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的共同体-内容_第1页
想像的共同体-内容_第2页
想像的共同体-内容_第3页
想像的共同体-内容_第4页
想像的共同体-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ImaginedCommunitiesReflectionsontheoriginandspreadofnationalism文学院09级3班杜思聪1090100123

郑烨琳1090100121

赵原1090100119

赵运1090100120关于Nation一词的翻译Nation:民族/国家吴睿人将这一词翻译为民族,因为它最初是作为一种理念、政治想像或意识形态而出现的,指涉的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民全体”或“公民全体”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文化根源第三章民族意识的起源第四章欧裔海外移民先驱者第五章旧语言,新模式第六章官方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第七章最后一波第八章爱国主义和种族主义第九章人口调查、地图、博物馆第十章记忆与遗忘目录第一章导论※民族——想像的共同体第二章文化根源※古老共同体的消亡、人类感知世界方式的变化第三章民族意识的起源※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印刷、方言化革命民族——它是一种想像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像为本质上有限的(limited),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1)想像的: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们大多数的同胞,和他们相遇,或者甚至听说过他们,然而,他们相互联系的想像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2)有限的:即使是最大的民族,他们的边界,纵然是可变的,也还是有限的。(3)享有主权:民族被想像为拥有主权,其象征是主权国家“民族”概念诞生于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全欧性的民族解放运动(4)共同体:驱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甘愿为民族——这个有限的想像——去屠杀或从容赴死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反抗殖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第二章文化根源基本上,我主张在历史上直到三个根本的、都非常古老的文化概念丧失了对人的心灵如理般的控制力之后,并且惟有在这个情况发生的地方,想像的民族的可能性才终于出现。文化概念特定的手抄本(经典)语言是本体论真理的特权途径第一种古老共同体:宗教社会依据神授君权的君王统治第二种古老共同体:王朝时间观念的变化同时性的产生一、古老共同体的消亡宗教共同体和王朝,就像“民族”在当代的地位一样,这两个文化体系在它们的全盛时期,也都被人们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参考架构宗教共同体——语言创造的“符号共同体”所有伟大而具有古典传统的共同体,都借助某种和超越尘世的权力秩序想联结的神圣语言为中介,把自己设想为位居宇宙的中心。这些古典的共同体从未设想过一个和语言高度分离,而所有语言都只是和它保持等距关系符号的世界。语言作为联系的纽带、文艺复兴时期为反宗教而对民族语言的推崇宗教共同体衰退的原因:首先,是对欧洲以外的世界所进行的探险的影响第二,神圣语言自身地位的逐步式微古老君主制王朝的衰败现代人恐怕很难理解曾经有这样一个世界,在那里大多数的人想像得到的“政治”体系似乎只有王朝而已。王权的合法性源于神授西方:教会与王权的结合、东方:君权神授、天子“性的政治”——联姻蒙古与满族:皇太极、顺治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英法两位国王被斩首意味着对古老想像共同体的背叛二、人类感知世界方式的变化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才是让“思考”民族这个行为变得可能的最重要因素。中世纪人的时间观念:“主降临之日将如黑夜之窃贼般悄然到来”“被置于时间尽头之我等”“从献身冥思之日起,他们的思绪就愿意这样的尽头,即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人类种族拥有久远未来的前景”走到时间的尽头,缺乏对历史——无尽因果链条的认知概念:同时性“同质的,空洞的时间”的观念。在此观念中,同时性是横向的,标示它的不是预兆与成就,而是时钟、日历显示的。“同时性”最佳权时、报纸为重视想像的共同体,提供了技术上的手段某男子(A)有妻(B)与情妇(C),而情妇又有一情人(D)时间事件A和B吵架C和D做爱A打电话给CB购物D打撞球D在酒吧喝醉A与B在家共进晚餐C做一个不详的梦ⅠⅡⅢ1、A和D都身处作者所建构的“社会”之中,因这个稳定存在的社会实体而仍旧相互关联2、4个人在由时钟和日历界定的同一时间做各自动作,给读者时间“同时性”观念《社会之癌》、《发痒的鹦鹉》、《黑色的三宝垅》10月底,唐·圣迪亚戈·得·洛·山多斯——人们叫他迪亚戈上尉——正在举行晚宴。