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四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四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
一、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1.关于土壤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小,土壤空隙就较小,土壤中水就少而空气较多
B.土壤中各成分发生变化,其结构还会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不变
C.土壤的矿物质颗粒包括砂粒、粉砂粒、黏粒三种
D.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是矿物质颗粒,它属于有机物
2.向按下列百分比配制的土壤中加点水,用手一搓,最容易搓成条状体的是()
A.砂粒20%粉砂粒40%黏粒40%
B.砂粒10%粉砂粒40%黏粒50%
C.砂粒10%粉砂粒30%黏粒60%
D.砂粒20%粉砂粒50%黏粒30%
3.下列环境中比较容易取得黏粒的是()
A.河边砂堆中B.水稻田中C.沙漠地区D.高山上
4.做土壤的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条件相同的是()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要相同
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
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
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
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二、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5.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的土壤性状是()
①土壤结构②土壤肥力③土壤的密度④水分状况⑤通气状况
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6.研究“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关系”的实验应控制的变量是()
A.大小相近,同一种类的植物B.浇等量的水
C.不能被雨水淋到D.以上都是
7.乔司西瓜是杭州的特色农产品。种植西瓜理想的土壤是通气、透水,同时能保水、保肥,水和空气的体积比接近。下列按体积分数构建的土壤组成模型中,符合上述土壤要求的是()
A.B.
C.D.
8.旱地作物玉米等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会因水分比例过大,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形成“霉根”。在下列土壤中种植玉米,最有可能因缺水干旱枯死的是,最有可能导致“霉根”而死亡的是。(均填字母)
A.壤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C.砂土类土壤
9.为了测定土壤成分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在校园中采集了土壤的样品。经测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表:
空气水粉砂粒砂粒黏粒有机物
25%25%14%16%15%5%
(1)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
(2)该土壤的通气性(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填“较好”或“较差”),对植物生长(填“有利”或“不利”)。
10.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荚果。因此,适于花生栽种并能提高产量的土壤类型应是()
A.黏土类土壤B.砂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种花用的瓦盆是用红黏土烧制成的,它比一般的塑料花盆和瓷花盆都要好,由此可以推断出红黏土烧制的瓦盆()
A.砂粒含量较少B.保水性较好
C.具有较好的透气性D.不适合植物生长
12.粉砂粒的渗水不能说明的是()
A.粉砂粒间有空隙B.具有透水性
C.粉砂粒颗粒较小D.具有通气性
13.下列最适宜种子萌发的土壤环境是()
A.潮湿疏松的土壤B.潮湿板结的土壤
C.干燥疏松的土壤D.干燥板结的土壤
14.某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三类土壤颗粒的组成,做了一个实验:称取相同质量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各一份,分别放入大玻璃容器中,注满水后,让颗粒自由沉降,直至上面的水变清。请回答:
(1)称取相同质量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各一份的目的是。
(2)三类土壤在水中自由沉降的先后次序是;原因是。
三、自我提升
15.李明同学从网上获知,“蚁巢土”(蚂蚁巢穴中的土壤)很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他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来探究“蚁巢土”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
Ⅰ.实验步骤
⑴土壤采集:①“蚁巢土”:以蚂蚁窝为中心,挖取直径为10cm、深10cm范围的土壤;
②蚂蚁窝附近的土壤:在蚂蚁窝附近找到土质和含水量等相同的土壤,以上述方法取土。
⑵土壤分装:将20只大小相同的花盆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将处理好的①②号土壤分别装入第一和第二组花盆中。
⑶种植植物:在20只花盆中各栽种1株生长状况良好的、大小相同的大豆芽,将花盆置于温度适宜且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培养,定期用蒸馏水喷洒。每日测量并记录不同土壤中植物的高度(平均值),连续18天。
Ⅱ.实验结果
不同土壤中大豆幼苗的生长曲线如图,请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在蚂蚁窝附近取土是为了设置;该土样选择在蚂蚁窝附近且土质和含水量等均相同是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保只有一个。
(2)上述实验的实验结论:“蚁巢土”。
(3)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应该怎样做。
(4)就上述实验,提出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构成土壤的物质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而空气是植物的根河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的来源;
【解答】A.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小,土壤空隙就较小,土壤中水就少,空气也少,A错误;
B.土壤中各成分发生变化,其结构有可能在短时间发生变化,B错误;
C.土壤的矿物质颗粒包括砂粒、粉砂粒、黏粒三种,C正确;
D.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是矿物质颗粒,它属于无机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的。这些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
【解答】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租的叫做砂粒,细的叫做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做粉砂粒;黏粒和粉砂粒越多,粘性越强,所以最容易搓成条状的是C;
故答案为:C.
