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建立与配合_第1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配合_第2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配合_第3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配合_第4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配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配合什么是人工气道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目的:人工气道是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机械通气、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条件。人工气道最基本的要求定位通畅性封闭性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1)简易人工气道: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等1)口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的适应症:

麻醉诱导后有完全性或部分性上呼吸道梗阻和/或需要牙垫的意识不清的病人。需要协助进行口咽部吸引的病人。需要用口咽通气道引导进行插管的病人口咽通气道的使用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将床放平,使患者头后仰。打开病人的口腔,将口咽通气道放入,直至其末端突出门齿1-2cm双手托起下颌,将双手的拇指放置在翼缘上,向下至少推送2cm,直至口咽通气道的翼缘到达唇部的上方。检查口腔:口唇、舌。

反向插入法:即把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面朝向腭部插入口腔。

2)鼻咽通气导管鼻咽通气导管使用目的、适应症目的:经前鼻孔插入至舌跟部,解除鼻咽部呼吸道阻塞,增加咽腔通畅,减少空气流阻力。改善病人氧合,利于上呼吸道吸引。适应症:舌跟后坠造成的不完全呼吸道梗阻病人,呼吸困难通过鼻咽通气管进行氧气吸入者。咳痰无力,需经上呼吸道进行吸引者防止反复经鼻腔吸引易引起鼻腔黏膜破损。牙关禁闭不能经口吸痰的。1mg/2ml

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2)气管插管:是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到病人的气管内。适应症:①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②不能满足机体的通气和氧供的需要而需机械通气者③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容物返流或出血随时有误吸者④存在有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者⑤急性呼吸衰竭⑥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作用及意义

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

,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气管插管是否及时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功成否、患者能否安全转运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经口腔插管的物品准备和体位物品准备:气管插管模型喉镜气管导管(成人:6.5号、7号、7.5号)其它:管芯、牙垫、喷雾器、10ml注射器、血管钳或镊子、吸痰器、吸痰管、胶布等。体位:标准头位病人仰卧,头向后仰,使口、咽、气管置于一条轴线上。修正头位在病人肩背部或颈部垫一小枕,使头尽量后仰,使喉头暴露。经口腔插管的操作步骤病人头后仰双手向前、向上托起下颌右手辅助打开口腔左手持喉镜自右口角放入口腔,将舌推向左方,然后徐徐向前推进显露悬雍垂,这时,以右手提起下颌,并将喉镜继续向前推进,直至看见会厌为止。操作者站在病人头侧,使病人张口。操作者左手持喉镜顺舌面插入。

左手稍用力将喉镜略向前推进,使窥视片前端进入舌根与会厌角内,然后将喉镜向上、向前提起,即可显露声门。右手执气管导管后端,使其前端自口右角进入口腔,对着声门,以一旋转的力量轻轻经声门插入气管。安置牙垫,退出喉镜,气囊充气连接回路,手控气囊、呼吸机压入氧气,观察胸部有无起伏运动,并用听诊器听呼吸音,以确定导管位置是否正确(过深、过浅)。导管外端和牙垫一并固定。气管导管的深度

确定导管的位置:气管插管后应拍胸片,调节插管位置使之位于隆突上2-3cm,经口插管导管从门齿深入的深度一般为22±2cm,经鼻插管导管27±2cm(距外鼻孔)。导管向上移位易导致声带损伤、意外脱管或通气障碍,向下移位易导致单肺通气。15c。

禁忌症

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喉头水肿、炎症、喉头粘膜下血肿颈椎骨折、脱位者。咽喉部烧灼伤、肿瘤或异物者护士的配合物品的准备:1)约束带2条(防止患者插管过程中不配合)2)10ml注射器1支(打气囊用)3)较长的胶布2条(固定用)4)寸带1条(固定用)5)吸痰管数根(吸痰用)插管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变化,应作紧急处理经口、鼻气管插管的优缺点经鼻插管管径细,对咽喉部的刺激小,留置时间长,避免反复插管,部分患者能进水、进食,满足了病人口感,病人易于接受,便于口腔护理。经鼻导管相对小而长,不利于引流和吸痰,易导致痰栓堵塞,故经鼻气管插管者应注意加强气道湿化和积极吸痰等气道护理。

经口插管管径相对粗些,口腔至气管路径短,吸痰容易、彻底,气道阻力较小,不易引起痰栓堵塞;但是口腔护理难做,容易导致口腔感染。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3)-气管切开

