导企业优势互补、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开发区企业协同循环利用资源和资源再生利用,使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本项目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项目,是符合经开区重点打造和构建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中的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链,因此本项目符合经开区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1.2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及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符合分析本项目选址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革一园区),根据《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项目用地范围规划为工业用地,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根据2020年8月31日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的函》(黔环函〔2020〕104号)规划定位为“以民族制药及精细化工、建材工业、生态食品加工业为主导,以装备制造业、电冶工业为基础,以特色商品为补充;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紧密联系,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不断延伸与集聚的现代工业生产区”,通过近五年发展,台江经济开发区用高新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升铅锌及新型建材和资源再生回收利用产业,逐步提升蓄电池与再生铅和资源回收利用等相关产业比重,全面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和构建规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打造“国家级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本项目建成后主要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项目,属于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体3系,项目符合园区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满足台江经济开发区环境准入条件,符合园区规划。其他符合性分析分析项目位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革一园区),园区道路直通厂区,交通便利,满足大量人员流动的要求,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区域内建设有给水管线、雨污管网、供电管网、燃气管道、垃圾转运站等基础设施,满足项目建成后能源供给、产排污处理要求,可减少项目对区域环境的不利影响。项目周边以企业为主,对照台江工业经济开发区用地规划图,本项目建设用地属于工业用地。项目建成后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台江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革一厂区进行处理,生产废水经三级沉淀池沉淀后回用,废水均不外排;固体废物均分类妥善处理,不外排。项目对周边环境的主要影响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和粉尘,注塑工序、造粒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通过UV光氧催化+活性炭吸附+15m排气筒处理:粉尘通过设置集气罩+布袋除尘器+15m排气筒处理,外排废气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建设单位在严格采取本环评提出的相关的污染防治措施后,项目的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其环境影响程度可以接受。综上所述,从环保角度来讲,项目选址合理。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修正》(2019年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9号令公布,本项目建设不属于其中的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的范围,因此,本项目属于允许类;结合本项目设备一览表可知,本项目所使用设备不属于淘汰类设备,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符合性分析1、环境质量底线根据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网的《2020年黔东南州环境状况公报》,本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4要求;地表水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项目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均得到合理处置,噪声对周边影响较小,不会突破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底线。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环境质量底线标准。2、资源利用上线资源利用上线是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保障能源、水、土地等资源高效利用,不应突破的最高限值。根据工程分析、现场调查及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针对可能产生的污染拟采取相应的各项环保措施,不会突破能源、水、土地等资源的限值,符合当地资源利用上线要求。3、生态红线16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全省各市区的生态保护红线主要类型和分布范围进行了划定。表1.5-1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分一览表序号主要类型分布范围包含生态保护红线片区1水源涵养功能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大娄山、赤水河、沅江流域,柳江流域以东区域、南盘江流域、红水河流域等地①武陵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维护片区②月亮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维护片区③大娄山—赤水河水源涵养片区2水土保持功能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州、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等地。①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水土保持与水土流失控制片区②乌江中下游水土保持片区③沅江—柳江流域水土保持与水土流失控制片区3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大娄山及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地①苗岭东南部生物多样性维②南盘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维护与石漠化控制片区③赤水河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水源涵养片区4水土流失控制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在赤水河中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乌江赤水河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都柳江中上游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黔中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等①沅江上游—黔南水土流失控制片区②芙蓉江小流域水土流失与石漠化控制片区5地5石漠化控制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在威宁—赫章高原分水岭石漠化防治区、关岭—镇宁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亚区、北盘江下游河谷石漠化防治与水土保持亚区、罗甸—平塘高原槽谷石漠化防治亚区等地①乌蒙山—北盘江流域石漠化控制片区②红水河流域石漠化控制与水土保持片区③乌江中上游石漠化控制片区本项目位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革一园区),属于重点管控单元,对照生态红线范围,本项目不在《通知》中划分的生态保护红线内,项目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修正》(2019年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9号令公布的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的范围,且对照《贵州省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清单管理办法(试行)》(黔环通〔2018〕303号)的要求,本项目属于绿色通道类(绿线)。