虽然这次他一反惯例,直到当天下午才宣布消息,但这个晚宴却很快旧成为毕诺多,还有城里其他地区……等地所有谈话的主题了……分析:数以百计未被指名、互不相识的人,在马尼拉的不同地区,在某特定年代的特定鱼粉,正在讨论一场晚宴虽然我们不记得房子的门牌号码,但我们会用一种现在也许还认得出来的方式描述着幢房子……分析:暗示认得房子的人就是我们——菲律宾——读者这幢房子从小说的“内部时间”推移到读者的日常生活的“外部”时间,作者与读者,并在时历中前进的共同体的坚固存在其他两部作品中,地点复数名词的堆砌,使读者置身于熟悉的日常生活环境中无论是《纽约时报》或是其他什么报纸,我们会看到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类型事件被并列在报纸上,是什么使把它们连结在一起呢?1、报纸上方的日期最根本的联结——同质的、空洞的时间2、群众仪式根据黑格尔的观察,报纸是现代人晨间祈祷的代用品。它是在沉默的私密中,在头盖骨下的巢穴进行的。然而每一位圣餐礼的参与者都清楚地知道他所奉行的仪式在同一时间正被数以千计他虽然完全不认识,却确信他们存在的其他人同样进行着。报纸使读者确信想像的共同体就根植于其日常生活之中第三章民族意识的起源商品的印刷(print-as-commodity)是孕育全新同时性观念的关键,但为什么民族会变得这么受欢迎呢?“这明显的涉及复杂而多样的因素,然而我们可以坚定的主张资本主义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方言化的革命民族意识资本主义印刷术三大外部因素三大积极因素资本主义虽然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方言化的革命也很重要。方言/拉丁语在构造共同体中不一样的因素。拉丁:手写经典;方言:沟通的桥梁一、资本主义印刷术推动资本主义方言性革命作为一种早期资本主义企业的形态,书籍出版业充分地感受到资本主义对于市场那永不止息的追求。引用《书籍始源》:“书商主要关心的是获利和卖出他们的产品,所以他们最想要的是那些能够尽可能地引起多数当代人兴趣的作品”当拉丁文阅读市场已达到饱和,印刷商越来越想贩卖用方言写作的廉价本了二、三大外部因素推动资本主义方言性革命1、拉丁文的神秘化较古老的拉丁文之所以神秘,因为它作为文本的地位特定的手抄本(经典)语言是本体论真理的特权途径所有伟大而具有古典传统的共同体,都借助某种和超越尘世的权力秩序想联结的神圣语言为中介,把自己设想为位居宇宙的中心。现在拉丁文则因被书写的语言自身,内容而变得神秘人文主义者复兴古代文学作品——繁复文体成就的新理解在欧洲知识层的出现——拉丁文写作带有西赛罗式雄辩的古典风格,内容远离教会日常生活2、新教与资本主义印刷的结合(1)在印刷术出现以前,罗马教廷因为拥有远较其挑战者更发达的内部传播渠道(2)宗教战争中,新教与资本主义印刷的结合导致普通性读者群体的扩大开始:马丁·路德,1517年其宗教论文钉在威登堡教堂大门上,印刷而15天内传遍全国。“在此,我们首次有了一个真正的广大读者群和一本人人随手可得的通俗文学”策略:新教深谙运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日益扩张的方言出版市场之道,而基本上始终采取攻势,而反宗教改革一方则利于守势,捍卫拉丁文的堡垒。结果:迅速创造出为数众多的新的阅读群体,不懂拉丁文的商人和妇女。网络语言3、行政方言的出现早期王朝中的行政方言是在偶然、非人为情况下出现的,与19世纪的君主在面临怀有敌意的群众性语言民族主义时自觉地施行的语言政策完全不同(第六章)。但是,这些方言跃升到权力语言的地位,成为了拉丁文的竞争者,确实对促成基督教世界中想像的共同体的衰落起了作用。三、三大积极因素的爆炸性与印刷语言资本主义、印刷科技与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这三者的偶然的,又富有爆炸性的相互作用,使得一个新形式的想像的共同体成为可能。资本主义:联结口语语言和印刷技术的关键。我们应该要记得虽然印刷术最初是在中国发明的,但它之所以不曾在那里产生重大的——更不用说革命性的——影响,正是因为那里没有资本主义。印刷科技:口语方言转化为印刷语言的科学基础人类语言宿命多样性:资本主义的顽强对手人类语言不可能统一在印刷术发明以前的欧洲,以及还有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口语语言——这些语言对其使用者而言不啻是编织他们生命的经纬线——是多得难以胜数的。四、印刷语言奠定民族意识的基础1、拉丁文只上、口语语言之下的统一的交流与传播的领域通过印刷字体和纸张的中介,变得能够互相理解了。这些印刷品所联结的“读者同胞们”,在其世俗的、特殊的和“可见之不可见”当中,形成了民族的想像的共同体的胚胎。2、赋予了语言一种新的固定性(Fixity)印刷资本主义赋予了语言一种新的固定性因此,今天我们还懂得17世纪先人的话语,然而15世纪的维庸却永远无法理解12世纪的祖先的遗泽。3、语言地位的分化语言的分化会导致某些民族沦为其他民族的附庸,而成为“次”民族波西米亚的口语捷克话不能被印刷德语吸收,所以还能保持其独立性,但所谓“西北德语”却因为可以被吸收到印刷德语中,而沦为低级德语——一种大致上只在口头使用,而不用于书面的。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尽管今天几乎所有自认的的民族——与民族国家——都拥有“民族的印刷语言”,但是1、却有很多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西班牙裔美洲2、在其他民族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会在会话或书面上“使用”民族的语言——非洲前殖民地从第四章开始,解释印刷语言、民族意识以及民族国家之间不连续的相关性。民族观念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

