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系列第三章第四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件(2份打包)(共51张PPT)
第四节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第1课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第三章
点击进入
内容概览
点击进入
考点1
考点2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点击进入
考点3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要求命题趋势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1.基础性考法:认识不同地区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的特点。
2.综合性考法:综合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季节移动;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创新性考法:结合现实中地理现象,进行地理生产生活实践,运用相关地理原理服务生产生活。
考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必备知识排查】
1.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________的大气运动。
(2)成因:高、低纬度地区的__________和地转偏向力。
(3)意义:使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______和______得到交换。
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有规律
受热不均
热量
水汽
(2)主要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成因(以北半球为例)。
①气压带。
名称成因
A____________气流受热膨胀上升
C副热带高压带气流下沉
E______________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迫抬升到冷气流之上
G极地高压带气流受冷收缩下沉
赤道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②风带。
名称成因
B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流向____________,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
D____________副热带高压带流向副极地低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南风
F极地东风带____________流向副极地低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
(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①移动原因:____________的南北移动。
②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______,冬季______。
赤道低压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高压带
太阳直射点
偏北
偏南
【填绘】
北半球气压带、风带
(1)在上图中适当位置填上气压带的名称。
(2)在上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风向。
(3)在上图中适当位置标注极锋,并画出极锋锋面。
提示:
【点拨】
热力型气压带和动力型气压带的形成与区别
(1)热力型气压带(与温度有关):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极地高压带。
(2)动力型气压带(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高空气流堆积下沉→副热带高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副极地低压带。
【核心要点突破】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图)。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的。
(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位置如图所示:
【高考预测精练】
角度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下图为三圈环流中的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气流由于热力因素,气温低冷却下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甲、乙同属一个风带
C.甲、乙中可能有一个为信风带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2.若甲风带控制地区盛行西北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冬季可能受到甲风带影响B.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
C.我国夏季会受到乙风带控制D.受丙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B
D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气流方向,丙是高气压带,若图中气流由于热力因素,气温低冷却下沉,则丙是极地高压带,所以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极地东风带);甲、乙风带的风向可能相同;甲、乙中不可能有一个为信风带;丙气压带夏季向高纬度移动。第2题,若甲风带控制地区盛行西北风,则甲为南半球的西风带,乙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我国是北半球国家,不可能受甲或乙风带影响;乙风带为东南信风带,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少雨天气;丙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受丙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角度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压带
B.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D.副极地低压带
4.下列关于图中M、N两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与季节(北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M表示3月份、春季B.N表示7月份、夏季
C.M表示12月份、夏季D.N表示1月份、冬季
B
B
【解析】第3题,由盛行风向可知M为副热带高压带,由风向右偏可知M气压带位于北半球。第4题,据图判定M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位于30°N以南,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冬季,N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以北,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加固训练】
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北印度洋自东向西的船只顺风顺水
(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
C.甲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
A
B
【解析】第(1)题,由图2中风带、风向知甲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在图1中其北移了,说明为北半球夏季。第(2)题,图示乙、丙、丁分别为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低压带、东北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的交替控制;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甲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若在大陆东岸,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不总是高温少雨;南亚夏季多雨是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并非丁风带的影响。
考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必备知识排查】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M是______高压(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____________带。
