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基础题库_第1页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题库_第2页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题库_第3页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题库_第4页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题库第_章绪论一、填空1、计量的主要特征是、和。2、计量器具按用途可分为、和。3、计量基准一般分为、和。4、计量标准是按国家规定的作为检定依据用的或,它的量值由传递。5、计量标准有两类:一类是,一类是。6、电子测量通常包括的测量,的测量以及的测量。7、目前利用电子仪器对进行测量精确度最高。8、目前,电压测量仪器能测出从级到的电压,量程达个数量级。9、智能仪器的核心是。10、 仪器中采用微处理器后,许多传统的硬件逻辑可用取代,其实质是实现了。11、 智能仪器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其二是。12、 虚拟仪器实质上是和相结合的产物。13、 虚拟仪器的硬件部分通常应包括及和变换器。14、 虚拟仪器的软、硬件具有、、及等特点。15、 LabVIEW是一种软件开发平台。16、 测量电信号的仪器可分为仪器、仪器及仪器三大类。17、 数据域测试仪器测试的不是电信号的特性,而主要是。二、名词解释1、 电子测量2、 计量第一章答案一、 填空1、 统一性;准确性;法制性2、 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用计量器具3、 国家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4、 准确度等级;计量器具;物质;工作基准5、 标准器具;标准物质6、 电能量;信号特性及所受干扰;元件和电路参数7、 频率和时间8、 纳伏;千伏;129、 微处理器10、 软件;硬件软化11、 操作自动化;具有对外接口功能12、 软件;硬件13、 微型计算机;A/D;D/A14、 开放性;模块化;重复使用;互换性15、 虚拟仪器图形化16、 时域;频域;调制域17、 二进制数据流二、 名词解释(略)第二章误差理论与测量不确定性一、填空1、测量值与之间的差别称为测量误差。2、计量标准的三种类型分别是、和。3、绝对误差在用测量值与真值表示时,其表达式为;在用测量值与约定真值表示时,其表达式为。4、在绝对值相等的情况下,测量值越小,测量的准确程度;测量值越大,测量的准确程度。5、相对误差是和之比,表示为。6、通常相对误差又可分为、、和。7、 满度相对误差又称为引用误差,它定义为绝对误差AX和仪器满度值Xm之比,记为。8、满度相对误差给出的是在其量程下的的大小。9、满度相对误差适合用来表示电表或仪器的。10、 电工仪表是按的值来进行分级的。11、 常用电工仪表分为七个等级,它们是。12、 级的电表表明rm。13、 根据满度相对误差及仪表等级的定义,若仪表等级为S级,则用该表测量所引起的绝对误差|^X|;若被测量实际值为X0,则测量的相对误差|△X|。14、 当一个仪表的等级选定以后,所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与量程成。15、 在选择仪表量程时,一般应使被测量值尽可能在仪表满量程值的以上。16、 误差分成三类:、和。17、 测量的精密度决定于,测量的正确度决定于。18、 测量的精确度表征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19、 随机误差造成测量结果的,一般用定量表达。20、 系统误差表示了测量结果的程度。21、 处理随机误差的方法主要是。22、 不确定系统误差导致的产生。23、 粗大误差表现为统计的异常值,常称为,应按一定规则剔除。24、 随机误差具有的特点是、、和。25、 测量中随机误差的分布大多数接近于。26、 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就是要根据和的方法研究随机误差对测量数据的影响以及它们的。