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
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一)、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
——原始社会至汉代原始人类:择洞而居、构木为巢殷商:夯土技术西周、春秋:木构架,瓦开始盖制房屋战国:制砖技术、彩画秦朝:抬梁式和穿斗式的木构架结构技术发展成熟,石料,阿房宫、万里长城、秦始皇陵汉朝:长安城、大量使用斗拱
特点:中国木结构建筑技术已日渐完善。人们掌握了夯土技术,烧制了砖瓦,建造了石建筑。周口店半坡遗址从崖画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有了固定的住宅∶一种是架在树木上的房屋,即所谓巢居式;另一种是架在地面木桩上的房屋,即所谓干栏式。河姆渡遗址中干阑式建筑构件曾经的夏都—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阿房宫大殿阿房宫内饰汉代长安城—长安本秦之乡名,秦时有兴乐宫。汉高祖五年(前202),在兴乐宫基础上修治长乐宫,七年建未央宫,自栎阳迁都长安。惠帝元年(前194)至五年筑城墙。武帝时在城内修北宫,建桂宫、明光宫,在西城外营建章宫,并扩充上林苑,开凿昆明池。(二)、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兴建佛教建筑,出现了许多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塑与壁画。砖瓦的产量、质量及木构架技术都有所提高。大量兴建佛教建筑。著名的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莫高窟)以及登封嵩岳寺塔就是这一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麦积山—伏羲故里龙门石窟登封嵩岳寺塔(三)
、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
——唐、宋朝北宋政府颁行《营造法式》,作为宫殿、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工程各种建筑的设计、结构、用料和施工的“规范”。
特点:宋朝建筑的规格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现存宋代建筑有:山西太原晋祠圣母、福建泉州清净寺,河北正定隆兴寺、浙江宁波保国寺。(四)
、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又一发展时期——元朝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逐步影响到全国各地。汉族工匠在宋、金传统上创造的宫殿、寺、塔和雕塑等表现出若干新的趋势。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等是现存的元代建筑。特点:兴建大量藏传佛教寺庙及伊斯兰教礼拜寺。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影响到全国。
山西芮城永乐宫(五)
、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明清时期
明末出现了一部总结造园经验的著作—《园冶》。清朝前期编修了清工部《工程做法》74卷,统一了官式建筑的模数和用料标准,简化了构造方法。北京的明清故宫和沈阳故宫是明清建筑的典范。特点:砖的生产大量增加,琉璃瓦的数量及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园林建造达到了极度的艺术境界。颐和园苏州风光二、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思想1、以大称威2、以中为尊3、礼制至上4、祈吉为尚5、风水与阴阳五行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1.抬梁式建筑这种木构架形成于春秋时期,是沿房屋进深方向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短柱(瓜柱)和梁,梁的两端承檩,在最上层梁中央立脊瓜柱以承脊檩,构成一组人字形木构架。平行的木构架之间利用柱头之间的枋木和梁之间的檩木,构建起整个屋架。这种木构架可以建造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圆形、扇面及其他特殊平面的建筑和多层楼阁,这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特别在北方更是普遍。屋基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短柱(瓜柱)和梁,梁的两端承檩,在最上层梁中央立脊瓜柱以承脊檩,构成一组人字形木构架。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2.穿斗式建筑
穿斗式建筑构架,是由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数层穿枋贯通连接各柱,并以挑檐枋承托出檐。该方法形成于汉代,为我国南方诸省建筑所普遍采用。其特点是可以用较小的木材构建出较大的构架,缺点是内部立柱较多,不便于空间的使用。因此往往形成山墙面用穿斗式,中央诸架用抬梁式的混合木构架。
3.井干式建筑
井干式建筑是将天然圆木、半圆木或方木两端开卯榫,组合成为矩形木框,层层相叠,构成房屋的木承重结构墙。井干式木构架出现于商代后期墓葬的木椁guo,汉代宫苑之中有井干楼,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很少使用。四、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构件
