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动植物中毒案例分析_第1页
有毒动植物中毒案例分析_第2页
有毒动植物中毒案例分析_第3页
有毒动植物中毒案例分析_第4页
有毒动植物中毒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毒动植物组员:叶蓁蓁唐未弘张晨萍王丽君陈菁陈咪娜什么是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是指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某种天然有毒成分,或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形成某种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引起的中毒。自然界中有毒的动植物种类很多,所含的有毒成分复杂,常见的有毒动植物品种有河豚鱼、含高组胺鱼类、毒蕈、含氰甙植物、发芽马铃薯、豆角、生豆浆等。有害动植物食物中毒1.黄花菜中毒案例介绍2008年7月7日晚,50余名工作在碧水庄园的员工食用过鲜黄花菜后突然感到不舒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腹泻、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中毒者被紧急送往附近的昌平沙河医院救治,由于抢救及时,全体人员已无生命危险。据调查,这起中毒事件的中毒原因是厨师制作鲜黄花菜的方法不当,未能有效去除其中的有毒成分──秋水仙碱,造成多人中毒。黄花菜中的毒素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毒素。秋水仙碱本身是无毒的,但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则含有剧毒,会对肠胃及呼吸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表现为嗓子发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有烧灼感,严重的可产生血便、血尿或尿闭等症状。常食用的干黄花菜不含有秋水仙碱毒素,因此无毒。预防黄花菜中毒的措施1)每次不多吃,最好不超过50克,因每50克鲜黄花菜约含0.1毫克的秋水仙碱,人吃的秋水仙碱不超过0.1毫克时不会中毒。2)秋水仙碱溶于水,吃之前先用开水焯一下,再用凉水浸泡2小时以上,就不会中毒了。3)吃鲜黄花菜时,放入开水中煮后弃水,捞出后再加温,煮熟后即。有害动植物食物中毒2.河豚鱼中毒案例介绍

近期,云南镇康县连续发生3起腌制干鱼中毒事件,导致8人中毒,其中一名5岁孩童死亡,据调查判定中毒原因是食用腌制的河豚鱼。

昆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发布警示称,河豚鱼体内含有剧毒的河豚神经毒素,炒煮、腌制和日晒均不能被破坏,食用后在短时间内即可使人中毒并因呼吸系统麻痹而死亡。

河豚鱼中的毒素有毒物质为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盐腌或日晒不能破坏。鱼体中含毒量在不同部位和季节有差异,卵巢和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鱼死后内脏毒素可渗入肌肉,而使本来无毒的肌肉也含毒。产卵期卵巢毒性最强。预防河豚鱼中毒的措施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新鲜河豚鱼应统一加工处理,经鉴定合格后方准出售。有害动植物食物中毒3.贝类中毒案例介绍1991年7月12日晚,连云港市赣榆县某村民一家8口人,有6人食用盐水煮透的半摺织纹螺肉。该螺是当日在邻近村庄的浅海域捕捞的,进食者在1h内先后发病,潜伏期最短为20min,初期症状为唇、舌、双手麻木,继而双脚麻木,呈下行性麻痹症状表现,头晕、乏力、胸闷、呕吐和站立不稳。户主60岁的母亲和10岁小女儿因重症呼吸肌麻痹分别于食后3、6h死亡,其余4名男性经对症抢救脱险。贝类中的毒素海水中含有大量单细胞藻类等多种浮游生物,因其含有黄色或棕色色素,当其大量繁殖、集结时产生赤潮。这些藻类大多含有毒素,对特定海域造成了污染。贝、螺类等动物摄入这些有毒的藻类虽然本身不中毒,但能将其毒素储存在体内.成为有毒贝、螺类,人若不小心食用了这些贝、螺类,就会引起中毒。引起疾病的相关食物

麻痹性贝类中毒(PSP)一般与贻贝(海虹)、蛤蜊、扇贝、和干贝有关;神经毒性贝类中毒(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