27、 在有限次测量中,通常用的方法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28、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是反映随机变量的某些特征的数值,常用的有—和。29、 在统计学中,期望与是同一概念。30、 方差描述了测量数据的。31、 若被测量的真值是U,等精度测量值为x1,x2,・・・,xn,可以证明其算术平均值的数学期望EG)=。32、 5(x)=*表示平均值的比总体测量值的小3■,:n倍,它反映了随机误差的抵消性,n越大,抵消程度,平均值离散程度。33、 在测量结果的可信问题中,置信区间刻画了测量结果的,置信概率刻画了测量结果的。34、 用于粗差剔除的常见方法有:检验法,检验法,检验法。35、 莱特检验法适用于测量方法n的情况。36、 变值系差包括系差和系差,对应的判据则分别是判据和判据。37、 消除和减弱系统误差的典型测量技术是:,,和。38、 在估计系统误差大体范围时,若能找到系差的上限】a及下限】b,则系差的恒定部分数值为,变化部分的变化幅度为。39、 不确定度作为测量误差的数字指标,表示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的。40、 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一种参数,这个参数可以是,也可以是具有某置信概率的。41、 89000V写成三位有效数字应为,其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42、 下列数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38050, ,二、 名词解释1、 真值2、 实际值3、 不确定度4、 满度相对误差三、 简单计算1、 现有两块电压表,其中一块表量程为150V,级,另一块表量程15V,级,用它们测10V左右电压,选哪一块表更合适?2、 检定一个级100mA的电流表,发现在50mA处误差最大,为,其他刻度处的误差均小于,问这块电流表是否合适?3、 采用微差法测量未知电压Vx,设标准电压的相对误差不大于5/10000,电压表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相对微差为1/50,求测量的相对误差。4、 已知某电阻30次测量值之和为1220Q,系统的不确定度为测量值的土1%,如果在测量过程中没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的影响也可忽略,写出测量结果。5、 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8V,稳压电源的微小变动A=,利用微差法测量电源稳定度。设标准电压为18V,准确度为±%6、 测量某电阻得一组数据:,,Q,求该电阻的算术平均值以及标准偏差估计值。7、 用间接法可测量电阻上消耗的功率。利用公式P=I・U测量时,问功率的误差?8、 分别利用P=I・U,P=I2R,P=U2/R来测量电阻上消耗的功率。若电阻、电流、电压的测量误差分别不大于1%,%,%,问选择那种测量方案好?9、 用电压表测得三组数据,其平均值分别为:,,,且其算术平均值标准差依次为:,,,求它们的权和加权平均值。10、 用两种方法测某电压,第一种方法测得V1=,标准偏差5(V1)=,第二种方法测得V2=,测量值的标准偏差5(V2)=,求该电压的估计值及其标准偏差。

第二章答案第二章答案、填空1、 真值2、 真值;指定值;实际值3、 AX=X-A0;AX=X-A\xr=——\xr=——x100%

A05、 绝对误差;被测量真值;6、 实际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分贝误差;满度相对误差7、引用误差;绝对误差AX;仪器满度值Xm;r=业x100%mXm8、 绝对误差9、 准确度10、 满度相对误差11、 ,,,,,和12、 W%13、 WXmXS%;<XXS%X014、 正比15、 2/316、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17、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18、 一致程度19、 分散性;总体标准偏差620、 偏离真值或实际值21、 概率统计法22、 不确定度23、 坏值24、 对称性;抵偿性;有界性;单峰性25、 正态分布26、 概率论;数理统计;分布规律27、 统计平均28、 