本项目与台江经济开发区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符合性分析详见下表。表1.5-2台江经济开发区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管控单元主要环境功能涉及区域环境管理要求本项目情况1生态保护红线基本生态空间台江县保护区、森林公园、地下溶洞等,经开区周边生态保育区禁止建设区内严格禁止城镇建设及与管制要素无关的建设行为,限制建设区内原则上禁止城镇建设及与管制要素无关的建设,建设用地选择应尽可能避让限制建设区;对于影响生态功能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应当有计划的清理或者迁出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革一园区),不涉及生态园、地下溶洞等,经开区周边生态保育区2水环境管控水环境保护清水江、巴拉河、烂塘水库①现有企业须严格执行相应行业规范,保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②园区内现有涉水企业须实施清洁生产,废水处理稳定达标排放;③禁止含特征因子废水进入水环境本项目生产废水经三级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进入市政污水管网,不外排6水环境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革一镇、台盘乡两个生活服务核心①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GB18978-2002《城镇污水处理标基础上配备深度处理设施;②禁止设置使用、贮存、产生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和化工行业本项目无污水外排,不使用危险化学品水环境工业污染源重点防控区园区工业用地食品加工业①新建企业规划至食品加工产业区;②生产工艺落后、产值较低的小作坊近期全部淘汰,限制使用食品添加剂;③禁止使用环境激素类食品添加剂;④禁止盐加工/医药制造业①禁止环境激素类药品、基因药品、兽药生产;②限制使用大量溶剂类试剂/装备制造业①禁止涉及电镀等可能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的工艺;②涂装项目按照规定使用一定比例的水性涂料等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③禁止将废润滑油等混入生活垃圾;④禁止人工进行含解;⑤油渍、酸液、碱液和其他有毒有害液体禁止向水体排放⑥禁止预处理不达标废水进入园区管网或外环境本项目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不涉及电镀等工艺,废润滑油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不产生油渍、酸液、碱液和其他有毒有害液体,项目生产废水经三级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进入市政污水管网,不外排新能源生产资源回收综合利用3大气环境管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革一片区、台盘片区生活服务区、森工组团禁止新建、改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燃用设施。在禁燃区内不再审批任何形式的高污染燃料锅炉、窑炉,该区域禁止秸秆燃烧本项目位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组团,不在革一片区、台盘片区生活服务区、森工组团内大气环境优先保护区规划区基本农田严禁占用,不得新建建设项目本项目不涉及基本农田7大气环境污染源重点管控区规划区工业用地①执行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新建项目大气排放需满足相关排放标准;②新建锅炉必须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特别排放限值要求;③严格控制SO2、NOX、颗粒物及挥发性有机物、行业特征因子等污染物的达标排放;④涂装项目按照规定使用一定比例的水性涂料等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 (HCFCs)为发泡剂的聚氨酯泡沫塑料生产线,连续挤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生产线;⑥加强建筑扬尘污染控制⑦逐渐使用清洁能源换代替燃煤。本项目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不使用锅炉,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二级标准大气环境污染源一般管控区其他区域作一般管控该区域属于居民聚集区及生活服务基地①执行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②不得新建锅炉,不得新建大型燃煤企业。③以中小型、微型企业为主③禁止新建、贮存、运输含有毒有害物质项目。④对现有涉气工业、企业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定期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逐渐降低企业能耗与排污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本项目位于规划区工业用地4环境风险工业污染风险管控区规划区严格准入企业用地性质,符合规划工业用地本项目位于规划区工业用地农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规划区域范围用地不准非农建设占用农林用地,严禁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规划农林用地禁止建设向农用水体排放含有毒有害废水的项目本项目不涉及规划区域范围内农林用地综上,本项目符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1.6与《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根据《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实施方案》(黔东南府发〔2020〕9号)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要求,本项目与黔东南州“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详见下表。8表1.6-1本项目与黔东南州“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一览表“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单元管控空间属性内容本项目内容符合性“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单元管控空间属性环境管控单元名称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重点管控单元本项目位于“重点管控单符合编码ZH52263020003行政省贵州省市黔东南州县台江县管控单元分类重点管控单元“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空间布局约束执行黔东南州普适性管控要求。执行大气环境高排放重点管控区省、黔东南州普适性准入要求本项目位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革一园区),不涉及环境敏感区,本项目不涉及燃煤锅炉。本项目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管控园区内铅酸蓄电池极、再生铅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园区污水管网收集,对工业废水尤其是含有难处理的有机污染由企业自身单建污水处理设施,所有工业企业废水污染物处理达到行业排放标准中的水污染物放限值,没有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中没有水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值的,,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后再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园区内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需要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SO2、NOx、颗粒物及特征污染物氟化物、VOCs等)需满足大气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要求。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有机废气、颗粒物,不产生SO2、NOx;有机废气经采+15m排气筒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粉尘通过设置集气罩+布袋除尘器+15m排气筒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最终进入革一园区污水处理厂;冷却水经冷却水池循环使用;初期雨水经截污沟收集排入初期雨水收集池,经沉淀后回用于厂区除尘。符合环境风险防控执行贵州省土壤普适性管控要求本项目位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革一园区),占地类型为工业用地,不涉及环境敏感区,不涉及基本农符合9田,厂区按照要求进行分区防渗后,对环境影响小。1.7项目与关于印发《贵州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属于通知里面贵州省长江经济带合规园区,且不在相关禁止区内建设,因此项目与《贵州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相符。1.8项目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含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废气收集措施,提高废气收集效率,减少废气的无组织排放与逸散,并对收集后的废气进行回收或处理后达标排放。”