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概论-商品质量管理_第1页
商品学概论-商品质量管理_第2页
商品学概论-商品质量管理_第3页
商品学概论-商品质量管理_第4页
商品学概论-商品质量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品学概论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

第二章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本讲主要内容商品质量管理及其发展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管理一、商品质量管理及其发展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一)商品质量管理的概念以保证商品应有的质量为中心内容,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科学方法,对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加以控制,使用户得到满意的商品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二)质量管理发展史检验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检验质量管理阶段时间:20世纪初——40年代前产生背景:企业规模扩大,生产过程日益复杂,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只把精力集中在全过程的小部分,而不了解整个生产过程情况。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开展起来,他主张检验与生产分工,于是企业执行质量检验的职能:操作者工长专职的检验人员,大多数企业都设立了独立专职检验部门,在生产的终端对产品进行检验,即建立“终端检验制”。

特点:事后检验全数检验质量责任不清统计质量管理阶段时间:20世纪40年代—50年代末产生背景:大批量生产进一步发展,要求用更经济的方法来解决质量问题,并能预先防止成批废品。

1924年,休哈特提出“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设计出“控制图”1931年,休哈特与道奇、罗米格、戴明等人提出“抽样检验”

战时,美国军方为保证军需物资的质量,强制要求生产军需品的各工厂实行统计质量控制,制定和颁布了美国战时质量标准Z1.1—Z1.3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续)特点

--被动的事后把关积极预防

--全数检验抽样检验缺点

--仍以“满足产品标准为目的”,而不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目的;

--过分强调了统计方法的应用,忽视了组织管理和生产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数理统计方法深奥难懂,难以调动广大工人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偏重于工序管理,没有对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时间:20世纪60年代——至今产生背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理论上有了新进展,出现了行为学派。强调企业管理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工人参与管理。“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的兴起。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的发展,某些产品,特别是大型和复杂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更高了,在产品的质量概念中出现了“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要求。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国企业为了参与竞争,都提出了“产品责任”和“质量保证”等许诺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质量总经理费根堡姆(A.V.Feigcnbaum)和一些质量管理专家先后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新概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续)1961年费根堡姆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该书强调:执行质量职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责任。(全员)解决质量问题不能仅限于产品制造过程,应当在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中都要质量管理。(全过程)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手段应是多种多样的,而不仅限于检验和数理统计方法。(全面)定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质量管理的演变

单纯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管理对象只限于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和工序质量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广义质量)管理范围生产制造过程从制造过程发展到设计过程全过程质量管理参加人员少数技术检验人员少数技术部门、检验部门全体员工方法手段主要用技术检验方法主要用统计方法实行改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研究和应用科学方法(数理统计为基本手段)三结合综合、系统管理管理方式生产过程结束后,事后把关为主监控生产过程,重在预防控制防检结合,以防为主,重在管理影响产品质量的各项因素标准化程度缺乏标准化只限于控制部分的标准实行严格的标准化,不仅贯彻成套技术标准,而且要求管理业务、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的标准化对质量标准的满足程度只限于保证既定标准按既定质量标准进行控制把满足用户需要放在第一位,以既定标准为基础,以用户需要为方向,不仅保证或维持质量,而且着眼于提高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特点比较(一)戴明循环PDCAP——计划阶段PLAND——实施阶段DOC——检查阶段CHECKA——处理阶段ACTION二、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戴明循环PDCA(续)1.计划阶段PLAN,分四个步骤: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确定目标;第二步:分析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第三步:从影响质量原因中找出主要原因;第四步: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拟定措施计划。戴明循环PDCA(续)2.实施阶段DO第五步:执行措施,实施计划。3.检查阶段CHECK第六步:检查效果,发现问题。4.处理阶段ACTION第七步:总结经验。第八步:遗留问题转入下一循环。PDCA循环的特点(续)不断循环上升APCDA

PC

DAPCDAP

CD大环套小环(二)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缺陷采集XXRRREESSSGGPPDDDBBLLFFNNKKK••

