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基本要求]掌握:传出神经的分类,传出神经系统递质的合成、贮存、释放和消除的过程;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类型、分布和效应;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熟悉: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功能相互平衡制约协调控制机体生理活动
传出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外周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不受意识支配独立完成生理调节功能心肌平滑肌腺体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外周神经中枢神经抑制药:镇静催眠药等中枢兴奋药:咖啡因等传出神经系统药传入神经:局麻药传出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局麻药传出药物
交感副交感运动神经第一节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传出神经系统包括植物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nervoussystem)也称植物神经系统(vegetativenervoussystem),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效应器;运动神经系统则支配骨骼肌。一解剖学分类◆起源: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脊髓第一胸节至第三腰节的侧角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和脊髓的骶部◆周围神经节的部位
:交感神经:交感干神经节或其它神经节更换神经元,神经节离靶脏器远,节后纤维长。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节换神经元,副交感神经节一般都在脏器附近或脏器壁内,节后纤维短肠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从胚胎发育来看:髓质与交感神经同一来源,相当于一个神经节,受内脏大神经节前纤维支配(属交感神经)运动神经:不更换神经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区别起源不同交感神经:脊髓胸腰段副交感神经:脑干内神经核、脊髓骶段长短不同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分布不同交感神经:分布广泛副交感神经:分布局限运动神经自中枢发出后,中途不更换神经元,直接达到骨骼肌,因此无节前和节后纤维之分。第二节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或效应器之间的信号传导是通过突触进行.突触是传出神经系统完成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一突触的结构突触(synapse)递质:在突触间隙进行信号传导的特殊化学物质上一级神经元的细胞膜构成突触前膜效应器或次一级神经元的细胞膜构成突触后膜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膜:神经末梢靠近间隙的细胞膜称突触前膜,前膜是神经递质合成、贮存、释放的部位,前膜存在受体。突触后膜:效应器或次一级神经元靠近的细胞膜称突触后膜,后膜上有与递质相结合受体。突触间隙:前膜与后膜间的空隙,间隙宽约有15~1000nm,间隙内存在有递质及灭活递质的酶。突触(synapse)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A)冲动在突触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介导的,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膜去极化,使突触前膜的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囊泡膜与突触前膜的负电位降低,囊泡前移与膜融合,排出递质。二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一)胆碱能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ACh)
全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运动神经
少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骨骼肌血管神经)
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释放NA):
几乎全部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二、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多巴胺能神经肾血管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多巴胺→肾血管舒张非肾上腺非胆碱能神经(NANC)肠神经系统→共递质(肽类,嘌呤类)→调节NA和Ach释放作用特点:a.双重支配大多数器官如心脏、内脏平滑肌同时接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的双重支配。b.优势支配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对心肌的兴奋作用明显强于胆碱能神经的抑制作用,胆碱能神经对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作用明显强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抑制作用。c.对立统一当神经冲动达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递质(transmitter)。递质扩散到突触后膜与相应受体结合,发生效应,从而完成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是在突触部位影响递质或受体而发挥作用。三传出神经递质的代谢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A)Ach的合成、代谢过程Ach:乙酰胆碱AchE:胆碱酯酶神经冲动→去极化→Ca2+受体信号传导生理效应囊泡(一)Ach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及消失过程1Ach的合成2Ach的贮存Ach合成后进入囊泡,与囊泡内的ATP及蛋白结合,贮存于囊泡中。每一个囊泡内约含1000~50000分子的Ach。3Ach的释放胞裂外排释放。
4Ach的消除Ach释放到间隙后,被间隙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所水解成乙酸和胆碱。每一分子的AchE1秒钟内可水解5×104分子Ach。NA的合成与转运囊泡(大,小)NA:去甲肾上腺素DOPA:多巴DA:多巴胺MAO:单胺氧化酶COMT: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去极化→Ca2+传导信号传导生理效应传导摄取1(胺泵)摄取2肾上腺受体神经冲动→(二)去甲肾上腺素(NA):
酪氨酸—①—多巴—②—多巴胺—③—NA①酪氨酸羟化酶②多巴脱羧酶③β-羟化酶1
NA生物的合成主要在神经末梢。酪氨酸进入神经元后,经羟化酶催化生成多巴,再经脱羧酶催化生成多巴胺,进入囊泡由多巴胺β-羟化酶催化,合成为NA酪氨酸羟化酶特点为合成NA的限速酶,①活性低,反应速度慢。②对底物要求专一,③受胞浆中的DA或NA的反馈抑制。
酪氨酸
Na+
酪氨酸
DOPA
DA
B
NA
DA
ATPP
神经末梢
Na+通道
Ca2+通道
突触前受体a2
NA
ATPP
MAO
代谢物
1
NA
扩散
摄取1
摄取2
2
COMT
O-甲基化代谢物
肾上腺素受体(突触后受体)
NA
突触后膜
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
A
图5-4NA合成转运过程示意图
2NA的贮存NA与ATP和嗜铬颗粒蛋白结合,贮存于囊泡中,一个囊泡内约含有10000分子的NA。
3NA的释放胞裂外排(exocytosis):当神经冲动到达末梢时,Ca2+进入末梢,Ca2+降低胞浆粘稠度,促进囊泡向前膜移动,囊泡与前膜融合,形成裂孔,NA排入突触间隙。4消除:(1)摄取(uptake)摄取1大部分(75~90%)NA由突触前膜的主动摄取回到神经末稍内,在囊泡中储存,又称贮存型摄取摄取2
少部分NA由非神经组织,如心肌和平滑肌等摄取,由胞内MAO和COMT破坏,又称代谢型摄取
(2)灭活摄取-1的NA,部分末进入囊泡可被胞质中的线粒体膜上的单胺氧化酶(mono-anineoxidase,MAO)破坏。摄取-2的NA被细胞内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actechol-O-methyltransferease,COMT)和MAO所破坏。少部分的NA释放后由突触间隙扩散到血液中,最后被肝、肾等的COMT和MAO所破坏。第三节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一受体的分类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棚沥青瓦施工方案
- 高铁围挡混凝土施工方案
- 风力发电风机维护方案
- 宁城租房合同
- 教培校长合同
- 鲜网签约合同
- 舞蹈室房屋租赁合同
- 蓝色签字笔签合同
- 番茄采收合同
- 南阳高三一测数学试卷
- SOR-04-014-00 药品受托生产企业审计评估报告模板
- 2023年10月自考00159高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兽用抗生素行业市场深度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蓝领零工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02-输电线路各阶段设计深度要求
- 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
- 餐饮外卖食品安全管理预案
- 幼儿园班级幼儿图书目录清单(大中小班)
- JGJ133-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 个人劳务合同电子版
- (高清版)JGT 225-2020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