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动脉瘤的诊治 广东省人民医院_第1页
夹层动脉瘤的诊治 广东省人民医院_第2页
夹层动脉瘤的诊治 广东省人民医院_第3页
夹层动脉瘤的诊治 广东省人民医院_第4页
夹层动脉瘤的诊治 广东省人民医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动脉夹层的诊治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主动脉腔内高速、高压血流从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中膜与外膜分离(甚或一并撕破外膜而破裂)的状况,外膜继而扩张膨出而形成夹层动脉瘤.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年自然发病率约5~10/100万。年龄高峰50~70岁。男女比例2~3:1。病因1、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AD患者中80%合并高血压,除血压绝对值增高外,血压变化率(dp/dtmax)增大也是引发AD的重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可使动脉内膜增厚,从而导致动脉壁中膜营养不良,这也是AD的重要诱发因素。

2、特发性主动脉中层退性性变

30-35%的夹层患者主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和胶原呈进行性退变,并出现黏液样物质,称为中层囊性坏死。中层退变的另一种类型是平滑肌细胞的丢失,这种类型的病变多见于高龄患者的夹层主动脉壁中病因3、遗传性疾病

在AD患者中常见三种遗传性疾病:马凡综合征、埃-当(Ehlers-Danlos)综合症、特纳(Tuner)综合征,这些遗传性疾病均为常染色体遗传病,有家族性,患者常在年轻时发病。

病因4、先天性主动脉畸形

最常见的是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狭窄和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缩窄患者夹层发生率是正常人的8倍,这类患者的夹层多出现在主动脉缩窄的近端,几乎从不发展至缩窄以下的主动脉。

病因5、创伤

主动脉的钝性创伤、心导管检查、主动脉球囊反搏、主动脉钳夹阻断乃至不恰当的腔内隔绝术操作均可引起AD。腔内操作造成的夹层常为逆行撕裂,随访中常发现夹层逐渐缩小至完全血栓形成,多数不需要手术治疗。病因6、主动脉壁炎症反应虽然梅毒性动脉炎引发AD的机率不高,但巨细胞动脉炎患者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主动脉壁损害与夹层的发生密切相关。

病因病理分型传统AD分型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Debakey分型和Stanford分型。Debakey将AD分为三型:I型:AD起源于升主动脉并累及腹主动脉;II型:AD局限于升主动脉III型:AD起源于胸降主动脉,向下未累及腹主动脉者称为IIIA,累及腹主动脉者称

IIIB。Stanford大学的Daily等将AD分为两型:A型:无论夹层起源于哪一部位,只要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A型;B型:夹层起源于胸降主动脉且未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B型。StanfordA型相当于DebakeyI型和II型,StanfordB型相当于DebakeyIII型。这种方法相比Stanford分型更为简捷实用。病理分型分区

上述经典的AD分型是为了适应传统的开胸主动脉置换手术而提出的,而AD腔内隔绝术对夹层裂口的描述要求更为准确。因此,根据夹层近端裂口的分布,特提出一套夹层裂口分区法。该法主要用从升主动脉根部到髂外动脉的9条分线将主动脉及髂动脉分为8个区。该分区法较经典的分型法对腔内隔绝术具有更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

0区:裂口位于升主动脉;1区:裂口位于无名干与左颈总动脉开口之间;2区:裂口位于左颈总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之间;3区:表示裂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的主动脉弓;

分区4区:裂口位于胸降主动脉;5区:裂口累及腹部内脏动脉;6区:裂口位于肾动脉以下腹主动脉段;7区:裂口位于髂动脉。

分区分类

Ⅰ类:典型的AD,即撕脱的内膜片将主动脉分为真假两腔。AD发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主动脉内中膜撕裂(通常撕裂起于中、外膜之间),所形成的隔膜将主动脉管腔分为真假两个腔。由于两腔压力不同,假腔周径常大于真腔,真假腔经内膜的破裂口相交通。夹层病变可从裂口开始向远端或近端发展,病变累及主动脉的分支时可导致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Ⅱ类:主动脉中膜变性,内膜下出血并继发血肿。由于主动脉内外膜弹力系数不同,加之主动脉中层变性等综合因素,易造成主动脉壁内滋养动脉破裂出血,并继发壁内血肿。影像学检查中往往不能发现其内膜存在破损或裂口。该类病变约占AD的10%-30%。

分类

Ⅱ类夹层又可分为两个亚类。A亚类:表现为主动脉内壁光滑,主动脉直不超过3.5cm,主动脉壁厚不超0.5cm。在声检查中约1/3的该类患者可发现主动脉壁低回声区,低回声区内无血流信号血肿平均长度约11cm,该类常见于升主动脉。分类

B亚类:多发生于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动脉内壁有粗糙的粥样斑块及钙化区,主动脉直径超过3.5cm,主动脉壁厚平均约1.3cm,约70%的该类患者可在超声检查中发现低回声区。该类病变发生于降主动脉的机率大于升主动脉。随访资料证实主动脉壁内出血及血肿形成的患者中28%-47%会发展为I类AD,10%的患者可以自愈。分类

Ⅲ类:微夹层继发血栓形成。指微小的主动脉壁内膜破损且有附壁血栓形成。这种病变在随访中呈现两种预后。如果内膜破损在继发血栓基础上愈合则称为不完全性微小夹层;如果破损扩大血流进入已经破坏的中膜则形成典型I类AD。

