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述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述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述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述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李媛媛

769753824@导言一、什么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二、为什么要学中国近现代历史?三、课程学习方法四、主要参考书目五、课程安排与考试1、课程性质:

它既是一门历史课,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且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一、课程内容和性质

2.课程内容:它是研究中国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现在社会发展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1840191919491956

至今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世界近代史: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

下编:社会主义建设60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下设三个专题:(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编:新民主主义革命30年:从五四运动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下设四个专题:(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二)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四)为新中国而奋斗。

上编:旧民主主义革命80年: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下设三个专题:(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三)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共分上、中、下三编十个专题课程内容概括一个主题。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而斗争,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二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条线索是:中国人民为了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最终使中国富强起来,进行了不断地斗争和探索三次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四大环节。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起点五种结合:一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三是国共合作。四是工农联盟五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六次挫折。一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二是洋务运动失败。三是资产阶级维新改良与革命的失败,这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造成的。四是大革命的失败。五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这是教条主义导致的恶果。六是“文化大革命”十年,这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犯的错误。七大问题。一是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什么;二是近代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什么找不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三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地位;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六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七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二、学习目的一个主题:

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两个了解:了解国史、了解国情四个选择: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创造明天,先要读懂昨天和把握今天核心三、课程学习方法理论学习——掌握基本理论,感受理论魅力认真听课,保持课堂纪律,不玩手机。网络学习——自主学习实践学习——关注社会民生,关注国情世情,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读写结合——阅读经典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四、主要参考书目

1、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1994年版2002年27次印刷。

2、蒋士第等编:《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第11次印刷。

3、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5、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国史》(多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7、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四、课程安排与考试课程学时:第2-13周,共24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教学形式:授课+网络学习+讲座基础公共课网络教学平台/learn/校园网:12/learn同户名:学号。初始密码:888888自学积分大于40分方可参加期末考试。讲座:每学期一场。机考不及格必须参加补考,否则直接重修平时分:作业+课堂出勤。课堂出勤30%。缺勤一次扣10分,缺勤三次,平时成绩为0。课堂表现积极的同学予以适当加分。作业:10%。网络教学平台期中作业。实践分:网络教学平台,根据参考题目选择一个方向分组完成。总成绩=平时分40%+实践分20%+机考40%实践作业分组说明实践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每组8~10人(第二次上课前将分组情况发给学委)。含专业、组别、学号、姓名。每组选定1人担任组长。在组长统筹安排下,组员分工合作,完成给定的选题的团队实践,填写团队实践手册。实践过程中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图片,并制作好PPT用于课堂汇报展示。注意事项:PPT应于第8周前完成,实践手册应于课程结束(第13周)前完成。实践活动所有组员必须全部参与;PPT和实践手册上交给给学委。实践报告内容不得抄袭。

本章重点把握: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本内涵和特征。3.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并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的两历史任务及其关系。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古代中国在世界中处于什么地位?(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这些(四大)古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它文明。而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了下来。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温家宝2003年12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轩辕黄帝像

苍颉

炎帝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一系列重大的科技发明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朝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有175项,占总数的57%早在西周中国就发明了铁的冶炼,早于欧洲1200年制瓷更是中国首创,有“瓷器之国”的美誉最早饲养家蚕和制丝,并在相当长时期内唯一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成书于1-2世纪的《神农本草经》对西方药物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素纱禅衣”

司母戊鼎中国国家博物馆

哲学、艺术、政治等领域的辉煌成就神奇瑰丽的古代神话,堪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相媲美秦始皇兵马俑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反映了极高的雕塑艺术水平中国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在很早就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成为世界性的宝贵文学艺术遗产中国的园林艺术更是早入佳境,令人叹为观止有发达的史学和治史传统,“二十四史”积几十代人的集体智慧,完整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足迹,是世界公认的历史奇观中华法系在世界法律文化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

《唐律》作为封建法典的代表作,对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亚洲国家具有深刻影响……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1史记2汉书3后汉书4三国志5晋书6宋书7南齐书8梁书9陈书10魏书11北齐书12周书13隋书14南史15北史16旧唐书17新唐书18旧五代史19新五代史20宋史21辽史22金史23元史24明史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往往是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以前更是如此,这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在3—13世纪,中国保持一个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从中西比较看传统中国的衰落