亚洲
副极地低压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N是______低压(印度低压),其切断了____________带。
亚洲
副热带高压
3.亚洲季风环流:
项目1月7月
东亚季风A______风C______风
南亚季风B______风D______风
成因__________差异海陆热力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
东南
东北
西南
海陆热力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填绘】
气压中心和风向
提示:甲:亚洲高压(西伯利亚高压);乙:低压;丙:亚洲低压(印度低压);①是西北季风;②是东北季风;③是西北季风;④是东南季风;⑤是西南季风;⑥是东南信风。
【点拨】
东亚季风最为典型的原因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季风环流最典型。
【深研】
阅读教材图3.12、图3.13,思考:
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的成因。
提示:南半球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主要因为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广阔,在陆地上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非常微弱,不会切断气压带,因此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大致呈带状分布。
【高考真题剖析】
(2022广东选择考)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23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23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极地东风带
④盛行西风带
⑤东北信风带
A.①③④B.①③⑤
C.②③④D.②④⑤
A
[考场速解模式]
抓信息①地点→北大西洋地区;
②事象→超强气旋形成;
③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建联系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60°N~70°N→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和盛行西风带
【解析】读图可知,在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出现在60°N~70°N。在这个位置主要受到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和盛行西风带的影响。
【核心要点突破】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
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印度洋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
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倭国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类型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有利雨热同期不利旱涝、寒潮等灾害旱涝灾害【高考预测精练】
角度1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及其影响
北半球海陆分布造成纬向气压带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其位置和强度的异常往往造成各地天气、气候的异常。下图中1028百帕等压线的分布作为某气压中心的分布范围。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气压中心的性质及其切断的气压带最有可能为()
A.冷高压,副热带高压带B.暖高压,副极地低压带
C.暖高压,副热带高压带D.冷高压,副极地低压带
2.若某年份1028百帕等压线分布偏南偏东,对我国东部地区冬季
可能带来()
A.冬季气温距平为正值B.梅雨季节较往年提前
C.寒潮天气较往年频发D.登陆台风较往年偏多
D
C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亚欧大陆上形成了高压中心,说明此时亚欧大陆气温低,为冬季,故甲地气压中心为西伯利亚高压。冷高压切断了完整的副极地低压带。第2题,据题意,若某年份1028百帕等压线分布偏南偏东,则西伯利亚冷高压势力较强,说明冬季气温较低,则冬季气温距平为负值;与梅雨天气早晚和登陆台风的次数关系不大;对我国东部地区影响较大,使寒潮天气较往年频发。
角度2季风的形成和分布
东亚季风指数用来表示东亚特殊的海陆热力对比对东亚季风的影响,其值大于零表示夏季风占优,小于零表示冬季风占优。读东亚季风指数(实线)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纬度(虚线)的季节变化示意图(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分别表示季风指数和副高脊线纬度),完成3、4题。
3.东亚季风()
A.夏季风占优的月份多于冬季风占优的月份
B.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成因不同
C.夏季风7月最强,冬季风1月最强
D.夏季风强弱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纬度高低相关联
4.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纬度偏北的年份()
A.东亚夏季风减弱B.东亚冬季风增强
C.我国夏季北涝南旱D.我国冬季南北温差显著增大
D
C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夏季风占优的月份小于冬季风占优的月份;东亚地区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形成都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东亚地区夏季风在8月份最强,冬季风在1月份最强;在夏季风占优的月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纬度越高,夏季风越强。第4题,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纬度偏北的年份,东亚夏季风增强,冬季风减弱;东亚夏季风增强,使夏季风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影响程度加大,锋面雨带在北方地区的停留时间延长,使北方地区降水增多,而雨带过快地向北推移,将导致南方地区降水减少,从而出现北涝南旱的现象;东亚冬季风减弱将使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气温偏高,我国南北温差减小。
【加固训练】
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
B.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该季节()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高温多雨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D.丁地盛行偏西风,炎热干燥
D
A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甲地盛行西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第(2)题,该季节甲地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从低纬度海洋吹来,高温多雨;东北信风在北半球,不可能影响到乙地;丙地是地中海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高温少雨;丁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东风,高温多雨。
【必备知识排查】
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1)低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______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______,气候湿润。
(2)高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______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______。暖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____
________,冷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__________。
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____变____,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____。