本项目在产生非甲烷总烃的工序设置集气罩,经采取UV光氧催化+活性炭吸附+15m排气筒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符合《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行业规范要求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相符性分析见表1.9-1。本项目与《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相符性分析见表2。本项目与《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64-2007)的相符性分析见表1.9-3。根据表1.9-1、表1.9-2及表1.9-3,本项目符合《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相关规范要求。表1.8-1项目与《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相符性分析一览表项目《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规范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情况企业的设立和布局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是指采用物理机械法对热塑性废塑料进行再生加工的企业,企业类型主要包括PET再生瓶片类企业、废塑料破碎清洗分选类企业以及塑料再生造粒类企业本项目位塑料再生造粒工序及塑料制品企业。符合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所涉及的热塑性废塑料原料,不包括受到危险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废弃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等塑料类危险废物,以及氟塑料等特种工程塑料本项目所用废旧塑料主要为塑料片料(成分主要为聚乙烯、聚丙烯),项目原材料不含受到危险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废弃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等塑料类危险废物,以及氟塑料等特种工程塑料。符合新建及改造、扩建废塑料加工企业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所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规划。企业建设应有规范化设计要求,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及生产设备。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要求,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及生产设备。符合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划确定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新建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已在上述区域投产运营的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要根据该区域规划要求,依法通过搬迁、转产等方式逐步退出。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位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革一园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符合生产经营规模废塑料破碎、清洗、分选类企业:新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30000吨。塑料再生造粒类企业:新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5000吨;已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3000吨。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为50000吨。符合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企业应对收集的废塑料进行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不得倾倒、焚烧与填埋。本项目对废塑料能够做到充分利用,不存在倾倒、焚烧与填埋的情况。符合塑料再生加工相关生产环节的综合电耗低于500千瓦时/吨废塑料。塑料再生造粒类企业的综合新水消耗低于0.2吨/吨废塑料。本项目电耗400千瓦时/吨废塑料;新水消耗约为0.1吨/吨废塑料,低于0.2吨/吨废塑料。符合工艺与装备塑料再生造粒类企业。应具有与加工利用能力相适应的预处理设备和造粒设备。其中,造粒设备应具有强制排气系统,通过集气罩实现废气的集中处理;过滤装置的废弃过滤网应按照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处理,禁止露天焚烧。本项目具有与加工利用能力相适应的预处理设备和造粒设备。其中,造粒设备具有强制排气系统,通过集气罩实现废气的集中处理;过滤装置的废弃过滤网能够按照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处理,没有露天焚烧。符合环境保护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按照环境保护“三同时”的要求建设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依法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本项目同时配套建设环保设施,要求企业在竣工后依法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符合企业加工存储场地应建有围墙,在园区内的企业可为单独厂房,地面全部硬化且无明显破损现象。本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内,设置围墙、有单独厂房,地面全部硬化。符合企业必须配备废塑料分类存放场所。原料、产品、本企业不能利用废塑料及不可利用废物贮存在具有防雨、防风、防渗等功能的厂房或加盖雨棚的专门贮存场地内,无露天堆放现象。企业厂区管网建设应达到“雨污分流”要求。企业物料全部位于封闭式库房内,厂区设置管网。符合企业对收集的废塑料中的金属、橡胶、纤维、渣土、油脂、添加物等夹杂物,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企业不具备处理条件,应委托其他具有处理能力的企业处理,不得擅自丢弃、倾倒、焚烧与填埋。本项目原料采用已破碎筛分好了的片料来进行加工,故本项目无破碎筛分工序。符合环境保护企业应具有与加工利用能力相适应的废水处理设施,中水回用率必须符合环评文件的有关要求。废水处理后需要外排的废水,必须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企业应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泥处理工艺,或交由具有处理资格的废物处理机构,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理。除具有获批建设、验收合格的专业盐卤废水处理设施,禁止使用盐卤分选工艺。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本项目无盐卤分选工艺。符合再生加工过程中产生废气、颗粒物的加工车间应设置废气、颗粒物收集处理设施,通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设置废气收集处理设施,通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符合对于加工过程中噪音污染大的设备,必须采取降噪和隔音措施,企业噪声应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加工过程中噪音污染大的设备,采取降噪和隔音措施,企业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符合再生制品的品质要求废塑料再生制品或材料应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表面应标有再生利用标志,具体要求执行GB/T16288。不宜使用废塑料制造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制品或材料。原属于食品接触类的塑料包装、制品和材料,经单独回收处理,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可用于制造食品接触类的包装、制品或材料,并应标明为再生塑料制造。再生塑料制品或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氟氯化碳类化合物作发泡剂;制造人体接触的再生塑料制品或材料时,不得添加有毒有害的化学助剂。宜开发可多次循环再生利用的再生塑料制品和材料。本项目产品塑料颗粒,原料为塑料片料,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氟氯化碳类化合物,不添加有毒有害的化学助剂。符合环境管理要求废塑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责任制度,设置环境保护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负责监督废塑料回收和再生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及相关管理工作。废塑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企业应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培训。