缺陷数量1XX###2YYY##3ZZZ####4WW####•••••••••••••缺陷分析因果图分层法散布图排列图缺陷搜集表直方图控制图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散布图法调查表法分层法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一)排列图法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1.排列图法是从许多影响质量的因素中分析、寻找主要因素的方法.2.所遵循的原理是关键的占少数,次要的占多数.频率(%)100ABCDEFGH其他频数(件)A类B类C类8090一)排列图法(续)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例:为分析某厂加工曲轴报废上升的原因,对222件废品进行了分类统计,试找出主要影响因素。解:1收集资料。2整理计算。100.0100.02.722297.30.921696.41.321495.12.221192.98.620684.314.018770.370.3156222总计6其他72轴颈表面伤痕63曲拐半径小55轴向尺寸超差419动平衡超差331开档大2156曲轴轴颈尺寸小1累计频率频率累计频数频数(件)原因序号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一)排列图法(续)3绘制排列图123456其他频数(件)频率(%)A类B类C类8090100040801201602002550754分析主次因素投诉原因信件数频率%累计频率%卡带5646.646.6开关失灵3226.773.3声音变形1310.984.2收音无声75.890.0无立体声43.393.3其他86.7100.0合计120100—表2-1录音机质量问题图2-1主次因素排列图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用途:主要用于分析各种质量问题的原因。方法:①原因分析要从人、机器、原材料、方法、测量及环境等因素出发(5M1E)②要集思广益③可用排列图检查效果。因果分析图中原因大原因某个质量问题小原因人机料法环测二)因果分析图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二)因果分析图(续)切削液热处理为什么曲轴轴颈尺寸小硬度不一致操作者教育没进行没记住机床未及时修正砂轮工艺纪律松弛平衡块松动震动大控制机构的灵敏性电器失灵材料材质不合规格量具校正无标准轴测量方法环境测量器具配置操作者未用读数量具测头不干净测量仪器精度操作规格无作业标准加工件温度高进给量大有杂质浓度低因果分析图示例近视近视环境方面人为方面设备方面材料方面方法方面步骤1:阐述问题步骤2:绘制主要分支因果分析图示例(续)步骤3:思考可能的因素近视人为方面常揉眼睛常盯屏幕先天近视意外伤害步骤4:扫描和排序真正的原因---可能性最大或最有可能解决的原因是什么?步骤5: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采取改进措施,由并改进效果检查所确定的主要原因是否正确因果分析图示例(续)材料方面环境方面人为方面设备方面方法方面字太小印刷不清楚灯光太暗灯光太强常揉眼睛常盯屏幕先天近视意外伤害桌椅高度书本质量坐车看书走路看书躺着看书距离过近看书方法不对长时间看书不休息近视

分析患近视的原因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三)直方图法直方图的主要用途:判断商品质量变化状况和生产过程是否发生异常。0510152025三)直方图法(续)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几种常见的直方图形状三)直方图法(续)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几种典型图的说明:(a)直方图左右对称,平均值在中间形成高峰,慢慢向左右分散。(b)直方图的高峰偏向一端分布,中心已偏。(c)直方图出现了两个高峰。(d)直方图呈锯齿形状。(e)直方图的峰不突出,形成了一个宽平的峰,象一个平顶。(f)在远离主分布中心处出现了一个孤立的小直方图。直方图的形状可概括为正常型和异常型两类,正常型的直方图应该是左右对称,中心处最高,离开中心越远处越低。(a)为正常型的直方图,它表示生产过程中没有异常原因。(b)-(f)为异常型的直方图,它表示生产过程中有异常原因,致使质量特性的波动不符合随机波动的规律,应该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消除异常原因的影响,使生产趋于稳定状态。三)直方图法(续)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直方图分析:用途:用来区分质量波动究竟是由于偶然原因引起还是系统原因引起的,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从而判断商品质量是否处于控制(或管理)状态,预报影响质量的异常原因。格式:质量特性数据样本号12345678910UCL(上控制线)CL(中心线)LCL(下控制线)四)控制图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控制图的判断准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