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4.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第2课时)_第1页
【解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4.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第2课时)_第2页
【解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4.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第2课时)_第3页
【解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4.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第2课时)_第4页
【解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4.2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4.2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第2课时)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4.2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第2课时)

一、夯实基础

1.炎热的夏天,人站在树荫下比站在房屋的阴影下感觉更凉爽,是由于植物的()

A.光合作用B.吸水作用C.遮挡作用D.蒸腾作用

2.下列哪项与水分的蒸腾作用无关()

A.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B.促进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C.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3.南瓜植株生长旺盛时,每天要吸收大量的水,其中大部分水的去向是()

A.组成植物体B.留在植物体内

C.蒸腾作用散失D.用于光合作用

4.叶片中对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起作用的是()

A.表皮B.气孔C.叶肉D.叶脉

5.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

A.植物的根细胞已经停止光合作用

B.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

D.根系吸水对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动没有影响

6.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在光照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B.在光照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C.在黑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D.在黑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7.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作用。

(2)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填字母)

叶片表面积/mm2体积/mm3表皮厚度/μm

A2926414

B1446324

C3016215

D59312113

8.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二、能力提升

9.图A将叶片正面和背面涂上一层凡士林,图B没有涂凡士林,用透明塑料袋分别套上A、B两片叶,并光照一段时间。结果发现A叶片袋内无水珠,B袋内有水珠。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B.水分的散失是保卫细胞调节的

C.蒸腾失水是通过导管完成的D.水分的蒸腾必须经过气孔

10.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进行的?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有关?

(3)对比实验二装置,说明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一点不足之处:。

11.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甲)。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连接)。

(4)实验结论:。

(5)如图乙是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通过图中标注的部位(填数字)散失的。

12.取同一植物的四条大小相同且叶片数相同的嫩枝,A装置中枝条不处理,B装置中枝条叶片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油,C装置中枝条叶片的上、下表皮均涂上凡士林油,D装置中枝条切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油,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整至80g,其后每隔2h记录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用下面的曲线图表示:

(1)通过对实验方案设计的分析,我们可以根据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此实验属于(选填“定性实验”或“定量实验”)。

(2)装置中在水面上滴加几滴植物油是为了。

(3)曲线Ⅰ代表的装置是和。将装置D与装置对照,能说明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是叶。

(4)曲线Ⅱ代表的装置是;曲线Ⅲ代表的装置是。

(5)如果实验结束时A装置的质量为65g,B装置的质量为75g,则通过分析可知,叶片上表皮气孔的相对数量叶片下表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明确: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解答】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因为,水分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在蒸腾作用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表的温度,同时也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人站在树荫下比站在房屋的阴影下感觉更凉爽。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据此答题。蒸腾作用的意义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解答】解: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90%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被蒸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由上可知C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蒸腾作用的发生不但对植物体有重要的作用(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帮助植物体有效的散热),还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答】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5%,被植物体利用,约95%以上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通过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量,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帮助植物体有效的散热,还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D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叶片的基本结构如图:

【解答】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作用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的作用是运输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的作用。

故答案为:D

5.【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解答】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所以,如题干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说明,这段时间内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细胞处于吸水状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蒸腾作用的强度,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学会看图,能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解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你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蒸腾作用强弱如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有关系,题干中图示可以看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了三个部分:黑暗、光照、黑暗,分析图形可知,在黑暗处,吸收水分的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在光下,大体是中间部分是蒸腾作用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而两边部分是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1)蒸腾

(2)B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进行生物环境的适应、蒸腾作用器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在叶片上有气孔,气孔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解答】(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散失到体外的过程,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的器官是叶片,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能减弱蒸腾作用,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2)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的植物需要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所以,耐早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系列特点,比如,叶片表面积小,叶片厚度较厚等,比较表格中四种植物叶片中,B叶片的表面积小,皮最厚,这些有利于降低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最适应干旱环境,故B符合题意。

8.【答案】(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髓

(4)汽化(或蒸发)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蒸腾作用相关知识解题。据图可知,A是髓、B是木质部、C是树皮。

【解答】解:(1)检查装置密封性的方法是向U型管中加水,至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说明气密性良好;

(2)因为松树的叶刺状,表面蜡质,蒸腾作用弱,实验现象不明显;故常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

(3)据图可知,A是髓、B是木质部、C是树皮;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汽化,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故答案为:(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3)髓;(4)汽化(或蒸发)。

9.【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气孔散失水分,熟知,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上有气孔,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解答】根据题干所述,图A叶片正面和背面涂上一层凡士林,图B没有涂凡士林,再用透明塑料袋分别套上A、B两片叶,并进行光照一段时间,发现A叶片袋内无水珠,B袋内有水珠,说明A叶片气孔被封,没有进行蒸腾作用;B叶片气孔没有被封,进行了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出来,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10.【答案】(1)叶

(2)叶片的多少

(3)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缺少根,茎的吸水能力较弱,影响蒸腾作用(或对照不如实验二鲜明)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相关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明确: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在自身方面是叶片面积的大小,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解答】(1)植物可以进行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根据题干中图可知,A和B装置中,B没有叶片,叶片为此实验的变量,所以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吗?