废塑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企业应建立废塑料回收和再生利用情况记录制度,内容包括每批次废塑料的回收时间、地点、来源(包括名称和联系方式)、数量、种类、预处理情况、再生利用时间、再生制品名称、再生制品数量、再生制品流向、再生制品用途,并做好月度和年度汇总工作。废塑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企业应建立环境保护监测制度,不同污染物的采样监测方法和频次执行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并做好监测记录以及特殊情况记录。废塑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企业应建立废塑料回收和再生利用企业建设、生产、消防、环保、工商、税务等档案台账,并设专人管理,资料至少应保存五年。废塑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企业应建立污染预防机制和处理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制度。废塑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企业应认真执行排污申报制度,按时缴纳排污费。项目还未建成,建成后将成立相关部门,建立相关制度,并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内容培训。符合表1.8-2项目与《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相符性分析一览表序号《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规范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情况1废塑料加工利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规定及《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染控制技术规范》,防止二次污染。禁止在居民区加工利用废塑料。本项目位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 (革一园区),不在居民区进行加工生产。项目产生为再生塑料颗粒,不使用厚度小于0.025mm的0.015mm超薄塑料袋,原料主要为塑料片料(成分主要为聚乙烯、聚丙烯),不从事废塑料类危险废物回收利用。项目设有污水处理设施。符合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厚度小于0.025mm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5mm超薄塑料袋。禁止利用废塑料生产食品用塑料袋。禁止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废塑料类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活动,包括被危险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如输液器、血袋)等。无符合环保要求污水治理设施的,禁止从事废编织袋造粒、缸脚料淘洗、废塑料退镀(涂)、盐卤分拣等加工活动。2废塑料加工利用单位应当以环境无害化方式处理废塑料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垃圾、滤网;禁止交禁止露天焚烧废塑料及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垃圾、滤本项目可以做到对废物无害化处理,无露天焚烧。符合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单位或个人处置。3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应当建立废塑料加工利用散户产生的残余垃圾和滤网集中回收处理机制。鼓励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对废塑料加工利用散户实行集中园区化管理,集中处理废塑料加工利用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符合表1.8-3项目与《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64-2007)的相符性分析序号对照内容《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规范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情况1废塑料回收、运输和贮存要求回收要求:①废塑料的回收应按原料树脂种类进行分类回收,并严格区分塑料来源和原用途。不得回收和再生利用属于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废塑料。②含卤素废塑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应与其他废塑料分开进行。③废塑料的回收过程中不得进行就地清洗,如需进行减容破碎处理,应使用干法破碎技术,并配备相应的防尘、防噪声设备。④废塑料的回收过程中应避免遗洒。本项目对废塑料的回收按原料树脂种类进行分类回收,不回收和再生利用属于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及含卤素的废塑料。本项目无清洗、破碎工序。废塑料的回收过程中采用全封闭运输车辆,避免遗洒。符合2包装和运输要求:①废塑料运输前应进行包装,或用封闭的交通工具运输,不得裸露运输废塑料。②废塑料包装物应防水、耐压、遮蔽性好,可多次重复使用;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包装完好,无废塑料遗洒。③不得超高、超宽、超载运输废塑料,宜采用密闭集装箱或带有压缩装置的箱式货车运输。④贮存场所必须为封闭或半封闭型设施,应有防雨、防晒、防渗、防尘、防扬散和防火措施。本项目废塑料运输采用封闭运输方式,项目废塑料设置单独封闭库房贮存,采取防雨、防晒、防渗、防尘、防扬散和防火措施(配备相应等级灭火器)。符合3废塑料的预处理和再生利用要求预处理工艺要求废塑料预处理工艺应当遵循先进、稳定、无二次污染的原则,应采用节水、节能、高效、低污染的技术和设备;宜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减少手工操作。本项目无清洗、破碎工序。符合废塑料的人工分选应采取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操作人员作业时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口罩、眼镜等),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废塑料的清洗方法可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应根据塑料来源和污染情况选择清洗工艺;宜采用节水的机械清洗技术;化学清洗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清洗剂,宜采用无磷清洗剂本项目无清洗工序。再生利用技术要求废塑料应按照直接再生、改性再生、能量回收的优先顺序进行再生利用。工艺,属于直接再生方式。符合含卤素的废塑料宜采用低温工艺再生,不宜焚烧处理;进行焚烧处理时应配备烟气处理设备,焚烧设施的烟气排放应符合GB18484的要求。本项目不涉及含卤素的废塑料作为原料,项目造粒工艺技术较为简单、成熟,无焚烧处理。不宜以废塑料为原料炼油本项目不涉及原料炼油。4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要求废塑料的再生利用项目必须经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保审批,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未获环保审批的企业或个人不得从事废塑料的处理和加工。本次环评要求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符合新建废塑料再生利用项目的选址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不得建在城市居民区、商业区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内;现有再生利用企业如在上述区域内,必须按照当地规划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限期搬迁。拟建项目位于台江经济开发区革一园区,不在城市居民区、商业区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内。再生利用项目必须建有围墙并按功能划分厂区,包括管理区、原料区、生产区、产品贮存区、污染控制区(包括不可利用的废物的贮存和处理区)。各功能区应有明显的界线和标志。拟建项目有围墙并按功能划分厂区,管理区、生产区、原料区等各功能区之间有明显的界线和标志。所有功能区必须有封闭或半封闭设施,采取防风、防雨、防渗、防火等措施,并有足够的疏散通道。本项目所有功能区均有封闭或半封闭设施,采取防风、防雨、防渗、防火等措施。5污染控制要求废塑料预处理、再生利用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厂区产生的生活废水应有配套的废水收集设施。废水宜在厂区内处理并循环利用;处理后的废水排放应按企业所在环境功能区类别,应执行GB8978;重点控制的污染物指标包括粪大肠杆菌群数。并入市政污染管网集中处理的废水应符合CJ3082要求。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有配套的废水收集设施,废水在厂区内处理并循环利用,不外排。符合预处理、再生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企业应有集气装置收集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有集气装置收集。预处理和再生利用过程中应控制噪声污染,排放噪声应符合GB12348的要求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控制噪声污染。