*拉丁美洲的民族起源

——第四章欧裔海外移民先驱者

*语言学的民族认同——第五章旧语言,新模式

*官方民族主义——第六章官方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

*新时代

——第七章最后一波第四章欧裔海外移民先驱者(18世纪南北美洲的民族主义)第一波浪潮

爆发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正是美洲殖民地宗主国对殖民地人才的歧视性政策,造成后者的社会和政治流动被束缚在殖民地,也就是被束缚的朝圣之旅,从而激发了欧裔移民对殖民地作为祖国的想象,对同样朝圣旅途中的同伴作为共同民族成员的想象。南北美洲的民族主义“先驱者”新世界的民族国家是旧世界和亚非民族国家的最初的模型移民者的身份——惧怕下层阶级运动的旧世界移民的后代。作者提请我们注意这些移民的“后代”身份,正因为这点,他们被母国政府视作与母国出生者不同的人。——组成这些国家的人民与其领导者和他们所反抗的对象使用相同的语言,拥有相同的血统。P48——非但不是想要“将下层阶级引进政治生活中”,反而是对“下层阶级”政治动员——既印第安人活黑奴的暴动——的恐惧。解放者玻利瓦尔本人曾经主张,一场黑奴的叛变“比一次西班牙入侵要糟1000倍”。P49

——北美13州殖民地独立运动的领袖是蓄奴的农业大亨。P49行政组织方式——“朝圣之旅”朝圣之旅——移民后代不管出生在新世界的什么地方,不管所受的教育如何,他们在官僚系统中的流动终点必然不出殖民地,即无法“回到”母国效力。在仕途中,他们发现自己的许多“旅伴”和自己有着一样的命运,因此这些旅伴就成了和自己同类的人,成了“想象的共同体”。宗教的朝圣世俗的朝圣——“专职化的君主制国家”事实上,古老的宗教的想象的共同体的外部边界就是依照人们究竟从事哪个朝圣之旅来决定的。……在印刷术尚未出现的年代里,想象的宗教共同体的现实性深深地依靠无数不停的旅行。P53

