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留置尿管感染防治中品管圈管理的应用及效果_第1页
ICU留置尿管感染防治中品管圈管理的应用及效果_第2页
ICU留置尿管感染防治中品管圈管理的应用及效果_第3页
ICU留置尿管感染防治中品管圈管理的应用及效果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U留置尿管感染防治中品管圈管理的应用及效果摘要:目的利用品管圈质量持续改进方法,降低ICU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保障医疗质量及安全。方法医院于2017年6月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质量管理常用方法和工具,对ICU留置尿管情况进行干预,并收集、整理活动前及活动后尿管使用率和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留置尿管使用率从活动前65.85%下降至48.31%,留置尿管千日感染率从12.80‰下降至1.53‰,且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ICU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对于提高医务人员感控意识,促进感控工作开展意义重大。关键词:品管圈;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ApplicationandeffectofmanagementofqualitycontroltubeinICUindwellingcatheterinfectionAbstract:ObjectiveToreducetheincidenceofCAUTIinICUbyusingthecontinuousimprovementmethodofqualitycontrolcircle.MethodsTheQCCteamwassetupinJune2017,thentheinterventionsinurinarycathetermanagementweretakenbyusingcommonmeasurestoolsofQCC,andtheteamcollectedandanalysedtheurinarycatheterutilizationrateandincidenceofCAUTIbeforeandaftertheactivity.ThedatawasanalysedbySPSS17.0,therewasstatisticaldifferencewhenp<0.05.ResultTheurinarycatheterutilizationratedecreasedfrom68.85%beforeactivityto48.31%,incidenceofCAUTIfrom12.80‰to1.53‰,andtheresultsshowedthetatistical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heQCCcanreducetheincidenceofCAUTI,anditplaysaveryimportantpartinimprovingtheconsciousnessofmedicalstaffandpromotingtheworksinhospitalinfectioncontrol.Keywords:Qualitycontrolcircle;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infection;CAUTI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是衡量ICU感染控制工作指标之一,也是评价一个ICU医疗品质的重要依据。由于留置尿管在ICU较为频繁、且细菌入侵门户方便,造成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比较常见[1-3]。为进一步降低CAUTI感染率,医院自2017年7月以来利用品管圈(QCC)活动,开展降低ICU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实践,现报道如下。1资料来源收集2017年1-6月ICU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基线资料;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收集2017年7-12月ICU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资料。2实施方法2.1组建品管圈成员由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共3人)和ICU医务人员(共4人)组成。经票选,以“降低ICU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主题进行对策拟定,采用PDCA循环管理办法实施。2.2现状及原因分析由圈员填写调查问卷,列举16个造成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升高的原因,剔除重复部分,加以归类,绘制特性要因图。见图1。感染管理科组织人员利用评价法,对每一个小原因按照重要程度进行评价打分,然后统计出每个小原因的总得分并排序。见表2。按照80/20原则选定排名靠前的20%原因为要因,具体如下:①未设置“三管”千日感染率限值;②感染管理科防控措施核查不到位;③未书面评估拔管。2.3对策拟定与实施针对以上提出的要因,根据“5W1H”原则,制定解决措施如,相关责任科室和人员严格按照提出的对策,逐一落实和执行,具体如下:2.3.1感染管理科经过查阅多篇有代表性的文献,最终将尿管千日感染率指标设定为CAUTI≤7‰。考虑到中心ICU仅有10张床,基数较小,故统计时间以季度为单位。2.3.2感染管理科制定专用防控措施的核查表,核查内容主要包括:置管前/置管时,是否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屏障预防,是否正确、充分地消毒尿道口及周围皮肤,导尿管尖是否涂抹润滑油,是否向导尿管水囊注入无菌水固定尿管,尿管、尿袋留置时间的标识是否清除;置管后,是否每天评估留置尿管适应征,是否在护理时执行手卫生,尿管、尿袋是否按照说明书更换,尿袋放置位置是否合理,尿管是否通畅,是否每天对尿管进行清洁和消毒护理,放尿操作是否合理合规,大便失禁患者是否及时处理粪便并清洁消毒尿管和周围皮肤,出现尿管相关感染时是否及时拔除或更换尿管。