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业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业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业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业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业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工业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项目代码无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青海省(自治区)西宁市大通县(区)黎明路乡(街道)111号(具体地址)地理坐标(101度45分10秒,36度53分31.5秒)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其他煤炭加工(C2529)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二十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42:精炼石油产加工252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北川工业园区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北管备案[2021]26号总投资(万元)840.4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比(%)施工工期4月是否开工建设☑否514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青海省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2015—203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已开展园区的规划环评,为《青海省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批复文号为宁环发[2017]145号。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1、规划符合性分析(1)青海省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2015—2030)符合性分析根据《青海省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园区空间结构为“一轴、两心、四组团”。“四组团”指规划形成的四个综合性组团,分别为北部功能组团、东北部功能组团、中部功能组团、南部功能组团。本项目位于2中部功能组团,中部功能组团北起S102,南至陈家庄村南侧,东至北川河,西至宁大铁路,包括中部产业区及长宁居住片区。根据青海省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本项目位于东部功能组团,主要为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青海省新型建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现有企业用地,主要布局化学原料及化学品业和新型建材业。综上,本项目为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内的工业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符合《青海省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的布局。(2)《青海省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的符合性分析①根据《青海省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可知,项目建设不在园区产业发展负面清单,满足入园项目环境准入条件。②规划环评审查意见要求新入园项目原则上采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本项目使用的燃料为净化后的电石炉尾气,满足使用清洁能源的要求,项目改造完成后将减少污染物排放,符合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要求。③本项目无需设置大气防护距离,满足审查意见对环境防护距离的要。④项目所在工业园区不在生态红线范围内,满足审查意见中对生态红线的管理要求。⑤本项目拟设置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符合审查意见中对园区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实时监控、及时预警的要求。其他符合性分析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炭材烘干系统改造工程未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禁止和限制类之列,符合国家、青海省相关节能减排产业政策,该项目已取得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立项备案,符合国家及当地产业政策要求。根据《青海省2018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冶炼炉废气回收炭材烘干节能低碳技术创新项目建设能够有效促进企业节能效益、环保效益发展。项目完成后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稳定生产运行,使大气污染物排放达到环保要求,同时对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符合青海省产业政策的要求,符合当地环境保3护政策,环境效益显著。3、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项目已取得大通县北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备案。本项目供水、供电全部依托厂区现有的供水及供电管网,条件较为优越;项目区地形平坦,本项目综合利用电石炉产生的电石炉尾气,其烟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均达到《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排放浓度限值;不新增职工人员,无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产生、无生产废水产生;噪声在采取本环评提出的相关防治措施后对周围的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工程选址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合理可行。4、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 (青政〔2020〕77号),本项目属重点管控单元(详见附图),重点管控单元指:人口密集、资源开发强度较大、污染物排放强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应推进产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本项目实施后,运营期无废水产生。生产过程中,有组织及无组织废气,经处理后均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综上,项目运营过程中加强了污染物排放控制,满足生态环境管控要。5、项目“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见下表1-2:表1-2项目建设“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序号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判定1生态保护红线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规划的园区内,用地类型为工业用地。根据《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项目建设地点不在划定的Ⅰ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和Ⅱ类生态保护红线区范围内,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饮用水保护区等生态保护目标,不触及生态保护红线。符合42资源利用上线项目生产运营优先选用节能、低噪等设备和工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用水主要为冷却用水,冷却用水循环使用,定期补充新鲜用水,消耗量较少。项目生产消耗一定量电源、水资源,但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不会触及资源利用上线。