定义:切开颈段气管前壁,插入适当的气管套管,建立新的呼吸通道的手术。

手术指征:1、喉阻塞:3~4度喉阻塞

2、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如昏迷、颅脑病变、多发性神经炎、呼吸道烧伤、胸部外伤等

3、某些头颈部手术的前置手术:如颌面、口腔、咽、喉部手术时,为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而进行气管切开术。

4、无法进行气管插管、需长时间机械通气、需长时间保留人工气道

手术方法

1、体位:仰卧、肩枕、头后伸。

2、麻醉3、切口:纵切口: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上2cm处,沿颈中线作纵行切口。横切口:在环状软骨下约3cm处,作颈前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达颈前筋膜。4、切开气管前筋膜:沿白线正中作锐性切开或钝性分离,用拉钩侧牵两侧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

5、暴露气管:宜于甲状腺峡部下缘分离组织,向上牵拉暴露3-4气管环。若峡部较宽可将其切断、缝扎。6、切开气管:用尖刀切开第3-4气管环。

7、安放气管套管:用气管扩张器扩开切口,插入大小适宜的气管套管,并证实无误。8、固定套管:缝合套管上方创口。下方创口不予缝合,以免发生皮下气肿。准备一根寸带,分别系于套管的两侧,两侧都要打死结,松紧度以容纳两手指为宜。注意不要打活结,以免自行松开。每周更换一次,随脏随换。术后护理

1、保持套管通畅:随时吸痰,每日清洗煮沸消毒内管1-2次。

2、维持下呼吸道通畅:吸痰,雾化或蒸汽吸入等3、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温22℃左右,湿度在90%以上。

4、保持颈部切口清洁,预防感染。

5、防止套管阻塞或脱出

气囊的护理:

1、气囊的作用:封闭气道,是实施机械通气的必要条件;固定导管;防止口腔上呼吸道内分泌物、胃内容物误入气道。2.气囊压力:气压伤是导管和气囊压迫气管壁所致的机械通气并发症之一。套囊内压高于5mmHg即因淋巴引流受阻而发生黏膜水肿。高于30mmHg则出现缺血性变化。超过50mmHg时,可导致柱状上皮的坏死。尤其在低血压时,对病人的危害更大。通常囊内压力在20mmHg以下即能完全阻断气管。临床上,一般如将气囊充盈到25cmH2O(18.5mmHg)而仍不能取得满意的阻断气管结果时,应该及时换成大一号的套管。或采用双套囊导管,交替使用减少局部的压迫。气囊放气:

采取不定时排空气囊,1-2次/天。插管和切开24小时内不松气囊。主要理论依据是:放气1小时内气囊压迫区的黏膜毛细血管血流难以恢复。对于危重病人,频繁的气囊放气将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往往不能耐受。增加其上方气道积滞的分泌物、胃内容物被吸入到下气道的机会。往往会误导而转移气囊管理中应该注意的重点,忽视充气容积或压力的调整。谢谢!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第二节活塞式空压机的结构和自动控制第三节活塞式空压机的管理复习思考题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第六章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piston-aircompressor压缩空气在船舶上的应用:

1.主机的启动、换向;

2.辅机的启动;

3.为气动装置提供气源;

4.为气动工具提供气源;

5.吹洗零部件和滤器。

排气量:单位时间内所排送的相当第一级吸气状态的空气体积。单位:m3/s、m3/min、m3/h第六章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piston-aircompressor空压机分类:按排气压力分:低压0.2~1.0MPa;中压1~10MPa;高压10~100MPa。按排气量分:微型<1m3/min;小型1~10m3/min;中型10~100m3/min;大型>100m3/min。第六章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piston-aircompressor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容积式压缩机按结构分为两大类:往复式与旋转式两级活塞式压缩机单级活塞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膜片式压缩机旋转叶片式压缩机最长的使用寿命-

----低转速(1460RPM),动件少(轴承与滑片),润滑油在机件间形成保护膜,防止磨损及泄漏,使空压机能够安静有效运作;平时有按规定做例行保养的JAGUAR滑片式空压机,至今使用十万小时以上,依然完好如初,按十万小时相当于每日以十小时运作计算,可长达33年之久。因此,将滑片式空压机比喻为一部终身机器实不为过。滑(叶)片式空压机可以365天连续运转并保证60000小时以上安全运转的空气压缩机1.进气2.开始压缩3.压缩中4.排气1.转子及机壳间成为压缩空间,当转子开始转动时,空气由机体进气端进入。2.转子转动使被吸入的空气转至机壳与转子间气密范围,同时停止进气。3.转子不断转动,气密范围变小,空气被压缩。4.被压缩的空气压力升高达到额定的压力后由排气端排出进入油气分离器内。4.被压缩的空气压力升高达到额定的压力后由排气端排出进入油气分离器内。1.进气2.开始压缩3.压缩中4.排气1.凸凹转子及机壳间成为压缩空间,当转子开始转动时,空气由机体进气端进入。2.转子转动使被吸入的空气转至机壳与转子间气密范围,同时停止进气。3.转子不断转动,气密范围变小,空气被压缩。螺杆式气体压缩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紧凑型、坚实、运行平稳,噪音低,是值得信赖的气体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气路系统:

A

进气过滤器

B

空气进气阀

C

压缩机主机

D

单向阀

E

空气/油分离器

F

最小压力阀

G

后冷却器

H

带自动疏水器的水分离器油路系统:

J

油箱

K

恒温旁通阀

L

油冷却器

M

油过滤器

N

回油阀

O

断油阀冷冻系统:

P

冷冻压缩机

Q

冷凝器

R

热交换器

S

旁通系统

T

空气出口过滤器螺杆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发并问世的高科技压缩机,由于结构简单、零件少、效率高、可靠性好,尤其是其低噪声、长寿命等诸方面大大优于其它型式的压缩机,已经得到压缩机行业的关注和公认。被誉为“环保型压缩机”。由于涡旋式压缩机的独特设计,使其成为当今世界最节能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主要运动件涡卷付,只有磨合没有磨损,因而寿命更长,被誉为免维修压缩机。

由于涡旋式压缩机运行平稳、振动小、工作环境安静,又被誉为“超静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零部件少,只有四个运动部件,压缩机工作腔由相运动涡卷付形成多个相互封闭的镰形工作腔,当动涡卷作平动运动时,使镰形工作腔由大变小而达到压缩和排出压缩空气的目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外形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一、理论工作循环(单级压缩)工作循环:4—1—2—34—1吸气过程

1—2压缩过程

2—3排气过程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一、理论工作循环(单级压缩)

压缩分类:绝热压缩:1—2耗功最大等温压缩:1—2''耗功最小多变压缩:1—2'耗功居中功=P×V(PV图上的面积)加强对气缸的冷却,省功、对气缸润滑有益。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1.不存在假设条件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1)余隙容积Vc的影响Vc不利的影响—残存的气体在活塞回行时,发生膨胀,使实际吸气行程(容积)减小。Vc有利的好处—

(1)形成气垫,利于活塞回行;(2)避免“液击”(空气结露);(3)避免活塞、连杆热膨胀,松动发生相撞。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表征Vc的参数—相对容积C、容积系数λv合适的C:低压0.07-0.12

中压0.09-0.14

高压0.11-0.16

λv=0.65—0.901)余隙容积Vc的影响C越大或压力比越高,则λv越小。保证Vc正常的措施:余隙高度见表6-1压铅法—保证要求的气缸垫厚度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2)进排气阀及流道阻力的影响吸气过程压力损失使排气量减少程度,用压力系数λp表示:保证措施:合适的气阀升程及弹簧弹力、管路圆滑畅通、滤器干净。λp

(0.90-0.98)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3)吸气预热的影响由于压缩过程中机件吸热,所以在吸气过程中,机件放热使吸入的气体温度升高,使吸气的比容减小,造成吸气量下降。预热损失用温度系数λt来衡量(0.90-0.95)。保证措施:加强对气缸、气缸盖的冷却,防止水垢和油污的形成。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4)漏泄的影响内漏:排气阀(回漏);外漏:吸气阀、活塞环、气缸垫。漏泄损失用气密系数λl来衡量(0.90-0.98)。保证措施:气阀的严密闭合,气缸与活塞、气缸与缸盖等部件的严密配合。5)气体流动惯性的影响当吸气管中的气流惯性方向与活塞吸气行程相反时,造成气缸压力较低,气体比容增大,吸气量下降。保证措施:合理的设计进气管长度,不得随意增减进气管的长度,保证滤器的清洁。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上述五条原因使实际与理论循环不同。4)漏泄的影响5)气体流动惯性的影响1)余隙容积Vc的影响2)进排气阀及流道阻力的影响3)吸气预热的影响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3.排气量和输气系数理论排气量Vt----单位时间内活塞所扫过的气缸容积。实际排气量Q:Q=Vt

λ输气系数λ

:λ=λtλv

λ

pλl漏泄的影响余隙容积Vc的影响进排气阀及流道阻力的影响吸气预热的影响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指示功率pi

:按示功图计算的功率理论功率Ps、PT:按理论循环计算的功率

Ps(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