这些新贵族正因为是新贵之故,并为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权力,因为只不过是他们主人的意志的延伸而已。专制主义的官员因此走上了和封建贵族基本不一样的旅途……这个旅途中没有一个可以确保安身之处,每一次停留都是暂时的……正是这些新贵族自己和君主共同阐释而成的专制主义意识形态。P54(1)垂直上升方向的阻拦

在1813年以前,西属美洲的170个总督中只有4个是欧裔海外移民

欧裔海外移民要想在母国爬到重要的官位简直是闻所未闻之事(2)水平运动方向的受阻

例如:“墨西哥人”或“智利人”的欧裔海外移民通常只能在殖民地墨西哥或智力的领土内服务朝圣之旅受阻“出生于美洲的意外却使他沦入庸属的地位”“印刷资本主义”1、印刷商兼记者与邮局局长的结盟关系2、最早的美洲报纸与殖民地的行政结构、市场结构报纸以相当自然的甚至是不带政治性的方式,在一个特定组合的读者同胞中创造了一个……共同归属的、想象的共同体。当然,可以预期是,政治因素迟早会进入这个想象体之中的。P593、读者的地方性(不对称关系)与复数性启蒙思想的传播母国对殖民地的压榨最后形成的民族国家与殖民时代的母国的经济控制范围基本上重合其他影响的南美洲民族主义起源的背景第五章旧语言,新模式(19世纪欧洲的群众性民族主义)第二波浪潮

诞生于欧洲,也是同安德森的理论最为吻合的一波,一方面是美洲革命的冲击为欧洲人树立了可资“盗版”(piration)的样板,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和全球扩张促成了文化多元论在欧洲的兴起,辅以印刷资本主义的发展,宿命的方言差异,孕育了19世纪上半叶欧洲民族革命的风暴。1、新世界的民族主义运动成为了旧世界运动的模型。安德森在此使用了“盗版”一词,认为南北美洲之后的所有民族主义都是美洲海外移民先驱性的民族主义的“盗版”,也就是既以之为样板,又对其加以改造。一个不识字的贵族仍然可以令自己的行为举止像个贵族。然而资产阶级行吗?用比喻来说,这个阶级只有在这么多相同的复制品中才形成一个阶级的……通过印刷语言,他们确实逐渐能在心中大体想象出数以千计和他们自己一样的人……资产阶级是最先在一个本质为想象的基础上建立内部连带的阶级。P74-752、由于官员的“朝圣之旅”在欧洲各地并不成为问题,所以语言才是第一波群众民族主义的动力。奈伦:“民族主义的新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必须邀请群众进入历史之中;而且这张邀请卡得要用他们看得懂的语言来写才行。”启蒙时代的学者阅读中世纪以俗语书写的手稿时会有较大的困难,而我们在阅读18-19世纪的印刷品时就没那么难了。这显然是拜印刷品对语言的固定化作用所赐。

语言既固定并统一,那么俗语辞典的编纂、识字率的提高、俗语文学的被提倡、语言学的学术化就是自然的事情。

以希腊为例,民族主义者所要做的是“重新发现”那已经遭到遗忘了的光辉的过去,其中就包括希腊语,于是现代希腊语诞生。而新世界的海外移民却从来没有语言问题,他们所说的是母国的而非土著的语言,他们在建国时不会提到荣耀的往昔——他们是在建立一种断裂。关于这点,第十章还要补充说明。

3、“印刷资本主义”再次被强调。第六章官方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第三波浪潮官方民族主义,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对第二波欧洲民族主义浪潮的一种“反动”(interaction),无力抵挡高涨的民族主义浪潮的统治阶级为避免被群众力量颠覆,于是干脆收编民族主义原则,并直至与旧的王朝原则相结合,典型表现是罗曼诺夫王朝推行的“俄罗斯化政策”以及泰国王室推行的反华政策。

作者在前文中强调了美洲的重要性,认为美洲才是第一波民族国家。我们就会疑问,宗教改革之后、19世纪之前,欧洲大地上的那些泾渭分明的王朝国家难道就不是民族国家么?事实上,这些王朝国家已经形成了现代国家体系,然而并非民族国家。