废塑料预处理、再生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分选出的不宜再生利用的废塑料,应按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并执行相关环境保护标准本项目固体废物均按要求进行相应处理。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内容建设内容1、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组成本项目位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革一园区),企业通过公开挂牌方式依法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自建标准厂房,项目占地面积26.74亩,总建筑面积10000m2,主要包括生产车间、管理用房、仓库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拟建设年生产400万套环保分类垃圾桶,回收塑料造粒30000t/a。本项目共建设4间标准化厂房,1#、2#、3#和4#,及相关辅助设施,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次项目建设完成后,只使用1#车间进行生产,2#、3#、4#车间空置,后期租给其他有需要的企业入驻(入驻企业不得为重大污染类工业企业,且须另行环评)。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组成详见下表。表2.1-1主要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工程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主体工程生产车间1号生产车间建筑面积1512m2,采用混凝土结构,建设年生产400万套环保分类垃圾桶生产线和回收塑料造粒30000t/a,主要包括垃圾桶生产区和造粒生产区、成品堆放区、原料堆放区等(1F、砖混结构)2号生产车间建筑面积1512m2,采用混凝土结构,空置(1F、后期租给其他有需要的企业入驻)3号生产车间建筑面积2106m2,采用混凝土结构,空置(1F、后期租给其他有需要的企业入驻)4号生产车间建筑面积2106m2,采用混凝土结构,空置(1F、后期租给其他有需要的企业入驻)辅助工程办公楼建筑面积270m2(2F、砖混结构)综合楼建筑面积270m2(2F、砖混结构)仓库厕所建筑面积54m2(1F、砖混结构)配电房建筑面积18m2(1F、砖混结构)公用工程供水园区供给供电园区供给环保工程废水污染防治措施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最终进入革一园区污水处理厂;冷却水经冷却水池循环使用;初期雨水经截污沟收集排入初期雨水收集池,经沉淀后回用于厂区除尘。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注塑、造粒工序有机废气通过UV光氧催化+活性炭吸附+15m排气筒处理。破碎工序产生的粉尘通过设置集气罩+布袋除尘器+15m排气筒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职工生活垃圾、熔融废渣属于一般固体废物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活性炭、废润滑油、废UV灯管均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危废资质单位进行合理处置;边角料和不合格产品回用于生产;餐厨垃圾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注:以上环保工程仅为本项目使用,不为后期2-4号生产车间的企业服务。2、主要设备项目主要设备详见下表。表2.1-2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位置垃圾桶生产线1注塑机台30均置于生产车2机械手台303模具副304供料系统个15塑料破碎机台3造粒生产线1上料机台2塑料造粒机台3抖条机台4立式风机台5塑料切粒机台3、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方案(1)主要原辅材料用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运营期主要原辅材料用量详见下表。表2.1-3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序号原料名称年用量最大储量单位备注1ABS塑料颗粒500020t用于制造垃圾桶2塑料片料3002050t用于制造塑料颗粒,外购,成分主要为聚乙烯、聚丙烯3电/园区供给4水3484.8/t园区供给原辅料理化性质:ABS:具有优良的综合物理和机械性能,极好的低温抗冲击能力。尺寸稳定性。电性能、耐磨性、抗化学药品性、染色性成品加工和机械加工较好。ABS树脂耐水、无机盐、碱和酸类,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和烃类溶剂,而容易溶于醛、酮、酯和某些氯代烃中。ABS树脂热变形温度低可燃,耐候性较差,热分解温度在250℃以上。聚乙烯(PE):有韧性的树脂质颗粒或粉末,白色,有蜡味。熔点:高密度聚乙烯熔点范围为132-135℃,低密度聚乙烯熔点较低(112℃)且范围宽,密度:0.95g/cm³。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与强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与氟、四氟化氙接触剧烈反应。与硝酸、氯化钠、三硝基甲烷不能配伍。聚丙烯(PP):白色、无臭、无味固体。熔点:165-170°C,密度:0.90-0.91g/cm³,极难溶于水。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加热分解产生易燃气体。(2)产品方案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建设项目产品方案详见下表。表2.1-4产品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类别产品产量1垃圾桶400万套/a(约4960t/a)2塑料颗粒30000t/a建设项目运营期物料平衡图见下图所示。图2.1-1项目运营期物料平衡图4、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项目劳动定员38人,年工作330天,两班制,每班8小时,厂内提供食宿。5、公用工程(1)供电工程项目供电由园区电力系统供电。(2)供水工程本项目生产用水由园区给水管网供给,饮用水为市场桶装水。本项目用水主要为冷却用水、员工办公生活用水。参照《用水定额》(DB52/T725-2019),项目用水量情况如下。①生活用水本项目劳动定员为38人,均在项目区内食宿,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为少量生活污水,职工人员用水量为120L/(人.d),年工作时间为330d,则生活用水量为1504.8m3/a。排水系数按80%计,则生活污水量为1203.84m3/a。②垃圾桶生产过程冷却用水本项目需要冷却水对定型物料及注塑机进行冷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可知,设备冷却水总用量6m3/d(1980m3/a),冷却后循环使用,循环水量为5.4m3/d(1782m3/a),需要定期补充新鲜水量为0.6m3/d(198m3/a)。③造粒生产过程循环冷却用水根据设计单位提供资料,项目生产过程中冷却水槽用水量为1.0m3/d (330m3/a),冷却后循环使用,循环水量为0.8m3/d(264m3/a),需要定期补充新鲜水量为0.2m3/d(66m3/a)。表2.1-5项目用水情况一览表项目类别用水规模用水定额用水量(m3/d)新鲜水(m3/d)排水量(m3/d)备注1办公生活用水38120L/d0.84.564.563.6482冷却用水///7.00.8/3未预见用水以上用水量的10%计0.54/4总计5.903.6485消防用水15L/s/54m3/次//不计入水平衡(3)排水工程本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制,严格做到雨水、废水分离排放。①生活污水本项目生活污水量为1203.84m3/a,食堂废水设隔油池进行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台江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革一厂区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②垃圾桶生产过程冷却废水本项目需要冷却水对定型物料及注塑机进行冷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可知,设备冷却水总用量6m3/d(1980m3/a),冷却后循环使用,循环水量为5.4m3/d(1782m3/a),需要定期补充新鲜水量为0.6m3/d(198m3/a)。207③造粒生产过程循环冷却废水7根据设计单位提供资料,项目生产过程中冷却水槽用水量为1.0m3/d (330m3/a),冷却后循环使用,循环水量为0.8m3/d(264m3/a),需要定期补充新鲜水量为0.2m3/d(66m3/a)。④初期雨水:初期雨水:若遇雨季,厂内降雨初期会产生初期雨水,对于初期雨水量,按下列公式计算:q—设计暴雨强度,L/s·公顷;F—汇水面积(1000m2,按厂区露天面积算);暴雨强度q采用榕江县暴雨公式:00.其中:P—设计重现期,取2年;本项目初期雨水收集前15min的雨水,经上式计算,项目前15min的初期雨水量约为14.13m3,环评要求项目场址必须修建雨水截污沟,雨水经截污沟收集排入初期雨水收集池(20m3),经沉淀后回用于厂区除尘。本项目运营期水平衡图如下所示。21图2.1-2项目水平衡图6、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及合理性分析项目选址位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革一园区),新建标准化厂房4间,但本次项目只使用1#车间为生产车间。拟建项目根据生产、环境、卫生等技术要求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分区安排。该项目厂区的平面布置为规则矩形,厂房内功能分区明确,厂房由西向东依次为造粒生产线、垃圾桶生产线,成品堆放区和原料堆放区靠近生产线设置,方便拿取与储存,生产区根据生产特点依次布置加工设备,形成流水线式分布。厂房外至东向西分别为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厂房。