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主流文化_第1页
第四章社会主流文化_第2页
第四章社会主流文化_第3页
第四章社会主流文化_第4页
第四章社会主流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文化

鲍小姐向这走来,手里拿块糖,远远的逗着那个孩子,他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镂空的白皮鞋里露出深红的趾甲,在热带夏天,这也许是最合适的装束,船上有两个外国女人就是这么打扮。可苏小姐觉得鲍小姐赤身露体,伤害中国国体。

——钱钟书《围城》社会学对文化最简单的说法是:

凡人类不是凭生物本能而做出来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认为是文化。

第一节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一词的来源与演变

二、文化的分类一、“文化”一词的来源与演变

1、我国古代的“文化”

“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殊。”——刘向《说苑》

2、欧洲的“文化”

在欧洲,“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是指人类对土地的耕作和农作物的栽培,文艺复兴以后,逐渐把人的培养称为文化。

1)克莱姆--把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专门研究

1843《普通文化学史》1845《普通文化学》

3、“文化”的演变2)泰勒—使文化被广大的学者作为研究对象

1865《文化的早期发展和历史》1871《原始文化》

“文化或文明,从人种志学的观点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习惯,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性”

3)马林诺夫斯基—把物质文化加入文化的定义中

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4)克罗伯与克拉克洪—总结前人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存在于任何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于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小结:

文化是人类所制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二、文化的特征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共享性)2.文化的复合性3.文化的象征性4.文化的传递性5.文化的变迁性(动态性)二、文化的特征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超生理性:任何文化都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和创造的,文化不能通过生理遗传。超个人性:个人虽有接受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个人。

2.文化的复合性3.文化的象征性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4.文化的传递性指的是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效仿、效法和利用。纵向传递—人类将文化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横向传递—文化在不同领域、民族之间的传播。5.文化的变迁性(动态性)◆引发文化变迁的因素自然条件的变化文化传播发明与发现发明与发现文化传播“中国人,你对传统文化认同多少”你是否乐于参加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活动?1乐于2一般,随大流3不喜欢你平时是否主动欣赏传统音乐、京剧或者其他地方戏?1偶尔2是3从不你是否阅读过《老子》《庄子》《诗经》等经史子集类文章?1偶尔2经常3从来没有阅读过你家里备有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吗?1有一部分2全部没有3有5.对琴棋书画等传统技艺,如书法、国画、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等)、功夫等,你1部分了解2完全不懂3精通6.中医是传统文化一个重要部分,你怎么看待中医:1中医跟西医一样,科学和谬误兼有2中医有更神奇的领域,譬如经络等3信任中医4信任西医7.对于传统文化的现状,你认为1正在消逝2还有影响3势力仍然很强大4很难判断5荡然无存8.你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1很重要2有些规范作用3有消极作用4可有可无5完全过时9.对传统文化的未来,你觉得:1很难说2比较乐观3不乐观4很乐观5很悲观10.你怎么看全球化带给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不悖2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洗礼下完成涅3全球化使传统文化衰微甚至消失殆尽4传统文化会一如既往同化其他文化5不清楚文化传播出现的后果文化融合(文化濡化):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和文化集丛互相接触,其中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原素和集丛,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文化主体当中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就称之为文化融合。文化冲突:两种文化接触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的相互反对的情况。文化传播出现的后果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第二节文化的区分一、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一、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2.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二、主文化与亚文化1、主文化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2、亚文化

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民族亚文化:社会中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亚文化职业亚文化: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越轨亚文化: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三、主文化与反文化1、主文化: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反文化

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20世纪60.70年代西方青年兴起的“嬉皮士”运动。四、评比性文化和非评比性文化1.评比性文化:只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2.非评比性文化(中性文化):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第三节文化的结构与功能一、文化的结构文化特质式文文化化丛模1.文化特质(文化元素)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2.文化丛(文化特质丛)文化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华夏文化3、文化模式文化模式就是一个社会中所有的文化内容结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婚嫁文化饮食文化家庭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