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写作基础知识简介(二)三五绝平仄简介范例:听筝作者:李端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解释:李端(?~?)字正己,唐朝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官终杭州司马。“大历十才子”之一。喜作律体。有《李端诗集》。这首小诗写一弹筝女子为取宠故意出错的情态,写的惟妙惟肖,委婉细致,富有情趣。五绝指五言律诗,即律体绝句,它是唐代建立的新诗体,有着较为严格的格律,也称近体诗。它讲究平仄交替配合,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律诗一般把上下两句称一联,前一句叫出联或出句,后一句叫对联或对句。一个要求是联内上下两句相应的字必须平仄相对,但在实际应用中,偶数(2'4、〜〜〜)字平仄相对即可。另一个要求是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联里的偶数字,和后一联出联里的偶数字必须平仄相同(想粘),。就如范例中的第2句“手”和“房”与第3句的“得”和“郎”都是平仄相同,也可参考笔者发的《送海云霞》一帖。违反了这两条,就叫“失对”和“失粘”。五律基本平仄格式:1仄起,首句不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4平起,首句入韵。注释::平/:仄():押韵+:仄可平:平可仄五绝一般是仄起,首句不入韵。最后再强调一下,律诗一定要严格按照格律要求创作。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律诗。笔者用几个字把其主要要求概括一下:一是要押韵;二是讲平仄;三是须对仗;四是有诗意。还有一点要解释的是,按理说古律诗应按古声、古韵写作,但现代人已经极少按这个要求去做了。为了使初学者朋友方便学习,我们在本论坛一律采取今声今韵。欢迎朋友按格律发表作品!四七绝变格简介范例:凉州词作者: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讲解: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唐朝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官文安县尉,后辞官远游边塞山水,可以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所作之诗在当时“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可惜传世之作仅六首,且都是热情洋溢的佳作。这首诗为出塞远征将士所写,道出了将士在雄奇而苍凉的境地中,凝重深沉地对遥远故乡的一种思念。用“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佳句来暗喻朝廷恩泽不及边塞,却又不失豪迈悲壮之气。七律(四句)也称七绝,也是近体诗的一种,可以看作五绝字句在量上的增加(变形)。在五绝每句前加上与前二字平仄相反的二字即成七绝,七绝首字可平可仄,第三字和五绝的平仄是相同的。七绝有如下平仄格式:1平起,首句入韵。////,+///(-)+/-)2仄起,首句入韵+///(-),=+//-(-)。+,+///(-)。3平起,首句不入韵+//,+/+//-(-)。4仄起,首句不入韵+///+//-(-+//,+///(-)。注释::平:仄():押韵+:仄可平:平可仄参考。七绝通常是首句入韵,不入韵的少见。它的写作特点是:语浅情深;句绝意广;音在弦外;遐思无限,好多古诗人的七律(四句)都具备这个特点,各位朋友可参考。另外,仄仄脚的五、七言律诗还有一种较常见的变格句型,就是句末倒数第二字的仄声,与句末倒数第三字的平声对换,形成变格句式,而且变格后倒数第五个平可仄字,就不允许变化了。如:五言七言正常//+/=--//变格--//+/--/-/这种变格,唐宋诗人常用,就不举例说明了五律诗拗救简介范例:1夜宿山寺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2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解释:李白(701~762),字太白,好青莲居士。唐朝陇西成记(今甘肃天水附近人),生于中亚碎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多彩,语言流畅自然。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伟绚烂的色彩和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有《李太白集》。杜牧(803~852)字牧之,唐朝京兆万年(今陕西细长安)人。进士出身,后来做过几任刺史,观终中书舍人。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多清丽生动。有《樊川文集》。在律诗中,仄平脚句型(--//-;+/--//-)中,五言的第一字和七言的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如用仄声就被认为是拗(不顺畅)。