生产区与办公区相对独立布设,办公生活区位于主导风的上风向,用以减轻车间废气对厂区办公环境的影响。危险废物暂存间位于厂区东北角落的独立区域,远离人群密集区域,不会对周边造成影响。项目生产区内按各种设施不同功能分区和组合,力求布局合理紧凑,方便生产和管理,整体布置基本合理,1#厂房布局见附图3-1,厂区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2。22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2.2施工期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1、生产工艺流程本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见下图。图2.2-1施工期工艺流程图2、主要产污环节(1)废气: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粉尘、装修废气。(2)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3)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为进出车辆以及装修产生的噪声。(4)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土石方、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2.3运营期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1、运营期生产工艺流程(1)垃圾桶生产线垃圾桶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详见下图。23图2.3-1垃圾桶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工艺流程说明:本项目所用塑料为原生塑料颗粒,原料经过干燥后进入注塑机,注塑机加热采用电加热,注塑机加热温度150℃,受热熔融后的物料在注塑机内部全封闭螺旋输送至注塑机末端模具进行模具成型,然后经过冷却得到最终成型成品。成品中的次品经粉碎机粉碎后重新进入注塑机。(2)再生造粒生产线再生造粒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详见下图。24图2.3-2再生造粒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工艺流程说明:注:本项目原料采用已破碎筛分好且清洗脱水后的片料来进行加工,故本项目无破碎分拣及清洗脱水等工序。①熔融、挤出:废旧塑料通过喂料口进入电磁加热设备,加热温度一般控制160-200℃,加热到可塑性的粘流体,然后通过三级螺杆挤出机将熔融状态塑料的挤出,挤出的熔融状态塑料通过料口进入拉丝机进行拉丝。②冷却:经冷却水槽冷却,冷却至35-40℃。③切粒:冷却后的塑料丝通过切粒机将其切割到6~8mm;切粒后得到新的制粒。④外卖:对切粒好的再生塑料颗粒进行袋装入库代售。2、主要产污环节本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物及产污节点详见下表。表2.3-1运营期主要污染物及产污节点分析一览表污染类型产污环节污染物废气熔融挤出工序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注塑工序非甲烷总烃、丙烯腈、苯乙烯、1,3-丁二烯、甲苯、乙苯、臭气浓度破碎颗粒物食堂油烟废水员工生活办公生活废水25冷却冷却废水固体废物员工生活生活垃圾生产加工边角料、不合格产品废气处理废活性炭机械设备维修废润滑油声设备噪声Leq(A)26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1、原有污染情况本项目为新建,位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革一园区),所建场址目前为空旷土地,区域内无重大污染源,环境质量较好,无原有污染。2、项目区域主要环境问题(1)附近居民日常生活、企业运行时产生的废气、汽车尾气、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及道路交通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2)社会生活噪声、企业运行噪声及道路交通噪声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27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环境质量现状3.1环境空气本项目位于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革一园区华耀公司旁(南侧),周边无重大污染类工业企业分布,根据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网的《2020年黔东南州环境状况公报》,2020年台江县SO2浓度值为4ug/m3,NO2浓度值为12ug/m3,PM2.5浓度值为33ug/m3,PM10浓度值为21ug/m3,CO浓度值为0.8mg/m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7%,空气质量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3.2水环境项目区最近的地表水为东北侧约280m的澜塘水库,主要服务功能为景观与灌溉,无饮用功能。项目区雨水自然由东南向西北汇入清水江,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引用《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跟踪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2018年的地表水监测数据,监测数据详见下表。表3.2-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水质标准pHCODBOD5氨氮TP澜塘水库断面监测值8.0139.00.7330.0940.113清水江下游200m监测值7.50313.3330.9330.0340.054标准6~9204.00.2根据上表可知,澜塘水库监测断面和清水江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故澜塘水库和清水江水环境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水质较好。项目区内西南侧1320m处有出露泉点,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引用《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跟踪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2018年的地下水监测数据,监测数据详见下表。28表3.2-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水质标准pH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D2(大农场)0.735~0.690.0780.0330.2850.0100.1080.771标准6.5~8.5≤0.02≤0.2≤1.0≤250≤250水质标准六价铬总硬度溶解性总高锰酸盐指数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挥发酚D2(大农场)0.004L180.66722.3902200.0006标准≤0.05≤450≤1000≤3.0≤3.0≤100≤0.002根据上表可知,区内西南侧地下水出露点亚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超标,超标原因是由于开发区出现污水跑冒滴漏事件,渗透进入地下水导致亚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等增加,其余因子监测值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水体标准。故项目区地下水环境已不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要求。3.3声环境本项目厂界外周边50米范围内不存在声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所在地属工业园区内部,园区及项目厂界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园区外居民点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生态该区域植被主要为次生植被及人工种植绿化植物,生态环境质量一般,项目区及周边未发现有国家、省级重点保护植物,也未发现有珍稀、濒危保护野生动物。29环境保护目标3.5环境保护目标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详见下表。表3.5-1项目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对象名称相对方位坐标距场界最近距离(m)保护级别大气环境台江县革一中学(约500人)东南N:26.767178°E:108.166645°39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标准黔东南州铭华工程机械宿舍区 南N:26.455964°E:108.09442°声环境项目厂界外周边50米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质量标》(GB3096-2008)3类标准地表水环境澜塘水库东北/28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清水江西北/3500地下水环境裸露泉点西南/《地下水质量标14848-2017)中Ⅲ类标准生态环境生态评价范围内的植被30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6废气施工期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标准。