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岳阳市县城关镇第一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B.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看到核膜和染色质等结构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原核细胞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参考答案:B2.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线粒体中的解偶联作用,即虽有电子传递但无ATP形成。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A.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B.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高C.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D.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高参考答案:D3.下列演替现象属于次生演替的是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B.发生在冰川泥上的演替C.被彻底消灭了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D.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参考答案:D4.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B.生物的活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参考答案:B5.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种;当其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____种。参考答案:
(1).有角∶无角=1∶3
(2).有角∶无角=3∶1
(3).白毛个体全为雄性
(4).白毛个体中雄性∶雌性=1∶1
(5).3
(6).5
(7).7试题分析:本题考察遗从性遗传、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根据题意可知,羊的有角与无角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NN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由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与性别相关联,因此属于伴性遗传,可以通过统计后代中不同的性状分离比进行判定。(1)由题意亲代基因为Nn×Nn,子代基因型为NN:Nn:nn=1:2:1。在母羊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无角:有角=3:1,公羊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角:无角=3:1(2)如果M/m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XMXM×XmY,F1为XMXm、XMY,F2为XMXM:XmY:XMXm:XMY=1:1:1:1,白毛个体全为雄性。如果M/m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没有性别差异,白毛个体中雌性:雄性=1:1。
(3)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3种:AA、Aa、aa;若位于X染色体上时,有5种:雌性—XAXA、XAXa、XaXa,雄性—XAY、XaY。6.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析,不合理的观点是(
)
A.用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菌株时必须用37℃下就会死亡的菌株
B.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C.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
D.转基因微生物携带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使人体内的细菌获得抗药性参考答案:B略7.关于消毒和灭菌的不正确理解是()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C.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D.常用消毒方法有煮沸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法、化学药物法参考答案:B【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分析】消毒和灭菌:
消毒灭菌概念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适用对象操作空间、某些液体、双手等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解答】解:A、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A正确;B、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而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可见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不相同的,B错误;C、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C正确;D、常用消毒方法有煮沸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法、化学药物法,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无菌技术,要求考生识记消毒和灭菌的概念、方法及适用对象,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图为皮肤生发层细胞中DNA聚合酶合成及发挥作用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B.②过程的主要场所是核糖体C.③过程需要tRNA的协助D.D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需经过核孔参考答案:BA.①过程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A正确;B.②过程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B错;C.③过程是翻译过程,需要tRNA转运组成DNA聚合酶的氨基酸的协助,C正确;D.D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需经过核孔,D正确。故选B符合题意。9.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A.1/4
B.1/8
C.1/16
D.1/32参考答案:B10.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A.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B.单向的、逐级增加的
C.循环的、逐级递减的
D.循环的、逐级增加的参考答案:A11.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B.在突触间传导是单向的C.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电信号D.在突触间传导是电信号
参考答案:D12.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与其有相同的运输方式
(
)A.H2O B.K+ C.甘油 D.脂肪酸参考答案:B13.据科技日报消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癌症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命名为RhoGDl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他们发现带有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对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解释是()A.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由此阻止癌细胞入侵其他组织器官B.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C.该基因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D.以上说法都不对参考答案:A14.对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了生长素B.温特的实验证明是化学物质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C.拜尔的实验是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的D.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给下部参考答案:B【考点】C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分析】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实验过程: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2)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篇传递给下部.(3)拜尔试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的试验: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5)郭葛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5个试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解答】解:A、达尔文并没有发现生长素,只说明某种刺激,A错误;B、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B正确;C、拜尔的实验是在暗箱中进行的,C错误;D、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实验中生长素的发现历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15.如图表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C.Ⅰ核酸,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mRNA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参考答案:B【考点】突触的结构;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代表整个大圆,分为Ⅱ和Ⅲ,Ⅱ中又包含Ⅳ.【解答】解: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主要包含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故A正确;B、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小泡不属于突触结构,故B错误;C、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其中RNA又分为mRNA、tRNA、rRNA,故C正确;D、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其中特异性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体液的组成、突触结构、核酸的种类和免疫的种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6.不含有磷脂的细胞器是(
)A.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中心体和核糖体
C.中心体和线粒体
D.染色体与和核糖体参考答案:B17.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透明的玻璃罩中,在适宜温度、光照和充足的矿质养料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容器中CO2的含量有所下降。此时与实验初始相比较,可以断定植物体A.合成有机物的速度加快
B.有机物总量有所增加C.呼吸作用有所减弱
