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积聚_第1页
中医内科学-积聚_第2页
中医内科学-积聚_第3页
中医内科学-积聚_第4页
中医内科学-积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积聚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一、定义

积聚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而致,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病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病机: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病位:腹部临床特征:腹内结块,或胀或痛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二、源流:积聚病名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择……。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内经》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等。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

治疗上:《素问至真要大论》:“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

《难经》:对五脏之积的主要症状进行了描述。《金匮要略》:对疟疾引起的徵瘕,称之为疟母。并以鳖甲煎丸治之。

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诸病源候论》“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证治准绳》:“治疗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景岳全书》:“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医宗必读》把攻补两大法与初中末三者结合起来,提出屡攻屡补,以平为期的治疗原则。《医林改错》:病机-瘀血–活血化瘀徵瘕、痃癖、以及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积聚范畴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相当于西医的:

腹部肿瘤、肝脾肿大、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三、证候特征一、共性特征:

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二、各自的特征:积证—腹内结块,固定不移,由小渐大,由软渐硬,初觉胀痛,继则剧痛,痛程长,病情重,伴有脾虚症状。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聚证—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或有条状物聚起在腹部一般病程短,病情轻,伴随症不明显。《金匮要略》:“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辗转痛移,为可治”。《景岳全书》:“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也”。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病因病机]1.情志抑郁,气滞血瘀

《济生方》:“忧思喜怒之人,人之所不能无者,过则伤乎五脏,……,留结而为五积”。

肝脾气机不舒—气滞血瘀气病---聚证;血病—积证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病因病机]

2、酒食内伤,滋生痰浊饮酒过度---湿热内蕴膏粮厚味---湿热内蕴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伤脾胃

湿热内蕴---痰浊内生---气血瘀滞---气血痰相互博结—积聚或食气交阻—气机不畅—聚证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3、邪毒侵袭,留着不去寒、湿、热长时间作用于人体邪毒侵袭人体留着不去脏腑失和、气血运行不畅、痰浊内生、气滞血瘀痰凝----形成积证《诸病源候论》:“诸脏受邪,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4、它病转归,日久成积黄疸—湿邪留恋—阻滞气血久疟—湿痰凝聚—脉络痹阻血吸虫—虫阻脉道—肝脾气血不畅—脉络瘀阻

日久不愈—积证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总之:病因:内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积聚的形成与演变均与之有关。病位:腹部脏腑:肝脾病理:气滞、血瘀、痰结聚证:气滞

积证:三者均有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诊断]积证—腹部包块,或大或小,或软或硬,痛有定处,胀痛或剌痛。渐进过程,积块出现之前,相应部位常有疼痛、或兼有恶心、呕吐、腹胀以及脾虚(正气虚)的症状。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聚证—腹中气聚,时聚时消,攻窜胀痛,时作时止,发时气聚胀满,扪不到包块。缓解时前证消失。伴随证积证—常有脾虚伴随症,消瘦明显。聚证—可有脾虚伴随症,消瘦不明显理化检查B超、CT、MR、胃肠钡剂X线检查、内窥镜等。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鉴别诊断]痞满:脘腹痞塞不通,满闷不舒,无形、无包块。鼓胀:肚腹胀大,鼓之如鼓。有包块、有腹水。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积与聚的不同

积证—积块明显,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程较长,多属血分,病情较重,治疗较难。

聚证—无积块,腹中气时聚时散,发有休止,痛无定处,病程较短,多属气分,病情较轻,治疗较易。

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2、辨积块的部位

右胁—病在肝,常伴见胁肋疼痛,黄疸、纳呆、腹胀等

心下胃脘—病在胃伴见反胃、呕吐、呕血、便血等

左右中下腹—病在肠伴有腹泻、或便秘、消瘦乏力、左腹伴有大便次数增多,便下脓血,并在肠。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3、辨初、中、末期虚实的不同

初期—正气尚盛,邪气不甚,积块小而软,一般情况可。

中期—正气渐衰,邪气渐甚,积块大而硬,疼痛持续,可有脾虚证。

晚期—正气大虚,邪气实甚,积块大而坚硬,剧痛,脾虚证明显。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二·治疗原则聚证—疏肝理气,行气消聚,重在调气。积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重在活血。初期—攻邪为主-行气活血,软坚散积中期—攻补兼施末期—扶正培本,酌加理气、化瘀、消积之品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二·治疗原则治疗中,应处理好攻法和补法之间的关系。《景岳全书》:“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三·分证论治(一)聚证1、肝气郁滞症状:腹部特征(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诱因+肝郁征(脘胁之间时或不适)+舌脉(舌苔腻,脉弦滑。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消聚方药:木香顺气散行气温中、散寒化湿、疏肝解郁。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用于气机郁滞、寒湿中阻、伴有肝郁症象者。香砂平胃散行气温中、散寒化湿;乌药、枳壳、生姜增强温中理气的作用。香附、陈皮疏肝理气解郁。

10/6/2023中医内科学课件加减:寒甚:腹痛较剧,肢冷,得温痛减—肉桂、高良姜温中理气止痛。热象:口苦,舌质红,去乌药、苍术,加左金丸泄肝和胃。年老体虚:神疲、乏力、便溏者加党参、白术健脾益气。症状缓解后可用逍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