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桂四标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云桂四标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云桂四标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云桂四标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云桂四标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制依据 02编制目的 0 5。2抢险救援组 65.3通讯联络组 65.4医疗救护组 75.5疏散警戒组 7 5。7善后处理组 7 1应急措施 102隧道塌方的整治 11 1.应急措施 15 3.处理方法 17 1.应急措施 25 1.应急措施 272.处理措施 28 4.应急救援处理 31 七、自然灾害(森林火灾、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落石)应急防范预案 36 云桂四标应急救援预案1.13《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质量及灾害事故(事件)应急预1.14《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全质量及灾害事故(事件)应急预的为确保云桂四标安全质量及灾害事故(事件)应急响应处置工作快速、有序、高效进行,提高自身应急反应能力,保障国家、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环境产生的预先建立和准备云桂铁路(云南段)YGT—4标施工的应急处置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常抓不懈、运转协调的应急处置保障体系,确保参建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结合云桂铁路(云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在中铁十局云桂铁路(云南段)施工四标项目经理部(以下简称云桂四标)施工区域范围内发生的下列安全质量及灾害事故(事件)的应对和处置工作:4工程概况及地质水文资料中铁十局承建的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四标,起讫里程为DK473+300~DK539+120,正线长度65.82km,工程造价38.9亿元。管段内星序号123456789类型工程名称路基珠琳站场路基桥梁松树坡大桥路基区间路基桥梁松树坡2#双线大桥路基区间路基桥梁煤炭坡1#大桥路基区间路基桥梁煤炭坡2#中桥路基区间路基隧道马路隧道路基桥隧过渡段桥梁拉沟塘特大桥路基桥隧过渡段隧道老格山隧道桥梁四十里长冲大桥路基桥隧过渡段隧道长庆坡隧道路基桥隧过渡段南宁起点里程DK473+300.DK475+372。87DK475+614。DK475+898.687DK476+076。DK476+841.82DK477+052。18DK477+180.47DK477+293。53DK478+035。DK478+220.DK478+239。42DK478+841.38DK478+860.DK481+386。35DK481+648。14DK481+653.DK494+329.终点里程DK475+372。87DK475+614.731DK475+898。687DK476+076。DK476+841。82DK477+052。18DK477+180。47DK477+293。53DK478+035。DK478+220。DK478+239.42DK478+841.38DK478+860。DK481+386.35DK481+648.14DK481+653.DK494+329。DK494+330.86长度(m)2072.87241。861283。956177。826765.307210。36128。29113。06741。47601.962526.35261.794。86道床类型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无砟无砟无砟无砟无砟备注一分部二分部序号202224262801234567类型工程名称桥梁南丘河双线大桥路基桥隧过渡段隧道南丘隧道路基路基桥梁同烘双线特大桥路基路基桥梁同烘双线中桥路基桥隧过渡段路基桥隧过渡段桥梁廷里1#双线大桥路基桥隧过渡段路基桥隧过渡段桥梁廷里2#双线特大桥路基桥隧过渡段隧道天星隧道路基区间路基桥梁干龙潭双线特大桥路基区间路基桥梁天星双线特大桥路基区间路基隧道天星1#隧道路基区间路基隧道老坡隧道路基桥隧过渡段桥梁老八冲双线特大桥路基桥隧过渡段隧道老八冲隧道南宁起点里程DK494+330.86DK494+731.14DK494+733.DK495+760.DK495+922。098DK496+965。54DK497+261.21DK497+307.59DK497+314.DK497+796.DK497+816。96DK498+189.04DK498+280。DK498+820。DK498+827.07DK499+444.29DK499+450。DK506+000。DK506+394。639DK507+097.345DK507+326。