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1.读拼音,写汉字。(我们祖国的领土是shénshèng()不可qīnfàn()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守岛卫国这个小木匠希望拥有精湛的技艺,但他贪图享乐,学艺不精,今天磨niǔkòu()、nǐngluó()丝的时候,不小心把小mǔ()指yà()伤了。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A.爱憎(zēn) B.使绊儿(pàn) C.薄弱(bó) D.严监生(jiān)3.请在下列词语中,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预计

锻练

慰问

签字 B.惊疑

施行

崭新

引鉴C.停泊

期负

辽阔

奔赴 D.颤抖

慈祥

包袱

衔接4.下列句子中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听了这个消息,受到很大启发。B.我买了书包和文具盒,妈妈说它比它漂亮。C.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知识。D.星期三下午,我们全校同学都去看电影。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是(

)A.元宵彩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者“水浒传”的故事。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C.“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D.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7.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连贯的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②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③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④他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8.按要求写句子。(1)例: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缘、穿行。请仿照例句的写法,把“一个人动作很慢”写生动具体。__________(2)例: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钻出来。请仿照例句的写法,把“非常辣”写具体。__________9.请根据课内背诵内容填空。(1)君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用了对比的手法,赞扬了君子光明磊落的心理和行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_______________,何须马革裹尸还”凸显的就是这种牺牲精神。(2)在诗人的笔下,有“_______________,夜静春山空”的幽美寂静;也有“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的乡村气象;更有“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_”的童真业趣,其内容也丰富多彩,有的刻画了壮观的自然景象,如“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有的表达了激动的心情,如“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10.根据提示填写诗句、歇后语。(1)我的运气真不好,每次玩游戏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歇后语)(2)童年中有快乐的时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_”“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诗句描写了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语段一】: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语段二】:树林能遮阴、降温,也能蒸发大量水分。树林通过改变太阳辐射和大气流通,直接影响空气的温度、风速、降雨量等自然因素。有林区比无林区夏天温度低3~7℃,冬季要高0.5~2℃,雨量可增加15%~20%,暴雨通过林带风速能降低20%~25%。一棵树仅一个夏天,平均要向空中蒸腾2000公升水,故在森林的上空和附近,湿度要比没有森林的地区高15%~20%。森林自己形成一个小循环,使蒸腾的水蒸气补充大气温度,凝结成雨云而降水。11、根据下面的图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主要有八种说明方法,至少写出四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读语段,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语段一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分类别和作诠释。B.语段二主要运用的是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C.语段一主要介绍了雾凇的形状及分类,让读者对雾凇的认识更加明晰。D.有树林的地方夏天温度要比无林区低,冬季温度要比无林区高一些,这说明有树林的地方相对来说冬暖夏凉。13、根据语段内容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晶状雾凇就像冰晶,结构比较紧密,硬度大,所以也叫硬凇。()(2)树林能遮阴、降温,也能蒸发大量水分。()(3)一片小树林就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使蒸腾的水蒸气补充大气温度,凝结成雨云而降水。()(4)一棵树仅一个夏天,平均要向空中蒸腾2000公升水,可见植树造林对于改善环境有着巨大的作用。()14、阅读语段二,说说树林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15、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16、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诣:__________

乃:__________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__________________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B.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C.杨氏之子反驳了孔君平的话,表现得很没有礼貌。D.文中的“家禽”与现代汉语中的“家禽”意思都是一样的。18、下列句子中停顿恰当的一句是(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19、杨氏之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2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生命的一部分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见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同在家一样,躺在床上后也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当作一本书读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本有关中外历史知识的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我没有感到空虚和寂寞,像往常一样读了书。在旅行途中,在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页书呢?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出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不妨翻翻,发现某本书是“瞎糊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20、作者建议我们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21、第3自然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读第6自然段,你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请在文中找到并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文中首尾呼应的两句话是(

)(两个选项)A.我每天都离不开书。B.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C.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D.不可一日无书。24、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习作。在五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读过很多的课外书。读任何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我们都会有自己的一些感想。请你选择读过的一本书或是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题目可以是“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主标题。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②感想要真实具体。③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村名、校名、姓名。1.