(2)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____变____,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____。
(3)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水汽充沛,降水较____。
(4)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水汽稀少,降水较____。
考点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上升
丰富
下沉
稀少
炎
热干燥
寒冷干燥
高
低
多
低
高
少
多
少
3.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二、气候与自然景观
1.______是影响自然景观的重要因素。
2.主要案例:
地区气候自然景观
撒哈拉沙漠地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少雨,温差大,______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______地貌广布,河
流稀少;只有少数耐干旱的植物生存,形成______景观
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冬季温和,降水丰富,河网密集,______作用强,______地貌广泛发
育,植被繁茂,形成____________景观
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热带草原气候5月中下旬,雨带北移,塞伦盖蒂地区进入干季,北侧的马萨伊马拉会延迟进入干季,食草动物北迁;每年10月前后,塞伦盖蒂重返湿季,食草动物南迁
风力
风沙
荒漠
流水
河流
常绿阔叶林
气候
【思考】
纬度60°附近容易形成降水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纬度60°附近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冷气流抬升的过程中,气温下降,形成降水,属于锋面雨。
【点拨】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泛的原因
(1)大气环流:全年盛行来自大西洋西风→终年温和湿润。
(2)地形:南北两侧山地,中间平原→狭管效应→东西范围广。
(3)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向高纬延伸→南北范围广。
【思考】
荒漠和沙漠是一回事吗
提示:荒漠通常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表景象,强调的是景观。而沙漠则侧重从地貌的角度分析,强调的是地表物质的组成,如沙丘等。沙漠是荒漠的一种类型,在高山上部或接近极地地带,因低温造成植被贫乏的地区,称“寒漠”,属于特殊的荒漠类型。
【核心要点突破】
1.气压带或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2.气压带或风带的性质:
气压带/风带气流运动方向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低压带上升湿热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压带下沉干热高温干燥
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湿冷温和多雨
极地高压带下沉干冷寒冷干燥
极地东风带高纬→低纬干冷寒冷干燥
中纬西风带低纬→高纬温湿温和多雨
低纬信风带高纬→低纬干热高温干燥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
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
(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高考预测精练】
角度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下图为非洲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此时节()
A.①地羚羊成群B.②地树叶枯黄
C.③地阴雨绵绵D.④地酷暑难当
C
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盛行西南风,说明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是北半球夏季,最可能是7月。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是北半球夏季。①地属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正值湿季,羚羊成群;②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树叶常绿;③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晴朗干燥;④地属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影响,温和湿润。
角度2气候与自然景观
下图为沿20°E经线的地形剖面和某季节的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该经线附近的地形特征是()
A.以高原、盆地为主B.山高谷深,崎岖不平
C.东西高,中间低D.北部多火山、地震
4.甲、乙、丙三地中()
A.甲和乙都为热带草原气候B.乙和丙都为热带沙漠气候
C.乙和丙都为热带草原气候D.甲为地中海气候,丙为热带沙漠气候
5.此季节()
A.甲地高温少雨B.乙地草木枯黄
C.丙地森林茂盛D.丁海区台风频发
A
D
B
【解析】第3题,20°E经线和赤道的交会处为刚果盆地,故图中是非洲大陆沿20°E经线的地形剖面图,结合剖面,图示的地形主要以高原和盆地为主;高原上相对高度较小,地形较平坦;图示剖面南北高,中部低;20°E经线不穿过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主要是撒哈拉沙漠,火山、地震少。第4题,结合图中纬度的分布可知:甲地为地中海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第5题,图中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甲地温和多雨,乙地草木枯黄;丙地炎热干燥;丁海区为地中海,夏季没有台风。
【加固训练】
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读图完成(1)(2)题。
(1)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A.受夏季盛行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D.受沿岸寒流影响
(2)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雅典()
A.纬度位置较低B.受西风影响较弱
C.地势相对较高D.距地中海较近
D
B
【解析】第(1)题,两地都属于地中海气候,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里斯本气温低于雅典,这是由于里斯本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因而气温低于同纬度的雅典。第(2)题,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雅典降水量低于里斯本,这是由于雅典离大西洋较远,受西风影响较弱,从大西洋上带来的水汽较少,所以雅典年降水量小。
本课结束(共22张PPT)
第2课时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第三章
课标要求命题趋势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1.基础性考法:认识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2.综合性考法:综合分析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3.创新性考法:结合现实中地理现象,进行地理生产生活实践,运用相关地理原理服务生产生活。
【必备知识排查】
1.世界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1)空间分布规律: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______。
(2)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①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一日之内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一日之内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
出前后。
②气温的年变化规律:一年之内陆地上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北半球)、最低值出现在
_____(北半球),海洋上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北半球)、最低值出现在_____(北半球)。
递减
14时
7月
1月
8月
2月
