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题_第1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题_第2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题_第3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题_第4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竟考题(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总分40分,每个选择题2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1.下列能够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是( )A.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B.宋朝初年,南北方人口的比例是2:1C.“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TOC\o"1-5"\h\z下图中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3、 清乾隆年间,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A、设置台湾府 B 、册封“班禅”C设置驻藏大臣 D 、设置伊犁将军4、 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①扬州 ②杭州 ③广州 ④泉州C.①TOC\o"1-5"\h\z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永济渠一通济渠一江南河B永济渠一通济渠一邗沟C、通济渠一邗沟一江南河D通济渠一江南河一邗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是对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表现的概括。这种现象出现于()A.明朝前期 B. 明朝中期C.明朝中后期 D.两宋时期TOC\o"1-5"\h\z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主要是由于( )A.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相权威胁皇权C.国家统一的需要 D.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我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和空前强化分别是在( )A.西周和明朝 B .秦朝和明朝C.秦朝和唐朝 D .秦朝和清朝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下列对其介绍正确的是( )景德镇兴起于南宋哥窑是景德镇的名窑,它烧制的冰裂纹瓷器最有名明清时期景德镇所产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唐三彩是景德镇的独特发明“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 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C.经济发展的表现 D. 达官贵人的需要元朝以前,就有许多山西汾州、并州人迁至今新疆地区,与蒙古族、维吾尔族共同劳动生活。这说明( )北方战乱导致山西人迁往边疆维吾尔族蒙古族人民非常友善元朝以前新疆与中原地区联系紧密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共同开发了边疆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TOC\o"1-5"\h\z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 )①原子弹 ②印刷术 ③造纸术 ④火药 ⑤指南针A、①②③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13•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 )①.金城公主入藏 ②.鉴真东渡 ③.设立武举 ④.太原起兵A.④②①③ B. ④③①②C.④①③② D. ④①②③下列制度中影响至今的是( )A.分封制 B. 郡县制C.行省制 D. 世袭制根据下列一组历史图片的内容选出最恰当的主题是1 .1.f"1空严-1-.V-五世达轍掘见滴军平宦大小歩墾图元朝噩域国顾治帝和卓坂乱A.中原政权历来重视加强与藏族的关系B.中原文化对边疆地区具有向心力C.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与巩固D.中央政权平定边疆地区分裂势力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独特的建筑文化。下列建筑最能体现出封建社会皇权专制特征的是A.天坛B.太和殿C.长城 D. 避暑山庄唐朝前期,先后在西域设置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君主是()唐太宗2.唐咼宗3.武则天4.唐玄宗TOC\o"1-5"\h\zA.12 B.13 C.24 D.34我国古代四个时间长、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是( )A.汉唐明清 B. 唐元明清 C.宋元明清D.汉元明清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主要原因有( )经济文化世界领先2.对外交通相对发达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4.贸易往来利益驱动( )A.123 B.134 C.1234 D.234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诸多原因不包括统治者对外紧闭国门,对内重农抑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阻滞科技发展西方国家逐步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转变二、简答题1.完成下列填空1•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刺激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的书籍是 中国封建王朝最繁荣的时期是 中国最早的纸币产生地是 最早来到中国的外国传教士是 与图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此事件的时间和在位皇帝分别是??( 3分)此事件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4)此事件有何重要意义?(2分)三、材料解析题(14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世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世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依据材料,回答问题。TOC\o"1-5"\h\z(1)材料一中哪句话反映了开封城的发达?( 1分)(2)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说的是什么现象?(1分)(3) 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4) 《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 1分)(5)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2分)18.材料一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推行郡县制材料三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材料四罢中书省,废除宰相制,使朝廷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TOC\o"1-5"\h\z(1)。上述四则材料在地方上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4分)(2)。列举材料四中以外的军权强化的措施?( 2分)(3).在材料三中,山西省在当时属于哪一机构管辖?( 2分)(4)。从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皇权和相权有什么变化?( 2分)

四、分析说明题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右图)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货物以通有无”——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请回答:⑴从材料一图中,你可以归纳出关于唐朝对外交往的什么信息?( 2分)这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分)⑵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 2分)为此,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⑶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各是什么?( 4分)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启示?(2分)总结明朝中期以前中国的外交特点

列举14世纪到19世纪以来,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6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材 料 —材料二:材料三明清两朝都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的管理。请回答:(1)与材料一、二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列举一例和材料一、二类似的历史事件(4分(3)材料一、二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分)(4)明清两朝在西藏设立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4分)请你写出清朝对新疆、、台湾设置什么机构加强管理?6•你认为明清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五、探究题各民族之间友好交往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请同学们就我国古代民族关系这一主题进行探究。任务一:知识梳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中

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2)、元朝时我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新高潮,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列举在唐朝、元朝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史实各一例任务二:归纳概括材料:总结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民族大融合的三个高峰时期、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材料中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只填选项符号)①世袭制的推行 ②各族间的长期交往 ③统治阶级的改革 ④设立管理机构 ⑤实行“和亲”政策⑥少数民族的内迁⑦海外贸易频繁⑧确立“册封”制度 ⑨民族政权间的战争 ⑩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任务三:思考感悟你对民族关系有何看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ACABADCBCDD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AABACCDDAC二、非选择题(10分+14分+14分+12分=50分)26•⑴科举制度,(2分)隋朝(1分)⑵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增加考试科目,吸纳人才,巩固了政权;( 2分)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只攻读经书,不求实际学问,败坏了人才,严重危害社会的发展。 (3分)⑶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如有助于改变单纯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培养历史学习能力。)(2分)⑴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分)对外开放政策。(2分)⑵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2分)闭关锁国政策。(2分)⑶唐朝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唐朝在世界上的声望;清朝的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4分)启示:加强交流、实行开放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我国今天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2分)(学生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指南针一一战国时期,人们发现磁石指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4分)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4分)印刷术一一隋唐时期,早期的印刷术——雕版印刷在中国就出现了。北宋时,毕昇总结了以前雕版印刷的经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4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一一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意义与促进世界文明与进步的奥林匹克运动意义相一致。( 2分)①唐朝时,西藏地区称吐蕃。吐蕃与唐朝曾长期保持着联姻、经济文化交流、“和同为一家”的友好关系。(答出具体史实也可)(3分)②元朝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3分)③清朝时,规定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西藏作为办事大臣辖区,是全国二十五个省级行政区之一。(4分)这些历史事实表明,藏族早已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题

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5BBCBD6-10CACCC11-15DBBBD16-20DBDAB二、 读图分析题(14分)(1)①设置驻藏大臣或台湾府或伊犁将军或乌里雅苏台将军; ②平定噶尔丹叛乱或大小和卓叛乱;③戚继光抗倭或郑成功收复台湾或雅克萨之战(各 2分)(2) 中国现行疆域大大缩小(2分)(3) 元:设澎湖巡检司;明: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清:设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管理(各2分)三、 材料分析题(12分)(1)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各1分)(2) 鉴真东渡日本传法;玄奘西行印度取经(各2分)(3) 郑和下西洋(1分);意义:加强了我国同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