3.【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土壤中一般都含有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根据它们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解答】河边砂堆中的土壤属于砂土类土壤,黏粒少。水稻田中的土壤属于黏土类土壤,黏粒多。沙漠地区的土壤属于砂土类土壤,黏粒少。高山上的土壤属于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故水稻田中比较容易取得黏粒。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解答】做土壤的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的条件相同的物理量是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要相同;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此实验中不需要控制⑤锥形瓶的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无机盐。如果土壤的空隙较大,其通气性能和渗水性能较强,在这样的土壤中水就不易保留,有机质也容易流失。如果土壤的空隙很小,其通气性能差,但其保水性能较强。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应当是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
【解答】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无机盐。所以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的土壤性状①土壤结构,影响通气性能和渗水性能;②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富含无机盐;④水分状况;⑤通气状况。
故答案为B.
6.【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关系”,此实验在书本中的描述是这样的。“将上述活动中的3种土壤分别装在三只同样大小的花盆内。分别种植2~3株大小相近、生长旺盛的同一种类的植物,并浇等量的水一次。将花盆放在窗台上能照到阳光,但不会被雨水淋到的地方。每天观察植物生长的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发现:种植在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
【解答】“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关系”实验中,只有土壤的种类不同,其他的变量都要控制相同。故题目中的“植物、水”等要相同。
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在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这三类土壤中,壤土类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土壤粘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壤土类土壤适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解答】在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这三类土壤中,壤土类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土壤粘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壤土类土壤适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A是壤土类土壤;
故答案为:A.
8.【答案】C;B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砂土类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黏土类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壤土类土壤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解答】砂土类土壤透水性最好,保肥性最差;黏土类土壤保水性最好,所以下列土壤中种植玉米,最有可能因缺水干旱枯死的是C,最有可能导致“霉根”而死亡的是B。(均填字母)
故答案为:C;B
9.【答案】(1)壤土类土壤
(2)较好;较好;有利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壤土类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土壤粘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
【解答】(1)该土壤类型是壤土类土壤;
(2)该土壤的通气性较好,透水性较好,对植物生长有利。
故答案为:(1)壤土类土壤(2)较好;较好;有利
10.【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砂土类土壤的特点是疏松,不易粘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
【解答】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荚果。从题干中可以得出该泥土应该是疏松,不易粘结,通气、透水性强,所以B符合;
故答案为:B.
11.【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植物根的生长需要肥料,需要空气,需要水分的等物质,红黏土烧制的瓦盆比一般的塑料花盆和瓷花盆的透气性能好,透水性能也好;
【解答】红黏土烧制的瓦盆比一般的塑料花盆和瓷花盆的透气性能好,适合植物生长;
故答案为:C.
12.【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黏性较差的土壤,土壤中的空隙较大,比较疏松,水易渗入或流出,通气性能较好,但保水和保肥性能较差。黏性较强的土壤,土壤的空隙较小,保水性能好,但通气性能较差。
【解答】粉砂粒的渗水可以说明粉砂粒间有空隙,具有透水性,也具有通气性。但不能说明粉砂粒颗粒较小。
故答案为C.