案例:15世纪东西方之间好像出现了一场航海竞赛。1405-1433年,中国明朝的郑和从南京下关宝船厂出发,7次率庞大的舰队沿江、浙、闽、粤海岸南下复西行,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肯尼亚的蒙巴萨,访问了亚非沿岸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435年(宣德八年),他在归途中客死古里(今印度南部科泽科德)。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一般每次达260余只,人员2.7万多。宝船载重量估计为1500吨,长138米,最大的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半个世纪之后,遥远的欧洲接连出现3个著名的航海人物: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领着他们的小船队,分别向东向西航行,认证了圆形的地球,发现了未知的大陆,改变了分散的世界。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开始美洲航海探险时所率领的船队只有3只帆船,最大的“圣玛利亚”号仅120吨,长34米。另两只较小的船只有60吨和50吨。哥伦布航海船队规模最大时也只有17只船,最大的船只载重量只有200来吨。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开始美洲航海探险时所率领的船队仅88名水手,哥伦布航海船队规模最大时船员为1200-1500人,1497年达·伽马远航印度船队约有170人。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船队水手总数才为268人。说说福建的郑和下西洋遗址遗迹。【比较分析】对比东西方的航海之旅,说明了什么?

《明史▪郑和传》记载:“造大船,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长136米,宽56米。《天妃经》卷首插图1982年出土,重1900斤。云南发现的明代郑和铜像明成祖朱棣:“敕谕四方海外诸番王及头目人等——祗顺天意,恪守朕言,循礼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郑和七下西洋的航线孙中山说:五百年前,中国是世界上顶强的国家。国家的地位,好像现在的英国、美国一样。英国、美国的强盛还是列强。中国从前的强盛是独强。对各弱小民族,中国完全是用王道感化他们。他们是怀中国之德,甘心情愿,自己来朝贡的。郑和哥伦布航海次数7次,1405-1433年,历时28年4次,1492-1504年,历时13年船只数目多达260余艘大型宝船60余艘最少3艘,最多17艘船只吨位、人数宝船估计1500吨,约27000人100-200吨,最多约1500人,最少约90人航行里程中国至东非海岸约15000海里西欧至加勒比海岸约4500海里郑和下西洋V.S.新航路开辟影响力:社会经济的转型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驱动力:政治目的or经济目的作用力“库藏为虚”V.S.制霸海权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政治: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1782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康熙时的北京街景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是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英国于18世纪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工业品产量迅猛增长,占世界总产量一半,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法国紧随其后,位于第二;

美国在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工业并不发达,但它正处于上升阶段;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沙皇俄国从17世纪中叶起,就闯进我国黑龙江流域,成为从陆路蚕食我国领土的恶魔。

海盗与商人一身而二任武装挑衅

1793年,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使马戛尔尼外交途径中西“礼仪之争”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鸦片战争前的70年里:

中国在中英贸易中基本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

鸦片输入中国后:

银贵钱贱,物价上涨,国库空虚,财政拮据;军队战斗力低下,严重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鸦片战争前的广州英国商人认为,只要每个中国人的衬衫后幅多用一英寸布料,兰克夏郡的工厂就要忙碌几十年。鸦片战争前的各国商馆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走私鸦片。吸食鸦片鸦片的危害“同鸦片贸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摧残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没有腐蚀他们的思想,没有扼杀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之后,还折磨他的肉体”。

——英国蒙哥马利▪马丁►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36年,外国人估计约有1250万人吸鸦片。►1838年,林则徐说,人口的1%吸鸦片。►有人认为:19世纪80年代后期,10%的中国人吸鸦片。3—5%的人烟瘾很大,1890年的数字是1500万人。1877-1878年丁戊奇荒是近代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大饥荒,死亡一千万人以上。鸦片的大量种植是重要因素。鸦片种植的危害严禁派:林则徐驰禁派:

许乃济虎门销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1、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它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

2、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使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人民的负担加重,而且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

3、使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4、使中国开始丧失了海关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4)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现代思想文化并存。(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社会性质的变化: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