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题与思考题(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12010.08)',一・二
前言《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是为资源勘查工程等非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编写的本科生通用教材。在剖析了国外及国内各院校所编相关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编写小组广泛开展了国内外文献、专著及科研成果的调查研究,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培养大学生、研究生的教学经验,建立新的教材体系,拟定了新的编写大纲。编者在多年教学和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地震勘探的现状和发展及石油工业生产与科研的需求,编写了此教材,它适用学时数约为48〜64学时。本教材主要介绍关于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与应用。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⑴结构合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掌握;(2)教材内容覆盖面广,讨论了地震勘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⑶重点突出,根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特点,在必要的数学推导的基础上注重其在专业中的应用,并去掉了一些繁琐的公式推导;⑷重点突出了如何利用地震资料解释有关石?由勘探中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以及可能的油气储层的说明。随着世界油气勘探的进展,石油工业形势口趋严峻,地质、地理条件较好的易找油气田越来越少,勘探难度口益增大,世界剩余石油可采储量及总可采资源量均呈下降趋势。这种勘探形势迫使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必须有巨大进展,才能适应世界油气勘探的持续发展。因此,本书增加了地震勘探新方法、新技术,使读者对■地震勘探的发展动态有较全面的了解。使用本教材时,可针对教学对象和课程学时安排适当选择讲授内容。本教材由东北石油大学张明学任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宋炜、西安石油大学苏海、东北石油大学胡玉双任副主编。编写人员分工如下:张明学编写前言、绪论、第一章、第六章;胡玉双编写第二章、每章习题与思考题;苏海编写第三章:宋炜编写第四章、第五章;胡玉双和长江大学杨飞共同编写第七章。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东北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长江大学相关同仁以及石油工业出版社的热情帮助,编者在此深表谢意。限于编写者水平,书中会存在不少问题,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0年5月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1页目录TOC\o"1-5"\h\z绪论 “(1)第一节油气勘探的基本方法 (1)第二节地震勘探方法简述 (2)第三节地震勘探的发展概况 (4)习题与思考题 一、... ⑸第一章地震波运动学 (6)第一节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6)第二节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12)第三节一个分界面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 (16)第四节多层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 (20)第五节连续介质中地震波的运动学 moil (24)第六节折射波运动学 (29)\o"CurrentDocument"习题与思考题 (31)第二章地震波动力学特征 (33)第一节地震波的频谱 (33)第二节地震波的振幅 OU....QOI (42)第三节影响地震波传播的地质因素 (47)习题与思考题 (49)第三章地震勘探数据的野外采集 (50)第一节野外工作方法 (50)第二节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63)第三节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 (72)习题与思考题 (92)第四章地震资料数字处理 (93)第一节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概述 (93)第二节预处理 (95)第三节动校正与静校正 (99)第四节数字滤波 (103)第五节反滤波 (107)第六节共反射点叠加 (110)第七节地震波偏移成像 (119)习题与思考题 (122)第五章地震波速度 (123)第一节几种速度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节地震波速度的影响因素与分布规律 第三节地震波速度的来源 \o"CurrentDocument"习题与思考题 (138)(140)第六章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140)第一节地震资料解释概述 第二节地震剖面的特点 第三节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第四节各种地质现象在时间剖面上的特征和解释第五节地震构造图的绘制 第六节三维地震资料解释 TOC\o"1-5"\h\z习题与思考题 (194)\o"CurrentDocument"第七章地震地层解释及储层预测 (197)第一节地震反射信息的地震地层解释 (197)第二节地震信息的岩性解释与燃类检测技术 (207)第三节发展中的新技术 (225)习题与思考题 一 (234)参考文献 (235)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1~2页第零章绪论习题与思考题L什么叫地震勘探?.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地震勘探的生产过程分哪几部分?每部分的任务是什么?.简述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5页第一章地震波运动学习题与思考题地震勘探的基本任务之一是确定地下的地质构造,这个任务的解决主要利用了波的运动学特性。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它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运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也叫几何地震学。在本章首先介绍地震波传播的基本概念和传播规律,然后讨论均匀介质、层状介质以及连续介质中反射波和折射波的运动学。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6页.名词解释波前和波尾波剖面和振动图波线地震子波波阻抗射线平面有效波和干扰波纵波和横波运动学时距曲线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共炮点to时间回折波视速度.