分类

Ⅳ类:主动脉斑块破裂形成的主动脉壁溃疡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可经CTA、MRA腔内超声等得以诊断。这种病变主要局限于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一般不影响主动脉的主要分支,溃疡病变的持续发展可导致主动脉破裂、假性动脉瘤或AD形成。

分类

Ⅴ类:创伤性AD。

分类

分期

急性期:指AD发病3天之内者;亚急性期:发病3天至2个月者;慢性期:为发病2个月以上者。各种病因、各型、各区、各类的AD均可纷呈于急性期和/或慢性期患者中。

临床表现

90%急性AD急诊病人可存在如下临床表现:一、疼痛:突发疼痛,开始最严重。疼痛非常剧烈,常常强于撕裂痛,破裂痛和刺痛。A型多位于前胸,B型多位于背、腹部;#AMI疼痛缓慢出现,随时间推移越来越严重。后者通常更加沉闷。二、心血管症状体征:1新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衰;2心包填塞;3胸腔积液;4脉搏改变:常见于颈、肱和股动脉,一侧脉搏减弱或消失,反映主动脉分支受压或内膜裂片堵塞其起源。三、压迫症状体征:1、累及主动脉分支颈动脉或肋间动脉,可出现神经症状如偏瘫、昏迷、截瘫等2、累及肾动脉可有血尿、尿闭及高血压3、压迫腹腔、肠系膜动脉:恶心、腹胀呕、泻、黑便等压迫交感神经节:霍纳(Horner)综合征压迫喉返神经:声嘶压迫上腔静脉:上腔静脉综合征四、其他#发热:高烧不常见,但主动脉壁释放致热原可导致高烧。高烧可以持续较长时间,可能被误诊为其他炎症。

#高血压:初诊B型70%有高血压#晕厥:疼痛;20%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可能晕厥但未见典型疼痛病史或神经病学所见

诊断急诊初步辅助检查近10年来,经食道彩色超(TEE)、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血管内超声(IVUS)等新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使AD的诊断日益快捷准确。心电图:可鉴别AD和心梗,但在AD累及冠脉开口时可同时存在心梗,约20%的急性A型AD心电图检查可出现心肌缺血或心梗的表现,此类患者不宜溶栓治疗。胸部X-线平片:可在60%以上的AD患者中发现主动脉影增宽。CT扫描:可发现主动脉双管征主动脉Duplex彩超

经胸主动脉彩超(TTE)和经食道主动脉彩超(TEE)。其优点是可在床边无创进行,无需造影剂,可定位内膜裂口,显示真、假腔的状态及血流情况,并可显示并发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包积液及主动脉弓分支动脉的阻塞。

对于A型0区AD,TTE的敏感性为70-100%,特异性可达80~90%,而TE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95%以上。对B型各区AD,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只有70%左右,尤其在并存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肥胖等情况下,其诊断的准确性更低。TEE的缺点是可能引起干呕、心动过速、高血压等,有时需要麻醉。

主动脉Duplex彩超

CTA断层扫描可观察到夹层隔膜将主动脉分割为真假两腔,SSD、MIP、MVR等重建图像可提供主动脉全程的二维和三维图象,是目前最常用的术前影象学评估方法,其敏感性达90%以上,其特异性接近100%。其主要缺点是造影剂产生的副作用和主动脉搏动产生的伪影干扰。

主动脉CTA断层扫描

MRA无创,可从任意角度显示AD真、假腔和累及范围,其诊断AD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均接近100%,有替代动脉造影成为AD诊断金标准的趋势。其缺点是扫描时间较长,用于循环状态不稳定的急诊病人有一定限制;另外,磁场周围有磁性金属时干扰成像,因而不适用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

主动脉MRA尽管无创诊断技术发展迅速,主动脉DSA仍然保留着诊断AD“金标准”的地位。目前常在腔内隔绝术中应用。新一代三维DSA造影对准确判断夹层裂口的大小和位置有其他各项检查难以企及的效果。DSA的缺点是其有创操作及造影剂均有导致并发症的可能。

主动脉DSA

常规操作方法:采用经动脉穿刺,将6F造影导管送至升主动脉或弓部,以20~25ml/s的速度注射造影剂40~50ml以正、斜位片全面评估AD裂口的数量、分布、大小及与重要分支动脉的关系,结合术前MRA和/或CTA精确评估瘤颈的口径、长度及扭曲度等,以最终选定腔内移植物和确定隔绝方案。

血管腔内超声可清楚显示主动脉腔内的三维结构,对AD诊断的准确性高于TTE和TEE。目前腔内超声探头的口径已可减小至8.2F,可通过0.035的导丝经穿刺导入。常在腔内隔绝术中应用,对评判夹层裂口和内漏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血管腔内超声

AD的诊断步骤

急起剧烈胸痛、血压高、突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两侧脉搏不等或触及搏动性中块应考虑AD

AD的诊断步骤

1.确定是否有AD:典型的AD容易明确诊断,但应该注意和动脉粥样硬化性主动脉瘤鉴别。

AD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的鉴别

AD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主动脉直径

轻度扩张

明显扩张

主动脉壁厚度

正常显著增厚管腔表面

光滑

粗糙附壁血栓

仅见于假腔内

管腔内血流速度减慢

仅见于假腔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