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联考语文试题学校班级姓名学号、未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称,中国老年人口变动趋势整体向好,“养儿防老”观念正在深刻转变。但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全民对老年期生活准备不足。本次发布的蓝皮书以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托,分析了当代中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指出中国老年人口变动趋势蕴含着整体向好的新变化。2015年,中国老年人城镇化水平普遍提高,城镇老年人口占52.0%;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低龄(60-69岁)老年人口占56.1%;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文盲率下降为29.6%。从老年人的家庭关系来看,“养儿防老”观念正在深刻转变。从健康医疗状况来看,老年人健康状况整体改善。2015年,城乡享有医疗保障的老年人比例分别达到98.9%和98.6%,比2006年分别上升24.8和53.9个百分点,这也是世界老年人口第一大国老年医疗保健事业的重大成就。从经济状况来看,城乡老年人收入平稳增长,但收入差距依然较大。2014年,全国城市老年人平均收入23930元(人民币,下同),是2000年的3.24倍。农村老年人平均收入7621元,是2000年的4.62倍。此外,老年人居住面积普遍较大,大多数老年人拥有独立房间;老年优待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全社会尊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城乡老年人幸福感显著提升,老年人闲暇生活更加注重品质和时尚。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当代中国老年人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包括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因老返贫、因病致贫风险较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较大,照护服务需求持续上升;宜居建设滞后、全民对老年期生活准备不足等等。“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是由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国家统计局批准、每5年开展一次的重要国情调查。自2000年开始,这项调查已成功开展4次。从全球范围来看,第四次调查是目前世界上有关老年人口最大规模的调查。(节选自《老龄蓝皮书: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材料二:随着老龄化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老龄科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很多新型的数字技术被应用到了为老年人服务上。比如,老年人的日常照料和看护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重要问题。除了养老院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传统模式,社区养老作为新型养老模式最近几年开始流行。这种模式以社区为单位,在每个社区派驻一些专业护理人员,负责本社区老年人的看护。这样,老年人依然可以居住在自己家中,日常享受到专业人士的照料。不过,这种模式会出现护理人员人数不足、对老年人的要求反应缓慢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很多社区已专门开发了为老年人服务的手机app,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可以通过app呼叫社区服务人员。对于一些身患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一些社区还尝试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监控网络,用以监测其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监控网络就会同时向社区服务人员和最近的医院发送信号。这样,社区服务人员可以及时上门,进行急救;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可以随后赶到,进行进一步的医疗。这样原本比较有限的社区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社区养老的相关缺陷也可以得到克服。另外,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交流,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情感慰藉,更好地融入社会。当一个人老了,退休了,他要经历一个痛苦的、与习惯的圈子告别的过程。一方面,子女有了自己的生活,交流频率会减少;另一方面,过去熟悉的同事、熟人也会随着退休渐渐疏远,最终断了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年人会陷入一种空前的孤独,由此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和社交障碍。