前人谓之“孤平”,意即孤单单的一个平(韵脚和七言首字+除外),这也是犯了古今诗人之大忌,把孤平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那么既然是大忌,最好还是回避为妙,办法有两个:一是避免出现孤平。即在仄平脚的律诗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子必须使用平声字。二是想办法救孤平。如果此处用了仄声,那就在孤平后面的邻字(五言第三子、七言第五字)改用平声作为补救,这就是常说的孤平拗救,也算合律。格式为:五言七言正常--//+/-//-拗救/--/+//--/-如范例一末句的“天”字救“恐”字;笔者《五绝谋生》末句的“情”字救“哪”字。另外拗救字不但可以救本句的孤平,还可以救上句相同位置的仄拗和其后一字(上句倒第二字)仄拗。如范例二末句的烟字救上句的“八”和“十”字;笔者《月中歌舞》常字救上句的“夜”和“挽”。拗救处的字使用时也是比较灵活的,不救拗时也常有用平声的现象,就不举例说明了。另外律诗的平平脚(句尾两字)句型和仄仄脚句型的倒数第三字,忌讳再用平或仄声字,以避免出现三连平和三连仄现象。这都不是太常见的,也就不细说明了。笔者在这里只是简单的把拗救间介绍一下,其实你只要按正常格式写诗,就不会出现拗救的麻烦的。所以对于初学朋友来讲,最好是正格协作,熟练后因排字遣句的需要,再适当地使用拗救、变格及其他。六五言律诗对仗简介范例: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无群。倾心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解释: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襄阳(今湖北)人。曾屡考进士不中,曾在朝廷为官,但不大。后弃官,在成都营建杜甫草堂。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见证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被后人称为“史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诗集》。《春日忆李白》描写了对友人李白的一缕相似,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李白的感佩和爱慕之情。五言八句律诗简称五律,组成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莲(或承首、颈、腹、尾联),为了方便好辨认,我们就依次称为1'2'3'4联吧,中间的2'3联必须队仗(对偶)(请参考《诗词韵律简介》二—2对仗一节)。它的平仄格式是:1仄起,首句不入韵//++///(-)/(/)////(-)/(/)2平起,首句不入韵。
/////(-)。3仄起,首句入韵//
/),4平起,首句入韵。///(-注释::平/:仄():押韵+:仄可平=:平可仄般时仄起。五言律诗通常是首句不入韵对仗往往起着律诗的画龙点睛之作用,而且也是对联格式的主要来源,所以初学朋友,一定要好好掌握。律诗对联的基本要求,可参考《楹联的基本要求》一帖,基本内容差不多,这里就不重复了。般时仄起。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工对和宽对的概念,工对就是样样都符合对仗的要求,对的严丝合缝。宽对则可以避小就大,如名词这个大类中包括时间'地名'人物'动物方位等等小项,大项对了不管小项,这就是宽对。另外律诗对仗还有一大忌讳。就是一定要避免上下两联雷同,假如上下两联都以以同义词相对,造成上下两联意思一样,使所对的上或下联变成重复,形同虚设。七言律诗对仗简介范例:西塞山还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空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讲解: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今徐州)人。贞元进士,授监察御使,后贬为朗州司马,曾做过许多地方的刺史。官终检校礼部尚书。诗风通俗清新,深得民歌优点。有《刘梦得文集》。该诗是刘禹锡乘船途径西塞山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把漫长和广阔的时空压缩到一首诗中,叙事一气呵成,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从分体现了作者七律气势雄伟的特点。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其平仄格式,就是在五律每句前加与前二字相反的平仄就是七律平仄格式。七律同七绝一样,首句通常不入韵,入韵的较少见。二、四、六、八句用平声入韵,一、三、五、七句用仄声不入韵。七律有四种平仄格式:1平起,首句入韵。=-+//-(-),+/--//(-)。+/=--//,=-+//-(-)=-+/--/,+/--//(-)+/=--//,=-+//-(-)2仄起,首句入韵。+/--//(-),=-+//-(-)=-+/--/,+/--//(-)+/=--//,=-+//-(-)
