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_第1页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_第2页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_第3页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_第4页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HJH003-2015PAGE1PAGE1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以下简称实心方桩)的产品代号与标记、规格、型号、尺寸、原材料及构造、成品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产品合格证、堆放、吊装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铁道、公路、港口、水利等工程使用的实心方桩。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700碳素结构钢GB/T70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5223.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T14684建设用砂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73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J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JC/T540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JC934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JC/T950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用硅砂粉JG197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JGJ/T283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10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3产品代号与标记、规格、型号、尺寸3.1代号实心方桩的代号为PHZ。3.2标记PHZ—□—□—□—FQ/HJH003-2014带附筋,不带则不注长度L(以m为单位)型号(A、B)边长D(以mm为单位)实心方桩代号示例:边长500mm、长度12m、带附筋的A型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的标记为:PHZ—500—A—12—FQ/HJH003-20143.3规格实心方桩的常用规格按外边长400mm、450mm、500mm、550mm、600mm分为5种规格。3.4型号3.4.1实心方桩根据有效预压应力的大小分为A型和B型。其中,A型的有效预压应力不得小于4MPa,B型的有效预压应力不得小于6MPa。3.4.2实心方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3.5尺寸3.5.1实心方桩的基本几何尺寸见图1和表1,配筋和端板要求见附录A。D—边长;D—边长;L—长度。5保护层厚度+5mm-5mm6桩身弯曲度≤L/10007端板厚度不允许出现负偏差6检验方法6.1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拌合物应在搅拌站或喂料工序中随机抽取,并制作试件,与实心方桩同条件养护,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见GB/T50081。6.2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评定应按GBJ107执行。6.3自密实混凝土的检验自密实混凝土的检验应按JGJ/T283执行。6.4外观质量和尺寸的检查外观质量和尺寸的检查工具与检查方法见表5。表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的检查工具与检查方法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工具与检查方法测量精度值(mm)1长度用钢卷尺测量12边长用卡尺或钢直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垂直的两边长,取其平均值15桩端部倾斜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与端板紧靠,测其最大间隙处16桩顶对角线之差用尺量测桩顶两个对角线差17桩身弯曲度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量其弯曲处的最大距离18保护层厚度用深度游标卡尺在桩的中部同一断面的四项不同部位测量0.19漏浆长度用钢卷尺测量110漏浆深度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0.111裂缝宽度用20倍读数放大镜测量0.017检验规则应符合JC934的规定。8标志、产品合格证应符合JC934的规定。9堆放、吊装和运输9.1堆放9.1.1实心方桩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有排水措施。9.1.2实心方桩堆放时,最下层宜按两支点简支在垫木上(如图2所示),垫木支承点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并采取防滑、防滚措施。若堆放场地地基经过特殊处理,也可采用着地平放。图2两支点法位置9.1.3实心方桩应按规格、长度分别堆放,堆放层数不宜超过表6的规定。表6实心方桩堆放层数截面(mm)堆放层数400×400≤7450×450≤6500×500≤5550×550≤5600×600≤49.2吊装应符合JC934的规定。9.2运输实心方桩在运输过程中的支承要求应符合9.1.2规定,且应捆绑牢固。严禁层与层之间的垫木与桩端的距离不等而造成错位。

附录A(规范性附录)实心方桩配筋和端板A.1实心方桩配筋位置和基本尺寸应符合图A.1和表A.1的规定。注:四边形截面转角处共四个圆弧,并控制圆弧的半径在20mm±1mm;图A.1实心方桩剖面图表A.1实心方桩几何参数表桩边长D(mm)主筋Dp(mm)400307450357500407550457600507A.2实心方桩连接端处的端板的结构形状和基本尺寸应符合图A.2和表A.2的规定。注:端板转角处的圆弧应平衡、圆滑过渡图A.2实心方桩端板详图表A.2实心方桩端板参数表端板参数表边长D(mm)型号主筋D’(mm)Dp(mm)d1(mm)d2(mm)h1(mm)h2(mm)ts(mm)规格数量400AΦ12.68397307142211.08.022BΦ12.612142211.08.022450AΦ10.71244735712209.56.520BΦ12.612142211.08.022500AΦ12.612497407142211.08.022BΦ12.616142211.08.022550AΦ10.72054745712209.56.520BΦ12.620142211.08.022600AΦ10.72059750712209.56.520BΦ12.624142211.08.02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吊钩中间吊钩置于中间纵向主筋的右侧(可不设)上下两只吊钩置于中间纵向主筋的左侧中间纵向主筋中间吊钩置于中间纵向主筋的右侧(可不设)上下两只吊钩置于中间纵向主筋的左侧中间纵向主筋图B.1吊钩位置示意图垂直于桩长方向沿桩长方向垂直于桩长方向沿桩长方向

附录C(资料性附录)桩尖图C.1桩尖示意图

附录D(资料性附录)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的力学性能表D.1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的力学性能规格型号主筋附筋箍筋单节桩长L(m)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桩身抗裂弯矩kN∙m桩身极限弯矩kN∙m桩身结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kN桩身结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桩身结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kN抗拉标准值(一级裂缝控制)kN400A8Φ12.6204.0≤145.0310514933002801000870B12Φ12.6204.07.3113322330015001255450A12Φ10.7204.04.3313518341774001080950B12Φ12.6204.05.8916225342015001285500A12Φ12.6225.0≤154.86195291515248015001310B16Φ12.6225.06.3523138750020001705550A20Φ10.7225.04.82256395623756018001570B20Φ12.6225.06.5431154758525002125600A20Φ10.7256.04.09200440742562518001590B24Φ12.6256.06.5940273167530002545注1:根据工程设计需要也可生产其他规格、型号、强度及桩长的方桩,但其力学指标应另行计算。2:计算公式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混凝土强度等级取C60,成桩工艺系数取0.75。附录E(资料性附录)桩接头连接方式附录F(资料性附录)桩与承台连接方式附录G(资料性附录)基桩检测与验收1、实心方桩运到工地后,监理、施工单位应对进入工地的所有实心方桩的规格、型号、尺寸、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堆放及桩身破损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桩禁止使用。2、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进入施工场地的实心方桩进行随机见证抽样检测,检测符合下列规定:2.1沉桩前,每种桩型随机抽取一节实心方桩进行破坏性检测,检测项目为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钢筋数量、钢筋直径、钢筋布置、端板材质及厚度、尺寸偏差、外观质量、钢筋保护层厚度等。2.2沉桩过程中每栋建筑物应随机抽查已截下的桩头,进行钢筋数量、钢筋直径、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钢筋布置、端板尺寸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检测数量每单体工程不应小于总管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3、工程桩施工前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实验,并应压至破坏,实验数量不应少于3根。4、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检测应符合JGJ106的要求。5、检测结果评价:5.1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评价应给出每根受检桩的桩身完整性类别。出现裂缝和缺陷的永久结构的抗拔桩或以承受水平力为主的桩应判为Ⅲ类或Ⅳ类桩;桩身的混凝土受损及桩身出现斜裂缝或垂直裂缝的受压桩应判为Ⅲ类或Ⅳ类桩;当裂缝长度小于桩截面周长的1/3且为水平裂缝时,可改判为Ⅱ类桩;确认接头焊缝质量存在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