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引人瞩目的一些海洋自动观测仪器设备在技术上的新突破。其中以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波浪、潮汐和海流综合测量设备,岸基雷达(测量海流、波浪和风)为特点。1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的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生产于70年代中期[2];1985年后,ADCP逐渐普及;进入90年代,ADCP的使用更加普遍。在80年代窄带ADCP技术(NBADCP)的基础上,90年代相继发展了宽带ADCP技术(BBADCP)、相控阵ADCP技术(PA-ADCP)、声相关海流剖面测量技术(ACCP)以及测量一个水平面上海流分布的ADCP技术。这四种技术中,前三种我国已在跟踪研究,不再赘述;第四种技术国内尚未引起太多的注意,有必要一提。普通的ADCP,不论是船载式/拖曳式/坐底式,还是自容式/直读式,均测量一个垂直面上的海流分布。在多数情况下它们能够满足使用需要,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测量特别狭窄海峡的海流,则遇到了问题。许多狭窄的海峡往往是交通要道其海流特别是涨潮流和落潮流通常很大,海流的实时信息对于在这种海峡航行的船舶安全至关重要。在航道的中央难以长期使用坐底的、直读的ADCP测流。原因是海流强大、交通繁忙,坐底的、直读的ADCP不便布放和维护。另一个原因是强流不断地冲动ADCP和水下信号传输电缆,可能使其挪位或遭受损坏。现实的需要促使ADCP技术从垂直方向测量朝水平方向测量发展。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RD仪器公司、SonTek公司和日本无线电公司在这方面都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2波浪、潮汐和海流综合测量设备利用压力传感器和矢量海流计技术形成的波浪、潮汐和海流综合测量设备这种设备的代表性产品是美国WoodsHole仪器系统有限公司的SeaPac2100型以及In-terOcean系统公司的S4ADW型方向性波浪、潮汐和海流计。两者均用精密石英压力传感器测量动态压力,用人工磁场电磁海流计测量两个水平流速分量,然后进行波浪能谱和方向谱分析,计算得出有效波高、有效波周期、跨零周期、谱峰周期、波峰周期、最多波向、平均水位、海流两个平均分量、平均流速和流向、29项分潮和余流等参数。[5]、[6]1997年美国Falmouth科学公司(FSI)推出一种三维波浪海流计(3D-ACMWAVE)。它用微切削加工的硅压力传感器代替石英压力传感器测量动态压力,用普通的三维声学海流计代替电磁海流计测量三个流速分量[7]。在同样的测量准确度下,硅压力传感器比石英压力传感器价格便宜约一半;在数据处理中,三维的声学海流计比二维的电磁海流计更具优势。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三维波浪海流计似乎更有发展潜力。利用压力传感器和矢量海流计技术所形成的波浪、潮汐和海流综合测量设备目前在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其不足之处是第一,虽然仪器的最大使用深度可达几十米,但由于动态压力随着深度迅速衰减,仪器允许使用的深度实际有限,对压力式波浪潮位计来说,厂商建议使用的深度仅5~15m[8]。第二,压力谱转换为波浪谱是基于一定的理论作出的,在海况恶劣时理论本身的适用性受到挑战,据之进行计算,可信度必然下降。利用坐底式ADCP技术形成的波浪、潮汐和海流综合测量设备这类设备分成两种:一种利用坐底式ADCP进行海流剖面测量,同时又在设备上增加第五个声束或压力传感器测量波浪和潮汐(相当于使用一个声学波浪/潮位仪或压力式波浪/潮位仪),例如美国EDO公司的APC-600型声学剖面海流计和SonTek公司的Argonaut-XR型垂向累计声学多普勒海流计[9]、[10]。这种设备不能得到波向参数。另一种既利用坐底式ADCP的四个声束测量海流剖面,又提取其信息计算波向谱,进而得出波浪的各种特性参数。国外从80年代后期开始这项研究,目前尚未见到正式产品。我国亦在开展相应的研究,此不详述。与第(1)种技术所形成的波浪、潮汐和海流综合测量设备比较起来,第(2)种技术能够进行整个剖面的海流测量,这是一个明显的优点,也是科技人员多年来坚持不懈地研究它的原因。它的局限性亦与第(1)种技术相似:在海况恶劣时,特别是在海浪破碎、出现大量气泡时,其测量原理和计算公式都会遇到困难。诚如某些研究者指出的那样,海面所包含的波浪信息最丰富,只要有可能,应当在海面直接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出现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于是第(3)种类型的测量设备应运而生。利用差分GPS技术形成的波浪、潮汐和海流综合测量设备全球定位系统(GPS)1989年第一颗工作卫星入轨运行,1994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目前GPS技术的应用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用于各种交通工具、飞行器和机动兵器的导航和动态定位二是用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超高精度的静态测量。把差分GPS技术与锚泊浮标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波浪、潮汐和海流综合测量,是GPS技术用于地球流体力学研究的一个实例。90年代初,为了配合欧洲遥感卫星ERS-1的试验,德国天文物理大地测量研究所(I-APG)专门研制了三套用于校准ERS-1上雷达高度计的锚泊浮标。浮标上安装了1台GPS接收机、2个倾斜传感器和1台膝上型计算机。GPS天线位于浮标顶部。浮标可在以锚块上方的海面为中心的、以2〜3倍水深为半径的圆圈内随波浪和海流运动。在距离浮标布放点15km左右的陆地参考站上安装了另外一台GPS接收机。在差分方式下,通过测量GPS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确定浮标天线相对于陆地参考站天线的三维位置,其准确度达到厘米数量级。倾斜传感器的作用是把由于运动而倾斜的浮标天线的位置换算成准确的垂直位置。