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食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_第1页
大学生食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_第2页
大学生食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_第3页
大学生食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_第4页
大学生食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大学生食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初等教育学院小教理11-2、3班Risker调查小组大学生食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本文是为了掌握大学生的餐饮情况,从而对新疆师范大学的学生对食堂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直观反映食堂环境,价格等的偏好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的了解到学生的餐饮情况。在发问卷的过程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9份。整个调查报告从以下四各方面对问卷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第一部分调研背景与目的;第二部分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第三部分调查结果分析;第四部分调查后的总结和建议。另外,在调查问卷方面,采取了分类调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例如,对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调查及分析,以便使统计出来的结果,关于各类各个选项的选择情况一目了然,便于参考及统计分析。第一部分调研背景及目的背景分析: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在大学,每到开开饭时间,餐桌上总是杯盘狼藉,在这些餐盘中,剩着大量未吃完的饭菜,这些剩下的饭菜都将倒入食堂打潲水桶中,一天下来,倒掉的剩饭要累积好几大桶。做为一名90后的大学生,我们体会不到父母那一代对食物的珍惜。食堂大量的食物浪费,让人们觉得大学生节约食物的意识薄弱,很多学生都有浪费食物的习惯,渐渐的的淡忘了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对浪费食物的现象视而不见。研究目的:学校食堂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针对这令人痛心的浪费,我们想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探讨大学生食物浪费心理为切入口,探究食物浪费的原因。通过探究这些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有所该善大学生的食物浪费,加强学生对节约食物的意识,唤起大学生节约食物、杜绝浪费食物的传统美德。调查时间:2013年11月至12月调查对象:新疆师范大学文光校区学生调查人数:100人有效问卷份数:89份调查方式:抽样调查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谈话法观察法资料查阅法调查小组:Risker组员:柴叶君石莉热则古丽·阿卜杜热伊木托合尼亚孜·赛买提闫伟第二部分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被调查者背景情况分析:(1)被调查者的性别比例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男生所占比例为31.5%,女生所占比例为68.5%。在总体被调查者中性别不均衡,女生所占比例较多。(2)被调查者的所在年级(3)被调查者户口类型基本情况第三部分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1、您每月的生活费是多少?A.400-500B.600-700C.800-1000D.1500以内E.2000以上从图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有71%的大学生的生活费在600~1000元,约有2%的大学生生活费在1500元以上,而仅仅只有8%的大学生生活费在400~500元。根据采访的一些高年级同学说,刚进校时食堂的砂锅才3.5元一碗,现在已经大多6元~8元一碗。原来一个月的生活费是600~700元就够了,由于物价的不断上涨,生活费越来越不够用了,有时朋友聚会,买买生活用品,水果、衣服,一个月的开销就要多增加200元左右。这些都是导致生活费上涨的原因。2、你平均每餐饭大概花多少A.3元以下B.3~5元C.5~8元D.8~12元E.12元以上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9名同学平均每餐要花费3元到五元,五元到八元的学生也达到了40名同学,这说明学生的平均每餐的花费也不低,而只有仅仅1名同学每餐只花费3元以下,这些同学家里都来自农村,生活费也不高,这也进一步说明每餐的消费多少与生活费的多少有关,生活费高的同学自然花费要大些。这说明他们每餐消费的多少与生活费息息相关。3、你通常会剩下多少饭菜?A.从不剩B、1%~10%C.10%~50%D.50%~80%4、什么原因影响你浪费食物:A.不好吃B.点太多C.不卫生D.没胃口E.