(一)台基
(二)开间
(三)大梁
(四)斗拱
(五)彩画(六)屋顶(七)山墙(一)台基须弥座台基(二)开间(面阔)通面阔进深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都以“间”作为计数单位。在建筑物的平面上,就是由四根柱子所组成的空间称为“间”;一间的宽度,叫面阔。而整个建筑物正面若干间加起来的宽度,叫通面阔,一般简称面阔。如10根柱子就是面阔9间,6根柱子就是面阔5间。建筑物侧面间的深度叫进深。若干间合起来的深度叫通进深,简称进深。
面阔间数越多建筑物级别越高。为保持建筑物正中开门的特征,所以一般面阔间数为奇数。在间数中,往往以“九五”象征帝王之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三)柱、梁、檩、椽linchuan大梁柱色天坛祈年殿内金色的级别最高,其次为红色,再次是黑色。
门色及门钉清朝规定:皇宫正殿门为红色。一至三品官员府第门为红色。四品以下官员府第门为黑色。至清朝时,门钉根据建筑物的等级也有了具体规定:皇宫大门纵横各九路(即9×9);亲王府大门纵九横七(即9×7);一至三品官府大门纵横各七路(即7×7);四至五品官府大门纵横各五路(即5×5);五品以下官府大门不准设门钉。天坛长廊大门(四)斗拱斗拱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说到:“中国古代建筑有两个明显特征:斗拱,屋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总称斗拱。斗拱的种类非常多,形制复杂。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五)彩画
和玺彩画旋子彩画
苏式彩画(五)彩画1.和玺彩画2.旋子彩画3.苏式彩画和玺彩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六)屋顶按等级排列: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重檐)悬山顶硬山顶盝顶卷棚顶(一)屋顶形式辨别:以下建筑属于什么形式的屋顶?辨别:以下建筑属于什么形式的屋顶?
天坛保和殿周庄重脊前为什么用仙人骑凤?
传说:齐国国君,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走头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齐王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xiezhi仙人走兽行什斗牛獬豸押鱼狻猊海马天马狮子凤龙仙人戗(垂)脊兽数目实例琉璃瓦的颜色
在五行中,黄色居中,故黄色在我国是最尊贵的色彩。自唐代始,黄色被定为皇室特用的色彩。因此,黄色级别高于绿色,绿色又高于其他颜色。黄色绿色其他颜色(七)山墙第二节城防建筑(一)现存城市防御建筑(二)古长城建筑(一)现存城市防御建筑
1、城的防御意义
城,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城墙上有城楼、角楼、垛口等防御工事,构成一整套坚固的防御体系。一般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中国古代,上自天子王侯的都城,下至州郡府县的治所,都建有城和郭。
权力的象征,同时也常是一个城的重要标志,所以一般门楼建得比较高大雄伟。门楼在平时作隙望守卫,储备粮食武器之用,战时则是作战指挥中心和守卫要地。(1)门楼
(2)角楼位于城之四角,因为它双向迎敌,所以是城防中的薄弱点,需要努力加强防卫。战时,一般角楼中集中较多的兵力和武器。
又称“马面”,敌台的防御作用是很大的,因城墙正面不便俯射,将士若探身伸头射杀敌人,容易遭到对方的射击,有了突出的城台,进逼城墙脚下的登城者,就会遭到左右敌台上的射击,而使登城无法进行。所以敌台的距离一般均在两个敌台能够控制的射程之内。
(3)敌台(4)敌楼敌楼乃骑墙而筑,高出城墙之上,有的二层,有的三层,是供储备粮草、军械、火药和士兵居住、躲风避雨以及作战之用。(5)垛口筑在城墙迎敌面的顶部,呈上下凹凸状,凸出部分称垛口。垛口中有上下两孔:其上为望眼,用以了望来犯之敌;下有射孔,用以射击敌人。垛口作用很大,它既能隐身防敌,又能有力射击敌人,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败之地。(6)墙顶城墙顶部是军队防御活动的通道,迎敌一面筑有2米高的垛口,另一面筑有高1米左右用以护身的女墙,墙顶通道一般较宽,可五马并骑,十人排行而走。地势陡峭处,路面筑成阶梯形的梯道。为了排除下雨时的积水,在墙顶还有排水沟等设施。在墙体内侧隔一定距离开有石砌或砖砌的拱形券门,中修磴道,直通墙顶,以便战士们上下。(7)瓮城呈长方形或圆弧形加筑在迎敌的城门之外,以使城门增加一道有力的防线,其迎敌的城台上往往还筑有箭楼。
往往雄峙在瓮城之迎敌城台上,与门楼遥遥相对,迎敌三面都开有一排排多层的箭孔,当敌人来犯时,可形成密集的射击点,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8)箭楼
即紧接城墙外面深阔的城濠,它一正一负构成了双重的防御体系,在城门处往往还置吊桥。(9)护城河(10)钟鼓楼
古时,为“晨钟暮鼓”的报时以及报警之需,凡是重镇城内多建有钟鼓楼。如果四边的城门都开在中央,南、北、东、西四门相对,城内的街道便成十字形,一般钟鼓楼就坐落在这个十字路口附近,西安市内的钟鼓楼便是如此。3、著名的城防建筑
明南京(原称应天府)城墙明西安城墙明平遥城墙丽江古城明南京(应天府)城墙