符合3环境质量底线项目区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质量能够满足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项目生产废气达标排放,对大气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影响较小,运营生产不会使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变化;项目生产过程中无废水产生。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厂界噪声能达标;固体废弃物(包括危废)均得到妥善处置。项目各项污染物不会改变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等级,不触及环境质量底线。符合4负面清单根据园区总体规划的产业定位、相应规划环评禁止入园负面清项目不在区域负面清单内。符合5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主体工公用工程类名称技改前工程内容技改后工程内容别新建年产18万吨的回转烘干机11#、2#单筒烘干窑,单台烘干台,替代现有的1#、2#主体工公用工程类名称技改前工程内容技改后工程内容别新建年产18万吨的回转烘干机11#、2#单筒烘干窑,单台烘干台,替代现有的1#、2#单筒烘干烘干窑h窑(单台烘干系统规模7t/h)程沸腾炉沸腾炉1套,燃料为煤炭沸腾炉1套,燃料为电石炉煤气1-6#单筒烘干窑公用一套进料系统和出料系统与3-6#单筒烘干窑公用一套进料系统和出料系统进出料系统供水系本项目生产不用水,用水仅为本项目生产不用水,且不新增职统生活用水工,不新增生活用水辅助排水系统无生产废水,仅产生生活污水无生产废水,不新增生活污水工程供电工程设置一座低压配电室新增一座低压配电室燃料工燃料为煤炭燃料为电石炉尾气程项目名称:工业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单位: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性质:技改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840.4万建设地点: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黎明路111号2.2建设内容本项目利用公司原有场地,占地面积514平方米,将原有落后的1#、2#单筒窑改造为年产18万吨的三筒窑,同时建设与之相配套的供配电、给排水消防等公用工程,购置炭材三筒窑系统及相关辅助设备等共计50台(套)。项目技改前后主要建设内容见表2-1。表2-1项目组成一览表6通过“双旋风除尘器+低压管式脉通过2台“袋式除尘器”进行烟气冲袋除尘器”进行除尘,净化效率除尘,净化效率在通过“双旋风除尘器+低压管式脉通过2台“袋式除尘器”进行烟气冲袋除尘器”进行除尘,净化效率除尘,净化效率在99%以上烟气通过2座高30m、出口内烟气通过1座高30m、出口内径烟囱径1.2m的单筒烟囱排放1.2m的单筒烟囱排放保噪声污施等,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工染治理程染治理程措施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限值要求固废物主要为除尘灰(主要成分为焦炭固废物主要为除尘灰(主要成分为焦炭粉),用作3-6#单筒烘干窑沸腾炉燃料固废治分为焦炭粉),用作单筒烘干理措施窑沸腾炉燃料2.3原料和能源消耗现有1#、2#单筒烘干窑使用粉煤作为沸腾炉原料,技改后三筒窑使用电石炉尾气作为燃料,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本项目技改前后能源消耗见下表2-2。表2-2原料及能源使用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技改前技改后1万度4804502电石炉尾气044003粉煤吨420004兰炭万吨18.0542.4设备清单本项目主要设备为生产车间设备,详见下表2-3。7表2-3本项目技改前后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技改前设备技改后设备设备名称数量设备名称数量1单筒烘干机2三筒回转烘干机12沸腾炉2沸腾炉13袋式除尘器2低压管式脉冲袋除尘器14锅炉引风机2锅炉引风机15电气控制系统2旋风收尘器16线缆桥架2电气控制系统17运输设施2线缆桥架18链式输送机4运输设施19气力输送设备2链式输送机2气力输送设备13公用工程(1)给排水工程本项目生产过程不用水,由于本项目不增加劳动定员,无生活用水。因此,本工程无生产废水排放,无新增生活污水排放。(2)供电工程由现有炭材配电室为本工程供电,炭材配电室是公司330kV变电站提供10KV电源,本项目改造后系统能耗25KWh/t-炭材,年用电量为150万度,利用原供电系统能够满足本项目改造后用电要求。供电方案:①新增一座低压配电室;②本项目在低压侧均设集中电容补偿装置,使其功率因数补偿达到0.9以上。(3)燃料工程根据烘干系统设备厂家提供参数,改造后的三筒窑烘干系统年工作8000h,燃料为电石炉尾气,用量约为5500m3/h,年用约为4400万m³。单台电石炉尾气设计产生量4000Nm3/h,正常运行6台(总共8台,1台备用,18台检修),尾气产生总量为24000Nm3/h;电石炉尾气主要用于石灰石煅烧工序作为回转窑和气烧窑燃料使用。其中气烧窑消耗3500Nm3/h;回转窑消耗13500Nm3/h,剩余9000Nm3/h,可以满足本项目使用。电石炉尾气平衡分析见下表:表2-4电石炉尾气平衡分析产生情况消耗情况项目产生量(Nm3/h)项目分配量(Nm3/h)24000回转窑13500气烧窑3500本项目烘干窑5500多余(通过石灰窑负荷平衡,不排放)总计24000总计24000电石炉尾气成份见表2-4。表2-4电石炉尾气的主要成分CO%H2%CH4%O2%CO2%N2%热值kcal/m3水分焦油3.0-3.29.00.2-0.42000-2200少量(3%)微量4劳动定员及劳动制度本项目改造后依托青海宜化现有烘干系统人员,无需新增人员。炭材烘干系统改造后年运行时间约为8000小时。9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7工艺流程简述(图示):7.1运营期兰炭烘干系统主要由沸腾炉、三筒回转烘干机、除尘系统、控制系统、进出料设备几大部分设备组成,详见图2-1。燃气三筒烘干机袋式除尘器烟囱排空待烘炭材现有配料站烘干后物料燃气三筒烘干机袋式除尘器烟囱排空待烘炭材现有配料站烘干后物料沸腾炉集灰系统计量胶带机图2-1兰炭烘干系统工艺流程如图工艺简述:待烘炭材来自炭材料棚经地面稳流仓皮带机输送至烘干机前贮仓内向烘干机供料,沸腾炉燃烧电石炉尾气提供干燥所需热量,燃烧产生的烟气直接进入烘干机内,烟气中带有大量的热量,用作兰炭干燥,干燥后炭材通过出料卸料阀卸到耐高温胶带输送机上,转运至电石炉配料站中,干燥窑的尾气主要是颗粒物(C)、NOx和SO2。三筒烘干机Φ3.8×13.6m设计技术参数如下:1.筒体直径:Φ3800㎜2.筒体长度:13600㎜3.筒体容积:155m34.筒体转速:2~4r/min(变频调速)5.变频电机:YVF2-200L2-618.5KW×4台(标配)考虑西宁高原环境本项目配置22kW×4台6.硬齿面齿轮减速器:ZSY200×4台7.最高进气温度:850-900℃可调8.出口气体温度:90~180℃10.进气方式:往返三回程11.烘干物料:兰炭12.物料粒度:13.初水份:≤26%全水分(冬季)14.终水份:≤1.0%(按小于1.0%设计)15.设备产量/干基:22t/h(满足气温零下生产需求)产污节点分析:(1)废气:烘干过程中产生的烟气G1,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NOx和SO2。(2)废水:不新增生活污水,不产生生产废水。(3)噪声:设备运行及物料装卸产生的噪声。(4)固废:除尘器收集的除尘灰S1。8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本项目是将原有落后的1#、2#单筒窑改造为年产18万吨的三筒窑,原有的1#、2#单筒窑为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0万t/aPVC项目中部分工程。8.1现有工程概况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0万t/aPVC项目采用电融法密闭电石炉、石灰石气烧窑、干法乙炔、离子膜烧碱及悬浮法PVC等主要装置和生产工艺,现已建成45万t/a电石、30万t/a烧碱和30万t/aPVC生产装置,配套建设2×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及相关公共、辅助、环保工程。8.2环保手续履行情况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0万t/aPVC项目于2010年取得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0万t/aPVC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青环发[2010]473号)。2010年3月动工建设,2010年9月,电石装置建成并申请试生产(宁环发[2010]410号);2011年1月,烧碱、PVC装置基本建成并申请试生产(宁环发[2011]34号)。