13.【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萌发;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A、潮湿松软的土壤,具备了种子萌发的条件,最适于种子萌发,A正确;
B、潮湿板结的土壤,缺乏充足的空气,不适于种子萌发,B不正确;
C、干旱疏松的土壤,缺乏一定的水分,不适于种子萌发,C不正确;
D、干燥板结的土壤,缺乏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不适于种子萌发,D不正确。
故答案为:A
14.【答案】(1)控制变量
(2)砂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构成这三类土壤的颗粒质量大小不同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得出答案。土壤中一般都含有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根据它们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解答】(1)通过分析题意,可知对比时必须控制质量这一变量相等。(2)砂土类土壤颗粒大,质量也大,在水中自由沉降最快,壤土类土壤次之,黏土类土壤颗粒最细,在水中自由沉降最慢。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2)砂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构成这三类土壤的颗粒质量大小不同
15.【答案】(1)对照实验;变量
(2)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3)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
(4)蚂蚁筑巢前后土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解答】(1)在蚂蚁窝附近取土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该土样选择在蚂蚁窝附近且土质和含水量等均相同是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保只有一个变量。
(2)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蚁巢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3)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可以提高实验的说服力;
(4)提出的问题是:蚂蚁筑巢前后土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故答案为:(1)对照实验、变量(2)有利于植物的生长(3)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4)蚂蚁筑巢前后土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四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
一、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1.关于土壤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小,土壤空隙就较小,土壤中水就少而空气较多
B.土壤中各成分发生变化,其结构还会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不变
C.土壤的矿物质颗粒包括砂粒、粉砂粒、黏粒三种
D.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是矿物质颗粒,它属于有机物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构成土壤的物质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而空气是植物的根河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的来源;
【解答】A.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小,土壤空隙就较小,土壤中水就少,空气也少,A错误;
B.土壤中各成分发生变化,其结构有可能在短时间发生变化,B错误;
C.土壤的矿物质颗粒包括砂粒、粉砂粒、黏粒三种,C正确;
D.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是矿物质颗粒,它属于无机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2.向按下列百分比配制的土壤中加点水,用手一搓,最容易搓成条状体的是()
A.砂粒20%粉砂粒40%黏粒40%
B.砂粒10%粉砂粒40%黏粒50%
C.砂粒10%粉砂粒30%黏粒60%
D.砂粒20%粉砂粒50%黏粒30%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的。这些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
【解答】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租的叫做砂粒,细的叫做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做粉砂粒;黏粒和粉砂粒越多,粘性越强,所以最容易搓成条状的是C;
故答案为:C.
3.下列环境中比较容易取得黏粒的是()
A.河边砂堆中B.水稻田中C.沙漠地区D.高山上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土壤中一般都含有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根据它们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解答】河边砂堆中的土壤属于砂土类土壤,黏粒少。水稻田中的土壤属于黏土类土壤,黏粒多。沙漠地区的土壤属于砂土类土壤,黏粒少。高山上的土壤属于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故水稻田中比较容易取得黏粒。
故答案为B.
4.做土壤的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条件相同的是()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要相同
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
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
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
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解答】做土壤的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的条件相同的物理量是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要相同;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此实验中不需要控制⑤锥形瓶的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C.
二、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5.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的土壤性状是()
①土壤结构②土壤肥力③土壤的密度④水分状况⑤通气状况
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无机盐。如果土壤的空隙较大,其通气性能和渗水性能较强,在这样的土壤中水就不易保留,有机质也容易流失。如果土壤的空隙很小,其通气性能差,但其保水性能较强。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应当是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
【解答】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无机盐。所以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的土壤性状①土壤结构,影响通气性能和渗水性能;②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富含无机盐;④水分状况;⑤通气状况。
故答案为B.
6.研究“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关系”的实验应控制的变量是()
A.大小相近,同一种类的植物B.浇等量的水
C.不能被雨水淋到D.以上都是
【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关系”,此实验在书本中的描述是这样的。“将上述活动中的3种土壤分别装在三只同样大小的花盆内。分别种植2~3株大小相近、生长旺盛的同一种类的植物,并浇等量的水一次。将花盆放在窗台上能照到阳光,但不会被雨水淋到的地方。每天观察植物生长的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发现:种植在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
【解答】“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关系”实验中,只有土壤的种类不同,其他的变量都要控制相同。故题目中的“植物、水”等要相同。
故答案为D。
7.乔司西瓜是杭州的特色农产品。种植西瓜理想的土壤是通气、透水,同时能保水、保肥,水和空气的体积比接近。下列按体积分数构建的土壤组成模型中,符合上述土壤要求的是()
A.B.
C.D.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在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这三类土壤中,壤土类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土壤粘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壤土类土壤适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解答】在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这三类土壤中,壤土类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土壤粘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壤土类土壤适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A是壤土类土壤;
故答案为:A.
