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习护士对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认知与防护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各种诊断技术的普及,尤其是近年来新化剂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医疗人员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中。如果您不注意个人安全,则容易导致职业损伤(oi),例如针灸损伤。大量研究证明,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也不例外,由于她们操作不熟练,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面临的危险性可能会更大。为了解实习护生的自我防护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安全教育,我们对在2002~2003年上海瑞金医院实习的122名实习护生进行了有关自我防护相关内容的调查。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习的本科、东南角和东南角实习护生情况2002~2003年在上海瑞金医院实习的本科、大专和中专实习护生122名,其中本科生30名,大专生40名,中专生50名;实习时间3~9个月不等。1.2检查方法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并及时回收。共发放问卷122份,回收122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8.4%。1.3自我防护情况包括对物理性损伤因素(如医疗锐器致伤情况)、化学性损伤因素(如化疗药物操作安全)和生物性损伤因素(如患者的痰液、体液的污染)的自我防护情况。1.4统计方法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2结果2.1医疗设备损坏及防护2.1.1学生医疗锋利器损伤见表1。2.1.2锋利损伤类型见表2。2.1.3进行院方给予免疫措施见表3。在29名查阅了病历的护生中,确诊该患者为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情况共3例,采取的处理措施如下:立即要求院方给予免疫性措施0例,自费注射疫苗免疫球蛋白等3例,同普通受伤一般处理0例。2.2健康保险的易生率是接触有潜在有害物品的标准见表4。2.3保护学生免受化学损伤的物体2.3.1当学生接触化学性损害时,他们会意识地戴着手套见表5。2.3.2不戴地回归不当的原因对“有时会与不会戴手套”的被调查者继续调查,不戴手套的原因包括“客观因素”,如护士不规范操作的影响、别人的阻止等;“主观因素”如嫌麻烦、没意识到。护生不戴手套的原因见表6。2.4当与患者接触污染液体时,应戴上手套见表7。3讨论3.1出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3.1.1传染病的防护意识医疗锐器伤发生率达92.5%,对针刺伤后潜在性传染病的防护意识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30.1%的护生“没有意识到去查阅病历以了解潜在性的传染病”,这说明护生对潜在性传染病的防护观念不强。3.1.2进行适当防护的比例偏高由表4、表5可知,护生在进行某些具有化学危害性损伤的操作如配置化疗药物、使用某些消毒剂时意识到要戴手套进行适当防护的比率还是挺高的,达70.8%,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真正按规定执行的却只有34.1%,下降了一半。究其原因,如表6所示,主要是因为客观因素,此“带教因素”指临床带教老师在操作过程中,已习惯于“徒手操作”,这给实习护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有些护生甚至想戴手套结果受到护士的阻止,这种现象是不应该发生的。3.1.3结合护生实践,对污染性注射液的防护作用可以表现护生在进行须接触患者污染的体液的一些操作时,如处理带血针头、血标本,集尿袋的排放,戴着手套进行操作的达73.3%,这说明护生对污染性体液的防护意识还是可以的。3.2避免对策3.2.1注意被医疗菌株对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教育护理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学习的实践阶段,在实习期间护生有较多的技术操作和护理患者的机会。工作中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十分频繁,若在使用注射器等医疗锐器时不注意自我防护,工作中不慎被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就有感染血源性疾病的潜在危险。据报道,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锐器刺伤是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疾病的主要途径,约占86%。实习护生在尚未参加工作之前,若感染了血源传播性疾病,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校方应积极致力于对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的教育。在正式进临床前,学校应对每位护生不断地进行基础技能的考核,强化训练,切实提高其操作熟练度,增强自我防护的技能,减少自我损伤情况。3.2.2职业感染的预防在临床实习前进行常规的职业防护专题讲座,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讲座内容可包括:常见经血液传播疾病流行特点及传播途径;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及职业感染的途径;普及性预防的概念及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洗手);皮肤、黏膜意外接触患者血液和体液后的处理;针刺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等。校方应重视开展这方面的讲座,使学生先建立初步概念,一旦遇到类似情况时不至于手足无措。3.2.3注重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在接触抗肿瘤药物时,有70.8%的护生知道应该戴手套进行规范操作,但实际戴手套的比率下降到了34.1%。最主要影响因素是由于临床护士操作不够规范,给护生造成了负面影响。实习护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护士的影响,因此,校方应该注重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落实管理阶层规范操作的规章制度,营造一个重视自我防护的氛围,带动实习护生的防护意识,使其自觉做好自我防护工作。1987年美国疾病管理预防中心颁布了《全国性防护措施》,其中强调“在进行有潜在性引起人体损伤、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应戴手套,进行可能引起痰液喷溅等具有传播性质的操作时应戴口罩。”英国医学会(BMA)规定:“在接触患者具有传染性分泌物、血液、痰液等时,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洗手,冲洗干净,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3.2.4建立完善的职业损伤补偿制度,为实习生做好服务在美国,医院有完善的职业暴露(即致伤)后汇报系统,医务人员包括实习护生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可在任何时候向相关机构填写情况汇报,并可及时得到咨询和免费补救治疗,并接受相应血液跟踪检查,若确实发生职业性感染,可得到医疗保险所付的医疗费用。据了解,我校对职业损伤目前还未设立相关的管理条例。上述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者高达3例,护生是自费落实补救措施,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像血液跟踪检查单靠个人是很容易被忽视的。同时,护生的经济来源有限,不可能保证都能自费落实补救措施。可见,在发生了这种职业损伤后,受伤者不知该向院方哪个部门求助,院方也不知该有哪个部门负责,这样就给受伤者造成很大不便与不利性。如今医疗体系正趋于市场化,医务人员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自己同样也需要接受服务,得到保障。校方应仔细考虑这种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转变,致力于建立一套有效方便的职业损伤补偿系统,考虑为实习生筹集专门的经费用于实习中所引起的意外性受伤的补偿;也可联系有关社会部门,联合为实习生设立一项专门的意外保险,使每个实习生都能得到保障。对于临床突发事件,如SARS期间,面对疑似患者,校方也可增设相关条例,做到学生与职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切实保障实习生的安全。3.2.5针刺伤的预防基于这种目的,目前国外已经开发了不少产品,可归纳为以下几类:①无针头的产品,如无针头的静脉通路装置,由于其减少了针头的使用频率,使得与之相关的针刺伤减少了43%。②具有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如可收缩针头的注射器,针头可自动变钝的注射器,将针头设计在一个硬的塑料腔内的静脉导管接头等等,这类产品的共同特点是针头在使用后或使用时与使用者处于隔离状态,从而使针刺伤的发生率减少了76%。③个人保护产品,如外科使用的顶针,用于单手将针头套上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科学核心知识点解析
- 工程项目推进中的时间管理诀窍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社会影响力试题及答案
- 2023 年注册会计师《会计》(8 月 25 日第一场)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4水利水电工程设备管理考题试题及答案
-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维护与支持合同
- 智能化物流管理服务合同
- 农村生态农业技术合作框架协议
- 工程经济实务与决策试题及答案
- 物业智能管理系统推广合作协议
- 2022版UTC无人机巡检技术(电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GB/T 4802.2-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
- GB/T 23703.3-2010知识管理第3部分:组织文化
- BD每月绩效考核表
- GB/T 17791-1999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 GB/T 16535-1996工程陶瓷线热膨胀系数试验方法
-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
- GA/T 1032-2013张力式电子围栏通用技术要求
- 【食品生产加工技术】古井烧鹅制作技术概要
- 项目部施工安全风险源识别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