2018年5月27日完成了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0万t/aPVC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编写了《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验收意见见附件;2018年12月,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对项目噪声和固体废物防治设施专项环境保护验收进行了复核,且出具了《关于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0万t/aPVC项目噪声与固体废物防治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复函》(青环函(2018)540号),同意通过噪声与固体废物防治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12月取得排污许可证,证书编号为91630121679175017Q002R。8.3现有工程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排放情况根据《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现有项目污染物产排情况及污染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与项关的原有环境污染石灰窑尾气有组织废气8.3.1现有工程废气污染物治理措施石灰窑尾气有组织废气现有工程废气污染治理措施见表2-5。表2-5现有工程废气污染治理措施污染源性质污染物名污染源性质污染物名称排气筒污染治理措施参数名称//粉尘粉尘各//粉尘粉尘各1套布袋除尘器2台布袋除尘器乙炔破碎电石破碎7台除尘器,转运1/粉尘粉尘电/粉尘粉尘台除尘器根/40m8根/40m电石炉尾气除尘器粉尘8台旋风袋式除尘器8根/50mSO2次钠液装置尾气Cl2降膜吸收塔尾气HClHCl二级碱液吸收装置/盐酸储罐大、小呼吸排气 VCM低沸塔采用活性炭除汞器+变30m30mHg压吸附H2PVC干燥、包装尾气粉尘高效多筒旋风除尘3根/15mVCM固碱沸腾炉烟尘以天然气作为燃料+低氮燃烧器/SO2NO22台2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干式炉内喷钙脱硫+SNCR烟气脱硝+静电、布袋除尘SO2SO2NOX石灰石堆场及焦炭/兰炭粉尘防风抑尘网及洒水抑尘措施/堆场(露天)无组织C2H2、废气生产装置区的逸散废气Cl2、HCl、//VCM在线监测现有工程5#、6#循环流化床锅炉设2套在线监控系统,监控设备型号为BST-CEMS-1000型,产品认证证书编号为CCAEPI-EP-2015-311,5#、6#锅炉在线监控系统主要监控因子为SO2、NOx、烟尘、氧含量、烟气流量、烟气温度、压力,在线监控数据分别于2016年10月21日、2016年9月25日联网上传,满足数据传输要求,于2017年11月10日通过西宁市环境保护局验收小组验收,于2018年3月14日取得大通县环保局《青海省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验收资料备案表》。8.3.2现有工程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1)现有工程废气污染物达标情况①有组织废气有组织废气排放情况如下表2-6所示表2-6有组织废气排放情况一览表编号监测位置监测因子最大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备注G1~G25#、6#烧碱事业部热电锅炉(2×75t/h循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9.7~19.75烟尘29.38~13.5G3~G10部石灰窑(气烧窑)顶除尘器出口烟尘119~136抽测50%*,抽测二氧化硫15.3~32.3G11~G151#~5#环保事业部炭材干燥尾气出口烟尘73.1~73.955#二氧化硫221~226G166#环保事业部炭材干燥尾气出口烟尘33.49单独监测二氧化硫435.20G17~G21#~8#电石事业部电烟尘71.3~74.74石炉前排烟除尘器出口二氧化硫47~60G25~G281#~4#电石事业部电石炉环加除尘出口烟尘57.9~64.6,G29~G301#~2#乙炔事业部乙炔破碎除尘器出口烟尘42.4~49,G31~G33部干燥(PVC干燥)旋风除尘器出口烟尘36.9~38.6G341#烧碱事业部烧碱氯气处理(次氯酸钠装置尾气)出口氯气G35~G361#、2#PVC事业部二合一尾气(降膜吸收塔尾气)出口氯化氢4.21~7.87,0.00352~0.0065G371#PVC事业部VCM精馏尾气(低沸塔顶非甲烷总烃7.99监测结果表明:5#、6#热电锅炉烟囱排口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分别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标准限值。烟尘处理效率为98.3%以上。1#~8#石灰窑除尘器出口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分别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标准限值。烟尘处理效率为90.20%以上。1#~6#炭干燥窑除尘器出口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分别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标准限值。烟尘处理效率为96.47%以上。1#~8#电石炉除尘器出口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分别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标准限值。烟尘处理效率为93.3%以上。1#~4#电石炉环形加料机除尘器出口烟尘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分别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标准限值。烟尘处理效率为93.09%以上。1#、2#乙炔破碎除尘器出口烟尘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分别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标准限值。1#~3#PVC干燥旋风险尘器烟尘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分别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标准限值及《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80mg/m3限值要求。1#烧碱氯处理(次氯酸钠装置尾气)氯气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分别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标准限值及《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限值要求。1#、2#PVC事业部二合一尾气(降膜吸收塔尾气)氯化氢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分别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标准限值及《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限值要求。1#PVC事业部VCM精馏尾气(低沸塔顶)汞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排放速率,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分别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3标准限值。1#PVC事业部VCM精馏尾气(低沸塔顶)汞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分别满足《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限值要求。②无组织废气验收监测期间,煤炭堆场无组织排放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为0.142~0.431mg/m3,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石灰石堆场无组织排放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为0.116~0.235mg/m3,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厂界无组织排放总悬浮颗粒物、非甲烷总烃、氯乙烯、氯化氢、氯气监测结果如下表2-7厂界无组织排放情况监测因子监测最小值监测最大值总悬浮颗粒物0.3120.961非甲烷总烃0.9氯化氢0.06氯气0.040.08氯乙烯NDND总悬浮颗粒物0.4010.983非甲烷总烃0.88氯化氢0.023氯气0.050.09氯乙烯NDND厂界无组织排放总悬浮颗粒物、非甲烷总烃、氯乙烯分别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及《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的限值要求。