数学期望;方差29、 均值30、 离散程度31、 u32、 标准偏差;标准偏差;越大;越小33、 精确性;可靠性34、 莱特;肖维纳;格拉布斯35、 >1036、 累进性;周期性;马利科夫;阿贝-赫特37、 零示法;替代法;交换法;微差法38、 2(S+气);2(S—£「39、 可疑程度40、 标准偏差;置信区间的半宽41、 890x102V;50V42、 ;;;X104;;二、 名词解释(略)三、 简单计算1、 若选用150V,级电压表,测量产生的绝对误差为|AV1|<150x%=表头示值为10V时,被测电压真值在10土范围内,误差范围很大;若选用15V,级电压表,同样测得|AV2|<15x%=表头示值仍为10V,被测电压真值在10土范围内,误差范围很小;显然,应该选15V,级电压表。2、 r=乂》=14=1.4%<1.5%,此表合格。mmaxI1003、 根据微差法,测量的相对误差为竺=竺+4.竺<|±0.05%+—x|±1%=%+%=%xBx1 1501 14、 该电阻测量值的平均值R=1220=40.6667Q30由于忽略了随机误差的影响,电阻的不确定度为UR=X(±1%)二±2土Q对电阻测量值做舍入处理后R=±Q5、标准电压的相对误差为竺=±0.05%5、BAA±5.0%x1V电压表的相对误差为一= =±10%,TOC\o"1-5"\h\zA 0.5V.AX AB A AA 0.5V 「小冷)・・ =—+——•—=±0.05%+ x\±10%)w±0.33%X B X A 18V即,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定度为±%6、该电阻的平均值为(2.20+2.21+2.22》Q 。R= =2.21k《2,3各次测量的残差AR1=2.20kQ-2.21kQ=—0.01kQAR2=2.21kQ-2.21kQ=0AR3=2.22kQ-2.21kQ=0.01kQ利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标准偏差估计值为b(R)= UAR2=:上L0.01*+(0.01*」=0.01kQ扑-1日'\'3-17、设P,I,U的绝对误差分别为△P,^LAU解法一:AP=X玉Ax=生AU=UAI+IAUdx idUi=1iAPUAI+IAUAIAUr= = =——+ =r+r融*一 "合lnf、 品nI+InU) 5(lnI+InU\TT解法一:r=乙———Ax= AI+ AUi=1 iAIAU=—+ =r+r

8、P=I-U方案rp=^+o=±(2.5%+2.0%)=±4.5%P=I2-R方案rp=2r,+rR=±(2x2.5%+1%)=±6.0%P=U2/R方案rp=2ru+*=±(2x2.0%+1%)=±5%显然,P=I-U方案好。9、W]:吧:W3=0-^:苔0-:005-=9、加权平均值即电压的最佳估计值“ Gx21.1+4x21.3+16x21.5»V= =21.44V1+4+1610、取入10、取入=1,则两种测量值的权为0.04叱2=/)=A0.0110.3该电压的估计值10.310.1

+ 0.040.01=10.14V + 0.040.01电压估计值的方差=0.008V2V=0.008V21 1^b^VO1 2标准偏差bV)=0.089V第三章电压测量一、 填空1、交流电压的测量通常有两种基本方式:和,无论哪一种方式是其核心部件。2、在DVM的结构中是其关键部件。3、所谓41位DVM是指其最大读数为 。24、双斜式A/D其转换过程可以分为和两个工作阶段。5、余数循环比较式A/D的核心电路是,属于型A/D。6、余数循环式A/D的特点是和。7、 DVM的测量误差有两项,其一是,其二是。8、电压测量中有两种干扰,即:和。9、电压测量中确定性干扰通常分为和两种。10、 常见抑制串模干扰的方法有两种:和。11、 峰值电压表属于电子电压表,一般采用。12、 平均值电压表属于电子电压表,一般采用。13、 在实际电压测量中,由于检波器的工作特性,所得结果会有峰值、均值、有效值之别。因此,无论用哪一种特性的检波器做成的电压表,其读数大多按进行刻度。14、 在峰值电压表中,当输入任意波形电压的峰值相同时,其读数。15、 均值电压表的度盘是按刻度的,当用其测量任意波形的电压时,其读数。16、 电压测量的下限可达伏级,上限可达伏级。17、 8位比较式A/D,最多可将Vref分成份。18、 8位比较式A/D,变换过程中,当Vre「时,每等份最少为。19、 DVM的A/D变换方法有两大类:和。20、 8位比较式A/D,其最大分辨力为。