神圣

侵犯

肃然起敬

纽扣

拧螺

轧【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神、侵、敬、螺、轧”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C【解析】C本题考查汉字字音,课下要注意区分前后鼻音,注意韵母的区别,以及多音字。A爱憎(zēn)——àizēngB使绊儿(pàn)——shǐbànrD严监生(jiān)——yánjiànshēng3.D【解析】D考查汉字字形。。A项“锻练”应为“锻炼”B项“引鉴”应为“引荐”。C项“期负”应为“欺负”。4.D【解析】D此题考查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辨析,题干中所给诗句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A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已过万重山”形容舟行之快。B出自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C出自柳宗元的《江雪》,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D出自宋代杨万里《小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某人才华刚刚展露出来就得到赏识,后来用来比喻新生事物一出现,就为目光敏锐者所发现。5.D【解析】D【详解】略6.D【解析】D【详解】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A《红楼梦》和《水浒传》是书,应该用书名号。正确形式: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者《水浒传》的故事。B这是一个排比句,中间应该用分号隔开。正确形式: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C此句说话的提示语在中间,不用冒号,应该用逗号。正确的形式是:“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7.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句子排序题就是把排列混乱、条理不清的几句话整理成排列有序、条理清楚的一段话。这类题型是对句子和句子之间内在逻辑的考查。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步骤是:①先阅读所有句子,粗略了解大意;②根据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首尾句;③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④根据句子间的关系进行排序;⑤再读排列后的语段,检查确定。根据上述方法,认真阅读句子分析可知,“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这句话是总起句,要放在第一位;“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这句话内容紧承上一句,放在第二位;“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这句话中“他就是这样来读……”紧接上一句中“他读书时……”,因此放在第三位,由此即可知本题答案。8.

老奶奶步履蹒跚的在马路上慢悠悠地走着,就像蜗牛一样慢慢地向前进。

这辣椒非常辣,辣得人面红耳赤,辣得人流出了眼泪,辣得人不停地打喷嚏。【详解】考查了句子的仿写,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1)“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缘、穿行。”句子运用比喻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点。把“一个人动作很慢”写生动具体,运用比喻的手法,突出“动作很慢”的特点。(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钻出来。”句子运用排比的手法,围绕一个意思把句子写具体。先突出某一情景的特点,再描述这一特点的不同表现。9.

君子坦荡荡

青山处处埋忠骨

人闲桂花落

子规声里雨如烟

短笛无腔信口吹

黄河远上白云间

青春作伴好还乡【详解】考查诗文词默写。(1)①“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出自《论语·述而》,意为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②“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徐锡麟的《出塞》。(2)①“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自王维的《鸟鸣涧》。②“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出自翁卷的《乡村四月》。③“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出自雷震的《村晚》。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自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⑤“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家。”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0.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童孙未解供耕织

彩丝穿取当银钲

短笛无腔信口吹【详解】考查课内默写与填空。(1)我的运气真不好,说明我玩游戏总是输。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孔夫子是指孔子,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里肯定有很多藏书,因此,他搬家的话,搬的东西肯定都是书。所以这句歇后语取“书”的谐音,写成“输”,形容赌博或是比赛的结果都是输的。(2)出自南宋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出自宋代杨万里的《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译文: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译文: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A【解析】11、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作诠释、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画图表。12、A13、

