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餐桌礼仪文化研究6100字(论文)】_第1页
【中英餐桌礼仪文化研究6100字(论文)】_第2页
【中英餐桌礼仪文化研究6100字(论文)】_第3页
【中英餐桌礼仪文化研究6100字(论文)】_第4页
【中英餐桌礼仪文化研究61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中英餐桌礼仪文化研究ResearchonChineseandEnglishtableMannersculture目录20318摘要: I20035前言 16311中英餐桌礼仪简介 1203541.1用餐服饰 259151.2餐具的使用 2125601.3上菜顺序 3230721.4宴会席位排列规则 3242132中英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原因 4258472.1中英文化内涵差异 478062.2中英思维方式差异 5133322.3中英价值观差异 5297603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英餐桌礼仪文化融合 66816结论 630149参考文献: 8ResearchonChineseandEnglishtableMannersculture前言礼仪在人际交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商务交往中甚至是在跨国的商务活动当中,礼仪也是同样的重要。由于中英文化分别来源于东西方两种文明,因此,中英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西方人考虑问题的方式比较简单,表达起来也是直截了当,人们可以直接明白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而在中国,人们更喜欢琢磨和推敲,所以这种思考模式体现在语言方面,体现为人们更喜欢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中英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在商务活动中商务礼仪的差异。西方人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人则是家国情怀浓重,很看重集体主义。这也就导致了在认识和接受文化差异的同时,要尽量淡化文化差异,这对于跨文化国际商务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表现,餐桌礼仪,酒桌文化以及合作场合等方面来讲述中英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礼仪的影响。1中英餐桌礼仪简介餐桌礼仪是在就餐时的礼貌规则的集合,它包括对于餐具的正确使用,客人就座的次序安排,就餐过程中大众进餐规则的遵守等等。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餐桌礼仪规则,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餐桌礼仪会使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障碍,促进交流。中国是礼仪之邦,餐桌礼仪文化也占据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民以食为天,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开始关注食物和饮食相关的文化和礼仪。餐桌礼仪是从周朝开始形成的,那时这些礼仪对于古代社会就有巨大的影响。经过辈辈的传承之后,这些礼仪被古代人所接受并且传承到了现代社会当中。现代人见面的问候语不是西方的:“你最近好么?”而是“吃了么?”饮食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作为饮食文化一部分的餐桌礼仪同样也备受瞩目,它是人们在外社交时的名片之一,所以与人交往的时候要注意餐桌礼仪。西方的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他们受到法国拜占庭文化启发,形成了一系列细致的餐桌礼仪。从罗马时代开始,餐桌礼仪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专业。国王应该坐在高位,王子、公爵和其他贵族应该在音乐开始之后向国王传递菜肴。然而,不同的国家那时有不同的餐桌礼仪。例如:在不进食的时候,法国人总是把手放在桌子上而英国人总是把手放在膝盖上。在意大利文化影响了法国文化之后,餐桌礼仪变得更为优雅和精致了。由于中英两国在自然环境和劳动方式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两国的餐桌礼仪方面有许多的不同,如:用餐服饰的差异,餐具使用的差异,上菜顺序的差异,宴会席位排列规则差异等。1.1用餐服饰在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各个商务人士大多是企业的代表,所以为了保障商务企业形象得到提升,中英双方都会在第一印象的穿着服饰上下功夫。近年来,伴随着中英方文化交际深入发展,在商务晚宴中,中国商务人士从过去男士穿着中山装和女士穿着旗袍参加各种商务宴会到如今男士穿着浅色系西装领带皮鞋和女士在正式的晚宴中穿优雅的商务套装(多为西装款套装)或者代表着中国特色的中式礼服(包括旗袍或含“中式特色”礼服),其独特魅力在于中国的文化内涵。英国商务人士西式服装是立体型的服装,英国商务人士讲究穿着整体美观效应,用浓郁的时间展现出美丽的人体形态。英国商务人士男士通常在商务会议期间穿着西装,白衬衫和领带,皮鞋。而英国商务女士在商务会议期间的正式餐桌活动中则穿着素雅色系的礼服或者商务套装。从中英商务人士参加商务晚宴的服饰可以看出,穿着正式的服装不仅是对商务活动的尊重也是对商务礼仪的熟练运用,中英双方男士在晚餐服饰上穿着大同小异,主要为女士的宴会服装更具加分色彩。