21、 8位比较式A/D,Vref=,Vx=,转换结果为。22、 DVM的非积分式A/D变换方法可分为和两种。二、 名词解释1、 分辨率2、 抗干扰能力3、 波峰因数4、 波形因数三、简单计算1、 用平均值电压表测量一个三角波电压,测量值为10V,求有效值及波形误差。2、 用峰值电压表测量一个三角波电压,测量值为10V,求有效值及波形误差。3、 设三角波和方波电压的平均值相等,均为10V,现分别用均值表、峰值表、有效值表对两种电压进行测量,试确定三种表的读数。(*△=后,%=1,%=1.15,七=1,%=显,七=1.11)4、 试分析一个6位A/D变换器的变换全过程,若基准电压满刻度值Vref=10V,被测电压Vx=。5、 两台DVM,最大计数容量为①19999,②9999;若前者的最小量程为200mV,试问:①各是几位DVM?②第一种表的分辨力是多少?③若第一种表的工作误差为±%±1字,分别用2V档和20V档测量,Ux=电压时,问误差各是多少?6、 某DVM的误差为AU=±(0.01%U+0.01U),试求用这台表1V档分别测量1V和电压时的误差。第三章答案一、 填空1、 放大-检波式;检波-放大式;检波器2、 模数转换器(A/D)3、 199994、 采样期;工作期5、 比较器;反馈比较6、 分辨率高;转换速度快7、 增益误差;偏移误差8、 随机性干扰;确定性干扰9、 串模干扰;共模干扰10、 输入滤波法;积分平均法11、 检波-放大式;二极管峰值检波器12、 放大-检波式;二极管全波或桥式整流电路检波器13、 正弦波有效值14、 相同15、 正弦有效值;没有直接意义16、 微;千TOC\o"1-5"\h\z17、 25618、19、 积分式;非积分式20、 1/25621、 (40)H22、 比较式;斜坡电压式二、 名词解释(略)三、 简单计算1、%=0.9xa=0.9x10V=9V已知三角波的波形因数犬必=1.15,故被测三角波有效值为U△= %=1.15x9V=10.35V浇10.4V波形误差为

r=G-0.9K》100%=G-1.035)x100%牝-4%2、Upa=72xa=72x10V=14.14V,14.14牝8.2V已知三角波的波峰因数K14.14牝8.2Vu=U^AKPAr=a-Uax100%=(1-Kp^)x100%=(1—^2)x100%牝18%-a K 、3PA3、根据“均值相等,示值也相等”的原则均值表读数:aA=Ua=KyUa(。)=1.11x10V=11.1V有效值表读数:aA=Ua=Kfa•Ua=1.15x10V=11.5Va。=U❿=%•七=1x10V=10V峰值表读数:TOC\o"1-5"\h\z—U-KxU_KxKxU <2x1.15x10V一 Vapa=KpA Kp。A PAKpA A 72 .a=L=R二EU=1x1皿=7.09Vp。 Kp。 Kp。 .<24、D/A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计算为:V=(x2-1+工x2-2++工x2-n)xV (量化的基准电压)r1 2 n ref寄存器SAR依次提供代表不同的基准电压的基准码,对应如下:(100000)2,V=二=5.000V>Vr2 xV(010000)2,V=(0+2-2)Vf=-f=2.500V<V(011000)2,(010100)2,=(0+4+|)Vf=3.750V(011000)2,(010100)2,=(0+4+0+£)Vf=3.125V<V

(010110)2,V=3.437V>V(010101)2,V=3.281V<V经过6次比较,寄存器SAR输出的转换结果为(010101)2,显示结果为,量化误差为5、①41位;4位2分辨力为200mV/20000=10uV当用2V档时,误差为r=±0.02%±—^X—=±0.02%土0.0064%=±0.026%200001.56当用20V档时,误差为r=±0.02%±―—x =±0.02%±0.064%=±0.084%200001.566、6、测量1V时的误差AU=±(0.01%x1V+0.01x1V)=±0.0101VAU ,0.0002Vr=——=± =±1.01%U1V测量时的误差△U=±(0.01%x0.1V+0.01%x1V)=±0.01001VAUAUr= Ux0.00011V=±10.01%0.1V第四章时间与频率的测量一、填空1、目前有三种时间测量尺度:、和。2、在数字式频率计中,被测信号是以信号方法来传递、控制和计数的。3、 根据测频原理,其测量误差取决于的准确性和的准确性。4、测频时,计数器的最大计数误差AN=。5、计数器直接测频的误差主要有两项,即:和。