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长度密度测量实验报告_第1页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长度密度测量实验报告_第2页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长度密度测量实验报告_第3页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长度密度测量实验报告_第4页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长度密度测量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度与密度的测量·试验汇报长度测量:一、试验目的1.理解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措施。2.熟悉仪器的读数规则及有效数字运算法则。3.掌握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措施及测量不确定度估计措施。二、试验原理米尺米尺是平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测量仪器。米尺的量程大多是0~1000.0mm,均匀分度,分度值为1.0mm,其读数规则应是估计到其分度值的1/10。注意:待测物与米尺刻度线贴紧;若米尺刻线从端边开始,测量时从非端边的整刻度线作为起点;可由不一样起点进行多次测量,以减小系统误差。视差的来源是由于待测对象与标尺不紧贴,以致测量者从不一样角度看去,会导致读数的差异,如图1所示。此外,读数时应使待测物断面在两眼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应养成用两只眼睛读数的习惯。图1游标卡尺游标卡尺的构造如图2所示,量爪A、C与主尺L相连,B、D及深度尺G与副尺S相连;M为紧固螺钉,N为推把。A、B构成内测量爪,可测内径及槽宽;C、D构成外测量爪,可测长度、厚度及外径;G可测深度及台高。当卡口合拢时,主、副尺“0”刻度线重叠,深度尺端面与主尺端面重叠。主尺的长度决定了游标卡尺的量程,副尺的刻度决定了游标卡尺的分度值。图2图3游标卡尺的原理:主尺上n-1个分度所对应的长度为(n-1)mm,副尺上n个分度所对应的长度也是(n-1)mm,如图3所示,因此主尺与副尺每个分度值之差即格差为εx=mm=mmεx就是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划单位即分度值。一般游标卡尺有10、20、50、100分度等几种,所对应分度值分别为:0.1mm、0.05mm、0.02mm和0.01mm,使用的比较广泛的是50分度游标卡尺。游标卡尺的读数措施是:游标卡尺的读数由主尺读数和副尺读数两部分构成,主尺上读出毫米位的精确数,毫米如下的尾数由副尺读出。若副尺上第m个刻线与主尺上某刻线(k+m)重叠,因格差为εx,故可断定副尺零刻线与主尺上第k个刻度线相距mεx.于是可得待测长度为x=kmm+mεx操作注意事项:①使用卡尺应采用左手持物,右手握尺,用右手大拇指控制推把,使游标沿着主尺滑动,被测物应放在量爪的中间部位(厚的地方);②测内径时量爪与待测物轴线平行,测外径时量爪与待测物轴线垂直,测深度时主尺端面应与待测物端面吻合;③测量前记下零点读数xo,注意判断xo的正负,多次测量时在其平均值中减去xo;④注意保护卡尺,测量时不应将待测物卡得太紧,卡住待测物体后切忌来回挪动;用完将其紧固螺钉M松开。3.螺旋测微器螺旋测微器是运用螺旋进退来测量长度的仪器,常用于测量小球的直径、金属丝的直径和薄板的厚度。试验室中常用的螺旋测微器的外形如图4所示,量程为25mm,分度值为0.01mm,极限误差为0.004mm.图4读数时,要读出主尺上的读数尚有微分筒上的读数,注意不要丢掉主尺上也许露出的“半整数”,副尺读数时应包括一位小数。此外,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之前,应先记录零点读数xo.这是由于当转动棘轮使测微螺杆与顶砧刚接触时,微分筒的端面的读数应为0.000mm,否则就应当记录初始读数,也就是零点读数,以便对测量值进行修正,测量成果应是:测量值=读数值-零点读数。读零点读数时应注意微分筒上的零刻度线在主尺横线的上方还是下方,对应零点读数分别为正值还是负值。注意事项:①为防止弓形手柄热膨胀,使用螺旋测微器应左手捏持弓形手柄上的绝热塑料垫块;②测量时不得直接旋转副尺套筒;③测量小球直径在桌面上完毕,不要将螺旋测微器拿起来读数;④测量完毕,应将测微螺杆退回几转,使顶砧、测微螺杆离开一定间隙,以防外界温度变化时因热膨胀而使顶砧、测微螺杆过度压紧、损坏螺纹。三、试验仪器米尺、50分度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教科书、半空心圆柱体、钢球。四、试验环节1.以米尺测量教科书的宽度l。测量时采用如下四种不一样的措施各测4次:(1)米尺同一起点,对教科书同一位置(l1i);(2)同一起点,不一样位置(l2i);(3)不一样起点,同一位置(l3i);(4)不一样起点,不一样位置(l4i)。2.以游标卡尺在不一样方位测量半空心圆柱体(图2)的外径D1、内径D2、高度H1及深度H2各4次,并求其体积。图23.以螺旋测微器在钢球不一样位置的三互垂方向测量其直径D6次,并求其体积。五、数据处理用米尺测量教科书宽度l单位:; 允差:0.01; 0.0058cm次数il1l2l3l4起点终点起点终点118.490.008218.4902.0020.4918.490.00822.0020.4918.490218.4818.493.0021.4918.493.0021.4918.49318.500.004118.4904.0022.4818.480.00414.0022.4918.490418.4918.495.0023.5018.505.0023.4918.49平均18.490.004918.49018.490.004918.4900.0080.0060.0080.006用到的重要公式:,,,成果表达:l1=18.49±0.008l2=18.49±0.006 l3=18.49±0.008 l4=18.49±0.006 用游标卡尺测半空心圆柱的几何尺寸并求体积:单位:;零点读数0.000;允差:0.002;Ubx=0.0012cm物理量次数13.0000.00153.0000.00122.0000.00152.452023.0023.0022.0002.45233.0000.000583.0000.00062.0020.000582.452043.0023.0002.0022.452平均3.0010.00073.0010.00072.0010.00072.45200.00000190.00000190.00000190.0012用到的重要公式:V=成果体现式:Uv=0.0001313.516±0.00013cm3用螺旋测微器测定钢球直径求体积:单位:;零点读数:x0=-0.0009;允差:0.0004;UbD=0.000058三互垂直径次数DxiDyiDzi12.22152.22162.221522.22162.22152.2215未修正零点2.22153修正零点2.2224sDi0.000050.000026uaD0.000029uD0.00006用到的重要公式:

V=U成果体现式:

UV=密度测量:一、试验目的1.理解测定密度的基本措施。2.掌握用静力称衡法测定不规则固体的原理和措施。二、试验原理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用流体静力称衡法间接地测出其体积,用静力称衡法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最终可转化为质量的测量。设牛角扣在空气中的视质量m,烧杯和水的质量m1,放入牛角扣后,烧杯和水的质量m2,水的密度为ρ(m2-m1)g=ρ水gVm=ρV排则ρ=三、试验仪器电子天平、铁架台、牛角扣、已知液体(水)、玻璃烧杯、细线、温度计。四、试验环节1.测定牛角扣在空气中的质量m;2.测定牛角扣在水中的视质量m1。先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m2;然后用细线拴住牛角扣,悬吊于烧杯的液体中,不要露出水面或接触烧杯底或杯壁,称出烧杯、水和牛角扣的质量和m3;牛角扣在水中的视质量m1=m3-m2;3.获得水的精确密度ρ0,在试验前后分别测室温θ和水温θ五、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天平操作环节和操作规则。天平使用前需要预热。首先要调整4个脚使仪器保持平衡,水平仪内气泡位于圆圈中央。称量物品要放在秤盘中央。注意初始要将天平清零;2.在液体中称衡时应注意不使待测物体露出水面或接触烧杯,并应防止待测液体与水混合;3.试验中应注意随时排除附着于待测样品上的气泡,排除措施可以用细丝轻轻摇振;4.不要去皮。六、数据处理单位:质量g,密度:g/cm3水温:T=(T1+T2)/2=(15.95+17.9)/2=16.93℃ρ水=998.80kg/m3=0.9988g/cm物理量次数m0im1im2i13.76282.15285.301.192223.75282.06285.271.166833.75281.94285.141.1705平均值1.1765用到的重要公式:

ρ成果体现式:ρ=1.1765g/cm试验思索及总结:一、某游标卡尺的分度值为0.01mm,主值分度值为0.5mm。试问:其游标的分度数为多少?游标部分的长度为多少?答:游标的分度数为50,游标部分的长度为24.5mm。二、待测物体放入液体后,表面为何会产生气泡?怎样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