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4鲁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含答案)2024鲁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海-气相互作用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某次考察的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若船只于A处出发时是夏季,经过6个月后到达C处,则此时C处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海洋向大气提供热能
B.大气向海洋提供热能
C.大气和海洋未发生任何联系
D.此时C处为春季,海洋无法向大气提供热能
2.海洋对大气温度具有调节作用,原因是()
A.热容量大B.含有盐类物质C.有洋流D.面积大,体积大
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下面四题。
3.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
A.①B.②C.③D.④
5.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下列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的是()
A.低纬海域B.中纬海域C.高纬海域D.北冰洋
6.在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中,海洋向大气输送水汽的基础是过程()
A.①B.②C.③D.④
题组二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增温的情况。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赤道东、中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下面为某地区海水运动和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甲乙
丙丁
7.四幅图中能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是()
A.甲、丁B.乙、丁C.甲、丙D.乙、丙
8.厄尔尼诺现象反映了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反之大气对海洋也有影响。下列关于大气对海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运动引起风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
B.大气降水与大气温度影响海水的盐度
C.大气温度与海冰的分布范围无关
D.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但不影响海面增温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比多年平均值低0.5℃以上,称为拉尼娜现象。读沃克环流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9.在沃克环流中()
A.甲地为高压
B.乙地为低压
C.水平气流由乙地流向甲地
D.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10.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下列地区降水可能增加的是()
①秘鲁沿海②我国南方
③北美南部④印度尼西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情况。2023年8月,新一轮拉尼娜现象正式形成,引起了全球各地气候异常。
(1)分析2023年8月以来赤道太平洋东、西部沿岸地区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
(2)分析本次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冬季天气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海-气相互作用
下图为太平洋某月(最热月或最冷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单位:℃),图中点线是海冰边界,虚线为热赤道。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表示的时间是()
A.1月B.2月C.7月D.8月
2.图中形成A处水温特点的原因为()
A.所处纬度低B.距离陆地近
C.受离岸的东北信风影响D.有寒流流经
题组二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面三题。
3.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盛行西北风
B.盐度值:甲>丁
C.表层水温:乙=丙
D.洋流流向:丁→丙
4.甲、丁两地之间的正常大气环流应为()
5.在某一时期,若丁地水温异常偏高,则同时伴生的现象有()
A.东南信风势力增强
B.乙地降水增多
C.丙地上升流势力减弱
D.智利沿海更加干旱
2023年4月以来,广东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58%。专家称,广东省本次干旱天气和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拉尼娜现象造成了西太平洋副高的被迫移动,并造成北半球高低纬之间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示意拉尼娜年太平洋水温和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图示冬季广东省最可能出现的是()
①冬装售卖增多②河流径流量大
③甘蔗冻害加剧④油菜花期提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南方夏秋季()
A.台风频次增多B.干旱持续存在
C.冷锋过境增多D.气温异常增高
专题强化练十三海-气相互作用
15分钟
“海浩”是指海面上出现白茫茫云雾的现象。2023年1月7日清晨,青岛经历寒潮天气时,青岛近海海域像开了锅,海面上“蒸汽腾腾”,海水仿佛被煮沸了一般;船只、海岛影影绰绰,仿佛置于云层之上,如梦如幻。下图为青岛近海海面出现的“海浩”奇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海浩”景观的形成反映出()
A.海-陆间的水汽输送B.海-气间的水热交换
C.海面风力较小D.水温低于气温
2.“海浩”景观的形成有利于()
A.加大海-气间热量差异B.维持水热平衡
C.加大海-气间水分差异D.维持大气稳定
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对图中实线所示洋流的主要形成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减少所致
B.东北信风所致
C.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增多所致
D.盛行西风所致
4.若某些年份,图示海洋的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则下列情况最可能出现的是()
A.图中实线所示洋流势力增强
B.低纬度海区东岸更加干燥
C.米国东南沿海降水减少
D.米国东南沿海水温上升
(2023山东潍坊检测)2023年2月下旬,小明一家来到美丽的辽东湾(下图)长兴岛观看当地极富特色的莲叶冰。莲叶冰是海冰块互相碰撞,边缘略向上翘起,漂浮在起伏的海面上形似圆盘的“莲叶”状冰块。据当地人说,每年这个时期,在长兴岛(甲处)附近会有大量流冰堆积,严重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辽东湾位置示意图
5.海冰块形成类似圆盘的“莲叶”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B.盐度
C.气温D.海浪
6.2月下旬大量流冰在长兴岛堆积的原因可能是()
A.流冰温度较高易融化
B.冬季风吹至岸边
C.海水盐度较低易结冰
