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说课教案5篇_第1页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说课教案5篇_第2页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说课教案5篇_第3页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说课教案5篇_第4页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说课教案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说课教案5篇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说课教案1

学习目标

1、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生字词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英子的变化中说说自己的想法。课前准备

1、展示屏。2、搜集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此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习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学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2、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3、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4、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1、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4、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29掌声

四、指导认字和写字

1、屏显本课的生字。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3、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4、学生练习写13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五、拓展活动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和谚语。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二、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1、学生自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分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a.学生自己先练读。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1、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学生齐读这段话。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2、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3、学了课文,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29掌声

四、抄写词语

先读、记,再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五、交流搜集的名言,背诵积累

1、你搜集到了哪些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呢?2、组织学生交流。3、让学生读读背背这些名言或谚语。六、实践活动

假如你的一个好朋友考试考得不好,他很难过,请你写一两句鼓励他的话。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说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长征吗?(教师简单叙述红军长征背景)谁愿意给大家讲一个有关长征的故事?2、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在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军爱民的感人故事。3、板书课题,齐读。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

1、过渡: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等等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一读课文,看能否从课文当中找到答案。(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打个“?”。2、同学们,预习的效果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文当中的生字词。(1)出示词语。藏族一段同胞朱德翻译糊涂怨不得平平展展

春耕播下菩萨糟蹋挨饿地区不饶人尽心尽力

(2)指名读,相机正音。提醒:“藏族”两个均为平舌音;“菩萨”、“糟蹋”、“糊涂”第二个字均要念轻声;“饶”声母为r;多音字“挨”在“挨饿”中读?SPAN>i,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3)开火车读,齐读。(4)用“尽心尽力”造句。3、理解词意。(1)本课的词语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2)讨论交流,相机介绍解决方法:查字典、向别人请教、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三、理清脉络

过渡:同学们,扫除了以上阅读障碍,老师相信你们能把课文读得更好。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长句。(师生评议)2、指导分段。全文一共有几个大段?各段说了些什么?四、学习课文第1、9自然段

(一)学习课文第9自然段

过渡:通过朗读,我们知道“菩萨兵”这个题目出自文中的一句话,请同学们快速地找出来。1、学生自由读,划出文中的句子。2、交流出示: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1)“菩萨一样的司令”是谁?“菩萨一样的兵”是谁?(2)是谁这样称呼他们的?(3)指导朗读:藏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注意读出感激的语气)(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过渡:藏民们原来的态度是怎样的呢?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交流: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1)抓住“一……早就……”等词语体会藏民的害怕。为什么害怕?想象反对军队是如何对待藏民的。(2)朗读体会。3、教师小结:藏民们原来是如此害怕军队,可是后来又称红军是菩萨兵,藏民们的态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五、教学生字

1、同学们,读完了课文,我们来写一写本课的生字吧!先把语文书打开,翻到课后第2题,拿出你的钢笔描红。写字之前,请大家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要注意三个“一”,同桌相互提醒。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写字。2、同学们,字写完了,我们再来看看这几个生字,看哪些字你原来就会写的,哪些字的结构比较复杂,你就重点记一记,可以在座位上书空。3、下面请同学们抄写生字词,把这些生字词牢牢地记忆在自己的大脑中。板书设计:

民:躲回流泪

菩萨兵↓↑↑鱼水情

军:急找春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学生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告诉大家,文中谁将谁称为“菩萨兵”?二、前后对比,提出疑问。1、你是从文中哪儿知道“藏民们将红军称为菩萨兵”的呢?找找看。(1)出示: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齐读(2)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是怎样的呢?(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处处为他人着想,只做好事,不干坏事。)2、是的,藏胞认为红军像菩萨一样,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有一颗仁爱之心。那一开始,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吗?再找找看,藏胞得知又有军队来,有什么反映?(1)出示: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你觉得,藏胞们吃尽了哪些苦头?学生想象说话。指导朗读,强调“吃尽了”。(2)引读:是的,反动军队一进入村庄就大肆掠夺,滥杀无辜,到处一片血腥。藏族同胞真是——“吃尽了苦头”,所以当军队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时,难怪他们——“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3、藏胞由一开始的又躲又跑(板书:躲、跑)到如今称红军为“菩萨兵”,究竟是为什么呢?(板书:→?)