=-+/--/,+/--//(-)3=-+/--/,+/--//(-)3平起,首句不入韵。+/-/,+/--//(-)+/—■//,+//-(-+/-/,+/--//(-)+/—■//,+//-(-)4仄起,首句不入韵。+/=-//,=-+//-(-)=-+/-/,+/--//(-)+/=-//,=-+//-(-=-+/-/,+/--//(-)。律诗和绝句都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时一定避免用同音字,这也是古诗词约定俗成的。律诗对仗,上下联的关系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并肩对。两句并立,没有主次,不相连贯。二是映比队。两句映比,有主有次,一正一衬。三是反比对。两句相反,意思对立,一正一反。四是承接队。两句相承,以下承上,上下顺接五是流水队。两句贯通,不能颠倒,不能分割。律诗两连对仗方式,最好时有所变化,不要都是一种关系,这样显得比较死板,而几种关系并用,就像的生动多了。律诗,其实还有一些知识,但笔者认为不能算是最基础的入门知识。初学朋友只要是掌握了以上的基础知识,写作和鉴赏律诗就够用了。深入进去后,再逐步提高。词的写作技巧简介无论是文章还是诗词,都不是心血来潮提笔就写的,都有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首先是经过学习了解搞懂弄通,其次才是提笔写作。入门的办法:一是了解。也就是说全面了解词与诗等文学作品的不同特征,领略词的艺术风采和魅力,体验词的华美意境。这就必须先学习古今人的精品著作,才能做到深入详细的了解。二是体验。只有体验词人的情感,才会感受到作品的精华之所在,直到应从何入手学习提高,从而开拓文学思路,提高艺术素质,培养美好情感,激发创作灵感。当你在阅读词作品时,体验到你的情感你可以随着词作者的喜怒哀乐而跌宕起伏时,才会真正的鉴赏和写作。三是辨认。有效的辨认词各种体裁的艺术风格,就会打下你选择词谱的基础。这是因为词谱的格式百余种,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如《蝶恋花》的凄婉,《满江红》的激昂,《踏莎行》的悠长等等。所以辨认后再进行选择,创作时才会使你的情感得到有效的发挥。四是选择。古人的词作品成千上万,我们也没必要去每篇都精读细研。要有针对性地去选择优秀的,经过数百年流传被人们公认的名篇去进行研读。这样起点高,进步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如语言、格式、韵律等等。在学习掌握过程中,也提高自己掌握各种技巧的能力。六是信心。要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坚信自己能学好掌握词的写作,并能逐步提高创作出比前人更好的作品。这绝不是大话,现代人的知识、智慧、能力等无不超越了前人,我们有比前人更丰富的思维,更多彩的生活,更先进的科技,应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如果没有了超越,世界也不会发展到现在,而且也永远不会有未来。词的句式简介范例:1十六字令宋-张孝祥又名《苍梧谣》'《归字谣》等。单调,共四句,16字。除14字《竹枝》外,是最短的词。归,猎猎熏风卷绣旗。拦教住,重举送行杯。词谱:(-),+/--+/(-)。--/,+//-(-)。2水凋歌头宋-苏轼又名《凯歌》、《台城游》等。原隋唐大曲《水调》之歌头。双调,共95字。下阙换头。另有别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谱:+/=-/,+//-(-)。=-+/-/,+//-(-)。+/=-+/,+/=-+/,+//-(-)。+/=-/,+//-(-)。==/,==/,+=(-)。=-+/-/,+//-(-)。+/=-+/,+/=-+/,+//-(-)。+/=-/,+//-(-)词原称曲子词,起于唐,盛于宋。是格律诗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说是格律诗的一种延伸。词原本是和音乐联在一起的,早先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那时词调很多,各有其名称,人们称之为“词牌”。后人把各种词牌的平仄概括总结,形成了“词谱”。人们照谱填词,发展到后来便脱离了音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这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词。词调,在词脱离了音乐后,已经子虚乌有,好多人便把它看成是词牌,如《十六字令》'《念奴娇》、《蝶恋花》等都是词牌名。词根据长短分小令、中调、长调三大类。古人把58字以下叫小令,59字~90字叫中调,91字以上叫长调。词根据段落分单调、双调、三叠和四叠。单调就一段,全是小令,如《十六字令》'《忆王孙》等。双调分上下(前后)两段,分称为上阕和下阙,双调词最多,小令中调、长调都有,如《长相思》、《行香子》、《八声甘州》等。双调中的上下两段的字数和平仄基本完全相同,或大同小异。三叠词分为三段,如《岚陵王》。四叠词分为四段,只有《莺啼序》。三、四叠都数长调。词的句式,由于是从近体诗发展而来,因此就比近体诗繁杂的多。句种字数,既有最短的一字,也有最长的十一字。