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至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原建宫城、皇城、外郭城已毁,仅剩都城城垣。原有城门十三座:其中聚宝(中华)、石城、神策、清凉四门保存至今。由于规模大,构思奇巧,建造精良,所以工事极为坚固,适宜防守。明南京城墙的价值
(1)城垣内侧周长33公里,不仅是全国第一,而且为世界第一。
(2)城垣用巨大的条石砌基,用巨砖砌成,以糯米拌石灰灌浆作粘合剂,十分坚固。
(3)聚宝门规模最大,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在我国城垣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城墙高14~21米,系用桐油、石灰、糯米汁等混合物做粘合剂,垒砌巨砖而成,极为坚固。
(2)当时各道门都有内外两门:外门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门是木质外加铁皮的两扇大门。
(3)数量众多、设置巧妙的藏兵洞对外第一道城门中层筑有7个藏兵洞;下层两侧各有3个藏兵洞。马道外侧下方还各有一排五个藏兵洞,加起来总共有23个藏兵洞。据说每个藏兵洞可容纳士兵百人以上,共计可藏兵在3000人以上。这些洞除藏兵外,还可储备粮草和武器。
(4)三道瓮城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条宽11米的斜坡式登城马道,供守将骑马上城之用。
(5)一旦敌人闯入城门,千斤闸随即落下,阻断敌军后退之路,四面伏兵从城上射箭、坠石,可使敌军人仰马翻,可谓“关起门来打狗”、“瓮中捉鳖”。中华门:冷兵器时代的防御体系
城门分四道,每两道之间为瓮城,共有三道瓮城。明西安城墙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0-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西安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西安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楼。闸楼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桥,箭楼在中,正面和两侧设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楼在最里,是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用围墙连接,叫瓮城,是屯兵的地方。瓮城中还有通向城头的马道,缓上无台阶,便于战马上下。全城还建有马道11处。城墙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台。除西南角是圆形,可能是保持唐皇城转角原状外,其它都是方形。角台上修有较敌台更为高大的角楼,表明了这里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明平遥城墙平遥古城始建于周宣王时期(前827一782),现在保存完整的城池为明洪武三年(1370)建成。城内街道、商店、衙署等比较完整地保持着传统的格局和风貌,沿街的楼阁、四合院以及城楼、文庙等极富山西地方特色。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是纳西族聚居地。没有森严壁垒的城墙,只有因山而设的关隘。城内没有规整的道路网,而是与三河穿城的水系密切结合。城内民居古朴,依山傍水,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构成水乡与山城相融合的景观风貌。这是什么建筑?(二)古长城建筑1、长城历史沿革(秦汉明)
2、长城主要结构(城墙、敌台、烽堠、关隘)
3、长城代表段落(八达岭、金山岭)
4、长城著名关隘(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1、长城历史沿革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均选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战国时齐、魏、燕、赵、秦等国相继兴筑。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俗称的万里长城是指?各朝代为何纷纷修筑长城?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
秦长城
长城以南的中原文明始终对于北方各族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东胡)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如果派大军追击······
修筑长城既可隐身防敌,也可射击敌人,对自己非常有利。在当时还是刀、剑、弓弩等武器的情况下,对这些经常来回骚扰的游骑来说,高大的城墙确实是一道非常有力的障碍。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汉朝国力强盛,汉武帝时,匈奴已基本降伏。汉时修筑长城主要在河西,其目的是保护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的畅通、遏制匈奴的骚扰。与此同时,为了防御匈奴的再次袭击,汉代不仅对秦长城进行大规模的修缮,而且在阴山以北修筑了两道平行的外城。汉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元朝统治者仅仅是逃之夭夭,有生力量并未被消灭,有可能还要卷土重来。与此同时日益强大的东北女真族的兴起,对明王朝虎视眈眈,形成很大的威胁。所以朱元璋取得全国政权之后,便把修筑长城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明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1)清朝时的疆域已超越长城以北;
