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培养基的使用特点和微生物接种方法_第1页
实验五 培养基的使用特点和微生物接种方法_第2页
实验五 培养基的使用特点和微生物接种方法_第3页
实验五 培养基的使用特点和微生物接种方法_第4页
实验五 培养基的使用特点和微生物接种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五微生物接种方法及微生物测量方法实验目的与要求(p9/32)强调无菌操作概念,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掌握微生物移植、纯化的基本方法了解不同微生物在同一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及同一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掌握几种常用的鉴别、选择培养基的使用了解显微测微尺的构造;掌握应用显微测微尺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方法与技术微生物培养Culture: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微生物群体混合培养物: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培养物;纯培养物: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Pureculture通常情况下只有纯培养物才能提供可以重复的结果纯培养技术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一、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1.5%-2.5%半固体培养基;0.2%-0.75%琼脂一、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菌落(colony):

单个(或聚集在一起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众多菌落连成一片菌苔(lawn)无菌操作:火焰附近(酒精灯、煤气灯)进行

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形状、颜色等),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菌落的描述:形态、表面和边缘特征同一细菌在不同的培养平板上形成不同的特征菌落一、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使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的基本方法:1、稀释倒平板法2、涂布平板法3、平板划线法4、厌氧微生物的分离一、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1、稀释倒平板法2、涂布平板法操作较麻烦,对好氧菌、热敏感菌效果不好!使用较多的常规方法,但有时涂布不均匀!利用L棒进行涂布3、平板划线法3、平板划线法一、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4、厌氧微生物的分离厌氧罐厌氧手套箱二、选择培养分离

抑制大多数其它微生物的生长;

使待分离的微生物生长更快;对微生物群落中数量占少数的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没有一种培养基或一种培养条件能够满足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生长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所有的培养基都是选择性的。三、选择培养分离1.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待分离的微生物生长,其它微生物的生长被抑制

高温下培养:分离嗜热细菌;

培养基中不含N:分离固氮菌;

培养基加抗生素:分离抗性菌;1.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颜色反应:分离特定的菌株;牛奶平板:分离蛋白酶产生菌;待分离的微生物的生长特征明显不同于其它微生物2.富集培养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家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营养和生理条件的几乎无穷尽的组合形式可应用于从自然界选择出特定微生物的需要。组成成分:乳糖、胆盐、柠檬酸铁、柠檬酸纳、煌绿、中性红、硫代硫酸钠等,强选择性抑制大肠杆菌,分离沙门菌煌绿、胆盐、柠檬酸纳抑制非肠道菌大肠杆菌分解乳糖而产酸,使胆盐析出,菌落中心浑浊呈深红色,柠檬酸铁可使产生硫化氢的菌落呈黑色硫代硫酸钠缓和胆盐对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