尤其在大城市,人们的生活空间相对隔绝,上述情况会更加明显。最近几年随着老年人对社交软件和社交媒体的逐步熟悉,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现在,借助于微信等app,老年人不仅可以很容易地和子女、亲戚实现联系和交流,还可以通过各种群和自己的熟人群体继续保持联系。一些对网络熟悉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甚至可以通过某些社交平台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进行线上交流、组织线下活动。但由于现在的技术都由年轻人主导,因此在考虑技术应用时,他们很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忽略老年用户,或者以他们眼中的老年人诉求替代了老年人的真正诉求。一个重要的例子是健康码的应用。本来健康码是为了方便人们在疫情期间出行,而且从年轻人的视角看,应用健康码也很容易。但在现实中,很多老年人却因不会使用健康码导致出行困难,甚至还因此导致了不少冲突。(节选自陈永伟《面对老龄化数字经济如何应对》)【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当代中国老年人生活状况整体向好。更多老人享有医疗保障,经济收入、住房面积都有较大增长,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今后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全民要加强老年生活的准备,预防因老、因病返贫,而照护服务行业将迎来发展机遇。与养老院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传统模式不同,社区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模式以社区为单位,对老年人进行日常照料和看护。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手机app、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的监控网络、微信app以及某些社交平台,都是养老科技的一部分。【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015年城乡享有医疗保障的老年人比例分别上升24.8和53.9个百分点,这一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的老年医疗保健事业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自2000年始每5年开展一次,说明我国老龄化问题突出,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已引起国家高度关注。老年人健康状况整体改善、收入平稳增长,社会尊老、养老、助老风尚逐步形成,这些都是促使“养儿防老”观念深刻转变的有利因素。疫情期间,很多老年人因不会使用健康码而导致出行困难,甚至引发冲突,这是因为健康码这一数字技术原本是为年轻人群体服务的。【小题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可以作为“养儿防老观念深刻转变”的支撑材料?()李阿姨退休后加入了小区的老年模特队,整个人的外形、气质年轻时尚了许多,和女儿站在一起如同姐妹。老刘每天叮嘱儿子好好读书,争取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就不用整日奔波,也能回报父母的辛劳付出。陈大爷拒绝了儿子接他进城同住的再三请求,依然住在乡下老宅里种地养猪,靠着自己卖菜卖粮获取收入。赵奶奶体弱多病,而几个成年子女忙于各自的工作家庭,无法指望他们照料,只能自己请来保姆看顾护理。【小题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行文思路。【小题5】材料二提到目前数字化技术在为老年人服务上具有一定作用,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屠夫老六黄小邪老六原是不想做屠夫的,他想当个教书先生。哪知书没念两年,病入膏肓的老爹就将六个儿子相继唤到病榻前。老爹不想让传了几辈的手艺就这样丢了。可不等老爷子讲完,其他五个弟兄就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老六孝顺,爹由来最疼他,这事自然就落到他头上。老六爹一死,老六拿起屠刀。老六第一次拿起屠刀,是在村长娘大寿前一天。那天一早,男人们就将一头大肥猪捉住捆在案子上,老六灌了一盅烧酒算是壮胆。他学着爹生前的样子,一步一挪走向案前,闭闭眼,用力将尖刀往猪脖子捅去。登时,鲜血殷红直冲而出,伴随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嚎,那头肥猪开始疯狂地扭动身子,血溅了老六一身。他猛地一颤,后退几步,将屠刀扔出几米远,转身就要跑,几个汉子见势,架起老六的胳膊,把他往猪面前送,又强行将屠刀塞入老六手中。老六极力挣脱开几个汉子,扔下刀,疯了般奔往墙角掩面大哭,那哭声直叫人揪老六第一次操屠刀,以那样惊心动魄的失败而告终。那天夜里老六梦见死去的爹。他说:“爹,我觉得我不适合做屠夫。那猪看得我心慌。”爹说:“你这傻孩子,猪本是凡间一碗菜!你不杀,自有他人杀。”说来奇怪,自爹托梦后,老六渐渐不再犯怵。一次次给猪开膛破肚,心、肝、肺拿在手里也不觉得恶心,清洗大、小肠,剁骨剔肉,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老六很快适应了这门手艺,这手艺养活了老六和他娘。