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高三历史习题教法新探_第1页
以人为本高三历史习题教法新探_第2页
以人为本高三历史习题教法新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自本人珍臧版权所有仅供参考以人为本:高三历史习题教法新探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强调,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多设疑,让学生提问。而怎样设疑、怎样提问,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没有一条明确的路径可循。高三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知识,怎样应用?怎样提问?以前,我们教学生做题,总习惯于“做题一一对答案――个别纠正”。从教育学角度看,它注重的是教育者的活动,而没有注意到或很少注意到受教育者的活动。其次,人们对教育对象一一学生解历史题,长期的意识是“背书”,近几年,高考能力题含量的增加,又把学生送进题海中去了。这只关心了学生知不知的问题,没有关心学生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至憔有没有一种既能提高学生解历史题的能力,又能避免学生在题海中泡得时间太长而疲软的状态, 促进学生“知”“情”“行”和谐统一,乐于接受和实践的有效方法?就此,我想从解析习题来谈点看法,抛砖引玉吧。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延伸,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但不是活动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是一个自觉的、具有创造性成分的过程。做习题,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做习题,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的一个重要表现;做习题,是教师检测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会理解与应用多少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会解题目,不能只满足于做出答案;会解题目,应该“解析”题目的题干和题枝,从分析题目中,理解、应用所学的知识及原理,分析、体会命题人的良苦用心,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迁移能力、应用能力)、接受教育(人生观、道德情操、爱国主义、国防安全观念等等) 。备课本上。对于一套试卷,学生都能做对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必讲,避免重复;对于重点、难点的内容,或可以改进的、引申的,统一讲解,点面结合,提高效率。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得到统一的解决,节省了时间。后,把答案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订正,逐题分析,之后,教师把这些练习收上来,认真阅读分析,做好记录,再把练习分发给学生总结。教师在课堂上就本套练习指导学生提问。把这套练习题进行分组。比如,选择题,可以每 10个一组(当然不分组也可以),让学生提问。教师指导学生提问:“你认为这10个题目中最难的是哪一个?难在何处?”教师随堂解答,有点答记者问的意思。【例1】三国鼎立时下列哪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江东地区 D.荆州地区但黄河流域经济基础较好,且曹魏政权重视恢复和发展经济,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最后由三国分裂走向西晋的统一,完全可推导出 A正确。由。题中的“进步性”实际上就是指“统一因素”。考答案的!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加认真备课,要求教师加强自己的业务进修,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的题目,有的可能有共性,有的可能只是个别人的难题。这就特别要求教师适度把握,课前一定要分析透各个题目,把握好带共性的低、中、高档“难度题”。2基本相同,只不过提问的内容改换了一下: “你认为这10个题目中最””学生马上接过去说,“最难的”,“不是,这次要问最好的是哪一个?好在哪里?”教师随堂解答。2】明朝时,有位欧洲传教士到北京来考察学习,他不可能碰到必经之路,只有京剧到清朝时才逐渐形成。答案选C项。必经之路,只有京剧到清朝时才逐渐形成。答案选但命题人有意设置了一个历史情境, 既有趣,又有价值。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去卩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马克思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就是怀疑一切。一个唯唯诺诺、唯命是从、唯师是尊的学生,根本不可能创新。A充当教师的角色,提问其他学生:“你认为这 10个题目中最难(好)的是哪一个?”其他学生回答后, A学生要作出应答、解释,教师在旁边进行点评。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清朝开放的港口为B.厦门C.福州D.宁波E.上海,其中属于珠江流域的为 。A是正确的;上海属于长江流域;厦门、福州、宁波属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这是道典型的历史地理渗透题,考查效果理想。4】1895年,北京城门有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其中“割地”是指①香港岛②台湾岛③澎湖列岛④库页岛B.①③C.②③ D.②④1895年发生了中日战争,清军战败,赔款割地,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但同时,慈禧太后却在为自己的大寿忙碌,全然不知国耻何在,真是鲜明的反差。题中的香港岛,是在《南京条约》里被迫割让给英国的,库页岛是在中俄《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给俄国的。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在训练、评析练习题中发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弓I导学生互相配合、合作。(三)巩固提高、深化发展理(专题)“对号入座”,“你认为这道题用什么原理来解释比较合适?为什么?”5】1911年,袁世凯就任清政府的内阁总理大臣,这表明A.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B.北洋军阀的统治地位确立要我们分析其历史实质问题。A实指袁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的事;B的说法不正确,只能说明北洋军阀地位的上升, 权力渐渐加大;C也不对,这是在议和之前的事。D是正确的。6】20世纪20年代欧洲的赔款问题不了了之,主要是由于:B.英国实行的是大陆均衡策略D.德国的经济脆弱,赔不起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只有英国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英国的外交策略起决定作用。这样分析就能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答案选 B项。如运用有关原理对知识的理解,很有益处。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把它分得细一些,如,历史是发展的,事物的主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概念和内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等等。注意,这些原理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的相互融会贯通,在学生选题中明显反映出来。注意事项: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历史原理, 并能与实际解题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一个理论的应用过程。这样使学生深化对理论的理解、深化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创新。这是一个较高层次的实践活动。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有普遍效果和意义习主体形象的优势。这正好符合素质教育观一一“目中有人”,而排除了应试教育观的“目中无人”论。学生学习最可贵的动力是好奇心、 求知欲、学习中的乐趣以及对学习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通过激发学生“对于对象的诚挚的兴趣和追求真理、理解的愿望”,来促进他们的成长,“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 《人民日报》1999年3月2日第11版)。其实,爱因斯坦在这里说的学校教育,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教师、学生身上,教师的每一步教学教研活动,直接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说到底,我们学校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成功,教会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核心。或平淡的同学,这时也感觉“有望了”。其次要给学生成功的“梯子”,构建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大体可分是人的各项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学生在获得适时、实际的目标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很容易获得成功。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第1、2、3环节就是。钥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