6、 直接测频的方法适合测量频信号。7、测量低频信号时常采用计数器测量的方法。8、 根据测周原理,主门由控制。9、 根据测频原理,主门由控制。10、在测周原理方框图中,门控电路输出波。11、在测频原理方框图中,脉冲形成电路将输入信号的一个周期变成个脉冲波。12、目前绝大多数实验室用的电子计数器都具有和等两种以上功能,故统称为“通用计数器”。13、在测频原理方框图中,主门是由波控制。14、 电子计数器在直接测频率和测周期时,其量化误差的实质不同,测频时是_的±1误差,而测周时是的±1误差。15、 在直接测频和直接测周的量化误差相等时,存在一个测频和测周分界点频率,这个频率称为。16、 当f>f时宜测,当f<f时宜测 。xm xm 17、电子计数器对两个正弦波形的相位差的测量,实际上是。18、 目前,利用通用计数器对微波波段的信号频率进行数字测量,必须采用—技术,而广泛采用的两种方法是和。19、频率源的频率稳定度有稳定度和稳定度两种。20、 是影响长期频率稳定度的主要因素,而是影响短期频率稳定度的主要因素。21、在时域测量中,加上就是示波器;在频域测量中,加上就是频谱分析仪;在调制域测量中,加上就是调制域分析仪。22、在调制域分析仪中,X轴表示测量所经历的,而Y轴线显示的是信号的、或。二、 名词解释1、 ±1误差2、 中界频率三、 简答1、 结合原理方框图和工作波形图简述电子计数器测频原理。2、 结合原理方框图和工作波形图简述电子计数器测周原理。3、 简要分析测频误差。4、 试画出时间间隔原理方框图和工作波形图,并简述基本测量原理。5、 试画出微波计数器变频法方框图,并简述其测频原理。四、 简单计算1、 若被测信号频率fx=1MHz,计算当闸门时间T=1ms和1S时由±1误差产生的测频误差。2、 用一个7位电子计数器测量一个f=5MHz的信号频率,试分析计算当“闸门x时间”置于1S,和10mS时,由±1误差产生的测频误差。3、 欲用电子计数器测量一个f=200Hz的信号频率,采用测频(选闸门时间为1S)x和测周(选时标为US)两种方法,试比较两种方法由±1误差引起的测量误差。第四章答案一、 填空1、 世界时;原子时;协调世界时2、 脉冲3、 时基信号所决定的闸门时间;计数器计数4、 ±1个数5、 ±1误差;标准频率误差TOC\o"1-5"\h\z6、 高7、 被测信号周期8、 被测信号9、 时基信号10、 方11、 212、 测量频率;测量周期13、 方14、 fx;fc15、 中界频率16、 频;周17、 时间间隔18、 频率变换;变频法;置换法19、 长期;短期20、 晶体老化;晶体内部的噪声21、 电压表;时间触发;功率计;频率触发;通用计数器;时间门的触发22、 时间;频率;时间间隔;相位二、 名词解释(略)三、 简答(略)四、 简单计算1、T=1mS时国土1 土1 「小= = =+1X10-3fTf 1mSx1x106HzTf1mS=1kHz2、3、T=1S时=±1X10-6当T=1S时AfAf=±1Hz1SX5X106Hz=±2X10-7当丁=时Af=0.1S1S=±1Hz0.1Sx5x106Hz=±2X10-6=±10Hz当T=10mS时Af=10mS测频时10mSx5x106Hz=±2X10-5=±100Hz1Sx2x102Hz=±5X10-3测周时ATTXf0=±1xfxT0=±1x200Hzx1x10-7S=±2x10-5第五章信号源一、 填空1、高频信号源又称为信号源,信号的频率范围在之间。2、通用脉冲信号源的输出主要是脉冲。3、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际上是一种信号源,其输出信号的重复频率可达以上,而低端可至量级。4、合成信号源实现频率合成的方法有和两种。5、 间接合成法是基于锁相环的原理对基准频率进行运算,常见的锁相环技术有锁相环、锁相环和锁相环。6、在间接频率合成中,通常有三种提高分辨率的方法,即:、和。7、 信号源的用途有:、和。8、 通用信号源如果按调整类型分类,主要有、、和信号源。二、 名词解释寄生调制三、简答1、 在电子测量中信号源有哪些作用?2、 结合高频信号源的原理方框图,简述在高频信号源中,如何实现调频、调幅作用?一个完整的信号源应有几个组成部分?3、 在合成信号源中采用几种合成方法?