根据浮标和陆地参考站的测量数据计算得出:瞬时海平面和平均海平面;与时间及位置有关的分立波高和平均波高;布放海区海流(潮流)速度和方向的变化。浮标给出的结果与邻近验潮站测量的结果一致,差别在2〜3cm之间。1991年9月这三套锚泊浮标布放在北海Danish附近,工作了3个月,完成了ERS-1卫星的25次测量。[11]南非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CSIR)使用普通的波浪浮标校准装置,对安装有GPS载波相位接收机的波浪浮标进行了专门的动态试验。校准装置模拟的波高4m、周期10s。参考站距离校准装置约30m。试验结果表明:浮标记录的位置与浮标转动时实际路径的差别在2cm之内;浮标计算的“波向”与校准装置设定的方向相差仅1°。试验认为,如果每秒采样一次,取10min平均值,对潮汐变化的监测就可能达到厘米的准确度。试验还指出,这种差分GPS的波向浮标不需安装罗盘,给实际使用带来很大方便。[12]1997年挪威OCEANOR公司率先在市场上推出了商品化的、使用差分GPS技术的Smart-800型波向浮标。它通过测量浮标在正北、正东和垂直方向上的速度得到波浪数据。波高测量范围土20m,准确度为幅度的2%;周期测量范围2~33.3s(当采样频率为1Hz时);波向测量范围0〜360°,准确度±5°(典型值)。浮标上的GPS接收机6~12通道,利用L1载波、CA码。陆地参考站可以是浮标系统岸站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把一个专用的、12通道的GPS接收机与浮标系统岸站安装在一起),也可以通过用户已有的差分订正信号源提供(使用RTCM104v.2.0格式)。浮标内配备32位的、功能强大的CMOS微处理机,以UHF(440~460MHz)视距通讯方式向岸站传输数据。整个浮标呈球形,直径0.8m,重量(包括电池)仅60kg。浮标壳体材料为聚乙烯,壁厚8mm。由于GPS、UHF天线和接插件全部安装在壳体内,没有外露部件,因此Smart-800型浮标的布放回收、维护管理远比普通波向浮标方便。[13]2.1.3岸基雷达(测量海流、波浪和风)70年代以来,利用岸基雷达探测海流、波浪和风的技术迅速发展,已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应用。进入90年代,岸基雷达在技术上仍然不断发展,体现在应用上就是产品形成系列,互相配套,满足不同使用的需要。下面列举CODAR和EuroGOOS两个例子,从中可窥一斑。美国CODAR海洋传感器有限公司(COS)是高频雷达测流技术的佼佼者,其产品Sea-Sonde1993年上市。标准的SeaSonde是一种岸基的HF雷达系统,它遥测海洋表层(海面下5第1期 90年代海洋自动观测仪器和平台技术发展动态 1m内)的海流场。两个雷达一般相距15~50km,各自测量径向的海流分量,探测距离大于60km;把它们重迭区域的海流分量合成起来,就能得到海区的海流矢量图。作为种二级输出,SeaSonde也能监测波向谱参数。SeaSonde工作频率12~25MHz,若距离元总数32个,距离分辨率可从3km变到1km,相应的最大探测距离96〜32km。在标准的SeaSonde面世后,最近几年COS根据使用的需要又开发了下列型号。(1)OffshoreWaveSonde(海上型SeaSonde)。它不是岸基,而是安装于海上固定的石油平台、锚泊的钻井船或者其它浮动的平台,监测平台附近的波向谱数据和表层海流,重点是海浪。(2)Hi-ResSeaSonde(高分辨率型SeaSonde)。它主要是为了满足在某些场合(例如海湾和港口)使用时所要求的高分辨率。工作频率改用VHF(47〜50MHz)。在距离元总数保持32个的条件下,分辨率300m,探测距离9.6km。Hi-ResSeaSonde1996年试验,1997年上市。[14](3)EEZSeaSonde(专属经济区型SeaSonde)。它主要是为了满足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监测的需要。工作频率约5MHz。天线形式为:用5根各2m长的鞭状天线构成一个五边形的超锐定向天线,安装在20m高的杆上;两组这样的天线相距30m(半波长);方向增益19.2dB。EEZSeaSonde于1998年4月完成海上试验。[15]“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IOC)1989年倡议建立的,1992年为联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定制化贴壁布设计与施工管理合同
- 2025年智能编织袋设计与制造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生鲜超市生猪肉采购配送合同范本
- 2025版保健品企业产品国内销售代理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版水路危化品运输及应急处理服务合同
- 2025版酒店会议室场地租赁及会议摄影摄像服务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代理合作协议书
- 2025版快递公司司机运输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汽车租赁服务合同条款解析
- 2024-2025学年平远县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正式版)DB15∕T 385-2020 《行业用水定额》
- 2025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手册报告
- 中国黄金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PEP版(一起)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光伏施工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GB 21256-2025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2025AI办公发展现状软件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北京员工待岗管理办法
- 停工缓建项目管理办法
- 淋巴水肿健康科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