这些王朝国家从1648年的威斯特伐里亚条约开始便形成了现代国家体系,即彼此互相承认主权与领土。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将几乎所有的欧洲强国都裹挟进去。战争的残酷性和持久性使各国的君主普遍意识到只有确立一个包括共同利益、规则和单一价值观的国家关系体系,才能阻止各自的利益持续受到损害。这就是著名的威斯特伐里亚和约所确定的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然而当时,多数欧洲强权尚非民族国家,而只是如战国时代般的王朝国家。王朝国家之下的人民并没有形成民族认同以及民族国家观念。这也侧面说明了盖尔纳重点论述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在民族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官方民族主义它指的是一种畸形体:统治阶级既想顺应民族主义潮流,又想保证王朝制度的合理性。这种官方民族主义是以在它之前出现的大体上自发的群众民族主义为模式而成的保守的——当然更是反动的——政策。P103

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对于第二种模式的反动与模仿、回应。古老的王朝的统治者出于统一和建立普遍统一性的意图,策划了这次波动。民族主义浪潮欧洲王朝国家民族国家

欧洲王室的民族转向,使得欧洲各大王朝成为了强大的民族国家。而民族国家的强大也反过来更加强化拉民族主义的合理性。

俄罗斯英国日本奥地利泰国

这种官方民族主义的风潮只是出现在欧洲和地中海东部而已,尤以著名的“俄罗斯化”为例子。而以帝国主义之名,同类的集团也出现在广大的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地区,尤以英国在印度所推行的“麦考利主义”为主。最后,这些政策像折射一样被带入非欧洲的文化与历史中后,又被幸免于征服的那少数几个地区(日本、泰国)的当地统治者模仿起来——又是一种“盗版”。基本上出于行政的理由,这些王朝以或快或慢的速度确定了某种方言作为国家语言——只不过,这种语言的“选择”本质上是不自觉的继承或者出于方便的结果。

案例

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到了1832年才有了将全国俄罗斯化的设想,而这种设想由于可行性太低而到1881年才实施。在俄罗斯化之前,俄罗斯王室说的是法语,而相当部分最忠于王室的地区说的是德语。

英国则是到了1813年才开始在印度进行英式教育,而在此之前,英格兰和苏格兰进行王朝合并之后,没有用英格兰民族主义去殖民苏格兰、封闭苏格兰的朝圣直路,这也自然使得苏格兰没有形成“反殖民”的苏格兰民族主义。而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合并则是在民族主义浪潮之下进行的,这就造成的一方面不列颠民族主义对爱尔兰产生了排斥和殖民情绪(当然,宗教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及土地政策上的殖民行为,另一方面爱尔兰也很自然地形成了反英格兰的民族主义。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在民族主义浪潮之前,苏格兰可以和英格兰完美合并;而民族主义浪潮之后,情况基本相同的爱尔兰却和英格兰最终分道扬镳。爱尔兰是同海外殖民地不同,它可以说是和英格兰天然紧密相联的,它的分离,体现了民族主义的强大能力。

俄罗斯英

国官方民族主义的结果

民族本位使得有民族基础的王朝更加稳固的同时,使得没有民族基础的王朝更加脆弱。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不可调和的多民族元素使得两者不可能持续下去,纵然奥地利同大英帝国一样,尽力分权,尽力给予少数民族更多的权利,然而还是不能逃脱分裂的命运。奥地利由于分权地不够造成了一战后的少数民族独立,而大英帝国由于很富有智慧地分权,和平地保留了英联邦结构,然而,统一于英国女皇名下的英联邦也不能否认英联邦是由众多民族国家(甚至是加拿大“民族”、澳大利亚“民族”)组成这个分裂的事实。历史书写之中有一种被称为“因果关系”的东西。如事件A、事件B、事件C的时间顺序是:

事件A事件B事件C(民族解放/独立)

