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老寨湾金矿有限公司废渣综合利用工程_第1页
广南老寨湾金矿有限公司废渣综合利用工程_第2页
广南老寨湾金矿有限公司废渣综合利用工程_第3页
广南老寨湾金矿有限公司废渣综合利用工程_第4页
广南老寨湾金矿有限公司废渣综合利用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南老寨湾金矿有限公司废渣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广南老寨湾金矿有限公司废渣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广南老寨湾金矿有限公司环评单位: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二O二三年二月TOC\o"1-1"\h\z\u目录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PAGPAGE18611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7.1建设项目概况广南老寨湾金矿有限公司废渣综合利用项目位于广南老寨湾金矿矿区范围内,地处广南县旧莫乡猫街村和珠街镇维莫村中间一山峰上,距猫街村约7km,距珠广线约4km。地理坐标:东经104°52′13″~104°53′40″,北纬23°49′24″~23°50′27″。老寨湾金矿作为生产多年的老矿山,采矿权内的资源储量消耗殆尽,矿山已近生产末期。历年采矿过程(2004年~2016年)中对入选品位小于边界品位0.50g/t的废渣进行剥离排弃,排弃的剥离废渣(以下简称“废渣”,废渣矿体产于第四系(Q)人工堆积层中,是前期开发利用氧化矿矿体排放废土、废石混合物)主要堆存于矿区北部、标高1680-1824m的山谷地带。根据《云南省广南县老寨湾金矿废渣资源评估报告》,截至2022年4月25日,保有废渣控制+推断资源量Au矿石量478.10万t,Au金属量1377.77kg,Au平均品位0.29g/t。其中,控制资源量Au矿石量389.89万t,Au金属量1111.55kg,Au平均品位0.29g/t;推断资源量Au矿石量88.21万t,Au金属量266.22kg,Au平均品位0.30g/t。经矿山对该区域废渣做堆浸试验,在现行市场条件下,废渣具有再回收开发利用价值。2022年6月,广南老寨湾金矿有限公司委托云南中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广南老寨湾金矿有限公司废渣综合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按照废渣赋存情况,确定废渣回采工艺为露天回采,利用现有的露天采坑作为排土场排放废石,生产规模为100万t/a,服务年限2.5a,项目选矿采用堆浸工艺,利用现有的堆浸场,产品方案为载金碳。辅助设施利用现有老寨湾金矿的生活办公楼、工业场地、机械设备、供水、供电设施等。17.2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废渣综合利用项目属于鼓励类;根据分析,废渣综合利用项目符合《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云南省工业固体废物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文山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云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因此本项目符合相关规划。17.3环境质量现状17.3.1地表水项目区于2022年7月、9月对龙潭河水质进行现状监测,监测因子:pH、SS、COD、氨氮、石油类、氟化物、六价铬、BOD5、总磷、叶绿素a、硫化物、汞、铜、铅、锌、镉、砷、氰化物、镍、铁、锰、锑、水温。根据监测结果,项目区龙潭河满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17.3.2地下水2022年9月,中博源检测(云南)有限公司对项目区地下水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因子:8个检测因子K+、Na+、Ca2+、Mg2+、CO32-、HCO3-、Cl-、SO42-;23个基本因子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化物、镉、铁、锰、锌、铜、镍、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锑、铊。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地下水水质较好,监测指标均能够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水质要求。17.3.3声环境2022年7月,中博源检测(云南)有限公司对项目区进行了声环境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域声环境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17.3.4环境空气2022年7月,中博源检测(云南)有限公司对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指标:TSP,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域环境空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17.3.5生态环境(1)土地利用现状工程总占地总面积66.5hm2,占用土地类型为工矿用地,无新增占地。(2)植被现状项目区自然植被类型为暖温性针叶林为主,植物种类均为一些常见种和广布种,没有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植物,没有狭域分布种和地区特有种。(3)野生动物资源经询问当地居民和现场调查,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有鸟类、野猫、田鼠等出没,数量少;鸟类中麻雀、乌鸦等较为常见;爬行和两栖类以蜥蜴、青蛙、蟾蜍最为常见。项目区域未发现列入国家和省级保护的野生动物,也不是国家和省重点保护动物的主要迁徙通道。17.3.6土壤环境根据监测结果,项目占地范围内土壤质量状况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项目区占地范围外的耕地表层样各监测因子均可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标准中的筛选值要求,说明项目区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较好。17.4主要环境影响17.4.1生态环境工程不新增占地,不会对植被造成破坏。评价区人为活动频繁,受当地居民长期的生活及农耕作业影响,评价区域内野生动物种类及数量均较少,因此,项目运营对评价区域野生动物的影响不大。