人总笑老六:看你生得慈眉善目,如何做起这屠宰行当?老六笑而不答。后来,渐渐就没人再问起这些。老六人缘极好,平日乡邻见面都得尊称一声“耳”“老六哥”。没几年,老六娘过世,老六娶妻生子,老六妻随娘信佛,从不杀生。又有人笑老六妻:你不杀生,咋跟你婆婆一个样,偏挑了个屠夫呢?她只笑笑。老六每次抡起屠刀前,妻总是默默点上三炷香。老六呢,嘴里不忘念叨:“猪呀猪,我爹说你是凡间一碗菜。莫怪莫怪!”猪好像也通了人性,到了老六手里,吼几声便由他宰割。“你不愿意我杀猪?”老六问妻。“不愿意咋整?你有你的难处!”妻答。老六自家后院拴着一大一小两只羊,那母羊是早些年娘舅家送来给娘补身子的。那年娘一场大病,半年滴米不进,得亏这羊奶续命。如今虽说娘已不在人世,但羊还在后院拴着。老六谨记娘的话,这羊对他们家有恩,不能杀。可眼下小儿染上恶疾,大夫开的药方得用鲜羊肝做药引。老六愁了,这正赶上饥荒哪里去弄鲜羊肝。看着日渐消瘦的小儿,老六心里不是滋味,他想起后院拴的两只羊。“这大的对我娘有恩不能杀,小的总能杀吧?”老六自言自语别上刀。刚要抓起羊角,小儿立在身后。“爹,你咋啥都杀呢,你答应过奶奶不杀羊。”老六叹气,扔下刀。老六在院外踱来踱去,眼看已天黑,小儿愣是抱着那两只羊不放。小儿眼窝深陷,老六心疼极了。他和妻商量一番后,趁小儿睡着打着手电折回后院,哪知小儿听见动静猛地坐起身。爹,是不是我的病好了你就不杀羊?”见老六点头,他又说:“爹,那小羊仔腿受了伤,一天没吃东西了,你明天能找大夫给它治治吗?”老六喉头一阵发痒,不知如何回答,只知眼下小儿身体要紧。这一宿小子愣是没合眼,抱着老六说什么也不让他往羊圈去。老六暗自思忖,等天一亮就把那羊仔给杀了,小儿的病不能再拖。第二天小儿比老六起得更早,红扑扑的小脸蛋突然有了光泽。“爹,我感觉我的病好了!”小儿倚在羊圈边护着。老六伸手往小儿额头探去,滚烫:“瞎说!”“爹,咱不杀羊好吗?”小儿“噗通”一声跪在老六跟前。老六的心猛地一颤。老六不言语,吧嗒吧嗒坐在地上抽旱烟。那天深夜,老六默默跪在爹的灵位前,自言自语一宿没合眼。后来,老六竟改行,当起了兽医。小儿的像,就挂在他兽医所后墙上,是小儿六岁的样子。(选自《大观》2016年第7期)【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小说开头设置了悬念,老六想当个教书先生,却继承父业做了屠夫,以此引起读者的兴趣。小说描写老六第一次杀猪时的动作与心情,突出了老六心地善良,也展现了他矛盾的心理。“猪本是凡间一碗菜!你不杀,自有他人杀”,这话颇具哲学意味,体现作者对世俗观念的批判。小说描写了老六杀猪与杀羊的过程,体现了老六作为“屠夫”的特征,一实一虚,相互映衬。【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小说以“屠夫老六”为题,揭示了老六的职业特点,既与老六的内心形成了对比,又与老六改行后的职业“兽医”形成了对比,含意丰富。小说运用了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视角,勾勒了老六的几个人生片段,朴素而明晰,读者看起来觉得轻松,也能够全面、客观地理解人物形象。小说的结尾,老六小儿“红扑扑的小脸蛋突然有了光泽”,这一细节暗示了老六答应了小儿不杀羊,同时也为老六改行这一结局做了铺垫。小说设置了多处矛盾冲突,如老六理想的职业与父亲的遗愿,小儿染疾需杀羊救命与母亲的叮嘱,这些矛盾冲突增强了小说波澜,引人入胜。【小题3】屠夫和兽医原本是性质截然相反的职业,在小说主人公的身上却完成了这种转换,背后原因令人动容。你认为促成老六作出这一转换的原因是什么?【小题4】小说中老六小儿虽着墨不多,却具有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少学长安,习《欧阳尚书》,事博士九江朱普。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建武十九年,年六十余,始辟大司徒府。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汤对曰:“事沛国桓荣。”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帝称善,曰:“得生几晚!”会《欧阳》博士缺,帝欲用荣。荣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阂、扬州从事皋弘。”帝曰:“俞①往,女谐。”因拜荣为博士,引闳、弘为议郎。车驾幸大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籍,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服,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后荣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捧之以拜。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以是愈见敬厚,常令止宿太子宫。荣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赐以珍羞、帷帐、奴婢。二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原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土。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选自《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注】①俞:叹词,表示允许。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辟,指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文章当中表示朝廷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擢、拜、引等。