×

√14、树林能遮阴、降温,也能蒸发大量水分。树林通过改变太阳辐射和大气流通,直接影响空气的温度、风速、降雨量等自然因素。【分析】1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识记。题目提供的图片已经列出说明文常用的八种方法: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作诠释、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画图表。同学们根据图表内容填空即可。1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识记和判断。分类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作诠释:指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作用是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数字要准确无误,估计数字要有可靠根据。注意事项列举时间年代不属于列数字。作比较: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A.从语段一的“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可以知道语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语段一在说明雾凇形状运用了“过冷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这些科学严谨的词语来说明雾凇形状,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选项A说法错误。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B.从语段二的“有林区比无林区夏天温度低3~7℃”、“2000公升水”、“湿度要比没有森林的地区高15%~20%”等内容可知语段二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选项B说法正确。C.语段一介绍雾凇形状的分类以及雾凇的形成和结构特点,让读者更加了解雾凇这一自然现象。选项C说法正确。D.从语段二的“有林区比无林区夏天温度低3~7℃,冬季要高0.5~2℃”可以知道有林区与无林区相比,夏天的温度稍低,冬天温度稍高。选项D说法正确。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1)从语段一的“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和“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可知硬凇是粒状雾凇,不是晶状雾凇。题目说法错误。(2)从语段二的“树林能遮阴、降温,也能蒸发大量水分。”可知题目说法正确。(3)从语段二的“森林自己形成一个小循环,使蒸腾的水蒸气补充大气温度,凝结成雨云而降水。”可知题目说法正确。(4)从语段二的“一棵树仅一个夏天,平均要向空中蒸腾2000公升水,故在森林的上空和附近,湿度要比没有森林的地区高15%~20%。”可知题目说法正确。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同学们可以找语段二具有概括性的语句来概括树林的作用。示例:树林能遮阴、降温,也能蒸发大量水分。树林通过改变太阳辐射和大气流通,直接影响空气的温度、风速、降雨量等自然因素。A【解析】15、yì

wèi

yìng

qín16、

拜访

于是(就)

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17、A18、B19、思维敏捷、机敏聪慧【分析】参考译文: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15、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掌握。为:wéi做,行,做事:为人;wèi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应:yīng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yìng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16、本题主要考查解释字词和翻译句子的能力。“孔君平诣其父”意思: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诣:拜访。“乃呼儿出”意思:于是便叫他出来。乃:于是(就)。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17、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A.正确。B.错误。“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接着通过一件事具体的表现他的聪惠。因此“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是中心句,在短文中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C.错误。联系上下文理解,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以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更妙的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生硬地回答,采用了否定方式,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你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的意思,婉转对答,使孔君平无言以对。D.有误。文中的“家禽”指的是:家里的鸟。现代的“家禽”指的是:人工驯养的禽类。18、考查了文言文断句,结合句义、句子结构及语感进行断句。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意思: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断句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B.断句正确。C.“未闻孔雀是夫子禽”意思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断句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D.“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意思: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断句为:孔君平/诣父,父不在,乃/呼儿出。19、考查了对人物性格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杨氏之子由孔君平的姓想到孔雀,婉转地否定了孔君平“此是君家果”的说法,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表现了他的聪明、机敏和有礼貌。20、B【解析】20、

讲真理

传知识

陶冶性灵

赏心悦目21、“我”某次出差,丢了手提包,当天晚上因无法读书而不能入眠,后来“我”以台历为书,津津有味地阅读。22、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出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不妨翻翻,发现某本书是“瞎胡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23、BC24、要抓紧一切时间读好书,让书成为我们的终身伴侣,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变得充实而丰富,让我们的眼睛变得明亮而深邃,让我们的行为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解析】20、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根据“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这句话我们了解到作者建议我们读“讲真理、传知识、陶冶性灵、赏心悦目的书”。21、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概括主要事件时,要抓住事件的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我们仔细阅读短文第3自然段可以知道第3自然段主要讲了“我”某次出差,丢了手提包,当天晚上因无法读书而不能入眠,后来“我”以台历为书,津津有味地阅读。2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出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不妨翻翻,发现某本书是“瞎糊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可知,读书方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出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不妨翻翻,发现某本书是“瞎胡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23、考查学生对首尾呼应这种写作手法的掌握。首尾呼应是短文前后说明一个意思,即在短文开头提到一次相应的内容,结尾时再呼应一次。我们可以发现,本文开头说道“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短文结尾又说道“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这两句话相呼应。故选BC。24、考查短文的主旨。本文讲述了书作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