氯气、氯化氢无组织排放最大值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及《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监控浓度限值要求。(2)现有污染物排放量①1-6#炭干燥窑污染物排放量本评价通过企业提供的《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工业企业污染源自行监测年度报告》(监测单位青海金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核算污染物SO2、NOx和颗粒物排放量。1#~6#单竖窑炭材干燥系统工艺、规模及废气处理设施一致,因此自行监测报告在1#~6#单竖窑炭材干燥系统中选择其中一个排气筒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排气筒的烟气量、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速率等监测数据,炭材烘干系统年工作时间均按8000h计,根据污染物排放速率、排放浓度,核算污染物SO2、NOx和颗粒物排放情况表2-8现有单个单筒烘干系统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炭材烘干系统污染物排放情况排放浓度mg/m3量Nm3/h单个炭材烘干系统8000hNOx59.2837596SO2114.5534.56烟尘44.5528由表2-8可知,现1-6#单筒炭材烘干系统氮氧化物总排放量为355.68t/a,二氧化硫总排放量为207.36t/a,烟尘总排放量为79.68t/a。②其他工序的污染物排放量表2-9其他工序的污染物排放量一览表污染因子污染源年排放总量t/a二氧化硫5#~6#热电锅炉23.68.41~8#石灰窑52.321~8#电石炉前排66.4氮氧化物5#~6#热电锅炉118.8烟尘5#~6#热电锅炉25.225.2粉尘1~8#石灰窑222.88520.881~8#电石炉前排93.281~4#电石炉环加52.41~2#乙炔破碎27.441~3#PVC干燥124.88氯气1#烧碱氯气处理(次氯酸钠装置)0.00936氯化氢1#、2#事业部二合一尾气(降膜吸收塔尾气)0.02152氯乙烯1#VCM精馏尾气(低沸塔顶尾气)0.03488非甲烷总烃0.01248.3.2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措施(1)废水处理措施项目废水产生及处理情况见表2-10。表2-10项目废水产生及处理情况一览表项目处理措施VCM转化含汞污水4.51#含汞污水深度处理站处理后回用,处理规模5m3/h乙炔生产废水3#废次氯酸钠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处理规模150m3/hPVC离心分离母液4#PVC离心母液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处理规模120m3/hPVC车间清洗废水302#PVC聚合TK-3D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处理规模35m3/hPVC车间地面冲洗水1生活设施污水8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作厕所冲洗水,处理规模10m3/h事故消防废水1188m3/次10000m3的应急事故池电解车间地面冲洗水沉淀后去脱盐水站回用HCl降膜吸收尾气碱洗废水0.05回用于化盐工序氯气吸收尾气碱洗废水0.01回用于乙炔气清净工序脱盐水站排水、循环冷却水40经废水总排口(设置在线监控装置)排放北川河锅炉排污水5.0回收到循环水在线监控现有工程清净下水排放口设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因子主要为:流量、pH值、COD、氨氮,监控系统于2017年10月19日开始联网上传,满足数据传输要求,于日取得大通县环保局《青海省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验收资料备案表》。(2)废水达标情况工艺废水监测结果如下表2-11所示,废水总排口监测结果如下表2-12所示.表2-11工艺废水监测结果点位编号点位名称检测因子监测结果(单位:mg/L)第一天第二天W11#含汞污水深度处理站pH值(无量纲)9.26化学需氧量悬浮物5.2525氨氮8.3836.45石油类0.30.34总磷0.59硫化物0.005L0.2734汞0.00610.0069W22#PVC聚污水处理系统pH值8.3525化学需氧量55.2552悬浮物7.57.5氨氮13.912513.7875石油类0.04L0.04L总磷0.536250.705硫化物0.005L0.0368W33#废次氯酸钠污水处理系统pH值6.86257.3625化学需氧量507.5505悬浮物9.259.5氨氮144.325133.9石油类0.32250.34总磷8.98.65硫化物0.00480.0210W44#PVC离心母液污水处理站pH值7.64258.0475化学需氧量5550悬浮物5.756.75氨氮7.24257.4625石油类0.04L0.04L总磷0.558750.9075硫化物0.01080.0195备注:低于检测限的数据在统计处理时以最低检测限的1/2数据进行计算表2-12废水总排口监测结果名称检测因子采样日期(单位:mg/m3)执行GB15581-2016是否达标W5废水总排口pH值8.2058.396~9是化学需氧量464360是生化需氧量2.750.7520是悬浮物9.259.7530是氨氮是石油类0.04L0.04L3是总磷0.205是硫化物0.00880.0050.5是汞0.0005/0.003是监测结果显示,验收监测期间总排口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石油类、总磷、硫化物、汞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限值要求及《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限值要求。8.3.3噪声现有工程噪声主要为机械设备运转产生噪声,设备选型上选择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源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具体如下。(1)石灰窑鼓风机、引风机、锅炉鼓风机等风机进口都安装了消音器;石灰窑窑顶上料盅四周安装了隔音墙。(2)PVC干燥工序罗茨机房、聚合冰机房、冷冻冰机房等都安装了吸音墙,降低罗茨机、冰机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3)锅炉蒸汽放空管、PVC氯化氢合成蒸汽放空管、空压站空气放空管等都安装了管道消音器,降低高压蒸汽、空气放空的噪音。(4)空压机房、压缩机房生产运行中都关闭门窗,在墙体下部安装了消音器。(5)公司厂界四周都设置了3m高的实体砖围墙,降低厂界外噪音。(6)生产过程中做到文明生产,减少材料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撞击噪声等。根据验收监测报告,监测点位共设4个监测点,分别为1#厂界东、2#厂界南、3#厂界西、4#厂界北。根据验收期间监测结果显示,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20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8.3.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1)一般固体废物现有工程一般固废主要有锅炉除尘灰、电石净化除尘灰、原料炭材除尘灰、电石渣、电石渣、粉煤灰、锅炉渣、盐泥、污水处理站污泥、生活垃圾。一般固废产生量统计如表2-13一般固废产生量序号固废名称产生量(吨/年)1361439.682焦/兰炭粉13770.993锅炉渣49515.894盐泥65585除尘灰15538.562#PVC聚合TK-3D污水处理系统污泥4.873#废次氯酸钠污水处理系统污泥84#PVC离心母液污水处理站污泥2.79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污泥其储存库及处理措施如下:1)锅炉除尘灰储存于生产现场的一台灰仓,容积500m3;锅炉渣储存于现场一台渣仓,容积200m3。用汽车转运至水泥厂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2)电石净化除尘灰存储于生产现场的3个灰仓(每台电石炉3个共计24个),容积分别为25m3;电石炉环形加料机除尘灰储存于电石出炉间一楼的1个灰仓(每2台电石炉1个共计4个),容积34m3。电石除尘灰用汽车转运至青海省新型建材工贸有限公司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3)原料炭材除尘灰储存于生产现场的3个灰仓,容积分别为50m3。除尘灰用罐车转运至煤场综合利用。4)乙炔生产中产生的电石渣从渣仓下料口直接由管道皮带廊输送到青海省新型建材工贸有限公司料仓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乙炔沉降池压滤的湿电石渣用汽车转运至建材厂用作生产加气块砖的原料。5)石灰石筛分的除尘灰回用到公司内部,用作锅炉烟气脱硫剂;焦兰炭筛分出的焦兰炭细颗粒用汽车转运外售综合利用;石灰筛分出的细渣用车辆转运外售综合利用。