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_第1页
护理专业-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_第2页
护理专业-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_第3页
护理专业-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_第4页
护理专业-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摘要:新生儿窒息是临床上发生较为普遍的问题,容易对胎儿的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医疗实践与医学理论对于该问题给与了充分的关注。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是方面的,包括脐带因素、胎位异常、分娩因素以及羊水吸入等。从护理的角度看,为了化解上述新生儿窒息的问题,应当加强对脐带因素的护理、注重胎儿保暖,确保呼吸顺畅、做好分娩前中后期的准备工作以及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为化解新生儿窒息问题提供良好的保障。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护理Abstract:Neonatalasphyxiaisacommonclinicalproblem,itiseasytohaveanegativeimpactonthehealthofthefetus.Forthisreason,medicalpracticeandmedicaltheorygivefullattentiontotheproblem.Duetothefactorsofneonatalasphyxiais,includingumbilicalcordfactors,fetalabnormalities,childbirthfactorsandamnioticfluidaspirationetc..Fromtheperspectiveofcare,inordertoresolvetheproblemoftheneonatalasphyxiashallstrengthenthenursingofumbilicalcordfactors,payattentiontofetalwarm,toensuresmoothbreath,wellbeforedeliveryinthelatterpartofthepreparatoryworkandenhancethetechnicallevelofnursingstaff,soastoresolveneonatalasphyxiatoprovidegoodprotection.Keywords:newborn;asphyxia;obstetricfactors;nursing目录TOC\o"1-3"\u摘要 IAbstract I1引言 引言在诸多引起新生儿异常的因素中,窒息是较为常见也是对新生儿健康影响较为突出的因素之一。由于新生儿产出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宫内压迫或者分娩过程中的压迫而导致呼吸困难。这种症状对于新生儿容易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心血管、肾脏以及肝脏等脏器造成实质的障碍,也是目前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由于环境因素以及人们生活习惯变化,目前我国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达5%以上,并且这个比例总体上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相关研究证明,窒息对于新生儿的损害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对于心脏的损害作为突出,由于窒息而造成的新生儿心脏受损率高达70%以上,其中重症者可能会因为心力衰竭儿死亡。[1]也正因为如此,目前理论界与各大医疗机构对于新生儿窒息问题越来越关注,这也是目前医学领域亟待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事实上,新生儿窒息是有着多方面因素的。就目前临床实践而言,主要有脐带因素、胎位异常、分娩因素以及羊水吸入四个方面。当然,除却这四个因素,临床上还有许多未探明的影响因素,包括孕妇自身的体制因素。就前四个因素而言,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因素,从护理的角度都可以缓和甚至是避免。基于此,从护理的角度探索具体的方式对于化解新生儿窒息相关问题大有裨益。2新生儿窒息的成因新生儿本身还比较脆弱,导致其窒息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就临床实践而言,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脐带因素、胎位异常、分娩因素以及羊水吸入。2.1脐带因素在引起新生儿窒息的诸多因素中,脐带因素是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在胎儿出生之前,脐带是其与母体相连接的中亚组织,也是胎儿获得营养物质以及气体交换的核心媒介。由于脐带本身的组织因素,新生儿在出生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脐带收到压迫或者扭转儿导致不同程度上缺氧,最终引起窒息。就临床实践而言,齐国华,刘彩玲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中指出,脐带因素主要有如下影响:(1)由于脐带都到压迫儿导致胎儿呼吸困难。(2)由于脐带缠绕儿导致胎儿急性缺氧的情形;(3)由于脐带绕颈或者脱垂儿导致胎儿损害。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前两种情况是最为常见的,第三种因素多胎儿的影响最为巨大,也是造成胎儿重度窒息的主要原因。[2]2.2胎位异常在临床表现中,胎位异常也是造成胎儿窒息的重要因素。由于孕妇自身体质因素以及孕期护理不到位等问题,胎位异常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胎位异常造成胎儿窒息的主要原理是,在孕妇分娩的时候因为无法忍耐宫缩而导致窒息。江少青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对策》中指出,因胎位异常而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形:(1)由于胎盘早剥儿造成供血不足,在胎儿分娩的时候引发窒息。这是一种孕妇在妊娠晚期的常见并发症,该症状产生比较快,且影响扩散也非常狂,容易对胎儿产生窒息的负面影响。(2)由于过期妊娠儿导致胎盘功能衰退,引发分娩宫缩严重,造成胎儿窒息。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相对比较少见,但是其后果仍然是非常严重的。[3](3)由于重度子痫而导致胎盘储备能力不足,引发胎儿窒息。凡此以上种种,都是胎位异常的重要表现,也是造成胎儿在分娩时窒息的重要因素,其中多为轻度窒息。2.3羊水吸入羊水是新生胎儿重要的外围保护层,能够有效的确保胎儿收到孕妇周边组织的挤压。然而,如果胎儿在宫内吸入羊水也有可能导致窒息,尤其是由于胎粪的排除导致羊水受到污染,胎儿吸入后极其容易导致窒息,这也是临床上胎儿窒息的重要因素之一。羊水过多或者过少对于胎儿而言都是不利的,如果羊水过多则容易让胎儿吸入而引发窒息,羊水过少则容易引发胎儿在宫内受到挤压儿造成窒息。[4]总体来看,羊水的吸入对于新生儿的窒息影响是比较大的,这主要是由于羊水中一旦含有胎粪并没被胎儿吸收过多的话则会对呼吸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在对新生儿进行后期护理的过程中这一因素也是考量的重要因素。