DK508+852.98DK509+040.DK509+150.DK510+900。DK513+890。DK513+892.02DK514+124.681DK514+140。终点里程DK494+731。14DK494+733。DK495+760.DK495+922.098DK496+965.54DK497+261。21DK497+307.59DK497+314.DK497+796。DK497+816.96DK498+189。04DK498+280.DK498+820。DK498+827。07DK499+444。29DK499+450.DK506+000。DK506+394.639DK507+097.345DK507+326.303DK508+852。98DK509+040.DK509+150.DK510+900。DK513+890.DK513+892.02DK514+124。681DK514+140.DK514+670。长度(m)400。28162。0981043。442295。6746。386。4148220。96372.0890.967.07617。225.716550394.639702.706228.9581526.6770229902.02232.66115。319道床类型无砟无砟无砟无砟无砟无砟无砟无砟无砟无砟无砟无砟无砟无砟无砟无砟无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备注三分部五分部序号489类型路基桥梁路基路基桥梁路基桥梁路基路基桥梁路基桥梁路基桥梁路基工程名称桥隧过渡段猴子箐双线特大桥桥隧过渡段老寨隧道桥隧过渡段桥间路基区间路基普者黑站场区间路基区间路基区间路基桥隧过渡段幸福隧道区间路基南宁起点里程DK514+670。DK514+677。DK515+541。895DK515+558.DK515+890.DK515+917。954DK516+652。046DK517+602。612DK518+041.388DK519+300。DK523+000。DK524+000。2DK524+119.8DK525+594.96DK525+690。47DK526+022.621DK526+297。DK526+302.DK539+089.终点里程DK514+677.306DK515+541。895DK515+558.DK515+890.DK515+917.954DK516+652.046DK517+602。612DK518+041.388DK519+300.DK523+000。DK524+000。2DK524+119。8DK525+594.96DK525+690.47DK526+022.621DK526+297.778DK526+302。DK539+089。DK539+120.长度(m)7.306864。5890527.954734。092950.566438.7761258。61237001000。21475。1695.51332。151275。1574.222道床类型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有砟无砟有砟备注六分部标段处于丘北县新店乡~老八坡~广南县珠琳镇(DK473+300~DK539+120共65.818km),全部走行在岩溶高度发育区内,桥梁、路基及隧道工程大面积穿越灰岩地层,调查显示表层峰纵、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等岩溶形态密布,岩体溶蚀强烈,岩溶发育强烈,部分段落岩溶极强烈发育。区内断裂交错发育,该地段位于弥勒富水块段,施工中存在断层和岩溶水突水、突泥等地质风险,其中幸福隧道为I级风险隧故抢险指挥小组组建以项目经理部经理为组长,由有经验、熟悉情况的现场施工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技术人员、物资部门负责人等参加强有力的抢险救成员:安质部、工程部、合同部、财务部、试验室、办公室、协验室、办公室话理情况,依次制定抢险抢救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5项目分部应急救援组织管理职责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担任副指挥长,成员由项目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分部经理、总工、副经理及书记各行动小组组长.组员由项目分部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设置值班室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健全本项目重大危险源监控方法与程序,对安全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负责本项目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并按月报、季度报和年报的要求,定期向集团公司应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向当地政府部门、建设单位、集团公司应急救援(响应)领导小组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和集团公司及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事故应急