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⑴地面与地下反射界面都是平面,界面以上介质为均匀介质,则地面上纵直测线观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为双曲线。()(2)单一平界面上覆为非均匀介质,纵直测线的反射波时距曲线是一条光滑的双曲线。()⑶岩性界面一定是地震反射界面。()⑷只有测线方向与地层走向垂直时,射线平面与铅垂面垂直。()⑸对折射波来说只要有高速层存在,就产生屏蔽现象。()⑹近炮点观测的水平层状介质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乎为双曲线。()⑺速度界面肯定是反射界面。()⑻沿着界面,波在两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相等的。()(9)地下界面埋藏越深,反射波时距曲线越平缓。()(10)当地面和地卜反射界面为平面时,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极小点处的视速度为零。().简述题⑴地震勘探原理。(2)岩性界面是否为地震反射界面。⑶费马原理。⑷惠更斯原理。⑸地震反射界面的地质意义。⑹面波的特点。.反射波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当波垂直入射时,写出反射系数表达式。.折射波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在同一坐标内定性画出下列时距曲线:⑴水平界面I反射波,Vav=2000m/s,to=1.0so(2)水平界面H反射波,k=4000m/s,to=1.5so⑶界面I折射波。(4)面波,Vav=800m/So.已知波速V=1000m/s,利用虚爆炸点做下列各图:⑴已知反射界面的位置定时距曲线的形状(反射界面的上倾方向与x正方向一致)。(2)已知时距曲线极小点在x轴负方向,曲线上to=l.OOOS,to=O.865S,求反射界面的位置和产状。.推导水平界面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并画出射线路径、反射波时距曲线,说明时距曲线有什么特点?.推导当倾斜界面上倾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时的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绘出射线路径及时距曲线,并说明时距曲线特点。.连续介质情况卜.的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有何特点?射线和等时面有何特点?.常规的地震勘探中有哪些类型的波?试举例加以说明。.地震波的反射强弱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地震波有强有弱,有正有负?.什么叫波的振动图?地震勘探中的地震波振动图指的是什么?.什么叫波的波剖面?地震勘探中的地震波波剖面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利用地震折射波进行石油勘探的效果不如地震反射波?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31~32页第二章地震波动力学特征习题与思考题地震波的动力学理论是地震勘探最重要的理论基础。随着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的进步,地震波动力学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与地卜的地层结构、岩石性质及流体性质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利用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来研究地下的地层、岩性及油气显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地震波的动力学,主要是研究地震波在运动状态中的能量、波形与频谱等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所以在本章里,首先讨论地震波的频谱,其次对地震波的能量、反射波的振幅等进行分析。本章的重点是讨论地震波动力学信息与岩石物性间的关系,并说明影响这些属性的主要因素。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33页.名词解释动力学物理地震学频谱波的发散波散频散介质的吸收主频.频谱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地震波频谱的特点有哪些?.示意画出地震波的频谱图,指出频谱的主要特征。.为什么说大地对地震波有滤波作用?.什么叫地震波的频谱分析?频谱分析的目的和作用?.地震波的振幅和频率等动力学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它们对解释地卜.岩性有什么作用?.影响地震波振幅的主要地质因素有哪些?说明这些地质因素影响规律和特点。.影响地震波传播的地质因素有哪些?.与地震勘探有关的一些波在频谱上有何差异?利用这些差别可以用什么办法消除哪些波?.影像地震波频谱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地震波的吸收衰减有何特点?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49页第三章地震勘探数据野外采集习题与思考题第三章地震勘探数据的野外采集地震资料采集是整个勘探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地震记录的品质直接影响着地震勘探的精度,因此分析、提取影响采集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提高地震勘探解决地质问题能力的关键。本章主要讨论地震勘探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干扰波分析、地震测线布置、观测系统和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等。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50页.名词解释规则干扰波随机干扰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共反射点道集检波器组合.填空⑴检波器组合是利用有效波与干扰波的()不同来压制干扰波的。(2)在压制随机干扰方面,多次叠加比组合()。⑶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所有道的记录的集合称为()。⑷多次覆盖是通过()和()同时搬家,使其()不变来完成的。⑸对有效波来说n个检波器组合后振幅增加了()倍。.简述题⑴有效波与干扰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分别用什么办法压制干扰波效果好?(2)组合的原理?⑶为什么对压制随机干扰来说多次得叠加比组合效果好?⑷采用6次覆盖时从哪一炮开始反射点满足覆盖次数?从哪一炮开始组成新的24个共反射点道集?在12次覆盖的情况下又如何?.计算题⑴野外数字地震仪的接收道数为120道,道间距为50m,偏移距为100m,若采用单边放炮30次覆盖观测系统,试问:①观测线上炮点和排列分别向前移动多少米?②满足30次覆盖的第一、第三个共反射点的道集分别由原来的哪些道组成?③若偏移距变化时,上述各问的答案有何变化?(2)01,02,03,…,021为时测线上等间隔的21个接收点,有一种观测系统,其炮点和接收段关系为:炮点:07 09 011 013 015