(2)随着火药的发明和武器的进步,在爆炸力大的铁炮面前,长城的防御作用已显得无能为力;
(3)最重要的是清朝统治者改变了统治的策略,而采用怀柔政策,即用宗教和思想统治的办法代替对长城的修建。清朝为什么没有修筑长城?2、长城主要结构
我们不能把长城只看作是一条线,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组有机的防御体系,这一防御体系以城墙为主体,其它还包括敌台、关隘、烽火台等一系列城防建筑。
(1)城墙
明长城的主体是城墙,城墙多建在蜿蜒曲折的山脉的分水线上。其构造按地区特点有条石墙、夯土墙和砖墙等。墙高约3至8米,顶宽约在4至6米之间。
(1)城墙
(2)敌台
城墙上每隔30至100米建有敌台。敌台有实心、空心两种。实心敌台只能在顶部瞭望射击,而空心敌台则下层能住人,顶上可瞭望射击。
(2)敌台
(3)烽火台(烽堠)
烽堠是报警的墩台建筑,都建在山岭最高处,相距约1.5公里。一般烽堠用夯土筑成,重要的在外包砖,上建雉堞和瞭望室。雉堞是城上排列如齿状的矮墙,做掩护用。台上贮薪,遇有敌情,日间焚烟,夜间举火,依规定路线,很快传至营堡。
(4)关隘
凡长城经过的险要地带都设有关隘。关隘是军事孔道,所以防御设置极为严密。一般是在关口置营堡,加建墩台,并加建一道城墙以加强纵深防卫。重要关口则纵深配置营堡,多建城墙数重。两种防御体系的比较相同之处:以城墙为主体,而城墙中都有垛口、敌楼、马道之设相异之处:根据自己城防之需而另有它设城池还有角楼、门楼、箭楼、瓮城、护城河、吊桥等长城有关隘、烽火台等但它们都以构成一套完整的严密的防御体系为前提。3、长城代表段落
长城的游览胜地主要有:北京延庆县的八达岭、北京怀柔县的慕田峪长城、河北滦平县的金山岭长城、天津蓟县的黄崖关长城、河北秦皇岛市的山海关、甘肃嘉峪关市的嘉峪关等等。游览长城,不仅是使人赏心悦目,更重要的是它撞击人的心灵,振奋民族精神。八达岭长城我国明长城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段落之一。因地势险要,历代都设重兵把守。(1)山海关
万里长城第一关。其北踞燕山,南抵渤海,位居东北、华北间的咽喉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4、长城著名关隘
山海关筑于洪武十四年(共元1381年),关城平面呈方形,有城门四座,各门之上高筑城楼,现仅有东门保存完好。关城四周还有瓮城、东罗城等军事设施,形成关城外围的屏障。海水潮潮潮潮潮潮潮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山海关奇联(2)居庸关
位于北京的昌平县。“居庸关”一名始自秦代,相传因秦始皇“徙居庸徒”(佣工)到此修筑长城而得名。三国名西关,北齐称纳款关,后改今名。现存关城建于明初。(2)居庸关
关城位于长达20公里的深谷之中,是北京西北的门户。明代在关城设卫所,驻重兵把守,并统辖附近长城沿线的守军。(2)居庸关
关城中心有一过街塔基座,名云台。云台建于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以白色大理石砌成,正中开一石券门,门道可通车马。券门和券洞刻有浮雕图案,艺术价值很高。(3)嘉峪关
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丝绸之路的交通咽喉,有“河西第一隘口”之誉,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3)嘉峪关
相传,当年建关时,工匠们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块砖。此砖今存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第三节宫殿建筑
“宫”在秦以前是中国居住建筑的通用名称,从王侯到平民的居所都可以成为宫。秦汉以后,成为皇帝居所的专用名称;“殿”原指大房屋,汉以后也成为帝王居所中重要建筑的专用名称。宫殿一般是国中最宏大、最豪华的建筑群,以建筑艺术手段烘托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势。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宫殿,因为,几千年来,历代帝王们都不惜以大量人力、物力,在都城建造规模宏大、巍峨壮丽、金碧辉煌的宫殿,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享受,并在精神上给人们造成一种无比威严的感觉,以巩固他们的政权。因此,宫殿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规制最高、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建筑,是当时社会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和最高体现。1、中轴对称
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一、宫殿布局的特点故宫鸟瞰图2、左祖右社
中国的礼制思想,有一个重要内容,则是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有土地才有粮食,“民以食为天”、“有粮则安,无粮则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人所共知的天经地义。左祖右社,则体现这些观念。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把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3、前朝后寝