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在接到事故现场人员的报告后,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根据应急预案的内容、结合现场实际、制定抢险救援具体方案,迅速到达事故发生现场,组织指挥现场应急人员开展应急救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应按《中铁十局集团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向集团公司应急救援(相应)领导小组报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的抢险救援具体方案实施抢险救援工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通信部门协商,共同建立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体系,确保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畅通.负责向社会救援机构报警,请求提供帮助,报警时要清楚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方位、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报警后,要立即派人在现场的道口迎接救护车、救援人员、救援车辆的进入。负责事故序号序号医院名称联系方式1丘北县人民医院0876-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护,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对事故中的负伤人员进行包扎救治、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等应急处置措施,对伤情严重,的应立即与医疗机构联事故发生时,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群众安全疏散工作,避免二次伤害,设置警戒线,保护现场,维持现场秩序,保证现场道路畅通,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和进入.准备和保证应急救援车辆、物资、资金、人员等所需应急资源的供负责伤亡人员的亲属接待、安抚和善后理赔工作,保障社会稳定。属的情绪;对安全事故或突发紧急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抚恤或赔偿;与保险单位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等.6突发性事件的预防措施6.1项目部分部根据“信息搜集、反馈和快速反应预案"根据地质超握诱发灾害的有关资料,以便及早做好防范工作避免灾害造成的损失。与防洪、救灾部门联系取得支援.应选择地质稳定,远离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落石地点。并定对突发性事件防范应急物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7突发性事件防范应急预案的实施7。1在突发性事件非常时期,实行组长统一指挥,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对于上级下达的命令,下级组织及个人必须无条件服7。2项目分部“突发性事件防范应急"领导小组,随时调动各分部设首先组织人员按预案预定程7.4预案实施时首先了解掌握现场情况,根据技术组提供的方案救援.预案实施时,应在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以防无关人员进入。同时派8.1对灾害造成的伤亡人员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就近送达医疗单位治疗观察,待伤情稳定后送往医疗技术、条件好的医院继续治疗.8。2灾害发生后,各架子队将人员、工程、机械、设备、物资消8。3项目经理部组织各分部应迅速恢复组织机构,组织人力处理残隧道坍方冒顶处理预案在隧道的施工中,虽然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坍方冒顶,但由于种种原因,此类事件还是防不胜防,难以杜绝。一旦发生隧道的坍方冒顶,我们将采取以下处理方案:1。1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工班长负责清点人数,并将情况立即报告项目部分部调度.转移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由领工员指挥快1。3待坍方处于相对稳定时,由电工检查线路,恢复该地段安全应急照明,确保用电安全.1。5项目部分部通知工程部(或办公室)采取摄影、录像等方式记录坍方情况.同时,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会同现场监理、设计院配合组共同会勘,分析、确定坍方的性质、规模及其后果,并根据初步判断结果C勘结论及施工方案、措施,直如为B级(中型坍方):项目部分部应立即通知局指参加现场会勘,分析发展趋势,制定施工方案、措施,由项目部分部立即安排实施。