其他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11%同学从不剩饭,但在问他们时,他们大多数都有剩饭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因为其它原因会倒掉几次,但都很少这样做。每个人都会有浪费食物的时候,只是看是不是经常这样做,浪费食物与生活费的多少不是有直接的关系,同学们浪费食物的原因有很多的因素,有57%的人都是因为饭菜不好吃,这是主要浪费食物的原因,剩下的有些同学是因为点餐量过大,吃不完。有些是觉得食物不干净,吃不下。还有些是因为没胃口,不想吃。然而有些是因为其它的原因而浪费,比如说:自己的原因、挑食,天气的原因、没胃口,身体不好是也吃不完的原因。同学们的浪费都是有多种原因的,这让我们觉得他们的浪费是乎可以理解的,事实是这样的吗?5、你看到食物浪费的现象有何看法?A.没感觉习惯了B.觉得可惜,应节约C.感觉愤怒6、你对剩余食物的处理方式;A.打包带走B.置之不理C.看情况有11%的学生觉得浪费食物的现象没感觉、习惯了。有83%的学生觉得食物的浪费是可惜的,应该节约,不应该浪费。仅仅只有6%的同学是觉得愤怒的。在这一项调查中反应出,大学生对食物浪费的意识薄弱,对食物的浪费没有什么感觉,没有什么责任感。在对待事物的处理方式中,仅仅只有17人打包带走,有19%的人置之不理,有62%的学生会看情况而决定怎么做。怎么是这样的现象呢?通过在调查是的访问得到的答案是,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太麻烦,就算打包了,拿回去不一定会吃掉,还不如不打包。有些觉得吃不完就吃不完呗,打包回去吃都不新鲜了,说不一定吃了会拉肚子,没必要打包。有些同学是不好意思,别人都不在乎你在乎什么,想打包也不好意思。有些同学觉得打包感觉很丢脸,不愿打包,打包会觉得别人会用奇怪的眼光看自己,所以不会这么做。有些同学觉得这也不算浪费,因为吃不完的食物会有人处理的,他们回去拿去喂动物,这样不是浪费。在上面我提到同学们的浪费都是有多种原因的,这让我们觉得他们的浪费是乎可以理解的,事实是这样的吗?这里的调查结果感觉是乎也是这样,真的是这样的吗?7、你会因为饭菜倒掉而感到惭愧吗?A.不会B.会8、你身边的食物浪费现象多吗?A.极普遍B.较常见C.较少吃剩饭菜倒掉而感到惭愧的人仅有79%,说明大学生对粮食浪费并不在意,对节约食物的意识浅薄。试想想我们国家还是以个贫困的国家,在贵州的偏远山区,还有很多人吃不起饭,营养不良。那些小学生每天都是是饱一顿饥一顿的。我们又是浪费的食物也许他们见都没有见过。想想我们的浪费,就是他们的愿望,我们还有资格说这也不好吃,那也不好吃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为浪费找借口呢!问卷后面的10个问题都是大学生对食堂的满意程度,为什么有调查这些问题呢!因为学生对食堂不满意的话,他们会选择不在食堂就餐,这会导致学生的生活费不断上涨。从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食堂对的饭菜的新鲜度、餐具消毒情况、服务态度、就餐环境、饭菜种类等满意程度很低,学生在吃饭时对这些方面的还是很在乎的。第四部分调查后的总结和建议调查总结: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我国也是人口大国,人均占有量极少。学校食堂是我们的食物来源,我们从哪里买来食物,如何解决,这是我们的权力。但是许多人正在温饱线上挣扎,浪费等于把他们推向死亡的边缘。我们研究小组发现许多学生吃饭时总会浪费,垃圾桶总会满是没吃完的饭菜,浪费现象极为严重。虽然标语随处可见:粒粒皆辛苦,请珍惜粮食等。但浪费现象总是丝毫未减。同学们每天三餐几乎都是在食堂吃,这也让我们见识了触目惊心的浪费现象。从小学就会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每当自己在浪费粮食时,这些似乎都抛之脑后了。我们看到,很多同学把吃了一半的饭菜扔在桌子上,有的甚至只吃过一点。服务员把它们收拾了,扔进桶里,最后这些收拾起来的剩饭菜连同一些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被扔掉了,农民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东西落得如此,实在是很大的浪费。不要忘记,国内也还有许许多多因饥饿而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造成这样的浪费也许不能只怪同学们没有节约意识,有的同学会说,食堂做的饭菜不好吃。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学校食堂和学生两方面共同努力了,同学们要买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也不要多买。这很容易办到,因为自己都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吃多少,只不过总是会受一些饭菜表面现象的蒙蔽罢了,这样就要食堂方面保证饭菜质量,做到看起来好吃,也确实好吃。调查感悟与建议:1、学生自身提高节约粮食的意识虽然,食堂有浪费现象存在着许多客观因素。如:食堂的饭菜好久不变一次,吃都吃腻了等等。但是,同学们要找找自己的原因:食堂的饭菜太难吃了,就打少一点,够吃就行了。由此看来同学们对浪费饭菜的问题不太重视,不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这需要提高同学们的素质。强化中华儿女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2、建议学校食堂尽量把饭菜做好吃一点经我们调查,师大饭菜不知多久了还没变,我们都可以背出来了,所以希望食堂能够采纳同学们的意见,将饭菜种类换一换花样,让同学们吃好点,这样可以减少浪费现象的出现。3、学校加大宣传节约的力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