216)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定期清运。(2)危险废物现有工程危险废物主要包括氯化汞触媒、含汞污泥、稀硫酸等,其产生量如下表2-14危废产生量统计废物名称发贮存量(吨)废氯化汞触媒151.26含汞污泥54.54稀硫酸8.84废矿物油5.38其防护措施及处置情况如下:1)PVC氯乙烯合成转化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氯化汞触媒、含汞污泥,为减少转运环节,公司在转化生产现场建设废汞触媒库房一间,面积14.5x7m,含汞污泥库房一间,面积5.3x3.5m。废氯化汞触媒和含汞污泥均按危废处置程序由贵州省有处置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2)稀硫酸库:烧碱氯处理工序生产中产生稀硫酸,为生产现场液体储罐储存,2个储罐容积各150吨。稀硫酸按危废处置程序由青海省内有处置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3)危废集中库:利用现有库房改造建设危废集中库,3间11×5m的库,分别为废油库、废油桶库、废汞触媒备用库;5间5.5m×5m的库,分别为废油漆桶库、废电路板废铅蓄电池库、废离子膜废树脂库、分析废液库、危废备用库。现在废离子膜、废电路板暂未产生。现有工程危废集中库存点、转化现场废汞触媒库、转化现场含汞污泥库为砖混结构库房,库房进行了防渗处理,库房外围设置防泄漏围堰和收集池;稀硫酸储槽为2台耐腐蚀非金属储罐,储罐周围设置防泄漏围堰,围堰进行了防腐防渗漏处理。按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要求,库房设专人管理,设置相应警示标牌、制度牌、责任制牌和应急预案等。8.4排污许可证排放量核实现有工程批复及排污许可允许排放量及本醒目排放量情况见表2-15。22表2-15现有工程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量序号污染物名称排污许可证排放量(t/a)现有工程排放量(t/a)1SO2424349.22NOX897.44474.483烟尘+工业粉尘103.888.5技改前1、2#炭干燥窑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根据1#、2#炭材干燥窑运行情况可知,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废气、噪声及固废,无废水产生。(1)大气污染及治理措施1#、2#炭材干燥窑尾气分别通过1套袋式除尘器处理后排放,排气筒高度为15m,根据监测结果可知,1#、2#炭材干燥窑除尘器出口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分别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标准限值,氮氧化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根据企业自行监测报告数据计算可得:1#、2#单筒炭材烘干系统氮氧化物总排放量为118.56t/a,二氧化硫总排放量为69.2t/a,烟尘总排放量为26.56t/a。(2)噪声污染及治理措施现有1#、2#炭材干燥窑噪声主要为机械设备运转产生噪声,设备选型上选择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源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锅炉鼓风机等风机进口都安装了消音器。(3)固体废物现有1#、2#炭材干燥窑产生的固废为除尘灰,其产生量为4590.33t/a,储存于生产现场的3个灰仓,容积分别为50m3,除尘灰综合利用。8.6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现有的1#-6#单筒烘干窑单台烘干系统规模7t/h,年烘干炭材33.6万吨,无法满足电石提产后需要,且沸腾炉使用粉煤作为燃料,因此将现有1#、2#单筒烘干窑改造为18万吨/年的三筒窑烘干系统,使用电石炉尾气作为原料。改造后年烘干兰炭40.4万吨,增产6.8万吨,可以满足电石提产后需要。1#-6#单筒烘干窑尾气经过除尘器处理后烟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可以达标排放,项目生产过程中无废水产生,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作为燃料回收利用,不存在环境问题。除炭材烘干窑外,其他工程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及排气筒高度也可以满足现行标准要23求,废水处理站运行稳定,处理后的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产生的一般固废可回收利用,(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定期交由资质单位进行处置。污染物处置措施均符合满足现行的环保要求,因此也不存在环境问题。1#、2#单筒烘干窑改造为18万吨/年的三筒窑烘干系统,使用电石炉尾气作为原料后,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因此建议建设单位在资金充足时,将3#-6#单筒烘干窑燃料更换为清洁燃料,进一步减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24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1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1环境空气质量项目位于西宁市大通县桥头镇,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为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的要求,采用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中西宁市大通县2020年全年环境空气中各污染物浓度的监测数据,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及评价见下表3-1。表3-1环境空气监测点位情况一览表(单位:µg/m3)污染物名称SO2NO2CO(mg/m3)(24小时平均值)PM10PM2.5年均值2220986534标准值604047035从上表可见,项目区环境空气中6项污染物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项目区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1.2地表水环境现状距离项目最近的河流为北川河,北川河位于项目西南500m,《青海省水功能区划》,属于桥头—新宁桥流域,为Ⅲ类水体,控制断面为新宁桥。根据西宁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公开的《西宁市地表水2020年12月监测断面水质状况》可知,新宁桥各数据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要求,详见下图。25综上,监测断面各数据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要求。1.3评价区声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青海宜化厂区内,为了解项目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引用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项目的监测数据。监测内容如下:(1)监测布点:所在场界四周各设1点,共布设4个点;(2)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3)监测频次:连续监测2天,每天昼、夜各2次;(4)监测规范:按《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3222-94);(5)监测结果:详见下表3-2。26表3-2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单位:LeqdB(A)测点名称及位置监测日期及结果2021.7.232021.7.24昼间夜间昼间夜间厂界东侧第一次50.443.650.642.7第二次51.243.450.542.6厂界南侧第一次49.950.343.0第二次50.743.950.443.3厂界西侧第一次52.944.052.245.2第二次52.444.051.643.9厂界北侧第一次50.742.949.642.3第二次50.949.543.2标准值65556555根据上表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昼夜声环境质量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限值。27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2.1外环境关系本项目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黎明路111号,即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院内,北侧为贺家寨村,已于2019年年底前完成了搬迁,项目西南侧500m处为北川河。