运营期有组织排放污染物NMHC(非甲烷总烃)、颗粒物、苯乙烯、丙烯腈、1,3-丁二烯、甲苯、乙苯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1572-2015)中表4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排放浓度限值。厂界无组织排放污染物NMHC(非甲烷总烃)、颗粒物、甲苯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中表9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丙烯腈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标准,臭气浓度、苯乙烯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排放浓度限值。厂房外NMHC(非甲烷总烃)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排放浓度限值。食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小型标准。表3.6-1运营期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及名称代号污染物排气筒排放速率(kg/h)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NMHC/厂界4.0苯乙烯/50厂界5.0丙烯腈/0.5厂界0.61,3-丁二烯/厂界//厂界0.8/厂界/颗粒物/30/臭气浓度2000/厂界20《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生产车10(监控点浓度值)312019)////生产车30(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表3.6-2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规模小型大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6075.7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运营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具体标准值如下表所示。表3.7-1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标准昼间夜间《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GB12523-2011)705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GB12348-2008)3类65553.8固体废物施工期、运营期一般固体废弃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储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6-2001)(2013年修改);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9废水项目冷却水经冷却水池循环使用;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台江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革一厂区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表3.7-2运营期生活废水水质标准标准名称及代号pHCODBOD5NH3-NLAS石油类《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6~9400500300202032总量控制指标废气:项目营运期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此不设总量控制指标。废水:项目冷却水经冷却水池循环使用;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台江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革一厂区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项目废水无需申请总量。33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4.1环境空气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粉尘施工期空气污染物主要为扬尘,主要产生于土建施工阶段,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砂石、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而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搅拌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1)动力扬尘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W-汽车载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一辆载重5t的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500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产生的扬尘量见表4.1-1。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情况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清洁度越差,则扬尘量越大。表4.1-1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时的汽车扬尘单位:kg/辆·kmP车速0.1(kg/m2)0.2(kg/m2)0.3(kg/m2)0.4(kg/m2)0.5(kg/m2)(kg/m2)5(km/h)0.02830.04760.06460.08010.09470.159310(km/h)0.05660.09530.12910.16020.18940.318615(km/h)0.08500.14290.19370.24030.28410.47783420(km/h)0.11330.19050.25830.32040.37880.6371(2)风力扬尘施工期扬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量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其中:Q-起尘量,kg/t·a;V50-距地面50m处风速,m/s;V0-起尘风速,m/s;W-尘粒的含水率,%。V0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不同粒径的尘粒的沉降速度详见下表。表4.1-2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粒径(pm)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粒径(pm)9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粒径(pm)4505506507508509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由表4.1-2可知,尘粒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pm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可以认为当尘粒大于250pm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本项目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因此,施工扬尘主要影响施工点西北面区域。35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表4.1-3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实施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表4.1-3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距离(m)52050TSP小时平均浓度(mg/m3)不洒水10.142.890.86洒水2.010.670.60因此,施工期施工车辆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清洁,同时适当洒水是减少扬尘的有效手段。同时,施工场地必须修建围挡,施工车辆必须定期检查,控制装载量,破损的车厢应及时修补,严禁车辆在行驶中沿途震落建筑材料及建筑废料,运送建筑材料及渣土的车辆车身须用篷布遮盖;在施工车辆经常行驶的泥路上应铺上颗粒较大的砂石,并经常洒水冲洗,可有效防止车轮粘上泥土;在施工场地出口处设置车辆清洗池(6m×2m×0.5m),车辆出工地时,应将车身特别是车轮上的泥土洗净,经常清洗运载汽车的车轮和底盘上的泥土,减少汽车携带泥土杂物散落地面和路面;在施工工地出口附近经常会有较多的建筑废料洒落并造成污染,施工企业应,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施工单位应派专人对道路负责清扫,及时冲洗干净;注意车辆维修保养,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3)物料运输项目施工期期间物料运输产生的扬尘主要影响集中在道路两侧,材料本身在运输过程中,如果防护措施不当,则遇风也会起扬尘,尤其是粉状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遮盖不严密,极易产生扬尘污染,所起的扬尘将影响到运输道路两侧的居民、企业等敏感点,特别是大风天气,这种影响将更严重。因此,对运输散体物质车辆必须严加管理,采取加盖蓬布或洒水降尘措施。施工车辆必须清洗后方能出施工现场,汽车在含尘路面行驶时,定时洒水并严格控制运输车辆车速。362、装修废气装修废气主要来自厂区装修过程,由于涂料废气的排放属于无组织排放,且涂料种类较多,根据不同需要在装修过程中会选择不同的油漆种类,涂料种类较难确定。