完成核查表拟定后,感染管理科规定每例留置尿管的病人有感控专职人员进行现场核查。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病例,纳入目标质量考评。2.3.3感染管理科根据尿管留置的适应征,参考相关规范和文献资料,制定了本院尿管拔除的评估表;每例留置管路的病人,医务人员都要对其进行每日评估,以评价是否可以拔管。未使用专用会阴护理包工作太忙未使用专用会阴护理包工作太忙不知晓防控措施防控措施落实度差未书面评估拔管手卫生依从性差未使用尿管外部固定装置防控物资无子母集尿袋制度监管人员感染管理科病例判断错误感染管理科对千日感染率反馈不到位防控制度操作性不强未设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限值无考核制度感染管理科防控措施核查不到位医务人员感染率高科室监控员未履责未使用抗菌涂层尿管图2导致CAUTI感染率高的特性要因图表2导致“三管”千日感染率升高的特性要因图的要因评价表编号特征要因打分情况总分排名选定中原因小原因ABCDEFG1医务人员不知晓防控措施333111113112未书面评估拔管5353313233★3工作太控措施落实度差331311113115手卫生依从性控物资未使用专用护理护理包33313311747无子母集尿袋113115113118未使用尿管外部固定装使用抗菌涂层尿管131153115610制度无考核制度3511111131111防控制度操作性不强1311113111512未设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限值5533533271★13监管人员感染管理科病例判断错误131111191614感染管理科防控措施核查不到位5551533271★15感染管理科对“三管”千日感染率反馈不到位331131315616科室监控员未履责3311133156说明:重要的5分,一般的3分,不重要的1分。根据80/20原则选择,选定排名前4的为要因。3结果留置尿管使用率从活动前65.85%下降至48.31%,留置尿管千日感染率从12.80‰下降至1.53‰,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表3活动前后留置尿管使用率及CAUTI千日感染率时间总住院日数留置尿管情况感染情况留置日数使用率感染例数千日感染率活动前118678165.85%1012.80‰活动后133664648.31%11.53‰统计结果χ2=78.305,P=0.000P=0.015**使用的统计方法为Fisher精确概率检测法4讨论品管圈最初应用于工业生产,后逐步引用至医疗行业的质量控制领域[4-5],旨在通过主动参与、群策群力的模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措施的执行力,从而不断提升医疗品质。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疗质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现代管理和质控手段开展工作,使具体工作落实既具科学性、又具群众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通过品管圈活动开展感控工作,提高医务人员感控意识,不失为一种一举多得的办法。近年来,器械导致的相关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留置尿管的操作在医院较为普遍、导致CAUTI发病率增加,既增加抗菌药物使用、细菌耐药风险增大,也使病人承受生理上的痛苦。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6-7],采取一系列的bundle,降低CAUTI是可行的。一项全国多中心的研究显示[8],CAUTI千日感染率可以降至2.02‰,甚至更低。从我院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后通过监测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院采取的降低中心ICU尿管千日感染率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对相关科室应形成以下要求:凡是进行留置尿管的病人,应每日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情况记录在纸质评估单上;感染管理科根据制定的核查表,对每例留置尿管病人进行抽查;发现未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纳入目标质量考核;设定“三管”千日感染率的限值,并根据情况每年调整一次。参考文献:[1]ConwayLJ,LarsonEL.Guidelinestoprevent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tractinfection:1980to2010[J].HeartLung,2012,41(3):271-283.[2]张丽伟,江淑芳,刘惕,等.2013-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趋势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1):4916-4919.[3]周宏,姜亦虹,李阳,等.176所医院连续6年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9):810-815.[4]ChangYN,LinLH,ChenWH,etal.Qualitycontrolworkgroupfocusingonpracticalguidelinesforimprovingsafetyofcriticallyillpatienttransportationinemergencydepartment[J].JEmergNurs,2010,36(2):140-145.[5]SpiegelW,Mlczoch-CzernyMT,JensR,etal.Qualitycirclesforpharmacotherapytom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