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______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地区降水多,______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____岸降水多,大陆____岸降水少。
(4)山地________降水多,________降水少。
赤道
内陆
东
西
迎风坡
背风坡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__________: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2)__________: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主要影响降水。
(3)__________:同纬度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内陆地区相反。
(4)______: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______: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__________:通过改变下垫面性质、大气成分等影响区域气候。
纬度因素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地形
洋流
人类活动
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填绘】
补绘出35.0℃、35.5℃的两条等温线
提示:
【点拨】
南极洲——世界最冷的地方
南极洲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获得太阳辐射少→热量少→气温低;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气温低;南极洲冰雪覆盖→反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南极大陆有南极环流(寒流)→降温减湿→气温低。
【思考】
为什么南北半球的气候类型分布不完全对称
提示:由于海陆分布不同,南北半球的气候类型分布并不完全对称,南半球甚至缺失某些气候类型,如苔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只在北半球有分布。
【核心要点突破】
一、气候类型判读方法
1.根据地理位置判读气候类型:
(1)根据热量带判断气候类型:0°~30°为热带,30°~40°为亚热带,40°~60°为温带。(受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影响,实际分布略有误差,如我国的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约34°N,而倭国的为40°N)
(2)依据海陆位置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仅分布在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部分分布在大陆西岸;季风气候仅分布在大陆东岸(温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
2.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区域自然特征主要受气候类型影响,如典型植被、典型动物、水文特征、土壤等。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只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再如斑马是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
3.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1)从文字材料或气候资料图中获取气温和降水的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其判读关键是从气候资料统计图中读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气温及降水。
(2)根据气温和降水判读气候类型的步骤及方法。
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
以形定位气温变化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北半球
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南半球
以温定带最冷(热)月均温最冷月平均气温>15℃热带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5℃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0℃温带气候
最热月平均气温2000mm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700~1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
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
以水定型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类型)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年降水量1500~2000mm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750~1000mm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800~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400~800mm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年降水量300~1000mm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雨)年降水量<250mm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但依然属于温带,其判读时注意最热月均温在
20℃以下,即气温的年较差小,可将其与亚热带气候类型区分。
二、特殊地区气候类型成因的分析
1.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
5.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狭长分布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6.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高考预测精练】
角度1气候类型的判读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1~3题。
1.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
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压带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
3.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甲站—乙站—丙站B.甲站—丙站—乙站C.乙站—甲站—丙站D.乙站—丙站—甲站
D
A
B
【解析】第1题,根据气温曲线可知三个气象测站7月气温均在一年当中最低,得知三个测站位于南半球。再根据三个测站气温高时降水多,气温低时降水少,可断定不可能是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气温与降水变化与图中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Revision 4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牛津上海版(深圳用)
-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 2025家具销售及安装合同
- 2025房产销售合同
- (正式版)DB1501∕T 0036-2023 《园林植物林荫千里光栽培技术规程》
- 2025违反合同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 2《走月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资管部面试题库及答案
- DB65T 3558-2013 多浪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 汽车抵押借款合同协议
- 村级访谈提纲范文三篇
- 胸穿、腹穿、骨穿、腰穿四大穿刺
- XB/T 903-2002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表面电镀层
- 参军入伍保留学籍申请表(模板)
-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课件-002
- 领导干部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概论课件
- 表面工程学第十二章-表面微细加工技术
- 基于AI的智能运维解决方案
- 2022年甬统表全套
- 法理学原理与案例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
- 智能IT运维监控平台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