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规定的。**1.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初期华夏史的书写形成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某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尤其是大量追本于黄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这表明了当时A.儒家思想影响史书记载*B.华夏统一的意识逐渐形成C.宗法制维系统治集团稳定**D.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2.西汉初年,谋士贾谊提出两方面治国措施:其一曰:割地定制,即“众(分)建诸侯而少其力、地尽而止”;其二曰:定礼制,对同姓王在制度、名号、衣、器物等方面提出详细礼制来标示其等级尊卑。这些措施A.但愿重建西周制度B.意图放弃无为而治C.意在加强中央权威D.利于诸侯巩固统治**3.宋代司马光罢相时,市人为之叹息,他再次当政时,市人为之额手;后来金人入侵,李纲被罢职,太学生陈东纠集学生抗议,市人加入者也甚众多。这反应出宋代A.知识阶层社会基础扩大 B.老式社会秩序已被打破**C.市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 D.士子与政府间矛盾锋利4.晚清洋务派郭嵩焘在开矿问题上认为“天地自然之利,百姓都可认为之,不必官为督率,若经由官开采,则将夺民业,烦扰百端,百姓岂能顺从。"这一主张

A.阐明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B.保证了煤矿业的健康发展

C.客观上有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突破了洋务派的关键思想

***5.1896年,谭嗣同曾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既然君可以由民“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这表明谭嗣同宣扬变法的根据是A.对国家来源的认识B.老式民本主义的思想***C.西方民主共和理论***D.处理民族危机的教训6.下表展示的是民国初年记录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状况记录数据,由该表可以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区域状况北部平均河北平乡河南新郑山西武乡中东部平均福建连江江苏淳化江苏江宁自给(%)73.379.377.572.058.159.646.242.1购置(%)26.720.722.528.041.940.453.857.9A.北部地区的都市化水平较低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7.1925年,中共四大《对于农民运动的议决案》阐明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原理,强调了农民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假如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也许获得的。党的这一决策()A.增进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B.是共产党独立自主决策体现**C.反应了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D.阐明了党以农民运动为中心***8.1939年2月,国民党组织南岳游击训练班,邀请中外名人和领导人讲课、演说或作汇报(见下表)。此举表明国民政府A.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 B.接受中共倡导的全面抗战路线**C.根据战场形势调整作战方针 D.致力于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大局*****9.下表是石家庄市各类商业机构1949年整年购、销商品比例登记表。据此可知,当时的石家庄工商业发展()A.为国民经济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B.已开始进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探索C.推进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顺利发展D.将市民经济生活纳入计划经济体制****10.《雅典政制》记载,抽签选举后,官员任职前需要完毕一张“考核项目清单”,内容包括:直系亲属的姓名以及其中男性亲属所在的村社名称……与否善待双亲;与否纳税;与否服兵役。该规定A.强调了维护公民团体的权利B.违反了雅典的直接民主原则C.重视对官员施政能力的考察**D.表明血缘政治仍然根深蒂固****11.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竭力宣扬通过自由主义政策实现英国产业部门间的自然平衡。在他看来,最终的均衡甚至不是一种国家内部的均衡,而是全球作为一种统一大市场的普遍均衡。这阐明自由主义政策的实质是A.实现世界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B.建立英国控制的国际经济规则C.协助英国开始和完毕工业革命D.保障国际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12.伴随启蒙运动的深入,美国在18世纪70年代的中,各州“选举宣誓、对代表的训令、群众大会、委员会及协会出现,都从立法机关的大门外加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压力,增长了对于政治决策的影响。”这种状况被称为“抗议的政治”,这表明美国A.掌握政权的保守派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愿望*B.人民群众为美国获得丰硕的民主成果做出了奉献C.人民群众在革命期间受到了美国政府的极大重视**D.人民群众有权参与制定美国各州法律及训令**13.“口红效应”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初次提出的理论。所谓“口红效应”是指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在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因此会转而购置比较廉价的商品。尤其是战争期间,政府和传媒都鼓励妇女们涂抹着口红进入工厂或军队,唇间一抹亮丽的红色成了鼓舞士气的法宝。这一理论()A.反应美国女权运动的发展