1200年1700年1900年

其中只有事件C是发生在民族独立以后,事件A和B可以说实际上都与“民族属性”关系甚小,但我们可以认为三者之间有因果关系,从而书写出一个连贯的民族史,而这一民族史的思考方式是向前追溯的:事件A——(导致了)—→事件B——(直接影响了)—→事件C

结论:事件A是民族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官方民族主义的“魔术性格”在几乎每一个个案中,官方民族主义都掩盖了民族与王朝的矛盾。……在帝国的核心中,民族也正在出现——匈牙利民族、英吉利民族和日本民族。并且,这些民族也同样本能地抗拒“外来的”统治。P104

值得指出的是,正如本尼迪克特在一个精妙的比喻中所说的那样——“他们(指殖民地的被统治,被英国化、日本化……的民族)被邀请赴会的筵席永远只是盘中空无一物的表面殷勤。”即使被帝国主义者同化,这些被殖民者的朝圣之旅还是受到着这样那样的限制,永远都没有办法成为真正的英国人、日本人——帝国主义的核心民族也正在出现,也正在抗拒“外来者”。明乎此,似乎就不难理解帝国主义者所使用的“魔术”,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最终那些庞大的帝国都一无例外的轰然倒塌了。……正如在大英帝国内部一样,日本化的朝鲜人、台湾人或是缅甸人通往母国之路都被完全封闭起来。P104

第七章最后一波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中讨论了关于民族主义如何从美洲最先发生,再一波一波向欧洲、亚非等地逐步扩散的历史过程。

第七章最后一波第一波:西方主流学界向来以西欧为民族主义的发源地,安德森却讥之为“地方主义”之见,主张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南北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运动才是“第一波”的民族主义。“第一波”所创造的“美洲模式”,是一种不以语言为要素的民族主义。第七章最后一波第二波:受到“美洲模式”的感染和启发,在1820年以后出现在欧洲的“第二波”民族主义是一种群众性的语言民族主义。安德森特别提出了“盗版”(piration)——自觉的模仿——的概念来衔接先后出现的民族主义:作为“第二波”,19世纪欧洲的群众性民族主义因为已有先前美洲与法国的独立民族国家的模型可供“盗版”,因此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比“第一波”要更有自觉意识。第七章最后一波第三波:是19世纪中叶以降在欧洲内部出现的所谓“官方民族主义”(officialnationalism)。安德森认为,“第三波”的“官方民族主义”是对第二波的群众民族主义的反动与模仿。第七章最后一波最后一波: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亚非殖民地民族主义,它是对“官方民族主义”的另一面——帝国主义——的反应,以及对先前百年间先后出现的三波民族主义经验的模仿与“盗版”。前一波与后一波之间的关联第七章最后一波殖民地民族主义知识分子阶层殖民地的学校体系第七章最后一波1.最近的“殖民地民族主义”(colonialnationalism)和较早期的殖民地民族主义的比较相似:每个民族主义的领土范围和先前的帝国行政单元的形状是相同的(isomorphism)。差别:18世纪欧裔海外移民的朝圣之旅的路线形状(contour)不仅由母国的专制主义政权的中央集权野心所决定,而且也受制于现实的传播和运输问题,以及一般科技的落后。在20世纪,这些问题大多已被克服了,继之而起的是有着两种面目的“俄罗斯化”。第七章最后一波2.殖民地民族主义兴起中的核心角色——知识分子阶层原因:(1)在殖民主义体制下,本地人的农村大地主、大商人、企业家,甚至一个大规模的专业阶级必然是比较少见。(2)拥有识字能力和双语能力。特征:年轻在殖民地,当我们说“青年”时,我们所指的——至少在最初——是“受过教育的青年”(SchooledYouth)。第七章最后一波3.促成殖民地民族主义兴起的独特角色——殖民地的学校体系

20世纪的殖民地学校体系孕育了和存在较久的官员仕途之旅类似的朝圣之旅。第八章爱国主义和种族主义一、爱国主义1.自己的民族通常能激发起深刻的自我牺牲之爱。(如:民族主义的文化产物——诗歌、散文体小说、音乐和雕塑——以数以千计的不同形式和风格清楚地显示了这样的爱。另一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