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 谢茜_第1页
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 谢茜_第2页
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 谢茜_第3页
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 谢茜_第4页
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 谢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

细菌染色的原理1细菌涂片的制备2革兰氏染色3细菌涂片的制备4主要内容

实验材料接种环、细菌分离培养物(上次实验平板)接种环接种针,酒精灯,生理盐水2支,镜油瓶、拭镜纸1套,吸水纸1本,载玻片4张,细菌分离培养物(上次实验平板),革兰氏染色液41.1细菌染色法★单染色法:只用一种染料染色,能清楚观察菌体大小、形态与排列,不能鉴别细菌。★复染色法(鉴别染色):采用两种以上的不同染料进行先后染色,可将细菌染成不同的颜色,以便鉴别细菌。※抗酸染色:用于检查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抗酸性细菌(※一些一旦用某些方法染色后,能够抵抗酸性酒精脱色的细菌),阳性者为红色。※特殊染色:荚膜染色,芽胞染色,鞭毛染色,极体染色(用于白喉杆菌异染颗粒染色)。1.1细菌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麻风分枝杆菌抗酸染色产气荚膜梭菌荚膜Hiss染色破伤风梭菌芽胞芽胞染色变形杆菌鞭毛Leifson染色

白喉棒状杆菌异染颗粒Albert染色1.2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染色法是丹麦内科医生ChristainGram于1884年创立的一种细菌复染色方法,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仍在广泛使用。1.3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结晶紫卢戈碘液液酒精复红G-菌:类脂质多肽聚糖少G+菌:肽聚糖多交联度大类脂质少通透性学说、等电学说、化学学说1.3革兰氏染色的意义鉴别细菌:把细菌分成G+和G-两大类。选择抗菌药物:例如G+球菌对青霉素敏感,G-杆菌耐药。了解细菌的致病机理:G+菌大多产生外毒素,G-菌产生内毒素。革兰染色的步骤涂片→干燥→固定→染色2涂片的制备无菌操作灭菌接种环2涂片的制备↑细菌合适

↑细菌较多①接种环取盐水3ul×2滴,水滴间距小于2cm。②取菌苔少许(1mm小菌落半个)与盐水混匀,涂成大于1cm2均匀涂膜。③涂毕→环移至涂膜中央侧立,待环内菌膜破裂,接种环烧灼灭菌。无菌操作2涂片的制备固定Fixation涂片smear干燥dry①手持载玻片一端,涂膜朝上,两个涂膜快速通过火焰外层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