*

B.表明新政已使全国经济走出低谷C.体现了政府采用鼓励消费的措施

D.反应民众危机中淡定从容的心态*****14“地图探究历史”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结合所学判断下图斜线部分标识的是A.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组员国*D.不结盟运动组员国分布**15.有学者指出:假如WTO是全球贸易的1.0版本,那么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则无疑是全球贸易的2.0版本。通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不大。此言论意在阐明A.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 B.欧洲关税同盟基本上已经实现C.南北贫富差距在逐渐缩小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渐建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11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5分。16.(11分)积极的思想文化往往引领着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书:“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及登基)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明)梅鼎祚《两汉文纪》(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汉高祖所述“秦禁学”的详细体现。(2分)分析材料一的史料类型及其价值。(4分)(1)焚书坑儒。(2分)家信(家书)属于原始资料(第一手资料)。(2分)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对于研究记述者或史事(秦末汉初的历史)有较高的史料价值。(2分)材料二首先是帝王对于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剥的现实;另首先,天下又不能没有帝王。对于这道难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的解答也只能祭出道德说教的大旗,将但愿寄托在后世君王可以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看,黄宗羲明显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周英杰《大历史的小切面》(2)指出材料二中,为何说黄宗羲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5分)(2)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具有初期民主启蒙色彩。(3分)依托道德限制皇权,而非从体制上主线处理。(2分)17.(10分)挂洋旗是清末镇江轮船运送业中共同的偏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98年,镇江的一位道员联合商人开办立生洋行,以托名洋行,并且依附在麦边洋行内,成为第一种开拓内河航运的华资企业。据记录,1898年到1899年的两年间,在镇江到清江浦航线上有航运业务的10多家民族航运企业中,挂英国旗的5家,挂美国旗的3家,挂法国旗的1家,挂日本旗的1家。下面的事例讲述的是镇江木材商人在长江航线上的困境:木商假借英、法、美、日、德、葡等洋商名义,挂上洋旗,每船交洋旗费银三十八两,变成洋商外运之货,就可免除重重税扰,通行无阻。这种生存方略使许多木材运送企业得以生存,但流失的财富也很可观。在同一则资料中,作者估算了一笔账:直到1931年裁厘加税止,历时三十一年,交纳洋旗船费达三十八万两之巨,利银外溢,良可浩叹。——摘编自沈红亮《清末镇江轮船运送业的“挂洋旗”怪象》(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镇江轮船运送业挂洋旗怪象的历史背景。(6分)(1)历史背景:甲午战争后,清廷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列强在华获得了种种经济特权;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封建势力重重压迫。(6分)(2)此类怪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2)影响:使清廷财政收入受损;利银外溢,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洋行成为真正的受益者。(4分,答出两点即可)18.(10分)下列漫画从作者的视角再现了一般百姓消费的变迁,反应了新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第1组第2组任选一组图片,结合其时代背景,分析百姓消费的状况。(10分)18.第1组: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经济凋敝、物资匮乏、人民生活贫困,基本消费局限性。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一定成效;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革”导致国民经济困难,平常消费品供应局限性。(10分)第2组: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入世,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变化了人们的支付方式,便捷了人们的生活。(10分)19.阅读材料,完毕下列规定。(11分)材料谈者好以专制政体为中国政治诟病,不知中国自秦以来,立国规模,广土众民,乃非一姓一家之力所能专制。入仕得官有一公开客观之原则,“王室”与政府逐渐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渐靠近。吾人反治国史,见中国有君主,无立宪,以谓是必“君主专制”。何以必削足适履,谓人类历史演变,万逃不出西洋学者此等分类之外?然则中国社会,自秦如下,其进步何在?曰:亦在于经济地区之逐渐扩大,文化传播之逐次普及与夫政治机会之逐渐平等而已。—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针对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阐明理由。(规定:见解明确,不能照抄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足,体现清晰。)(一)见解:明清时期,皇帝独揽决策权,中央牢牢控制地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3分)理由:吸取元末权臣专横的教训,明太祖废宰相,直接统辖六部;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征询顾问机构;清雍正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皇帝大权独揽,君主专制到达顶峰。(3分)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打破自然界线,以北制南,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清代实行督抚制,行政、军政长官互相监督制衡,并辅以密折制度,中央权力更为集中。(3分)尽管中国古代并非贵族政治而是官僚政治,但君臣之间实质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这在明清时期尤为突出,是经典的君主专制政体。(2分)(二)见解:战国以来,中国逐渐走向官僚政治,权力并非为王室贵族所垄断理由:立国规模,广土众民,乃非一姓一家之力所能专制。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步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任免,而非由贵族世袭。商鞅变法确立二十等军功爵制,打破贵族世卿世禄制;隋唐以来,科举制不停发展完备,愈发公平公正,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使平民中的知识分子得以进入统治集团,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缓和阶级矛盾。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君主确实有很大的权力,但选官制度为一般民众提供了变化命运的“上升通道”,君主与文人官僚体系“共治天下”的局面也是不争的事实。(三)见解:不应盲从盲信西方经验,应坚持实事求是、为我所用的原则理由: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中央奉行王明“左”倾错误,坚持苏俄革命中形成的“都市中心论”,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而毛泽东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对的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美苏两极格局的影响,中国“一边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发展中存在简朴照搬照抄斯大林模式的问题,导致了国民经济比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在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原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规定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应树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做到详细问题详细分析。(四)见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的发展需要,推进小农经济发展,有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理由: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可以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兴修水利、交通、防御工程,如秦国修筑都江堰、郑国渠、直道、驰道、灵渠和长城等,推进农业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国家统一和抵御外部侵略,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历代政府沿袭重农抑商政策,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后来以土地税的形式试图克制土地吞并,保护小农经济;政府重视农学、中医药学科技成果的运用与推广,如西汉赵过推广先进的牛耕技术和生产工具等,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保障。我们应“一分为二”得看待历史,不以今天的原则苛责古人。尽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时尚,但因此简朴粗暴地否认整个老式制度,显然是不对的的。20.(12分)图5为1790~1990年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状况(单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采用一种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债务状况进行阶段划分,并阐明划分根据。(12分)20.(12分)【评分参照】示例: 一、和平发展时期(1790-1860年)(1920-1930年),在这些时期,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呈下降的趋势。美国独立之后,颁布了1787年宪法,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南北战争后,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某些障碍;一战后,美国迎来了20世纪代的“柯立芝繁华”美国政府致力于偿还债务,导致美国债务减少二、战争时期(1860-1870年)(1910-19),在这些时期,美国政府债务明显增多,受南北战争和一战影响,1860-1870年、1910-19美国国债增多三、大萧条及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时期(1930-1970年),20世纪30年代,为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全面预经济的新模式,兴办公共工程等干预措施导致国债迅速增长;50-70年代,凯恩斯主义盛行,美国还面临对外援助、海外驻军以及朝鲜战争等额财政支出,国债居高不下。四、新自由主义时期(1980-1990年)20世纪8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