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第五章答案一、 填空1、 射频;30kHz〜1GHz2、 矩形3、 多波形;50MHz;uHz4、 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5、 倍频式;分频式;混频式6、 微差混频法;多环合成法;小数合成法7、 激励源、信号仿真;校准源8、 调幅(AM);调频(FM);脉冲调制(PM);视频调制(VM)二、 名词解释(略)三、 简答(略)第六章信号的显示和测量一、填空1、信号显示是将被测信号以方式显示在屏幕上。2、模拟示波器中扫描电压是电压,包括线形过程和过程。3、扫描电压必须满足下列三点要求,即:、和。4、在示波器中,扫描发生器输出波。5、在示波器中,扫描电压的起点由 决定,终点由 决定。6、一般扫描电压周期应包括三个时间段,它们是:扫描 —时间、扫描 时间和 时间。7、示波器Y通道的带宽表示式为: ,一般而言带宽主要取决于Y通道的 频率。8、示波器的触发脉冲的取得方式包括: 方式、 方式和 方式。9、扫描发生器实际上是一个 发生器,它在 的控制下产生扫描的 和 。10、 在屏幕上同时显示两个信号波形的方法有两种,即 和 。11、 双踪示波器有三种工作方式,艮即 、 和—。12、 双踪示波器有两种不同的时间分割方式,即 和_。13、 通常认为带宽在 以上的示波器为宽带示波器。14、 示波器的带宽指标随着Y通道放大器级数的增多而 ,相应地上升时间要 。15、 在数字存储示波器中,输入的模拟信号首先要经过 、 变成数字量,然后进行 、 并显示。16、 数字示波器自动测出的时间不仅与 有关,还与. 有关。17、 取样技术可分为 取样和 取样两类。18、 DSO有两类重要的指标,其是 ,其一是 。19、 DSO的取样率随扫描速度的下降而 。20、 DSO的垂直分辨率主要取决于 。21、 DSO的扫描速度越高则测量的时间分辨率就越 。22、 在DSO的时基因数确定后,要提高取样率,就必须增加—。二、 名词解释1、 偏转灵敏度2、 双扫描3、 释抑时间4、 时间和事件延迟触发5、 “5倍”带宽法则三、 简答1、 结合扫描发生器环原理框图及时间波形图简述扫描电压产生过程。2、 运用原理框图和时间波形图简述双扫描原理。3、 什么是交替方式?4、 什么是断续方式?5、 画出双踪示波器原理框图并简述双踪显示。四、 简单计算1、 一示波器的荧光屏的水平长度为10cm,现要求在上面显示10MHz正弦信号两个周期(幅度适当),问该示波器的扫描速度为多少?2、 某示波器的Y偏转因数为Df=8V/div,用其构成一示波器。要求该示波器的最小偏转因数DYmin=50mV/div,试估算Y通道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假如荧光屏的有效高度为8div,则Y通道末级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为多少?3、 已知一示波器屏幕的水平有效长度为10cm,垂直有效长度为6cm,示波器的偏转因数DY=cm,⑴、若时基因数为cm时观察到两个完整的正弦信号波形,求被测信号的峰-峰值和频率。⑵、若要在屏幕上显示该信号的10个周期波形,时基因数应取多大?4、 某示波器的扫描时基范围是uS/div~1S/div,扫描扩展为“X10”,光点在X方向可用长度为10div,试估算该示波器能观察正弦波的上限频率(以观察到一个完整周期波形计算)。5、 某示波器扫描速度校准为US,当测试250kHz的方波电压信号时荧光屏上的图形在X方向上的长度为10div,问能显示多少个完整周期的波形?第六章答案一、 填空1、 波形2、 周期线形;斜升;下降3、 周期性;线形;同步性4、 锯齿5、 触发脉冲;电压比较器6、 正程;回程;等待7、 BW=fh-fe;高端8、 内触发;外触发;电源触发9、 锯齿波;时基闸门;正程;回程10、 双束显示;双踪显示11、 A状态;B状态;(A±B)状态12、 交替方式;断续方式13、 100MHz14、 变窄;加长15、 取样;量化;存储;处理16、 取样点的位置;扫速17、 实时;等效时间18、 A/D的位数;A/D的转换速率19、 下降20、 A/D的位数21、 高22、 存储器长度二、 名词解释(略)三、 简答(略)四、 简单计算1、被测信号的周期(T)为t=—1—=0.ms10x106Hz因为每一个周期占5cm,故示波器的扫描速度为