D.吸收水分速度有所减慢参考答案:B18.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参考答案:B当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机体时,免疫系统发生二次应答.二次应答的特点是又快又强;“快”体现在记忆细胞细胞周期短,快速产生抗体.“强”体现在产生的抗体数量多,持续时间强。故选:B.19.右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兴奋在a、b两个神经元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定是下—个神经元的胞体膜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需要消耗能量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参考答案:C20.最近,美国某科学家将荧光水母的一种物质注入白猪细胞中,然后将这些猪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置入黑猪去核的卵细胞中,最后此5枚重组卵发育成的早期胚胎放入黑猪的子宫内,产下的5只小猪中有4只小猪的嘴和蹄呈黄色荧光。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要提高重组卵移植的成活率,对受体黑猪需要用雌激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B.产下的5只小猪性状与卵供体黑猪最相似,部分性状也可能与白猪相似C.注入白猪细胞的物质可能是荧光水母DNA,并已整合到白猪细胞核DNA中D.将导入荧光水母某物质形成的重组细胞,通过细胞培养可形成新个体参考答案:C略21.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c处兴奋的传导形式为化学信号,且单向传递C.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到细胞体或树突D.此反射弧是由两个神经元组成的参考答案:B略22.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A.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B.选用闭花授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C.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后研究两对相对性状D.先研究遗传因子的行为,后研究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参考答案:D【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解答】解:A、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因素,A正确;B、豌豆是严格闭花受粉的植物,这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是纯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B正确;C、孟德尔在做杂交试验时,研究时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后研究多对相对性状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C正确;D、孟德尔时期只是想到了用遗传因子的行为去解释孟德尔实验现象,孟德尔未研究同源染色体的行为,D错误.故选:D.23.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参考答案:A24.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 B.用NAA形成的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C.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D.甲、乙、丙在细胞中大量合成后去调节生命活动 参考答案:D【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专题】模式图;植物激素调节. 【分析】1、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插条生根和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作用;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接触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叶片等器官的衰老和脱落.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丙是生长素. 【解答】解:A、分析题图中乙、丙的作用可知,乙是赤霉素,丙是生长素,A正确; B、NAA是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变异,B正确; C、分析题图可知,甲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乙是抑制种子休眠,促进生长,二者的作用相互拮抗,C正确; D、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均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激素不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激素的种类、作用及相互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识记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并根据题图对图中的植物激素做出判断. 25.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提出了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被人们公认为“遗传学之父”。下列有关盂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②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③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④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B26.由于乙肝病毒不能用动物细胞来培养,因此无法用细胞培养的方法生产疫苗,但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生产,现已知病毒的核心蛋白和表面抗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生产示意图如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乙肝疫苗的过程也达到了定向改造细菌的目的B.在①②过程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C.用于生产疫苗的目的基因为编码核心蛋白的基因和表面抗原蛋白基因D.③过程中细菌经有丝分裂产生大量新个体参考答案:D27.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胰岛素一般是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
B.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
C.利用昆虫性外激素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
D.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参考答案:B2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细胞同时有内质网和中心体,则该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B.若细胞同时有叶绿体和细胞壁,则该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C.核糖体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具有相同的功能D.在细胞核内和线粒体中都有DNA参考答案:A29.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
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
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参考答案:D30.人类的红绿色盲在人群中的发病特点是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C.只有男性患者
D.只有女性患者参考答案:A31.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对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要提高警惕参考答案:B32.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使用这种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A.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B.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兴奋
C.所有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参考答案:A33.如图所示食物网中,E是生产者,共含有7.1×109kj的能量,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从理论上计算A最多获得的能量是()
A.2.84×108kJ B.2.38×108kJ C.1.41×109kJ D.3.05×108kJ参考答案:B【考点】G2: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能量流动过程中的相关计算: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1)需最多能量: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2)需最少能量: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已知低营养级的能量,求高营养级能量时:(1)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2)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解答】解: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是指上一营养级流入该营养级的所有能量.E是生产者,共含有7.1×109KJ的能量,则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包括B、C和D)=7.1×109KJ×20%=1.42×109KJ.又已知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则C和D生物种群的总能量=1.42×109KJ﹣2.3×108KJ=1.19×109KJ.所以,A最多获得的能量是1.19×109KJ×20%=2.38×108KJ.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食物网结构图,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掌握某一营养级同化量的含义;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根据题中“最多”一词判断出能量传递效率,再进行相关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34.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C.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参考答案:D35.血浆中的水来自A.组织液
B.组织液、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液、组织液、淋巴参考答案:D36.基因研究表明,人与猴子的基因约10%不相同。则人与猴子DNA碱基序列相同的比例是
A.20%
B.80%
C.90%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D37.在室温下进行了如图酵母菌厌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中的气体是CO2
(
)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缺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参考答案:D38.下列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种群密度最大B.草原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季节和年份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C.湿地生态系统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D.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需要人工的不断维持和干预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但是每一39.在某一生态保护区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依据图中的数据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不相互影响,种群变化无规则性
B.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
C.捕食者种群数量受被捕食者控制,但被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不受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响
D.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受捕食者控制,但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不受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响参考答案:B捕食关系是生物界常见的种间关系之一,捕食者和被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造业新员工入职承诺书范文
- 公共管理改革心得体会
- 航空公司物资采购流程与管理
- 中学心理健康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 环保设施投运后的维护及服务措施
- 危重患者住院流程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 废弃物处理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 航空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公司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 室内设计特色商品展示
- 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 垂体瘤-PPT课件
- 钻井井控装置
- 赣美版(江西)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全册教案
- 12队淘汰赛_对阵表
-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分析
- 基于UKF滤波的单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 委托生产及样品制作通知单.docx
- 贫困户登记表入户摸底调查表
- 万豪酒店前厅部SOP标准运作程序-中文版
- CCTV雨污水管道检测缺陷内容判断依据判断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