应估事件的严重程度,分析发展趋势,采取一切措施控制必须仔细观察塌方的范围、形状、数量大小及坍体的地质状况、地下水2.2隧道塌方应根据发生的部位、规模及地质条件、采取“治塌先治水、治塌先加强"的原则,采取喷锚支护、注浆、管棚、加强二次衬2.3.1地表沉陷和裂缝,应采用注浆填充和加固,或采用不透水土壤渗进入塌体;2。3.2通顶陷穴口的地表四周应挖沟排水,搭设防雨棚遮盖穴顶‘洞内衬砌通过塌方后,陷区应及时回填,回填应高出原地面,并用黏土2。3。3塌体内有地下水活动时,采用管、槽引至排水沟排出,无法2。4.1中小型坍方应将坍体自上而下全部清除.根据坍方后坡面的情2.4。2大型坍方的坍体不必全部清除,可采取先挖台阶的形式清除2。4。3仰坡加固完成后,洞口段已露空洞身可采用暗洞明做或改为2。4。4根据仰坡坍方的规模及稳定性情况,对洞内二次衬砌应进行2.5石质类塌方的围岩级别为Ⅱ-Ⅳ级,岩体以未风化或轻度风化的岩层为主,节理较发育,坍体呈碎石状,黏土及砂的含量较少,一般不超过30%。为塌方的围岩呈相对稳定状态.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为WNF2.5.1WNF法:先清除塌体,利用围岩暂时的基本稳定状态,抓紧时间沿坍塌面采用喷锚支护技术加固未塌的地层(既W,以下称“外层初期支护”),然后沿二次衬砌外轮廓施作钢架混凝土支护壳体(即N,以下称“内层初级支护”)。同时用钢架将内、外层初级支护连成整体,待二次衬砌完成以后,沿内层初期支护外轮廓依次设防水层1厚是:工序多,处理周期长,成本高,但安全可靠。此法适用于坍腔较,WF方法未设内层初级支护及内、外层初级支护之间的联系钢架,从而成本大量降低,处理周期短很多,但因矢跨比较大,再次塌的可能性较石缓冲层,即使在隧道完工后的运营时期,发生了一定规模的塌方,其抗2.6当岩石类塌方已塌至原地面(这种情况一般只发生在浅埋隧道或段)时,就不能采用清喳的方法,而应利用塌喳。施工时内容具体如下:2。6。3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地表注浆加固,以防止塌方的继续发展和扩大.a、设止桨墙,一般采用素混凝土(厚度一般为1m),或浆砌块石b、安设注浆孔口管:一般采用长2。5~3。0m,直径为80~d、注浆完成后,打设管棚,一般采用直径为80~150mm,长10~2。7土质类塌方,除了开挖面附近,因地质或水文原因引起的局部坍塌外,一般规模较大,为大型或特大型塌方。土质隧道在开挖后,围岩的稳定主要靠土粒间的摩擦力维持,其自然坍塌的高度,达40~50m,按隧道宽度为10m,坍塌纵向长度也按10m考虑,其塌方数量即可达到5000~8000m3,引起这类塌方的主要原因:一是初期支护的强度不够;围土质类塌方的处理,应根据土质类塌方的特点,施工时考虑几个2.7。1注浆,一般不采用渗透注浆,因效果不理想,而采用超细水泥2.7.2管棚的钻孔,因成孔较困难,故大多数情况下,应采用跟管钻机钻孔。下,其地质状态较差,故其开挖及支护应按照软弱围岩的开挖及支护要求进行,即严格遵守“短进尺,弱爆破,后,其强度及整体性大大提高,此时的塌体稳定性相当于Ⅲ~Ⅳ级围岩条件。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可采用全断面开挖,但进尺一般不超过2m,其初级支护及二次衬砌的施工可比照Ⅲ~Ⅳ围岩的要求进行。2.8塌方地段的衬砌是否加强及如何加强。应结合回填的方式方法一起考虑.如采取将塌穴填满的方式,衬砌一般可不加强。对于采用WNF方法处理的塌方,因设有钢筋混凝土支护壳体和护拱及土石缓冲层,其衬砌可适当加强(如增加厚度).对于WF方法处理的塌方,只有护拱及土石缓冲层,其衬砌应加强(如采用钢筋或钢架混凝土衬砌).对于Z法处理.因此处理塌,储备物质如下:预案1.1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工班长负责清点人数,并1.2机械设备有条件转移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由领工员指挥知工程部(或办公室)采取摄影、录像等方式记录突水突泥情况。同时,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会同现场监理、设计院配合组共同会勘,分析、确定突水突泥的性质、规模及其后果,并根据初步判断结果按下列分级程序处理:如为C级(小型突水突泥):根据现场会勘结论及施工方案、措施,勘,分析发展趋势,制定施工方案、措施,由项目部分部立即安排实施.A:项目部分部应立即通知局指启动应急预案,同时电话报云桂公司,并在8小时内将详细情况书面报业主和监理单位,联合现场办公,评估事件的严重程度,分析发展趋势,采取一切施工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沟引至筑砼封堵.根据大量隧道岩溶处理的工程实践,岩溶处理遵循“以疏为主、堵排结合"的原则进行处理.对于隧道穿过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断层破碎带等地段,预计地下水较大,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达到堵水有效、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采取综合地质超前预测手段,探明岩溶形态、规模、充填物情况、含封堵、充填封闭、输导、跨越等.3.1注浆加固、封堵:包括超前帷幕注浆、后注浆、局部注浆、补注超前帷幕注浆适用于溶洞规模较大,内部充填了大量的泥沙,且含注浆加固的范围为隧道开挖轮廓线以外1~2倍洞径,每循环注浆段长30m,孔径90~180mm,注浆压力为水压力的2~3倍,浆液扩散半径为2m。