近体诗的节奏形式,词里都有,甚至没有的词里也有。其中最大的不同,还是在句中停顿。如七绝或七律句中的停顿都是四三式,如“赛北月华明冷夜”(见笔者《七绝月夜》一帖)就是上四下三式,可以看成塞北月华(停顿)明冷夜。而且古诗中绝不可能出现三四式,也只有在古词中才会出现。如辛弃疾《太常引》“人道是清光更多”就是三四式,人道是(停顿)清光更多。词中四言句好多都是一字停顿,如秦观的《行香子》“有(停顿)桃花红”起到领言的作用,又称“领字”或“领格字”,而且大多是虚词或动词。十词的平仄简介词与诗一样基本以律句为主,先有诗律,后又词律。因此两者在平仄押韵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词也有自己的特点:八、、•1照谱填词词谱把平仄和押韵规定的一清二楚,其他无任何可遵循的,按词谱添就行了。2律句模式词的五'七言律句与五'七言律诗一样的,可参看前面文章,无需详解。一言句和二言句:无论如何都是律句。三言律句:-//'--/'/--'//-。四言律句:+/--和=-+/。六言律句:=-+/--和+/=-+/。八言律句:=-+/=-+/和+/=-+/--。九言律句:=-+/--//-'=-+/=--//'+/=-+/--/+/=-+//--O有的词也有拗句和救孤平,前面在介绍律诗时已经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讲,只要你照谱填词,就不会出现其他现象,所以其他的就不介绍了。十一词的押韵简介词韵的形式要比律诗押韵的形式繁杂的多,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1可平可仄。如押平声韵的有:《忆江南》'《浪淘沙》、等;押仄声韵的有:《如梦令》、《卜算字》、等。2可疏可密。密的句句押韵,如《忆王孙》、《长相思》等。字数少的小令,一般押韵较密,风格鲜明。疏的可几句一押,如《念奴娇》、《声声慢》等。用疏韵的,一般都是中长调,风格沉郁。3一韵到底。如《一剪梅》、《蝶恋花》等,绝大多数词都是一韵到底。4中间换韵。这又分几种形式:(1)阙间换韵。如《情平乐》,仄换平韵,一阙一韵,共用两个韵,上仄下平。(2)阙内换韵。如《钗头凤.》,阙内一种仄韵换另一种仄韵,两阙换法一致,共用两个韵。(3)间内都换。公用四个韵,阙间阙内都换两阙各换各的。如《菩萨慢》,上阙仄换平,下阙另外的仄换另外的平。(4)平仄交错。阙内平仄韵交错使用。如《相见欢》'《调笑令》等,具体换法友好多种。(5)词有叠韵。有的词有叠韵、叠句的要求,如《潇湘神.》等。还有的可叠可不叠,如《采桑子》等。词的用韵虽然复杂,但却没什么难度。因为词谱把一切都规定好了,你只要照谱填词,就肯定没任何问题。十二词的对仗简介词对仗要求比较欢送,不象格律诗那样严格。其特点是:1灵活应用。词除了极少数的句子要求对仗外,绝大多数没有要求,可对可不对,完全又作者自己决定。2不拘平仄。词的对仗要求的也不严格,有的平仄相对,有的平仄相同。凡字数相同的句子,都可以采用对仗,你只要按词谱的平仄走就行了。3形式多样。凡格律诗的对仗形式都可以用到词上来,另外还有:(1)领字对:如苏轼的《沁园春》。有笔头千字胸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经理公关能力提升培训大纲
- 七年级美术项目教学计划
- 2025年度健身中心市场发展计划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我多想去看看 课件
-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计划
- 三年级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指导计划
- 家政服务员应急处理能力提升计划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活动计划
-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与考试应对策略
- 十年(2014-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专题17 神经调节(含答案或解析)
- 加温毯预防术中低体温
- 石材维修合同范本(2025年)
- 【MOOC】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I-内蒙古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南方航空公司汇率风险管理策略案例分析》
- 2025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3年贵州茅台酒厂保健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中国农业发展史
- T∕CACE 0118-2024 改性磷石膏混合料道路稳定基层应用技术规程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高考物理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善用互联网信息服务 测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