2.4分娩因素分娩对于胎儿来说本身就带有窒息的风险。梁培芳,焦安怀在《25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中对25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尤其是对分娩因素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指出分娩的方式不同、分娩时产道以及产力等因素都会对胎儿窒息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第一,产力直接影响分娩的时间,如果产力不足就容易引发宫缩乏力,容易造成胎儿的供血不足,造成胎儿窘迫的症状,最终引发胎儿的窒息。[5]第二,产道的异常会使得胎儿的增长或者分娩的环境恶化,进而对胎儿的分娩产生负面的影响。第三,分娩时如果臀部先露则会产生牵引的异常,造成分娩的困难。分娩因素总体上来看是属于相对可控因素的范畴,医务人员可以根据孕妇以及胎儿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当然,在影响新生儿窒息的诸多因素中,分娩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小,这也是分娩医疗技术总体上逐渐提高的结果。3新生儿窒息的护理3.1加强对脐带因素的护理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造成新生儿窒息的诸多因素中,脐带因素是最为常见的,并且由于脐带组织自身的特殊性,很容易产生新生儿窒息。由此,在孕妇生产时应当做好脐带的护理工作,具体而言:(1)在临产期即将到来的时候应当做好脐带检查,对于脐带出现异常因素时应当进行记录并准备好应对的方案.(2)如果脐带过短则在胎儿降生时不宜过度牵拉,应当逐步放缓,根据新生儿的血液循环记录来调整牵拉的力度。这样就有利于根据生产的现实情况来不断的作出相应的调整,减少牵拉现象的出现。[6](3)如果脐带过长,则在生产时应当预防脐带绕颈、打结等影响新生儿血液循环的因素。对于上述脐带因素应当加强观察,结合产生来选择最为合理的分娩方式,避免因为胎儿缺血、缺氧等导致窒息,为胎儿分娩创造相对良好的条件。3.2注重胎儿保暖,确保呼吸顺畅杨洁,房桂英《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中对新生儿呼吸建立进行了非常充分的研究,指出如果胎儿出现窒息情况,应当在胎儿降生后直接放置到抢救台上,设置合理的温度(32-37度为宜)与湿度,尽可能的减少散热,因为在合理的温度控制下,有助于胎儿呼吸的建立。在调整好温度之后,应当清理胎儿呼吸道,新生儿口部、鼻咽部的粘液等。如果新生儿吸入了胎粪或者由于其他异物儿导致呼吸苦难,则需要通过气管插入来清除这些异物。通过对不同情形进行区别处理能够有效的对新生儿窒息问题作出应对,确保新生儿能够有效的建立呼吸,降低因窒息而产生负面影响。[7]在上述问题都解决之后,则需要进一步为新生儿建立呼吸。通常而言,主要是在呼吸道异物清理完成之后,采用人工呼吸的方式,同时供给氧气直到新生儿能够自主呼吸才算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新生儿的窒息症状较轻,则只要人工呼吸结合正常供养即可;如果新生儿的症状较为严重,则需要通过加压供氧辅之以人工呼吸的方式来帮助新生儿建立自主呼吸。3.3做好分娩前中后的准备在分娩前应当根据检查,准备好可能需要用到的工具,确保分娩过程中一旦出现胎儿窒息的问题能够及时的作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具体来说,分娩前期的检查工作主要包括胎儿胎位状况检查、脐带检查以及羊水检查等,一旦出现或者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就应当记录下来。在分娩过程中,如果一旦出现窒息的情况,就需要采取措施尽可能的减少胎儿窒息的时间,尽快的让胎儿降生下来。[8]在分娩完成后,对于已经出现窒息的胎儿,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胎儿呼吸复苏的工作,进行抢救。3.4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在新生儿进行呼吸复苏的过程中都能够确保有技术精湛的医务人员指导和监督,共同参与到呼吸复苏的工作中。李红玲,李艳在《64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探讨》指出应当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护理人员应当奉行安全助产的原则,避免因为医务性因素儿导致胎儿缺氧造成窒息,在胎儿分娩后需要及时的清除口鼻之中的异物,同时根据新生儿的心率来选择治疗的方式,必要的时候需要结合药物治疗,确保呼吸复苏工作始终在高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的参与下进行。4总结新生儿窒息问题是长久以来的临床难题,也是医学理论与实践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从临床实践来看,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脐带异常、羊水因素以及分娩因素等,而这些因素对于产后护理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此,基于上述因素提出合理的产后护理方案是必要的。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脐带异常、羊水因素、胎位因素以及分娩因因素。(2)为了应对新生儿窒息的问题,应当从护理的角度予以应对,具体而言应当加强对胎儿脐带因素的护理、注重对复苏时胎儿的保暖以及做好胎儿分娩前后的准备工作,以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情况。总而言之,预防与应对新生儿窒息问题,应当做好前中后期的护理工作,前期要做好准备与检查工作,在分娩过程中要根据检查结果做好可能窒息的准备,一旦出现问题应当将胎儿窒息的伤害降低到最低,在分娩后应当及时对窒息胎儿作出应对处理,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新生胎儿的质量。当然,受本人研究水平所限,本研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后来的研究予以补充和修正。参考文献[1]沙达提,田新华.94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新疆医学,2010,01:99.[2]刘瑾.新生儿窒息66例产科因素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0,03:41.[3]齐国华,刘彩玲.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2010,08:110.[4]江少青.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7:48.[5]梁培芳,焦安怀.25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31:54.[6]杨洁,房桂英.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1,47:109.[7]庞正钰,杨妹,孙艳萍,林怡,黄蓉.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5,07:795.[8]李红玲,李艳.64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2:213.致谢历经半年时间,从最初的开题到最终定稿,其中滋味只有亲自体会才能更深刻。本科生生涯如白驹过隙,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