根据注浆压力,第一循环混凝土止浆墙为1~3m厚。注浆方式可根据水压大小、成孔难易程度,采取袖阀管后退式或孔口管分段前进式注浆墙。如开挖后存在薄弱部位,采用长管或短管进行局部补充注浆(补m注浆)。m:见超前帷幕注浆封堵溶洞示意图所示.8~855m~6m止浆盘B、径向注浆(后注浆):在大面积湿渍或渗漏水现象时,采取径向注采用风钻或小型液压钻机在出水部位及其附近钻孔,钻孔直径为间距控制在0.5~1。0m,在一般渗水处间距控制在1.0~1。5m.注浆采用φ42mm钢管,根据钻孔出水部位,在钢管前端2。0m~3。灌浆料或其他特种注浆材料。如水量较大,水泥浆在地层中凝固困难,在浆液中加入外加剂,缩短其凝胶时间,或者使用少量水泥—水玻璃浆液根据现场注浆试验确定。径向注浆(后注浆)示意见下图。局部注浆适用于岩层的溶隙、软弱夹层的局部有股状涌水现象,出水比较清澈,受大气降雨影响不大,其处理采用直接封堵法和间接封堵方向可以确定,可采用直接封堵法进行处理。沿着出水部位和出水方向直接钻孔,孔间距应控制在0.5~1.0m,钻孔深度应为开挖轮廓线外(0。部出现漏浆可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进行封堵。注浆前应做压水试验,或来水方向不能明确判断的出水部位,可采用间接封堵法进行处理。在围岩表面距离出水部位,向出水方向钻斜孔,孔间距控制在0。5~1.0m,钻孔深度与直接注浆法类似,大部分孔应穿过出水岩层,将水引出。其注浆材料、注浆工艺、注浆结束标准和间接注浆法类似。该法的特点是,钻孔受水的影响较小,且钻孔容易探到出水部位,同时对围岩加固效如隧道拱部、边墙或底部存在小型干溶洞或空腔,内部无填充物和水,可以采用砂石料、浆砌片石、干砌片石、水泥砂浆、混凝土等进行全部填充,必要时进行压浆加固。如空腔内有少量流动水,则应预留过水通流动规律,溶管水的处理首先选择连通方案。通过多种地质手段,探明隧道周围溶管的发育方向,对于流动路径比较明确的溶管水,如确系隧道将溶管截断,可以通过在拱顶、边墙或底部适当部位增加辅助通道将溶管连通,开设过水通道,不改变地下水总的流动趋势.辅助管道按照实际情况设置一定的坡度,以防止溶管内泥砂淤积堵塞。(疏导方案示意图见下页。)如隧道底部为松散或软塑状的粘土或砂粘土沉积物,为了防止混凝土新建排水暗管边墙溶管处理管处理新建排水暗管隧道中线隧道中线初期初期列车运行过程中结构产生固结沉降,应加强对基底的处理,隧道底部的处理采用注浆加固、换填、桩基等方法.材料选用浆砌片石、混C、基底注浆加固:如基底溶洞充填物的厚度为隧道仰拱以下2。0~10。0m,考虑用注浆加固法,如下基底溶洞注浆加固示意图所示。钻孔应深入基岩3。0m左右,孔间距为1.0~2.0m,注浆管选用无缝钢管,直径为76~108mm,注浆材料选用普通水泥或超细水泥浆,注浆压力不Mpa拱相连,以提高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刚根据地质资料,本隧道区域岩溶发育,隧道施工中遭遇较大暗河可隧道中隧道中线溶洞填充物注浆钢管如隧道底部暗河宽度和深度都较小,可在隧道底部设置暗涵、暗管如顶部存在暗河,则应在顶部设置暗管跨越或将水引入隧道底部跨如果隧底的暗河宽度和高度都很大,可采用桥梁的形式跨越。施工时,先行探明洞壁的地质情况,确定墩台基底的位置、承载力以及合理A、对已停止发育,径跨较小且无水的溶洞,根据其与隧道相交的位B、拱部以上空溶洞,可视溶洞的岩石破碎程度采用喷锚支护加固或加设护拱及拱顶回填的办法处理。破碎程度较严重的,采用劈裂注浆固A、如果所遇溶洞较大较深,采用梁、拱跨越,将梁端或拱座置于稳固可靠的基岩上.当隧道一侧遇到狭长而较深的溶洞时,采用加深该侧边B、当隧道底部遇到较大溶洞并有流水时,可在隧道底以下砌筑浆片石,支承隧道结构,并在墙脚内设排水管引排岩溶水.C、当隧道边墙部位遇到较大、较深的溶洞,采用在边墙部位或隧底D当隧道中部及底部遇到溶洞时,采用加强边墙基础,或根据情况F过大溶洞情况较为复杂时,可根据情况以边墙梁及行车梁施隧道穿过可溶性岩层,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岩溶孔洞和岩溶裂隙水、大型溶洞需进行地质雷达或地震反射超前探测,用红外探水仪探测岩溶AA13234号探水孔4A隧道断面图 A-AA隧道断面图 根据超前钻孔和地质雷达及红外线探水探测资料,对如下情况的岩溶水进行引排,当暗河和溶洞有水流,水流在隧道上部,开设引水通道进行引排,将水引至隧道开挖轮廓断面以外.隙面状出水点采用注浆堵水方式进行.4。3。1注浆参数:注浆孔口间距1~1.5m,单孔扩散半径为2m,注浆压力小于0。5Mpa。注浆材料选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泥、水玻璃体积比宜为1:0.9~1:0。3,水灰比宜为1。1:1~0.6:1,水玻璃模数m=2.4~3。4,玻美度为30~35Be′。4.4.1施工前应做好综合超前探测工作,及时了解岩溶发育程度、4。3.3处理岩溶溶洞时,注意检查溶洞顶板,及时处理危石,做好4。3。4溶洞地段爆破作业时,应遵循多打眼、打浅眼,弱爆破的4。3.5处理岩溶地段,一定要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组由于部分隧道岩溶发育,加之地质条件复杂,引起突水突泥的原因很多。