2.2主要环保目标及级别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环境特征,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与等级如下:地表水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北川河,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环境空气:项目周围500m范围内的无大气环境敏感目标。声环境:本项目周边50米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目标。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4。外环境关系图见附图4。表3-4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位置环境质量标准受影响人数水环境北川河B中Ⅲ类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和表3中1997年1月1日后新建工业炉窑的标准限值,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具体限值详见表3-5。表3-5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摘录)类别标准名称及级(类)别污染因子标准值单位数值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排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mg/m3240排放速率kg/h4.4厂界浓度mg/m30.12二氧化硫排放浓度mg/m3550排放速率kg/h厂界浓度mg/m30.4《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烟(粉)尘排放浓度mg/m3200282、噪声排放标准本项目施工期噪声排放评价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限值》(GB12523-2011),噪声限值见下表3-6。表3-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昼间夜间7055本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见下表3-7。表3-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厂界外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3类65553、固体废物控制标准炭材烘干系统除尘灰,属于一般工业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1)总量现状青海宜化近2年来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和实际排放量统计结果见表3-8。表3-8青海宜化排污许可证允许排放总量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允许排放总量t/a颗粒物SO2927NOX840(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为:SOtaNOx8t/a、颗粒物5.4t/a。(3)本项目排放总量指标来源本项目实施后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来源于现有的1#、2#单筒炭材烘干系统自身削减,现有1#和2#单筒炭材烘干系统NOx总排放量为118.56t/a,SO2总排放量为69.12t/a,烟粉尘总排放量为26.56t/a。29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包括现有1、2#单筒窑及其配套设备的拆除,以及拟技改的三筒窑烘干机及其配套设施的安装,不新建厂房,1、2#单筒窑及其配套设备拟由重庆斑马特机电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全包整体拆除。1.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现有设备的拆除、各类施工机械及材料运输、及三筒窑烘干机及其配套设施安装等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其噪声源强在70~80dB(A)之间,如不采取措施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环评提出以下防治措施:(1)建设工地采用封闭式施工方法,即将工地与周围环境分隔,可在工地四周设置2.5m以上隔音围护栏,对高噪声设备加置隔声屏障或减震装置,调整或缩短噪声施工的时间。(2)加强噪声作业控制,调整作业时间,制定合理的作业时间带。为了有效的控制施工单位夜晚连续作业,应该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3)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减少人为噪声,进行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建筑材料轻拿轻放,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意识。通过以上措施可将施工期噪声影响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施工期厂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限值》(GB12523-2011)标准限值,随施工的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也将随之消失。1.2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本项目扬尘主要来自现有1#、2#烘干窑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拆除、新建烘干系统基础开挖造成的扬尘,其扬尘量的大小因施工现场工作条件、施工阶段、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条件不同而差异较大,是一个复杂、较难定量的问题,如不采取措施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西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办〔2018〕150号)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建设期间减小污染物排放,必须做到10个100%”措施(施工现场100%设置扬尘污染防治监督牌、施工现场100%围挡、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100%洒水清扫保洁、建筑物料100%密闭存放、施工现场道路100%硬化、现场裸露土100%覆盖、土30方施工100%湿法作业、施工现场100%设置水冲式厕所、暂不开发用地100%覆盖、绿化)。结合本项目实际建设内容,提出以下措施:(1)实行封闭施工。对施工区域进行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1.8m。对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对运载垃圾的车辆使用箱式密闭车辆避免运输过程中产生扬尘,加强场地管理可有效避免扬尘污染,运输时间应避开夜间和中午息时间。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污染也随之消失;(2)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及时清运至工程指定点堆放,减少产尘源点;(3)加强场地地面、施工道路的保湿、保洁工作,减轻二次扬尘污染;(4)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运输道路进行混凝土硬化。驶入建筑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车身整洁,装载车厢完好,装载货物堆码整齐,不得污染道路。驶出建筑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严禁带泥上路,严禁超载,渣土及易抛撒材料实行封闭车辆运输。防止建筑材料、垃圾和尘土飞扬、洒落和流溢;(5)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6)严禁在施工现场排放有毒烟尘和气体,施工单位必须全部使用商砼,不得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拌合。施工期间要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避免在风季和大风天气施工,采取在管线开挖线一侧设遮蔽设施,向开挖后的断面洒水,将挖出的土石方及时洒水;另外,汽车尾气可以通过减少怠速时间、合理的交通控制和良好的车况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扬尘及汽车尾气对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1.