1.2餐具的使用商务活动,中方宴请英方,筷子是中国最重要的餐具。一般而言,筷子整齐地放在碗的右侧,饭后整齐地直立在饭菜的中间。近年公筷热潮兴起,在商务活动中除了给参加宴会客人一人一双筷子,更应在每道菜品上放置一双公筷,这样既卫生干净还不易传染疾病。夹菜的时候不可上下翻动菜品,夹菜时理应夹起碟子中离自己位置最靠近的菜品,公筷不能舔也不可用公筷敲响餐具,这在中国的礼仪中是一种极其不雅的行为更视为是乞丐要饭的行为。英方宴请中方,西餐中最重要的餐具是刀叉。左右手的正确使用方向是左刀右叉,用刀叉时身体坐直,双臂放松,刀与餐盘的角度保持在15度左右,英国人一般会用叉压住食物,再用刀轻轻的切下一块食物,然后用叉将食物送入口中。注意切的时候刀叉具不可与餐具发出摩擦的声响,刀叉的正确使用只有反复多次练习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进餐时需要休息一下则把刀叉向餐碟上方摆放成“八字”,第一份主菜吃完了需要等下一份则把刀叉摆成“十字”,一般刀在下叉在上。吃完后把刀叉摆在餐碟上方刀柄对着自己身体部分。餐碟左边由里到外分别是叉和沙拉叉,右边由里到外则是刀,肉羹汤,勺。使用顺序跟上菜顺序相同,由外到里依次取用。中英上方的餐具使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中国的筷子,对此,我们不仅要尊重双方的文化礼仪差异,更要在参加商务宴会时一定要对这些餐具使用礼仪作一定的了解甚至提前练习使用达到熟练的效果。1.3上菜顺序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人的味蕾一旦打开,对各种食物的味道要求也很高,吃不单单是为了吃饱更是为了吃好。中餐上菜顺序是:先上汤水、凉拌菜、饮料及酒等辅食,英国人上菜顺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凉菜。然后再上做好的主菜和米饭,最后再饭后的甜食和水果。英国人随后则会上一些新鲜的海产品,重要的菜肴,小点心,苦咖啡加糖或者选择不加糖不加奶和新鲜的水果。当然喜欢吃凉物的西方人也喜欢将凉菜伴着面包一起吃。在西方凉菜又名开胃菜,是西方宴会的第一道菜,一般与开胃酒并用。主菜一般包括鱼类、猪肉、牛肉、鸡等。甜食一般包括苹果蛋糕派、布丁等。英国人也喜欢煎炸肉类,但更喜欢保持食物原有的味道甚至生食。1.4宴会席位排列规则商务活动的西式宴饮中,具有明显的西方风格,最正式的桌子是长桌,盛宴上座位原则是女性优先考虑,男性随后才坐座位。因此,在桌子的西部有两个主要的座位位置选择:首先,男人和女人坐在长桌的两边,女主人坐在门的尽头,在客人的左右两侧;第二种情况是在女主人对面坐一个座位,在他的右边和左边分别两个女客人。西方商务活动正式会议的宴请,通常使用椭圆形桌和长方桌,男主人居中而坐,右座最尊其次为左座。如2014年3月27日法国总统奥朗德设宴款待习近平夫妇的椭圆桌上,习近平坐在奥朗德的右边,彭丽媛在奥朗德左边。在非正式宴会上,如果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起吃晚饭,则该男人应要求女人坐在他的右边和主动为女士拉开椅子请她就坐,这在英国是一种绅士行为,并确保她不会坐在男人进入的过道旁;如果两对夫妇共进晚餐,女士们应该坐在桌上,而先生们则坐在妻子对面。如果两个绅士陪同一个女人共进晚餐,则她必须坐在两个男人之间。如果两个同性人共进晚餐,则应将靠墙的座位交给老人。在中国的传统商务宴会上,一般人多时采用大圆桌。并且按照左边为上,右边为次,上边为尊,下边为次的习俗就坐。圆桌正对大门口的位子为上位,一般是宴请的主人或者负责买单、结账的人坐,商务宴会就坐一般按照对方公司的职位高低排序左右依次就坐。主人左侧和右侧位子通常是主宾(总经理)和副主宾(副总经理)就坐,当然也可以按照客人的特殊要求选择自己想跟谁一起坐,但是不能让客人随便坐任何一个位置。就坐的顺序除了要体现宴请的商务人士不仅要对对方公司的商务人员体现重视更要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礼仪、习俗。例如,2014年8月16日,习近平在我国南京举行晚宴,欢迎参加第二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的国际嘉宾。在国际安全机构所在的一张巨大的圆桌中央,右边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左边则是国际奥运会主席奥巴马先生。了解中英餐桌礼仪的差异,能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英商务礼仪的不同,从而在国际交往中能更好的交流,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为了更好的进行商务活动,我们有必要了解形成中英商务蕴藏着礼仪文化差异的深沉原因。2中英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商务礼仪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交往的必然,商务活动是不可避免的。餐桌礼仪是商务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餐桌是国际商务交往关系的主要平台之一,餐桌礼节是不同国家文化内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例证。从商务礼仪文化的层面探究,中英文化差异内涵差异,中英思维方式差异,中英价值观差异的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所在。2.1中英文化内涵差异在商务活动中,拿餐具来说,中国人的筷子,西方人的刀和叉。在餐桌上,筷子,刀子和叉子的使用虽然仅仅是餐宴中的餐具,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却是不同文明的象征。中国筷子被用来制作基于自然的筷子,这种筷子造价低廉,简单明了,甚至可以在单个家庭中单独生产。筷子的使用表明筷子和手指是集体劳动,反映了中华民族基于集体劳动的传统。