三、精读重点,探究原因

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仔细读读课文2--7自然段,看看红军战士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画出有关句子。2、交流,相机出示朱总司令的三段话。3、交流。△出示:一天,朱德同志把翻译找来,对他说:“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1)请你自己读一读,看能从中感受到什么?(2)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呢?(?!怎么受得了呢得)

(3)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可以适当评价

(4)是啊,朱总司令首先想到的是――藏胞,深山的生活也许一天两天还能熬得过去,可这么多天了,让人怎么受得了呢?谁还想来读读这句话?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已经感觉到了朱总司令的焦急和担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里过着饥寒交迫,提心吊胆的日子,就焦急万分。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出示:朱总司令说:“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1)你们读读这段话,看看还能够体会到什么?(2)抓住“节气不饶人、赶紧、抢”,体会朱总司令的“急”

(3)是啊,如果不把地抢种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朱总司令真是想藏胞所想,急藏胞所急啊!谁能读好这句话?朱总司令一想到藏胞来年可能忍饥挨饿,真是心急如焚哪!你能读好这句话吗?(4)比较句子表达的情感。“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①这两句话,一句是翻译说的,一句是朱总司令说的,老师来当一当朱总司令,谁来做做翻译。请你们用心听一听,看能从中听出什么?(翻译对藏胞的埋怨、责怪;朱总司令对藏胞的理解和宽容)

②读翻译的话,理解“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

③那你能通过朗读将这份善解人意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一位对藏胞满怀体谅的朱总司令,

(5)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再次感受朱总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内心的焦急担心。△出示:第二天的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对大家说:“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1)学到这儿,老师发现你们可真会读书,还能通过朗读将你的理解表现出来,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能感受到朱总司令一心替藏胞着想,有着菩萨心肠。现在,让我们再读读朱总司令在春耕动员会上的发言,看又能感受到什么?齐读

(2)什么是“尽心尽力”呢?(就是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全心全意)

那朱总司令如此尽心尽力,是为了谁?(朱总司令想民所想,把藏胞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就是“尽心尽力”!)

⑵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①播下的种子仅仅指一粒粒粮食吗?(还有他们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

②是的,红军把对藏胞的关心、爱护也播下了地,他们希望,等到收获的季节,藏民们能够……能够……能够……

⑶谁愿意当当朱总司令,开开这个春耕动员会?指名读、齐读

4、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将朱总司令对藏胞的拳拳之心、浓浓之情表达出来。在藏胞们躲进深山,久未露面时,朱总司令焦急地说:——在翻译抱怨藏胞糊涂时,朱总司令说:——

在春耕动员会上,朱总司令发出号召:——

5、朱总司令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引读第七自然段。四、反复品读,体会深情

1、红军这群菩萨兵用真挚的爱打动了藏胞,处处替藏胞着想,他们在这里为藏胞春耕,打扫院子,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任和欢迎。几天以后,引读第八自然段——2、藏胞们终于回家了,看到红军战士所做的一切,流下了眼泪。他们将涌上心头的干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引读最后一句话——

3、此时此刻,再次读起这句话,你能体会到藏胞的心情吗?加提示语读: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4、藏胞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司令,这样的兵!红军的言行感动了每一个藏族同胞,他们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再读最后一句话

五、总结全文

1、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个小故事。红军不仅将包含着浓浓爱意的种子撒在了田间,更撒在了人民的心中。(板书:爱)

2、你觉得如果红军再次来到藏民居住的地区,藏胞还会又躲又跑吗?他们会怎么做?3、一路长征,一路故事,在红军足迹到达的每一个地方,他们都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当地的百姓建立浓浓的鱼水之情。正因为如此,这群菩萨兵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革命的成功。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说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7个生字。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将看到的事物写成。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列文虎克在观察中发现了显微镜和微生物,老人在观察中发现了商人的骆驼,那么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节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察告诉同学们。二、板书:观察中的发现

三、分小组先汇报自己在观察总的发现。四、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五、建议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成。1.出示一、两则,指导格式。2.口头,看看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写的具体。3.试着将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

继续写观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将看到的事物写成。学会修改自己的。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述本周的基本情况。1.格式正确与否。2.观察的事物及发现是否有新意。3.叙述是否较完整。二、对典型作品进行评议

1.出示佳作。·生读。·生评。·齐读。2、比较差的。·生自由读。·生评。·生改。三、根据所学知识在学习小组内评改作品。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五、作业

抄写改后的。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

一、完成“我的发现”

1.回忆这学期学过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2.出示小黑板。3.自由读,汇报带点字的特点。4.指导识记这些字。5.说说除了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也有类似情况。6.进行课堂练习巩固。二、完成“日积月累”

1.出示小黑板。2.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将顺口溜读通。3.指名或小组汇报读

4.归纳顺口溜的内容。5.试着背诵顺口溜。6.学生自由汇报课外积累的顺口溜。7.出示人体挂图。8.指名上前指出人体部位,根据指出标出器官的名称。9.指导看图读、记名称。10.指导识记生字。11.指导书写。三、作业

1.抄写“我的发现”词语。2.背顺口溜。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背顺口溜。二、谈话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资料,让我们这节课来开开眼界,受到启发吧!三、板书:观察与发明

四、展示资料

五、交流、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受到哪些启发。古今中外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让我们通过日常阅读和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家和发明发现的故事。同时,自己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那么不远的将来,伟大的科学家就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诞生了!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说课教案4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4.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说课教案5

一、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②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