D.近海底部坡度小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A海洋通过长波辐射和蒸发潜热向大气提供热能,故此时C处可能发生的现象是海洋向大气提供热能。
2.A海水热容量大,增温、冷却都比陆地慢,所以海洋对大气温度具有调节作用,故选A。
3.C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的交换,是通过蒸发、降雨实现的。
4.B水循环是实现海陆间水平衡的重要途径,其中的径流环节,是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
5.A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提供水汽的多少主要与水温的高低有关,水温越高,蒸发量越大,向大气提供的水汽越多。
6.C在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中,海洋向大气输送水汽的基础是蒸发过程。
7.C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增温,赤道东太平洋沿岸地区往往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加。故四幅图中能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是甲、丙,选C。
8.B大气运动引起风浪、洋流等海水运动,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不是大气运动引起的,A错;大气降水与大气温度影响海水的盐度,B对;大气温度与海冰的分布范围有关,C错;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会影响海面增温,D错。故选B。
9.C由材料和图可知,甲地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为低压;乙地为高压,所以水平气流由乙地流向甲地。
10.D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甲地气温高,上升气流强,所以甲地附近的区域降水可能增加,如我国南方和印度尼西亚。
11.答案(1)赤道太平洋东部沿岸地区:旱灾、森林火灾。赤道太平洋西部沿岸地区:洪涝,暴雨。
(2)影响:冬季偏冷、偏干旱,易形成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原因:受拉尼娜影响,太平洋西部水温高;洋面上形成低气压,加大了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冬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增强。
解析(1)受拉尼娜影响,赤道太平洋东部水温低,盛行下沉气流,沿岸地区气候较往年更加干旱,甚至诱发森林火灾等。赤道太平洋西部水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沿岸地区气候较往年更加湿润,降水更多,会导致暴雨天气,甚至会诱发洪涝灾害等。(2)受拉尼娜影响,太平洋西部水温偏高,冬季海洋气温本来就比陆地高,这样一来更加大了海陆间的热力差异,使得洋面上形成更明显的低气压,从而增强了冬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冬季风源于亚欧大陆内部,寒冷干燥,强大的冬季风使我国东部地区较往年偏冷、偏干,极强冷空气南下易造成寒潮等灾害性天气。
能力提升练
1.D海水热容量大,增温、冷却都比陆地慢,因此海洋的最热月和最冷月都要比陆地晚1个月左右。从图中水温值和热赤道位置可知,图中表示的时间是8月。
2.DA处水温较同纬度海区低,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
3.B图示海域为南太平洋低纬度海域,该海域位于东南信风带,甲、丁两地纬度相同,但甲地受暖流影响,丁地受寒流影响,故盐度值甲>丁;乙、丙两地纬度相同,乙地受暖流影响,丙地受寒流影响,故表层水温乙>丙;丙、丁两地之间为秘鲁寒流,洋流流向为丙→丁。
4.A甲地受暖流影响,温度较高,盛行上升气流,乙地受寒流影响,温度较低,盛行下沉气流,故甲、乙两地之间的正常大气环流应为A图所示。
5.C丁地水温异常偏高,说明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此时东南信风势力减弱,A错;东南信风势力减弱,使得南美洲西海岸离岸风减弱,导致丙地上升流势力减弱,C对;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东太平洋沿岸地区往往降水增多,赤道西太平洋沿岸地区往往降水减少,B、D错。故选C。
6.B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甲处形成低气压,冬季亚欧大陆东部南北气压差增大,冷气团南下次数增多且强度增大,故造成广东气温较正常年份低,冬装售卖增多,甘蔗冻害较往年严重,油菜花期推后,①③正确,④错误;甲低压的形成造成乙气压(西太平洋副高)被迫北移,长江以南东南季风弱,且广东易受冷气团控制,造成其晴天多,河流径流量相对小,②错误。故选B。
7.A受拉尼娜现象影响,甲形成了热低压,低纬地区台风登陆的频次增加,A正确;随着台风登陆增多,我国南方降水会增多,B错误;南方地区夏秋季气温高,冷锋过境少,C错误;随着台风登陆增多,降水降温效应明显,气温并不会异常增高,D错误。
专题强化练十三海-气相互作用
1.B由材料可知,青岛经历寒潮天气,当干冷的气流经过暖湿的海面时,海面水汽凝结为冰晶,因此出现白茫茫云雾的现象。所以“海浩”景观的形成反映出海洋、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
2.B“海浩”景观是寒潮过境时干冷气流与海面暖湿气流发生水热交换,暖湿气流遇到干冷气流凝结形成冰晶,海-气之间的水热交换可以维持水热平衡,B正确;“海浩”景观的形成加强了海-气之间的水热交换,可减小海-气间热量差异和水分差异,使大气变得更不稳定,A、C、D错误。
3.D图中实线所示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主要是盛行西风所致,D正确、B错误。北大西洋暖流为风海流,不是补偿流,A、C错误。故选D。
4.C若某些年份,图示海洋的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那么墨西哥湾暖流与北大西洋暖流的势力都会减弱,故A错误;受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的影响,空气受热上升,低纬度海区东岸会更加湿润,故B错误;墨西哥湾暖流势力减弱,输送到米国东南部的热量减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幻听患者护理
-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健康平台优化方案
- 中医护理基础饮食护理
- 个人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技巧
- 重庆钠离子储能电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偏瘫病人的护理
- 以数字化提升烟台办公效率的策略研究
- 食堂服务评价体系协议
- 表面活性剂原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硬盘驱动器生产考核试卷
- 2025年合肥交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批次招聘3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5版)
- 禁毒社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装卸服务外包协议书范本
- 2025防撞缓冲车标准
- 廉洁课件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全国版图知识竞赛(小学组)考试题库(含答案)
- 幼儿园管理 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高三年级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南京盐城二模)
- 《公共资源交易法规概要》课件
- 2025年4月版安全环境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文件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