前朝,是帝王上朝理政、举行大典的地方,因位于整个建筑群的前部,称“前朝”。后寝是帝王、妃子及其子女生活起居的地方,因位于建筑群的后部,称“后寝”。4、三朝五门
根据帝王朝事活动内容的不同,分别在不同规模的殿堂内举行。自古就确立了三种朝事活动的殿堂,名为“三朝制”。所谓“三朝”是指大朝、内朝、外朝。与三朝相对应的建筑,是奉天殿(太和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五门制”,是在举行大型朝事活动的宫殿庭院前,沿中轴线以五道门及辅助建筑构成四座庭院,作为大朝宫殿前的前导空间,这五道门由内向外以此为朝门(奉天门或太和门)、宫门(午门)、宫城前导门(端门)、皇城门(天安门)、皇城前导门(大清门)。故宫鸟瞰图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道路标志—云龙纹饰的华表(2)石狮子作用:辟邪雄狮踩球、雌狮踩幼狮(3)日晷利用太阳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用阴影所产生的位置判断时间。东有日晷,西有嘉量(4)嘉量我国古代标准量器。全套按照大小来分:斛hu、斗、升、石、龠yue,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思。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5)吉祥缸至于宫殿前,又叫“门海”,用于扑火。冬天防冻的措施是石座上加炭。西有嘉量(6)鼎式香炉有盖为鼎,无盖为炉。是一种礼器,举行大典时烧檀香和松枝。(7)铜龟、铜鹤都是古代的灵兽,象征着长寿和庆贺享受天年。最有名的就是龙头龟和仙鹤。二、北京故宫
故宫也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位于北京市区中心。紫禁城的名称是借喻紫微星垣而来。天帝住的地方叫紫宫。天帝自然是至高无上的,而人间的皇帝也是至尊的。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执政,至今已有580余年的历史。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房屋9000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周围还有高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整个故宫建筑布局严谨,主次有序,青白石底座,红墙黄琉璃瓦顶,飞檐翘首,既庄严稳重,富丽堂皇,又不乏生动活泼。故宫不仅以其宏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闻名于世,而且以丰富的宫廷史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享誉海内外。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宫殿分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前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场所。主要建筑是坐落在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也是中国古建筑中著名的三大殿之一。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举行殿试及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三大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共建绿色家园
- 五年级的辉煌篇章
- 智能电网装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热气球环游世界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智能生产线远程运维平台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物流大数据分析与预测平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电视伴侣与语音交互系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Kubernetes资源隔离与调度-洞察阐释
- 大规模空间数据在环境评估中的应用-洞察阐释
- 可再生能源与矿物循环利用的生态友好技术研究-洞察阐释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
- 院前急救技术培训课件
- 标书制作培训课件
- 化工静设备基础知识共课件
-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级Starter A 结业测试 含答案
- 烟草原料学-烟草的品质课件
- 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课件
- DG-TJ 08-2362-2021 综合杆设施技术标准
- 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T)(PPT 53)第三讲柔性制造系统(FMS)
- 天津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评议书及表决票
- 寝室文化节优秀寝室宿舍展示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