接收段:013〜017 011〜015接收段:013〜017 011〜015请完成下列工作:①出该观测系统综合平面图。09〜01307-011 05〜09②画出各炮所观测到的时距曲线(假设地下有一水平界面)。③从观测系统综合平面图上看,这是多少次覆盖?⑶某工区视速度最低的有效波Val=7000m/s,Tal=30ms;视速度最高的干扰波Va2二1500m/s,Ta2=40mso计划用9个检波器作线性组合。请问:组内距(6x)应取多大?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92页第四章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名词解释动校正静校正剩余时差水平叠加偏移归位共中心点叠加理想的地震记录实际的地震记录滤波反滤波.简述野外采集得到的地震数据在计算机中存放的格式。.水平叠加流程包括了那几个处理模块?请画出水平叠加处理流程图。.简述动校正的作用和目的?.论述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的取得过程。.简述反滤波的作用和目的。.什么是偏移归位处理?为什么要进行偏移归位处理?.论述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产生偏移的原因及偏移的特点。.进行偏移归位处理后得到的地震剖面叫什么时间剖面?它与水平叠加时间剖面有什么不同?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122页第五章地震波速度习题与思考题.名词解释平均速度均方根速度叠加速度叠加速度谱.分别叙述利用地震测井和声波时差测井求取速度的工作原理?.影响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某一工区已有的原始资料是野外的多次覆盖地震记录(即未作地震测井、声波测井等),试问如何利用多次覆盖资料求得:⑴叠加速度丫公(2)均方根速度Vms(6=0,两种情况);⑶层速度.己知三层水平层状介质,其厚度分别为hl=h2=h3=1000m,各层的速度分别为Vl=3000m/s,V2=5000m/s,V3=6000m/s,试求出这三层介质的平均速度和均方根速度。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139页张明学主编,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第138页第六章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习题与思考)1.名词解稀地震同相轴时间剖面的对比剖面闭合绕射波层位标定标准层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构造图水平切片2.地震资料中蕴藏着哪些信息?用地震资料能解决哪些问题?3.水平叠加剖面的特点是什么?4.波对比的原则是什么?5.论述水平叠加剖面实际对比的方法。6.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常见的特殊波有哪几种?请分别叙述。7.断层在水平叠加剖面上的识别标志是什么?8.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如何如确定断面的要素?9.回转波产生的条件和特点是什么?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如何识别回转波?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可能出现的假象有哪些?产生这些假象的原因是什么?地震构造图一般分为哪几种?12.提高分辨率的途径有哪些?13.请论述断点平面组合的原则和方法。14.习题与思考)1.名词解稀地震同相轴时间剖面的对比剖面闭合绕射波层位标定标准层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构造图水平切片2.地震资料中蕴藏着哪些信息?用地震资料能解决哪些问题?3.水平叠加剖面的特点是什么?4.波对比的原则是什么?5.论述水平叠加剖面实际对比的方法。6.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常见的特殊波有哪几种?请分别叙述。7.断层在水平叠加剖面上的识别标志是什么?8.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如何如确定断面的要素?9.回转波产生的条件和特点是什么?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如何识别回转波?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可能出现的假象有哪些?产生这些假象的原因是什么?地震构造图一般分为哪几种?12.提高分辨率的途径有哪些?13.请论述断点平面组合的原则和方法。14.在均匀介质情况下,对等图进行空间校正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15.勾绘等值线时应满足的构造规律有哪些?.作出附图中两个模型中各个界面的理论自激自收剖面图。附图6-1附图6-1.断层在水平切片上的反映有哪些?.真深度、视深度和法线深度的关系?.真倾角、视倾角和方位角的关系?.构造解释的基本流程是什么?.写出制作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过程(包括数学公式)。.写出地震记录形成的物理机制和数学公式。.示意绘制附图6—2所示的自激自收时间剖面。注意各种波的相互关系,并说明使用什么方法可使水平叠加剖面的形态与地质模型尽量对应。附图6-2地垒式模型.附图6-3是什么类型的地震剖面?该地震剖面上包含哪些波动特征?可.看到哪些可能的地质现象?根据该地震剖面的特征示意绘制其地质模型。附图6-3一条实际的地震剖面附图6-3一条实际的地震剖面.附图6—4是根据岩性录井资料.,采用零相位子波制作的合成地震记录。假设不考虑各类岩性的密度差异,只考虑其速度变化,如果页岩的速度为2900m/s,含气砂岩的速度为2600m/s,含水砂岩的速度为3000m/s,泥质砂岩的速度为3100m/s,含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象玛静物速写课件
- 象形汉字课件
- 豌豆种植培训课件
- 2025年度高校图书馆电脑维护与电子资源管理系统合同
- 2025电子商务公司新媒体运营人员劳动合同
- 2025版外墙涂料工程定制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5年度跨境电商数据分析与市场调研服务合同模板
- 2025版全职妈妈离婚前子女抚养费支付与财产分割合同
- 2025版机场航站楼土建工程施工合同协议书范本下载
- 2025版智能电网设备买卖安装与电力系统优化合同
- 临床提升急诊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措施落实率品管圈
- 《全面质量管理》习题集(含答案)
-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单元思考与行动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作业设计《小蝌蚪找妈妈》(含答案)
- 《乌鲁木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 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 开启初中生活1.1 奏响中学序曲 课件
- 炼焦厂推焦车司机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 儿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及流程
- 正硅酸乙酯的水解、缩合过程研究
-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全册
- 入学安全第一课幼儿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