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456789101112DBCCDDAACCDB131415161718192021222324CDAACABADADB2015.11.1限时训练讲评卷251252官方事物官方手段战略体制模式意识形态强制强化控制维护统治指定实施禁止抑制限制改革指导引导宣传调整强调重视推崇稳定供应合法化政策制度规定决定文件报告政治政权国家权力法律官方常用词汇1每个历史时代的面貌是由时代的主力主角人物主导的。要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发现历史的主力主角的动向,体验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种种措施,制订的各种规制,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2规则制度是由时代的主力主角制订和维护的,主力主角的特点就是强制力量,不管其他人愿不愿意,只要主力主角愿意,形势就会朝有利于主力主角方面变化。规制对于主力主角来说是次要的,他们不需要的制度可以随时加以否定、修改。
3古代中国的主角:以皇帝为代表官僚集团
近代中国的主角:西方列强
现代中国的主角:以为人民服务的中共及政府
近现代西方:以(富民)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现代苏联:以苏共为代表的官僚集团。
4解题时要善于发现材料中人物的主力,更要准确的识别每个选项中所代表的人物,看选项中人物是否是主力。
暴力强制(+—),软化宣传(+-)1(2015年新课标2)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政治外交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经济体制)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文化教育)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国家整体战略)国家战略是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整体化统一范畴。是上位概念。一声令下,全国行动,百姓执行热潮。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战略2
(2014年新课标1)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事物不对应)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不利于解决粮食产量问题)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不利于农业-经济)(49-52)
官方想法:政府安全军事重工业+加大重工业投资投人城市人口+控制粮食农民3(2014年新课标2)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态势不对应不利)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政治事物不对应)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事物不对应粮食)
粮食是农民的主要收益,而被官方控制起来,不利于农民。进而不利于农业的发展。4(2013年新课标1)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制度还是人为设计的人物〉事物)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百姓)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官方强制)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知识分子)
5(2013年新课标1)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完全不符苏联农业-)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依据是现实,而非说法)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尚未开始农业改革1956年晓夫)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为了维护官方统治,官法进行虚假宣传,美化统治。是官方宣传实际上也是一种广告行为。6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事物不对应)
(租是农业产品收益不是土地)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谓词不对应:)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谓词错误控制=未肯定)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7(2013新课标2)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思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人物不对应:百姓)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不为主体不主要)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态势错误:旧形式)
8(2013新课标2)34.19世界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这种现象包括两类反差现象,所述原因必须是一因多果。而不能是一因一果。B国家分裂不利于经济+C经济发展利于民主政治,D战争不利于经济发展。A皇权贵族结盟使民主滞后,但武力统一了德国,有利于统一市场,促进经济+。9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土地兼并(事物不对应)
B促成社会分化(社会分化既不利也无此目的)
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事物不对应)
10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事物不对应教育无证据)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事物不对应:社会经济)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理解不全面:中共人物)
11(2012新课标1)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中国计划(虚假宣传与现实不符)→美国解读也出错误结论
A中美关系1971年变化,1958年后不是急剧变化。
B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
C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
1958年中国大跃进虚假宣传美化统治左倾错误。12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人物不对应贤君子)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不是强调的主体)
D.重农抑商(农:事物不对应没有出现农业)13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御史专门行使皇帝赋予的监察权不是官僚内部斗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时间副词错误)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权力不同地位不同)
主角隐藏,皇帝幕后操纵者,总导演,主力主角14(2011大纲卷)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官方是主力主角主要原因15(2011大纲卷)17.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政策的变化(官方政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B工业结构的调整(工业结构≠工业总产值)
C农业经济的波动(农业≠工业人物主导官方主力)
D中苏关系的变化(外国不主要)
16(2011新课标1)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主力主角)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非主要原因非主力)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事物不匹配)
任何官方行为都会有反对,但非主力反对无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针法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钳工国家考试试题及答案
- 乐理1级试题及答案
- 口语启蒙测试题及答案
- 保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数学考查试题及答案
- 肺栓塞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精益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知识产权大数据培训课件
- 口才与演讲训练教程(第四版)课件2-2普通话训练
- 新教师三年职业成长规划
- 理化检测员考试题及答案
- 应急疏散培训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片区2025届数学七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灵芝孢子油培训
- 公司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025年08月更新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全文
- 2025安徽医科大学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肥胖及代谢疾病外科治疗指南(2024版)解读
- 美发店租工位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