因此处理突水突泥的物质储备对安全生产至管重要。储备物质如1)水泵2)钢管3)编织袋岩爆地段处理预案有条件转移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由领工员指挥该地段正常照明.1。4项目部分部通知工程部(或办公室)采取摄影、录像等方式记录岩爆情况。同时,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会同现场监理、设计院配合组共同会勘,分析、确定岩爆的性质、规模及其后果,并根据初步判断结果按下列分级程序处理:C级(小型岩爆):根据现场会勘结论及施工方案、措施,直接如为B级(中型岩爆):项目部应立即通知局指参加现场会勘,分析发展趋势,制定施工方案、措施,由项目部分部立即安排实施。应急预同时电话报云桂公司,并在8小时内将详细情况书面报业主和监理单位,联合现场办公,评估事件的严重程度,分析发展趋势,采取一切措影响和损失。2。1施工方法:施工中降低一次爆破用药量,短进尺、多循环,实施光面爆破,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初期支护紧跟开强对岩爆发生规律的了解和掌握,在其2。4喷洒高压水:浇洒岩壁表面,通过降低岩体温度的办法,使岩2.5钻孔预释能:岩爆较强地段采用凿岩台车在掌子面打设3~4个深孔,并于孔内装少量炸药起爆,通过爆破震动诱使围岩应力得到释放,1.1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工班长负责清点人数,并1。2机械设备有条件转移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由领工员指挥1。3项目部分部通知工程部(或办公室)采取摄影、录像等方式记录大变形情况。同时,项目部分部应急领导小组会同现场监理、设计院配合组共同会勘,分析、确定变形的性质、规模及其后果,并根据初步如隧道围岩仅为围岩变化,一是:现场及监理立即做好现场记录 (影像记录、资料记录),技术人员立即上报隧道变更。二是:现场在变更不能及时的情况下,根据围岩变化情况,适时对围岩进行动态支护,按照相应的围岩增加或降低支护参数指标,直接由项目部分部组织如为C级(小变形):根据现场会勘结论及施工方案、措施,直接如为B级(中变形):项目部分部应立即通知局指参加现场会勘,分析发展趋势,制定施工方案、措施,由项目部分部立即安排实施。应急A应急预案,同合现场办公,评估事件的严重程度,分析发展趋势,采取一切措施控制2。1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采用孔径变形法、简易应力解除法等方2。2开挖中控制好隧道的光面爆破,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增强2.1喷射混凝土视围岩变形量分次施作,减小围岩内应力;适当增2。4初期支护施作紧跟开挖,并尽快成环,必要时在隧底设临时仰.。2.5水是引起围岩变形的一个关键因素,施工中掌子面处的积水及时排除干净,为防止坑道积水软化围岩,洞内临时水沟用砼浇筑,并及早2。6软岩碎胀扩容地段衬砌时机根据量测结果和设计要求确定,按五、高空作业突发安全事件防范应急预案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高空作业突发安全事件,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各负其责、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本1.2任何部门、组织和个人都有义务参加或者配合水上及高空作业项目部分部成立高空作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指挥项各作业分3.2对重、特大高空作业隐患登记造册,实行日常监管和动态监管,督促有关单位对重、特大隐患进行整改,增加资金投入,确保隐患整改率.3.3加强对全体员工安全知识教育和特殊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实行新上岗职工岗前三级安全培训制度,建立并完善企业生产安全责任制,严3.4每月召开一次例会,通报安全形势,分析研究高空作业事故的原因、规律和特点,了解各部门预防工作开展情况,协调各部门相互配合,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安排下一阶段预防工作任务,对各地高空作业3.5提高高空作业事故信息传递、现场急救和急救转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加强求援人员急救常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的宣传教育高潮,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以及在施工现场广泛悬挂、张贴宣传横幅和标语等方式,增强宣传工作效果,在全线范围内形成立体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安全宣传教育阵势。通过大张旗鼓、长期反复地组织自救,抢救受伤人员和物资,疏散事故危险区域人员,控制事态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