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使用厂区内现有的卫生设施,其生活污水经厂区生活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后,回用于冲厕,采取上述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1.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有拆除的现有1#和2#烘干窑及相关配套设施、安装三筒窑烘干机及配套设施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如不采取措施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环评提出以下防治措施。现有1#和2#烘干系统设备拆除由拆迁公司总包,拆除的钢材等可回收废旧物资由拆迁公司销售给回收单位处理利用,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拆除的设施本项目均无法利用,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如沸腾炉耐烧砖等由拆迁公司负责转运到大通县城建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置。安装三筒窑烘干机及配套产生的包装废弃物集中收集后,外售给回收单位处理利用,产31生的建筑垃圾转运到大通县城建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置。拆除和安装的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依托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32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1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生产过程不用水,由于本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无生活用水。因此,本工程无生产废水排放,不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沸腾炉烟气本项目三筒窑的规模180000t/a,烘干系统沸腾炉的燃料为净化后的电石炉尾气为燃料,焦炭干燥过程中,热烟气(热风)经过烘干窑对焦炭进行干燥后,从竖式烘干窑出口排出。热烟气从焦炭中带走了水份,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焦炭粉尘,烘干系统排放的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参数,本项目烘干系统年运行8000h,电石炉气用量5500m3/h,年用电石炉气4400万m³。电石炉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H2、CH4的含量很少,气质与高炉煤气相似,因此沸腾炉烟气污染物产生系数参照《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中《4430工业锅炉(热力供应)行业系数手册》中使用高炉煤气的燃气工业锅炉产排污系数,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排污系数见表4-1。表4-1炭材烘干系统(以电石炉气为燃料)产排污系数一览表燃料污染物单位产物系数指标来源净化后的电石炉尾气二氧化硫千克/万立方米-燃料0.02S《4430工业锅炉(热力供应)行业系数手册》氮氧化物千克/万立方米-燃料0.86烟气量标立方米/万立方米-燃料16087注:本项目使用的电石炉尾气硫含量按照200计根据表4-1,可以计算得出,电石炉尾气在沸腾炉中燃烧后产生烟气量为7.078×108Nm3,二氧化硫的量为17.6t/a,氮氧化物的量为3.78t/a。(2)物料烘干粉尘烘干系统颗粒物排放量估算参考文献《电石项目主要设备的计算和选型》(中国氯碱,2010年第11期)中的相关数据,按每吨原料产生0.3%粉尘计,颗粒物产生量为540t/a,每年运行8000h,则产生速率为为67.5kg/h。烘干系统尾气产生情况如下表4-2所示。33表4-2烘干系统尾气产生情况污染物SO2NOx颗粒物产生量(t/a).63.78540烟气量(Nm3)7.708×108产生浓度(mg/m3)22.84.9700.6产生速率(kg/h)2.20.4767.5(3)采取的处理措施及达标性分析烘干系统产生的尾气通过“双旋风除尘器+低压管式脉冲袋除尘器”处理后后排入大气,除尘效率在99%以上,经过除尘器处理后的颗粒物排放量为5.4t/a,排放速率为0.68kg/h,排放浓度约2.95mg/m3,二氧化硫的排放速率为2.2kg/h,排放浓度为22.8mg/m3,氮氧化物的排放速率为0.47kg/h,排放浓度为4.9mg/m3,通过高度为30m、内径为1.2m的排气筒排放。颗粒物排放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颗粒物200mg/m3的排放要求;氮氧化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排放要求,即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40mg/m3,允许排放速率为4.4kg/h,二氧化硫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二级标准排放要求,即最高允许排放浓度550mg/m3,允许排放速率为15kg/h,因此使用“双旋风除尘器+低压管式脉冲袋除尘器”处理烟气的措施有效可行。烘干系统污染物达标分析入戏表见表4-3。表4-3烘干系统污染物达标分析情况一览表污染物SO2NOx颗粒物产生量(t/a).63.78540产生浓度(mg/m3)22.84.9700.6产生速率(kg/h)2.20.4767.5治理措施“双旋风除尘器+低压管式脉冲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排气排放量(t/a).63.785.4排放浓度(mg/m3)22.84.97排放速率(kg/h)2.20.470.68排放标准850mg/m3240mg/m3,4.4kg/h200mg/m334(4)在线监测系统布设方案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监控因子为SO2、NOx、烟尘、氧含量、烟气流量、烟气温度、压力,在线监控数据需联网上传,满足数据传输要求。根据《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75-2017),应提供独立站房,监测站房与采样点之间距离应尽可能近,原则上不超过70m。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和烟道负压区域进行安装,确保所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对于圆形烟道,颗粒物监测设施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4倍烟道直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2倍烟道直径处;为SO2、NOx监测设施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2倍烟道直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0.5倍烟道直径处,采样平台应与排气装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5)《西宁市2021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实情况根据《西宁市2021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本项目落实工作方案中的符合性分表4-4工作方案符合性分析序号工作方案要求本项目落实情况1开展以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为燃料的锅炉、发电机组和工业炉窑专项检查,将废气排放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执法依据,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加大超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对未达标排放的企业实行分类整治。本项目技改后工业窑炉使用电石炉尾气作为燃料,在排气筒处安装在线监测系统,满足工作方案要求。2结合我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要求和河、东川、北川、大华等工业园区内现有钢铁、水泥、有色、化工等行业企业逐步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本项目炉窑尾气经过处理后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排放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颗粒物、二氧化硫的排放要求,无特别排放限值;氮氧化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排放要求,无特别排放限值,满足工作方案要求。