稀释剂的使用种类与涂料选用相关。应从污染源头来控制油漆废气的影响,建设单位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和有中文标识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厂址等,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和设备,应满足关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18580-2001至GB18588-2001及GB6566-2001)等十项国家标准要求。另外,装修期间应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在此基础上,装修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4.2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废水施工废水主要为地基开挖时的地下溢流水和降雨产生的废水,属于基坑废水,其特点是SS含量较高。本工程的施工废水最大产生量约10m3/d,废水中SS值高达3000~4000mg/L,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全部回用于混凝土养护、汽车冲洗、道路洒水降尘过程。(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施工人员共30人,施工期间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为洗手废水水。根据前文计算可知,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28m3/d,废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不外排。综上所述,项目施工人员少、施工期短,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施工期废水和生活污水均不外排,故施工期生活污水对环境影响甚微。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CODCr、 (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4.3声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37施工噪声可分为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振捣器、升降机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吆喝声、拆卸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时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机械噪声,因此,主要对机械噪声进行评价,其源强见(1)预测方法施工期各工段施工的噪声设备主要为推土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等,由于其移动速度和距离相对于声波的传播速度要小得多,可以当作固定设备声源对待,采用半自由场点声源随距离衰减公式预测施工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公式如下:Lp=LwA-20lgr-8式中:Lp―距声源r处的声压级,dB;LwA―声源的声功率级,dB;r―声源距预测点的距离,m。对于多台施工机械对某个预测点的影响,进行声级叠加:。L=10lg100.1Li(2)评价结果根据施工噪声模式计算结果,施工场地各阶段噪声影响范围见表4.3-1。①土石方阶段:昼间,距主要噪声设备10m处达到土石方阶段噪声限值70dB(A)的要求。夜间,距主要噪声设备30m处达到土石方阶段噪声限值55dB(A)的要求。②基础施工阶段:昼间,距主要噪声设备30m处达到基础施工阶段噪声限值70dB(A)的要求。夜间,距主要噪声设备60m处达到土石方阶段噪声限值55dB(A)的要求。③结构施工阶段:昼间,距主要噪声设备30m处达到结构施工阶段噪声限值70dB(A)的要求。夜间,距主要噪声设备145m处达到结构施工阶段噪声限38值55dB(A)的要求。修阶段:昼间,距主要噪声设备30m处达到装修阶段噪声限值70dB(A)的要求。夜间,距主要噪声设备120m处达到装修阶段噪声限值55dB(A)的要表4.3-1施工期各阶段距声源不同距离的等效声级预测结果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声功率级dBA)]声源距离衰减,声级值LPAdB(A)30m60m240m土石方阶段推土机87.559.550.044.038.031.9挖掘机86.558.549.043.037.030.9压路机82.554.545.039.033.026.9运输车辆57.047.541.535.529.4基础施工冲击钻机83.555.546.040.034.027.9空压机98.570.561.055.049.043.0结构施工搅拌机74.546.537.031.025.09.0振捣棒966859.552.546.540.478.068.562.556.550.4装修阶段砂轮机74.064.558.552.546.4切割机72.062.556.550.544.4根据上述分析,施工期各施工阶段的达标距离详见下表。表4.3-2不同施工阶段施工噪声达标距离施工阶段噪声限值LeqdB(A)达标距离(m)昼间夜间昼间夜间土石方阶段705530基础阶段3060结构阶段30装修阶段30根据上表可知,施工噪声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结构施工阶段,昼间,影39响距离达30m,夜间超标影响距离可达145m。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距施工场界145m范围内均有住户或单位,项目施工昼间对施工场界外30m范围内的住户或单位有影响,但夜间施工对施工场界外145m范围内的住户或单位有影响,影响范围大,受影响人群较多,因此,在项目施工阶段严禁夜间高噪声作业。4.4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以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土石方、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1)建筑垃圾及装修垃圾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为3t,送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装修垃圾(包括废包装纸、废塑料、玻璃、水泥、废砖、废木料以及油漆桶、涂料桶等)产生量为2t,其中废包装纸、废塑料送资源回收站回收利用,玻璃、水泥、废砖、废木料等送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油漆桶和涂料桶属于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200kg,送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人员3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算,施工期间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015t/d,在施工场地设置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定期运输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3)土石方根据实地踏勘和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项目建设场地较为平整,所建房屋无地下层,无地下停车场,场区通过适当高挖低填基本可做到土石方的平衡,无土石方的外排。但场区建设过程中清理表土量约为2.0万m3,清理出来的表层土壤应严格按照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办发[2012]22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贵州省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其实施方案的要求,设置临时堆土场进行堆存后用于本项目后期的绿化用土,不得与一般废石弃土或建筑垃圾一并处理和处置,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厂区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40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4.5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废气源强核算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生产废气(有机废气、破碎粉尘)、食堂油烟。(1)生产废气①注塑工序有机废气本项目垃圾桶生产线使用ABS塑料颗粒进行生产,注塑加热成型作业过程中将产生少量的有机废气。有机废气其主要污染物成分为非甲烷总烃、丙烯腈、苯乙烯、1,3-丁二烯、甲苯、乙苯,另外,注塑工序将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有一定的异味(以臭气浓度计)。根据《空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手册》(美国国家环保局)以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残留单体含量的研究》(李丽,炼油与化工,2016(6):62-63)等,本项目注塑过程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的产污系数为0.35kg/t,苯乙烯单体含mgkgmgkgmg/kg,甲苯单体含量33.2mg/kg。1,3-丁二烯也来自于ABS注塑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根据《PS和ABS制2.15-4.31mg/k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