大学,即太学,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和最高学府。在太学里教授生徒的学官为博士。太傅,帝王的老师或辅佐大臣,位列三公。文章内太傅与少傅都是辅导太子之人。阳,文中指山南水北,表方位。阳还可表示凸起,如阳文,即镌刻在器物上凸起的文字。【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桓荣从小好学,为人谦虚。桓荣少时就到长安求学,学习《欧阳尚书》;汉世祖想任用他,他叩头推辞,说自己经术肤浅,不如同门郎中彭闳和扬州从事皋弘。桓荣通晓经书,学问精深。汉世祖召见桓荣解说《尚书》,夸赞他讲得好,让其入宫教授太子;每次朝会让他在公卿面前讲述经书,世祖感慨自己得到他差一点晚了。桓荣被委以重任,多次受赏。汉世祖为太子选老师时,因为博士张佚的争取,桓荣才被选为少傅,并得到车马的赏赐;老了回到封地后,汉显宗去看望他,加以恩赏。桓荣身为帝师,深受尊敬。汉世祖时,身为太子少傅的桓荣常常住在太子宫中,桓荣曾卧病在床,太子早晚派人询问病情;桓荣去世,汉显宗亲自换上丧服为他送葬。【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1)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2)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小题5】桓荣在太学时,太祖评价他为“此真儒生也”,其依据有哪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送郑户曹①苏轼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羸僮瘦马从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②有田常乏客,广文③好客竟无毡。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注】①郑户曹:郑僅,时赴任北京大名府。②公业:东汉郑太的字。《后汉书》记载他“阴交结豪杰。家富余财,有田四百顷,而食物常不足,名闻山东。”③广文:郑虔,在广文馆中任博士而被当时人称为“郑广文”,他“在官贫约,甚而淡如”。【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首联“游遍钱塘湖上山”点出送别地点,“归来文字带芳鲜”则暗示出钱塘湖景色优美。中间两联主要评价友人。说的虽是友人,却也体现出诗人的利义观和为人处世的道德观。尾联劝朋友趁春天一路赏景赴任,“赏景”此点与首联关联。全诗前后照应,浑然一体。此诗跳出一般送别诗的离别悲伤情调,对友人的离别赴任由衷地表达出喜悦与祝福之情。【小题2】全诗多处用典,请结合诗句分别说明这些典故的作用。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张若虚使用互文手法,体现相思无处不在的两句诗是:“??”(2)陆游的《书愤》一诗,描写诗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经历的战场画卷的诗句是:“,。”(3)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对比完庄宗的“壮”“衰”成败之后,引用《书》中的警句,顺势得出“,”的观点,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歌德有一句名言:“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往往是灰色的。”这道出了一个的真理,那就是任何理论包括美学理论如果只满足于体系建构和逻辑自洽,而不关心现实生活及其变化,其结果只能是灰色的。美学要回归大众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不能单纯追求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体系。只有这样,美学才能接地气,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具有强大生命力。当代中国的美学理论与人们的艺术和审美实践还有距离,与现实生活的仍不够,还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当代西方美学已出现“生活转向”,即突破单纯聚焦于艺术的局限,转向对自然与生活的关注,由此掀起了“环境美学”“生活美学”的新潮。虽然西方的情况与我们并不完全一样,但美学走进生活确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而美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用美来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颠扑不破日新月异贴近度温润B.牢不可破一日千里吻合度浸润C.颠扑不破一日千里贴近度浸润D.牢不可破日新月异吻合度温润【小题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而美育就是孩子生命直觉的回归而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是美育的目标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而美育通过引导孩子回归生命直觉【小题3】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