(6)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情况见表4-5。35表4-5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表排放口编号污染物核算排放浓度(mg/m3)核算排放速率(kg/h)核算年排放量(t/a)主要排放口51#排气筒(除尘器)粉尘70.685.4SONOX4.90.473.78有组织排放总计粉尘5.4SO2.6NOX3.783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成运营后其噪声主要来源于热风炉、鼓风机、引风机、物料输送系统等产生的噪声,其源强在80-95dB(A)之间,主要设备源强噪声源强及治理情况见表4-6。表4-6噪声源强及治理措施一览表序号名称单台设备源强dB(A)治理措施降噪后的噪声1热风炉185~95dB(A)基础减振、低噪声设备65~75dB(A)2鼓风机180~95dB(A)基础减振、加装消声器55~70dB(A)3引风机185~95dB(A)基础减振、加装消声器60~70dB(A)4皮带机480~95dB(A)基础减振、低噪声设备、隔声罩60~75dB(A)5提升机180~95dB(A)基础减振、低噪声设备60~75dB(A)噪声减缓措施:①优先选用低噪声的先进设备;②对设备采取基础减震措施、风机安装消声器;③车辆在厂区内行使时限制鸣笛,减速慢行;④定期维护设备,减少因设备不正常运行产生的噪声;项目周围主要为青海宜化的厂房,项目周围50m范围内无医院、学校等声环境环境敏感目标,项目运营后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36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不新增人员,无生活垃圾产生,因此主要废物为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主要为兰炭粉。根据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可知,项目进行烘干时产生的粉尘量为540t/a,经过除尘器处理后排放的颗粒物为5.4t/a,因此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量为534.6t/a,由于粉尘主要为兰炭,储存于生产现场已建成的三个灰仓中,收集的粉尘直接用作3-6#单筒烘干窑沸腾炉中的燃料使用,不外排。5技改项目“三本帐”分析该项目为碳材烘干系统技改工程,技改前后污染物变化情况详见下表4-7。表4-7技改前后污染物排放量统计表污染物名称本工程预测现有排放量t/a以新带老削减量t/a增减量变化t/a废气SO2.651.52-51.52NOx3.78118.56114.78烟粉尘5.426.56烟粉尘的排放量减少21.16t/a,现有1、2#单筒窑及技改后的三筒窑均无废水排放,因此废水排放量无变化。6技改后的环境效益分析现有1、2#单筒窑技改前使用粉煤作为沸腾炉燃料,排放的污染物的量较大,对环境影响较大,技改后使用电石炉尾气作为燃料,电石炉尾气为电石工序产生的废气,为清洁能源,产生的污染物较粉煤少,根据三本帐分析可知,SO2的排放量减少51.52t/a,NOx的排放量减少114.78t/a,烟粉尘的排放量减少21.16t/a,技改后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区域环境控质量,起到一定的正面效益。7风险评价7.1环境风险识别本项目在使用电石炉尾气作为沸腾炉燃气时中可能会发生泄漏环境风险事故。7.2环境风险分析项目沸腾炉每年使用8000h,在运行期间无间断进行输送,使用电石炉尾气作为燃料,由建设单位单位在厂区修建LNG撬装站,安装燃气调压柜,发生爆炸的可能性极低。377.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根据项目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提出以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管道上安装电磁阀、止回阀,燃烧器配备报警器,与电磁阀联动。(2)在不使用燃气时,手动关闭燃气管道主阀门,确保用气安全。(3)如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气源、进气阀,处理完毕后再进行使用。(4)企业设专人负责安全生产,主要负责、检查和监督全厂的安全生产和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情况。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按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等各项安全环保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制度规程执行。8清洁生产分析技改后的项目利用沸腾炉燃烧电石炉尾气产生的热量对兰炭进行烘干,带有大量热量的沸腾炉烟气进入烘干机,将兰炭中的水分带走,达到烘干目的,由于尚无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发布,本次评价主要从生产工艺的先进性、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的产生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1)生产工艺与装备拟建工程利用沸腾炉烟气热量烘干兰炭,工艺的先进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工艺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也没有《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中规定的淘汰类生产装备和产品,符合国家及青海省产业政策;②三筒烘干机采用四轮驱动摩擦传动方式,在以往驱动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建设单位实践经验及优化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技术的改进和提升;③增加湿物料受热时间,同时大大降低物料干燥过程中的破损率。④对比现有的单筒窑烘干,强化了干燥过程,提高了热交换能力,增加了热交换器,其表面积为原交换器表面积的3倍,提高了干燥速率,提高填充率;⑤增加产量物料在整个截面上分布均匀,筒体转动所需功率较小,节能,降低生产成本;⑥筒体之间采用立柱支撑硬性连接和热膨胀补偿装置相结合的连接方式,保证三个筒体热胀冷缩的状态下连接的稳定。拟建工程生产工艺采用的三筒窑烘干机及配套设施提高了热交换能力,提高了干燥速率,提高填充率,且节能、稳定,产生的污染物较现有单筒窑低,有效的降低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生产工艺符合清洁生产中的相关要求。(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38在兰炭干燥过程中不产生生产废水,不新增生活污水,无水耗。技改后工程年耗电量约450万kw·h,单位烘干兰炭产品耗电量为25kw·h/t产品,耗电量不大。技改后,使用清洁能源电石炉尾气作为燃料代替粉煤,耗气量为4400万m3/a,单位烘干兰炭产品耗气量为244.4m3/t产品。(3)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技改后工程废气污染源主要为干燥窑尾气,采用“双旋风除尘器+低压管式脉冲袋除尘器”进行除尘,颗粒物、二氧化硫排放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颗粒物、二氧化硫的排放要求;氮氧化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排放要求。本项目生产过程不用水,由于本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无生活用水。因此,本工程无生产废水排放,不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本项目不新增人员,无生活垃圾产生,因此主要废物为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由于粉尘主要为兰炭,储存于生产现场已建成的三个灰仓中,收集的粉尘直接用作3-6#单筒烘干窑沸腾炉中的燃料使用,不外排。综上分析,拟建工程利用沸腾炉烟气热量烘干兰炭采用的工艺技术较技改前的单筒窑先进、适应性强、成熟、可靠,使用清洁能源电石炉尾气作为燃料代替粉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采取了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符合清洁生产要求。9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技术手段。环境监测的目的是查清污染物来源、性质、分布状况。拟建项目废气主要为粉尘;噪声主要为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