(2)实验二中,A、B、C三个塑料袋内的叶片的数量不同,叶片的数量为此实验的变量,根据三个塑料袋中的水珠的数量可以说明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所以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3)和实验(二)装置相比较,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不足,实验一中,是植物的枝条,没有根,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没有根,茎的吸水功能与根相比较要弱的多,会对蒸腾作用有影响。

故答案为:(1)叶;(2)叶片的多少;(3)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缺少根,茎的吸水能力较弱,影响蒸腾作用(或对照不如实验二鲜明)。

11.【答案】(1)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叶的数量

(3)A>B>C

(4)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5)4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的相关实验,此部分内容为重点内容,熟记:在探究实验中,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在实验中要设置对照实验,即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解答】(1)题干图中可以看出,A的叶片多,B的叶片少,C没有叶片,A、B、C的变量是叶片,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可以形成对照实验,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该实验中A枝条有叶片,B枝条没有叶片,C没有叶片,叶片的数量不一样多,因此变量是叶的数量。

(3)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叶的数量,A枝条叶的数量多,蒸腾作用强,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来自量筒中的水分,所以A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快,B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慢,C枝条没有叶片,所以,几乎不进行蒸腾作用,故C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最慢,所以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4)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5)图中,1是表皮、2是叶肉、3是叶脉、4是气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水分主要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的,气孔是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4气孔来完成的。

故答案为:(1)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2)叶的数量;(3)A>B>C;(4)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5)4。

12.【答案】(1)实验装置中的失水量;定量实验

(2)4

(3)C;D;A

(4)B;A

(5)少于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以实验的形式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此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题干中获取信息,需要从曲线图中得出相应的结论,熟知: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水蒸气则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且在叶片上,上表皮的气孔数量少于下表皮的气孔数量。

【解答】(1)植物体内的水分会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且由于用油膜盖水面,量筒口用棉花团封,可以阻止量筒里面的水散失到空气中,由于植物体的蒸作用与光照强度和空气的温度有关,所以可以根据量筒中的失水量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所以如要研究光照因素对植物蒸腾量的影响,那么变量就是光照,而其余的条件均相同,由于可以根据量筒中的失水量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所以此实验属于定量实验。

(2)水面加油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分散失到空气中。

(3)根据题干所述,装置C中叶子的上、下表皮都用凡土林涂抹,和装置D没有中枝条一样,植物无法进行蒸腾作用,所以试管内的水不减少,所以,曲线Ⅰ代表的是装置C、D内水的变化情况。

将装置D没有叶片,装置A有叶片,且没有进行涂抹凡士林处理,可以正常的进行蒸腾作用,所以两者进行对照,可以证明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是叶。

(4)曲线II代表的装置是B,因为装置B中,叶片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油,下表皮气孔数量多,散失水分较多,A装置中枝条不处理,所以该纸条散失水分最多,所以,曲线III代表装置A。

(5)通过A与D组实验结果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植物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来进行的,如果实验结束时A装置的质量为65g,B装置的质量为75g,说明通过叶片上表皮散失的水分较少,所以通过A与B两组实验结果的对照分析,可以推断叶片上表面气孔的相对数量少于下表皮的气孔数量。

故答案为:(1)实验装置中的失水量、定量实验;(2)4;(3)C、D、A;(4)B、A;(5)少于。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4.2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第2课时)

一、夯实基础

1.炎热的夏天,人站在树荫下比站在房屋的阴影下感觉更凉爽,是由于植物的()

A.光合作用B.吸水作用C.遮挡作用D.蒸腾作用

【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明确: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解答】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因为,水分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在蒸腾作用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表的温度,同时也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人站在树荫下比站在房屋的阴影下感觉更凉爽。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下列哪项与水分的蒸腾作用无关()

A.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B.促进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C.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据此答题。蒸腾作用的意义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解答】解: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90%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被蒸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由上可知C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3.南瓜植株生长旺盛时,每天要吸收大量的水,其中大部分水的去向是()

A.组成植物体B.留在植物体内

C.蒸腾作用散失D.用于光合作用

【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蒸腾作用的发生不但对植物体有重要的作用(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帮助植物体有效的散热),还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答】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5%,被植物体利用,约95%以上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通过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量,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帮助植物体有效的散热,还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叶片中对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起作用的是()