项目服务期满后,尽快对项目区迹地进行植被恢复和复垦,生态功能由弱化趋势逐渐转强,因此,在做好生态恢复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及土地复垦工作的前提下,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17.4.2地表水环境项目废水主要有回采区淋滤水、排土场淋滤水、堆浸场循环液、生活污水和机修废水等。回采区淋滤水、排土场淋滤水通过收集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采剥面、道路洒水降尘、堆浸场补充水和绿化,不外排;项目堆浸场循环液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和机修废水通过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绿化、道路洒水降尘,雨天储存,不外排。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总体上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17.4.3地下水环境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于基岩裂隙水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简单类型,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脆弱性中等。项目产生的废水均采取了合理的处理措施,排放部分可以实现达标排放,废水对地下水水质影响小。根据预测,在非正常情况下,堆浸液下渗,堆浸场下游影响区域的地下水中铁和氰化物可能出现超标情况,铁和氰化物浓度不能满足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要求限值。因此,建设单位应做好堆浸场的防渗和保护工作。17.4.4环境空气项目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粉尘、机械设备燃油废气。通过估算模式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项目产生的无组织粉尘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及村庄的影响不大。但建设单位在运营过程中需加强对各起尘点的降尘处理,对采掘工作面布置洒水喷雾设施,使采取扬尘得到一定的控制;对运输道路、排土场进行洒水降尘,通过以上措施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评价建议将项目回采区、排土场边界外延50m区域作为项目卫生防护区。17.4.5固体废物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合理处置,固废处置率100%,堆浸场和排土场选址合理,项目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17.4.6声环境根据预测,回采区、堆浸场、工业场地区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的要求。项目采区、堆浸场、工业场地均远离居民住户,因此,项目17.4.7土壤环境项目区内土壤与项目区外耕地土壤环境理化性质差异不大,项目建设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不大。评价提出企业应做好运营期农田土壤的跟踪监测工作,及时掌握项目及周围土壤重金属变化情况,并及时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上报监测结果。废水收集池均采取了防渗和应急管理措施,正常工况下不涉及废水地面漫流、垂直入渗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回采区粉尘通过的洒水降尘措施降低粉尘排放量,大气沉降对土壤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周围土壤环境影响可接受。17.4.8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包括:氰化钠使用风险、排土场和堆浸场运行风险、回采区边坡风险等,各环节风险事故发生可能性低,危险性和危害性中等。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本次评价提出了各环境风险的减缓措施和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将各环境风险事故率和环境风险事故影响降至最低。17.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本次公众参与调查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要求,采用意见调查、现场公示、网上信息公示及报纸公示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信息。为征求广大群众和社会群体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在云南黄金集团网站(/index.htm)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环境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完成后,进行第二次公示,分别在云南黄金集团网站,进行网站公示、猫街村委会公告栏进行现场张贴公示、在《云南信息报》上进行了2次报纸公示。公示期间无反对意见。第一次信息公示照片征求意见稿公示网上公示截图征求意见稿报纸公示截图征求意见稿现场张贴公示照片17.6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总投资856.37万元,新增环保投资113万元,占总投资的13.2%。项目实施后,对生态环境、地质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等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通过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后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将会有所减小。服务期满时通过土地复垦、植被恢复等措施,生态破坏会得到逐步的恢复,项目能够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因此,项目从环境经济角度分析可行。17.7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和规划。项目采取的废水治理措施,正常情况下可确保达标回用;采取措施降低粉尘的排放量;采取降噪措施使回采区、工业场地周围噪声达标;固体废物得到综合利用及合理处置;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通过实施水保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及本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