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测量仪器基本工作原理及功能_第1页
齿轮测量仪器基本工作原理及功能_第2页
齿轮测量仪器基本工作原理及功能_第3页
齿轮测量仪器基本工作原理及功能_第4页
齿轮测量仪器基本工作原理及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齿轮测量仪器基本工作原理及功能2008年6月25日一、齿轮测量仪器的发展过程二、齿轮测量仪的现状三、齿轮测量机的基本原理四、齿轮测量机的功用能一、齿轮测量仪器的发展过程

齿轮量仪是一个内含较为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检测各种齿轮的仪器,也将检测蜗轮、蜗杆、齿轮刀具、传动链的仪器涵盖其中。齿轮种类繁多,几何形状复杂,表征其误差的参数众多。所以,齿轮量仪的品种也很多。

齿轮测量技术及其仪器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不短的发展历程中,有6件标志性事件:

(1)1923年,德国Zeiss公司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成功一种称为“TooothSurfaceTester”的仪器,实际上是机械展成式万能渐开线检查仪。

(2)50年代初,机械展成式万能螺旋线标准仪的出现标志着全面控制齿轮质量成为现实。(3)1965年,英国的R·Munro博士研制成功光栅式单啮仪,标志着高精度测量齿轮动态性能成为可能。

(4)1970年,以黄潼年为主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研制开发的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标志着运动几何法测量齿轮的开始。(5)1970年,美国Fellow公司在芝加哥博览会展出Microlog50,标志着数控齿轮测量中心开始投入使用。(6)80年代末,日本大阪精机推出了基于光学全息原理的非接触齿面分析机PS-35,标志着齿轮非接触测量法的开始。

从整体上考察过去一个世纪齿轮测量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测量原理方面,实现了由“比较测量”到“啮合运动测量”,直至“模型化测量”的发展;(2)在实现测量原理的技术手段上,历经了“以机械为主”到“机电结合”,直至当今的“光—机—电”与信息技术综合集成的演变;

(3)在测量结果的表述与利用方面,历经了“指示表加目视读取”到“记录仪器记录加人工研判”,直至“计算机自动分析并将测量结果反馈到制造系统”的飞跃。与此同时,齿轮量仪经历了从单品种单参数的仪器、单品种多参数的仪器到多品种多参数仪器的演变。70年代以前的近50年内,世界上已开发出测量齿廓、螺旋线、齿距等基本参数的各种类型、各种规格的机械展成式仪器。这些仪器借助一些精密机构形成指定标准运动,然后与被测量进行比较,从而获得被测误差的大小。1970年是齿

轮测量技术的转折点。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和齿轮测量机(中心)的出现解决了齿轮测量领域的一个难题,即在一台仪器上快速获取齿轮的全部误差信息。这两项技术虽然都基于现代光、机、电、计算机等技术,但走上了不同的技术路线。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是从综合测量中提取单项误差和其它有用信息。二、齿轮测量仪的现状

迄今已有美国、德国、日本、瑞士、中国、意大利等几个国家生产CNC齿轮测量中心,国外的典型产品是M&M公司的3000系列、Klingelberg的P系列;国产的典型产品是成都工具研究所的CGW300卧式测量中心和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的3903型齿轮测量中心。各国的齿轮测量中心虽然原理上大同小异,但实现方式却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在测量传感器等方面,虽然测角一般采用高精度圆光栅,但测长因被测对象不同而有所差异。精度要求很高的齿轮或轴向尺寸很长的工件等,一般采用双频(或单频)激光干涉仪作为长度基准(如测量渐开线或螺旋线样板等);而其它情况,则采用高精度长光栅。(2)在机械系统的精度方面,高精度的轴承是必须的;而直线导轨的精度有靠机械精度保证的,也有采用误差修正技术达到的。

(3)在数控系统方面,70年代常为NC开环控制;80年代后,全为CNC控制,大多采用直流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目前已有采用交流伺服系统或直线电机的。(4)在测头方面,有电感式的,也有光栅式的;有一维的也有三维的,甚至有刚性的。刚性测头是不带测微传感器的。若采用刚性测头,则仪器通常是专用的。

1990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齿轮测量技术领域出现了几种值得注意的现象:①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与齿轮坐标测量技术合二为一。成都工具研究所推出了既有标准蜗杆又有测头的齿轮测量机CZN450,而国外的CNC齿轮测量中心也能给出“虚拟整体误差”。②齿轮测量中心与三坐标测量机的合二为一,如美国TSK公司的Rdaiance和ProcessEquipement的ND430。③功能测试与分试测试的合二为一。齿轮测量仪的相关研发重点是:齿轮网络化测量技术;基于实测结果的齿轮性能虚拟分析技术(智能配对、动力学性能预报等);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指标量化、性能优化等);齿轮误差的智能分析技术;齿轮统计误差概念体系的建立及其相应的测量技术;生产现场的齿轮快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