5cm 5cm 1cm~T—0.1”—0.02”2、A=-f=加=160D50mVfmin 50divmVV=A•D •8div=160x50-d_x8div=64V3、 ⑴、V=D•y=0.2Vx6cm=1.2VP-P Y cm一一mS 一一.T=Dx•X=0.05——x5cm=0.25mSf=—= =4kHzT0.25x10-3S⑵、T0.25mS mS⑵、dx=x=^m=°25漏4、D=(0.2也〜1勺+10=0.02及〜0.1旗Xdivdiv divdivT=Dx•X=(0.02$〜0.1dL)x10div=0.2”〜1Sf=T=(5x106〜l)HzfH=5MHz,或者fH=!=—1—=5MHzmin5、dx=2dv图形偏转10div所对应的时间为T=Dx•X=2学xlOdiv=20”信号周期T=—=—1—=4rSvfV250kHz第七章逻辑分析仪一、 填空1、逻辑分析仪是基本的测试仪器。2、逻辑分析仪的基本功能是、及数字系统中的。3、逻辑分析仪有两大类:分析仪和分析仪。4、逻辑状态分析仪和逻辑定时分析仪的基本结构相同,但方式和方式不同。5、逻辑状态分析仪显示的是,而逻辑定时分析仪显示的是。6、逻辑状态分析仪主要用于开发,逻辑定时分析仪主要用于开发。7、 、和是逻辑分析仪的三个主要指标。8、逻辑状态分析仪常采用显示,而逻辑定时分析仪则采用显示。9、 定时分析仪与普通示波器不同,它们显示的定时波形是事先已存放在存储器中的,而不是真正的被测信号的波形。10、 在定时分析仪中,为了合理满足分辨率和足够长的观察时间这两个要求,通常选择采样时钟频率为被测系统数据速率的倍。11、 定时分析仪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二、 简答1、 逻辑分析仪的功能于示波器有什么不同?2、 逻辑状态分析仪与逻辑定时分析仪的主要差别是什么?3、 逻辑分析仪有哪些显示方式?第七章答案一、 填空1、 数据域2、 采集;存储;显示;数据流3、 逻辑状态;逻辑定时4、 显示;定时5、 数据流;状态信息6、 软件;硬件7、 最高时钟频率;存储器容量;输入通道数8、 状态表及图形;定时图9、 二进制数据10、 5〜1011、 检测毛刺二、 简答(略)第八章信号分析一、填空1、 对任何一个信号,既可在时域进行分析,又可在频域进行分析。时域分析主要采用的仪器是,频域分析采用的仪器是。2、一个确定信号存在着傅立叶变换,由它可获得确定的。而随机信号不存在傅立叶变换,对它们的频谱分析指的是分析。3、频谱分析仪种类繁多,但按工作原理划分,则大致可归为和两大类。4、模拟式频谱仪以为基础构成,而数字式频谱仪则是以或为基础构成。5、 频谱分析仪采用恒带宽分析与恒百分比带宽分析的重要区别在于频谱的轴刻度为和。6、滤波式频谱仪中和是两个重要的电路。7、滤波式频谱分析仪有下列5种类型,即:式、式、式、式和式。8、目前常用的外差扫描式频谱分析仪有式和式两种。前者可在一次扫描过程中观察信号的的频谱,而后者在一次扫描过程中只能观察信号的的频谱,因此后者可实现分辨率分析。9、计算法频谱分析仪中数字信号处理(DSP)部分的核心是运算。10、 目前在高频及超高频段所用的频谱仪都是式。11、 频谱仪的频率分辨率是指仪器能分辨两个且频谱分量的能力。12、 运用直接傅立叶变换法(DFT)对随机信号的离散谱线进行分析,其频率分辨率Af,据此可知提高频率分辨率的途径为和。13、 通常把60dB带宽(B60)与3dB带宽(B3)之比定义为,或称为,表示为。14、 所谓本振的剩余调频,就是本机振荡器信号的调制。15、 频谱分析仪的扫描时间是指并完成测量所需要的时间,扫描时间又成为。16、 频谱仪测量最小信号的能力叫做,也称为。17、 频谱仪的动态范围一般在dB以上,有的可达dB。18、 脉冲或方波的失真通常用即可在时域观察,而正弦波的微小失真无法从波形上准确观察,必须用进行测量。19、 用去控制的某一参数,称为调制。20、 使载波的幅度随调制信号变化称为,使载波的频率随调制信号变化称为。21、 调幅信号的解调由完成;调频信号的解调由、、组成的解调电路完成。22、 信号源的频率变化包含和的两部分,后者造成的相位不稳定度称为。23、 相位噪声的测量方法有四种,即、、和。二、名词解释1、 分辨率带宽2、 恒带宽分析3、 恒百分比带宽分析4、 建立时间5、 波形因子第八章答案一、 填空1、 电子示波器;频谱分析仪2、 频谱;功率谱3、 滤波法;计算法4、 模拟滤波器;数字滤波器;快速傅立叶变换5、 线形;对数6、 滤波器;检波器7、 档级滤波;扫描;外差;并行滤波;数字滤波8、 全景;扫中频;整个频率范围;某一较窄频段;较高9、 FFT10、 外差11、 相邻;等幅12、 N;增加样点数N;增加样点间的时间间隔13、 选择性;波形因子;SBofB314、 寄生频率15、 扫描一次整个频率量程;分析时间16、 灵敏度;信号噪声比17、 40;90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