A.表皮B.气孔C.叶肉D.叶脉

【答案】D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叶片的基本结构如图:

【解答】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作用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的作用是运输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的作用。

故答案为:D

5.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

A.植物的根细胞已经停止光合作用

B.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

D.根系吸水对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动没有影响

【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解答】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所以,如题干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说明,这段时间内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细胞处于吸水状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在光照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B.在光照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C.在黑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D.在黑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蒸腾作用的强度,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学会看图,能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解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你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蒸腾作用强弱如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有关系,题干中图示可以看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了三个部分:黑暗、光照、黑暗,分析图形可知,在黑暗处,吸收水分的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在光下,大体是中间部分是蒸腾作用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而两边部分是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7.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作用。

(2)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填字母)

叶片表面积/mm2体积/mm3表皮厚度/μm

A2926414

B1446324

C3016215

D59312113

【答案】(1)蒸腾

(2)B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进行生物环境的适应、蒸腾作用器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在叶片上有气孔,气孔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解答】(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散失到体外的过程,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的器官是叶片,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能减弱蒸腾作用,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2)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的植物需要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所以,耐早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系列特点,比如,叶片表面积小,叶片厚度较厚等,比较表格中四种植物叶片中,B叶片的表面积小,皮最厚,这些有利于降低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最适应干旱环境,故B符合题意。

8.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答案】(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髓

(4)汽化(或蒸发)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蒸腾作用相关知识解题。据图可知,A是髓、B是木质部、C是树皮。

【解答】解:(1)检查装置密封性的方法是向U型管中加水,至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说明气密性良好;

(2)因为松树的叶刺状,表面蜡质,蒸腾作用弱,实验现象不明显;故常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

(3)据图可知,A是髓、B是木质部、C是树皮;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汽化,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故答案为:(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3)髓;(4)汽化(或蒸发)。

二、能力提升

9.图A将叶片正面和背面涂上一层凡士林,图B没有涂凡士林,用透明塑料袋分别套上A、B两片叶,并光照一段时间。结果发现A叶片袋内无水珠,B袋内有水珠。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B.水分的散失是保卫细胞调节的

C.蒸腾失水是通过导管完成的D.水分的蒸腾必须经过气孔

【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气孔散失水分,熟知,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上有气孔,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解答】根据题干所述,图A叶片正面和背面涂上一层凡士林,图B没有涂凡士林,再用透明塑料袋分别套上A、B两片叶,并进行光照一段时间,发现A叶片袋内无水珠,B袋内有水珠,说明A叶片气孔被封,没有进行蒸腾作用;B叶片气孔没有被封,进行了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出来,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10.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进行的?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有关?

(3)对比实验二装置,说明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一点不足之处:。

【答案】(1)叶

(2)叶片的多少

(3)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缺少根,茎的吸水能力较弱,影响蒸腾作用(或对照不如实验二鲜明)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相关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明确: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在自身方面是叶片面积的大小,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解答】(1)植物可以进行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根据题干中图可知,A和B装置中,B没有叶片,叶片为此实验的变量,所以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吗?

(2)实验二中,A、B、C三个塑料袋内的叶片的数量不同,叶片的数量为此实验的变量,根据三个塑料袋中的水珠的数量可以说明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所以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3)和实验(二)装置相比较,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不足,实验一中,是植物的枝条,没有根,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没有根,茎的吸水功能与根相比较要弱的多,会对蒸腾作用有影响。

故答案为:(1)叶;(2)叶片的多少;(3)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缺少根,茎的吸水能力较弱,影响蒸腾作用(或对照不如实验二鲜明)。

11.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甲)。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连接)。

(4)实验结论:。

(5)如图乙是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通过图中标注的部位(填数字)散失的。

【答案】(1)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叶的数量

(3)A>B>C

(4)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5)4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的相关实验,此部分内容为重点内容,熟记:在探究实验中,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在实验中要设置对照实验,即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解答】(1)题干图中可以看出,A的叶片多,B的叶片少,C没有叶片,A、B、C的变量是叶片,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可以形成对照实验,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该实验中A枝条有叶片,B枝条没有叶片,C没有叶片,叶片的数量不一样多,因此变量是叶的数量。

(3)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叶的数量,A枝条叶的数量多,蒸腾作用强,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来自量筒中的水分,所以A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快,B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慢,C枝条没有叶片,所以,几乎不进行蒸腾作用,故C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最慢,所以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4)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5)图中,1是表皮、2是叶肉、3是叶脉、4是气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水分主要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的,气孔是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