8.旱地作物玉米等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会因水分比例过大,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形成“霉根”。在下列土壤中种植玉米,最有可能因缺水干旱枯死的是,最有可能导致“霉根”而死亡的是。(均填字母)
A.壤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C.砂土类土壤
【答案】C;B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砂土类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黏土类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壤土类土壤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解答】砂土类土壤透水性最好,保肥性最差;黏土类土壤保水性最好,所以下列土壤中种植玉米,最有可能因缺水干旱枯死的是C,最有可能导致“霉根”而死亡的是B。(均填字母)
故答案为:C;B
9.为了测定土壤成分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在校园中采集了土壤的样品。经测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表:
空气水粉砂粒砂粒黏粒有机物
25%25%14%16%15%5%
(1)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
(2)该土壤的通气性(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填“较好”或“较差”),对植物生长(填“有利”或“不利”)。
【答案】(1)壤土类土壤
(2)较好;较好;有利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壤土类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土壤粘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
【解答】(1)该土壤类型是壤土类土壤;
(2)该土壤的通气性较好,透水性较好,对植物生长有利。
故答案为:(1)壤土类土壤(2)较好;较好;有利
10.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荚果。因此,适于花生栽种并能提高产量的土壤类型应是()
A.黏土类土壤B.砂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D.以上三种都可以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砂土类土壤的特点是疏松,不易粘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
【解答】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荚果。从题干中可以得出该泥土应该是疏松,不易粘结,通气、透水性强,所以B符合;
故答案为:B.
11.种花用的瓦盆是用红黏土烧制成的,它比一般的塑料花盆和瓷花盆都要好,由此可以推断出红黏土烧制的瓦盆()
A.砂粒含量较少B.保水性较好
C.具有较好的透气性D.不适合植物生长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植物根的生长需要肥料,需要空气,需要水分的等物质,红黏土烧制的瓦盆比一般的塑料花盆和瓷花盆的透气性能好,透水性能也好;
【解答】红黏土烧制的瓦盆比一般的塑料花盆和瓷花盆的透气性能好,适合植物生长;
故答案为:C.
12.粉砂粒的渗水不能说明的是()
A.粉砂粒间有空隙B.具有透水性
C.粉砂粒颗粒较小D.具有通气性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黏性较差的土壤,土壤中的空隙较大,比较疏松,水易渗入或流出,通气性能较好,但保水和保肥性能较差。黏性较强的土壤,土壤的空隙较小,保水性能好,但通气性能较差。
【解答】粉砂粒的渗水可以说明粉砂粒间有空隙,具有透水性,也具有通气性。但不能说明粉砂粒颗粒较小。
故答案为C.
13.下列最适宜种子萌发的土壤环境是()
A.潮湿疏松的土壤B.潮湿板结的土壤
C.干燥疏松的土壤D.干燥板结的土壤
【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萌发;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A、潮湿松软的土壤,具备了种子萌发的条件,最适于种子萌发,A正确;
B、潮湿板结的土壤,缺乏充足的空气,不适于种子萌发,B不正确;
C、干旱疏松的土壤,缺乏一定的水分,不适于种子萌发,C不正确;
D、干燥板结的土壤,缺乏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不适于种子萌发,D不正确。
故答案为:A
14.某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三类土壤颗粒的组成,做了一个实验:称取相同质量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各一份,分别放入大玻璃容器中,注满水后,让颗粒自由沉降,直至上面的水变清。请回答:
(1)称取相同质量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各一份的目的是。
(2)三类土壤在水中自由沉降的先后次序是;原因是。
【答案】(1)控制变量
(2)砂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构成这三类土壤的颗粒质量大小不同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得出答案。土壤中一般都含有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根据它们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解答】(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系统架构师》课件2
- 《实验技巧与数据分析》课件
- 在团青工作上的表现评语
- 《洁万家电器清洁》课件
- 《建筑环境监测》课件
-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课件
- 2025简化版数码印刷系统购销合同模板
- 《静物素描解析》课件
- 2025建筑工程监理合同
- 《仓储管理教程》课件
- DB1310-T 223-2020 小麦节水绿色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 小学六年级科学(人教版)《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
- 215kWh工商业液冷储能电池一体柜用户手册
- 燃气安全事故处理及应急
-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押题预测10篇(含题目)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件 第六章 燃油供给系
- 可再生能源预测技术研究
- 2024-2030年中国耐火材料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部门级安全培训考试题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物业五级三类服务统一标准
- 见证取样手册(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