刀叉作为社会生产的产物出现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其主要成分是具有现代技术和社会功能的金属。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教会中国人谨慎,机智,不主张夸耀,提倡谦虚谨慎。以饮食文化为例,在商务活动用餐时,即使有一大桌子菜肴,中国人的主人会不停谦虚说:“别客气,将就一下吧。没准备什么好吃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的民族,因此中国人在餐桌上招待客人也是十分的积极热情,总是为客人加酒加菜,满脸微笑的请来客吃菜喝酒,作为东道主的他们认为这是好客之道,可作为宾客的外国人却十分忧愁;而中国人当接受到来自英国客人的邀请时,总是拒绝,谢过好意,执意不去。相反,当英国人作为东道主时在他们的宴请的餐桌上,在没有客人特殊的要求下,英国人主人不会为客人夹菜和频频斟酒,一般他们说,“欢迎品尝,这是我太太的拿手菜”,就是对懂他们的客人来说,他们总会明白这个是英国人的最高餐桌敬意。再如,西方人的右为尊,左为次,是因为在英文里“右边”的单词“right”,还包含“正确的、对的、合适的”之意,而“左边”是“left”,还有“剩余的、挑剩的”之意。2.2中英思维方式差异在商务活动中,饮食上理性是英国人的餐桌礼仪的最大特点,英国人十分注重的是营养与养生。他们认为鸡精和营养素既无效又无效,因此拒绝使用。他们喜欢生蔬菜,西红柿,生菜,甚至白菜。他们认为,烹饪法则和科学对中国餐桌上的商务活动最为重要。最好的例子之一是使用一种配方,该配方精确到添加成分的克数,并且精确到烹饪时间的秒数。对于他们来说桌上的烹饪过程是一件很无聊的事。以英国人为东家在商务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通常主菜只有一道,餐桌上的饭菜少,食物少,他们发现“过度消费”对健康有害。中国人通常追求精致和享受,享受生活。美味佳肴-最高的烹饪标准之一。尽管众所周知,蔬菜在大火中油炸后会损失一些维生素,而食用生食可避免损失,他们宁愿选择前者,不仅因为它已被接受,而且因为味道好。中国人通常烹饪不仅不会寻求准确的归一化,而且还会鼓励随机性。翻开中国菜谱时,通常会发现成品成分的数量和酱汁的食物的添加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就像麻婆豆腐这道菜肴一样,四川菜的制作必须不同于苏州的制作的调味料。此外,宴会上的饭菜数量通常超出了所需的数量,造成了西方很难理解的“浪费”。2.3中英价值观差异西方注重个性和对自由的追求。西方主菜中的各种成分彼此不相关,肉是肉,菜是菜。他们以西方人坚持食物分配制度的形式,认为这是对个性,骄傲的尊重;自助餐特别包括独立的菜肴,这些菜肴与主人不愿吃的中式菜肴无关,被主持人夹在碗中。隐私是人权的一部分,不应该在午餐时间问有关人格的问题,例如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宗教信仰等。桌上的气氛很“安静”。致力于和谐的中国注重和谐与正直。当“和”和“合”一词结合在一起时,中国人总是处于最美妙的位置。当事情融为一体,好事发生时,中国人称之为“和谐就是一切”。烹饪中体现的和谐与完整性的思想是存在“多芳香共存”,因此几乎每道菜都必须平衡并用几种调味料制作;在餐桌上,气氛不热闹,微笑,热闹,共同使用餐具用膳。中国人在宴会上表现出的这种热情常常使西方无法或无法解释。西方人彬彬有礼,但是他们没有礼貌地劝客人吃饭和喝酒,而不是热情地哄骗他们吃饭和喝酒,而不是看他们吃了多少东西,不会主动加菜,添加果蔬。因此,对于从事中英商务活动的人而言,了解和掌握中英商务礼仪中的文化差异,可以较少和消除误会,对有效从事商务活动,提高交际效果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接下来,作者将就如何在中英商务礼仪中注意文化差异提出建议。3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英餐桌礼仪文化融合通过以上关于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差异,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上有各种特色的文化存在。在与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入乡随俗”这条原则在构建跨文化交流和减少差异方面并不是一直有效的。因此,在与外国人进行商业和文化交流的时候,为了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我们要了解彼此的差异,这样才可以避免交流中出现沟通不良的情况。我们应该尊重世界上不同国家的餐桌礼仪,避免批判别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标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丢弃自己的文化、盲目接受别国文化。每种文化都是历史沉淀赋予我们的宝藏,我们应该保持我们的传统,增加民族认同感,把我们的文化发扬光大。同时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清楚意识和接受多元文化的平等存在,不同的文化代表了其背后不同的国家特质。我们不能使用自己国家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单一标准去评断别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我们应无偏见地对待,同时不能盲目跟风模仿别国文化,要继承坚持本国的文化。结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商务谈判是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商务礼仪作为一些商务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