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_第1页
中风 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_第2页
中风 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_第3页
中风 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_第4页
中风 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临床教研室陈梅中风

中风(apoplexy)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喎、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

【病因病机】

中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脑府为其病位。

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本病范畴。西医学将本病主要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可确诊。【辨证】

1.中经络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喎斜。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辨证】

2.中脏腑主症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闭证;脱证。

【治疗】1.基本治疗(1)中经络

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

操作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余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治疗】1.基本治疗

(2)中脏腑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经及督脉穴为主。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内关、水沟操作同前。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直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