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AGEPAGEIV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AGEI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云南璟恒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二一年七月目录TOC\o"1-2"\h\z\u概述 11总则 51.1编制依据 51.2评价目的及原则 81.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 91.4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21.5评价标准 181.6环境保护目标 251.7评价重点及评价时段 271.8评价工作程序 272原有工程概况 292.1原有项目基本情况 292.2原有项目建设内容 302.3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312.4原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312.5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 322.6原有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322.7矿山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362.8“以新带老”措施 373改扩建工程概况 393.1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单位 393.2矿山基本情况 393.3矿山建设内容 393.4总平面布置情况 433.5主要原辅料消耗 453.6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453.7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 463.8工程实施进度 463.9项目投资估算 463.10矿山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64工程分析 484.1矿体资源特征 484.2资源储量 494.3矿石开采 514.6矿山开采工艺流程 574.7水平衡 574.8矿山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624.9非污染生态特征 804.10三本账 815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835.1自然环境概况 835.2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 856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1146.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146.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246.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316.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386.5声环境影响评价 1446.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1506.7环境风险分析 1516.8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606.9闭矿影响分析 1647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 1687.1施工期污染物对策措施 1687.2运营期污染物对策措施 1707.3污染物防治措施汇总 1758产业政策及选址符合性分析 1808.1产业政策符合性 1808.2规划符合性分析 1808.3排土场选址合理性分析 1888.4矿山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90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919.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919.2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1919.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19410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19510.1环境管理 19510.2环境监理 20010.3环境监测计划 20010.4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2011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0411.1项目概况 20411.2环境质量现状 20411.3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20511.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0711.5公众参与采纳情况 20711.6评价总结论 208附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附录:附录1评价区维管束植物名录附录2评价区陆栖脊椎动物名录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项目投资备案证附件3原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附件4临沧市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节选)附件5临翔区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节选)附件6现有采矿许可证(正副本)附件7营业执照附件8储量核实证明及评审意见书附件9开发利用方案备案表及评审意见书附件10临翔区自然资源局关于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审查意见附件11临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采矿权延续、变更生产规模、缩减矿区范围联勘联审、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及相关规划等有关情况审查意见附件1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附件13临沧市临翔区自然资源局关于项目生态保护红线查询结果附件14项目评审会修改意见及修改清单附件15项目技术审查意见附图:附图1地理位置图附图2水系图附图3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敏感点分布图附图4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附图5矿山现状平面布置图附图6矿山露天开采终了和地下开采总平面布置图附图7矿山地下开采通风系统示意图附图8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图附图9项目区植被类型现状图附图10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部署图附图11矿山复垦区土地复垦规划图附图12矿山复垦区土地复垦规划剖面图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概述1、项目背景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位于临沧市区北东15°方向,直距约30km。矿区地处临沧市临翔区马蚁堆乡蚂蚁堆村境内,其地理极值坐标为:东经100°05′32.6″-100°05′58.6″,北纬24°07′44.3″-24°08′06.6″。2007年11月28日,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填报了《石英石(硅矿)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简称“环评登记表”),原临沧市临翔区环境保护局对其进行审批(附件3),矿山采矿规模为3万t/a。建设单位办理了环评登记表后,白石头地硅矿采矿权首次设立于2008年4月,后来该采矿权分别于2012年1月、2014年4月、2016年6月进行了三次采矿许可证延续登记,开采规模均为3万t/a,直至2017年12月31日该采矿证到期后,矿山至今均处于停产状态。根据《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文号为:临政办发[2016]52号)》、《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翔区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文号为:临翔政办发[2017]207号)》,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被列入临沧市非煤矿山转型升级改造升级类矿山,矿山经改造升级后,生产规模拟由3万t/a增大至10万t/a,符合云南省非煤矿山转型升级最小开采规模条件。2020年8月10日,采矿权人办理了重新办理了采矿许可证(附件6),采矿证许可证号为:C5309002012017120122471,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为0.1746km2,其开采矿种为石英岩,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规模为10万吨/年,采矿证有效期限为4年,即自2020年8月10日至2024年8月10日。根据建设单位介绍,虽矿山现于2020年取得了新的采矿许可证,但由于矿山已于2017年12月31日开始停产至今,因此,矿山前期开采时生产规模最大为3万t/a,与原环评登记表批复的开采规模一致。为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白石头地硅矿资源,同时完善矿山改造升级后矿山年开采10万t硅石矿的环评手续。截至目前,建设单位办理了以下手续:(1)2018年1月,建设单位委托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编制完成了《云南省临翔区白石头地硅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7年)》,并于2018年2月1日在临沧市国土资源局备案,文号为:临国土资储备字[2018]01号(附件8)。(2)2020年12月,建设单位编制完成了《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并办理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表》(附件9),文号为:云地勘临开评[2020]01号;(3)2021年3月,建设单位委托西南能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正在编制《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现正在办理方案审查手续。结合矿山储量核实报告中对于矿体矿石资源的勘查情况,在本项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时,考虑到由于矿界范围的限制,即露天开采境界圈定不能超出矿界范围,故原2#勘探线1550m标高之下的矿体不宜进行露天开采,同时为了减少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征占用地面积,本次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将变更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地下开采。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山矿区范围、矿区面积、开采标高、开采规模与现已办理的采矿证一致,即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为0.1746km2,开采矿种为石英岩,开采规模为10万吨/年,矿山开采标高为1606-1470m。本次设计主要对矿山开采方式进行变更,即本次改扩建后矿山开采方式变更为露天+地下开采,在正式开采后,矿山先进行露天开采,待露天回采结束后再进行地下开采。矿山开采服务年限为4.75a(即4年零9个月),其中基建期0.5a,露天开采服务年限为3.05a,地下开采服务年限为1.2年。根据矿山长期固定客户需求,矿山开采产出的硅石矿中粒径大于30cm的矿石(约占总矿量的10%)须采用人工锤敲开,经人工锤开后的矿石与其它矿石一起外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682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等法律法规,本项目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此外,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21年版)》(环境保护部令第16号),本项目属“八、非金属矿采选业”—“12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109”中“全部(不含单独矿石破碎、集运;不含矿区修复治理工程)”,故本项目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021年3月12日,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委托云南璟恒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对“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开采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成了环评项目组,并于2021年3月13日对项目区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实地踏勘,并收集了相关资料。2021年3月15日,建设单位在“临沧市生态环境局”网站进行了首次公示,公示时间为2021年3月15日~2021年3月26日,共10个工作日,公示网址链接为:/lcsrmzf/13406/13420/681825/index.html。公示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在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于2021年5月20日在“环评宝”论坛进行了网络第二次公示,公示时间为2021年5月20日~2021年6月3日,共10个工作日,网址链接为:/jcb-portal/publicity/publicity_detail?id=16386;同时,建设单位于2021年5月20日在临翔区蚂蚁堆乡、蚂蚁堆村公告栏进行了现场粘贴公示,公示时间为2021年5月20日~2021年6月3日,共10个工作日;此外,建设单位分别于2021年5月22日、2021年5月24日在临沧日报进行了报纸公示;在征求意见稿公示期间,项目周边个人企业、公民向建设单位提交了34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其中周边个人企业等团体部分提交了4份,公民提供了30份。提供公众意见表的个人企业单位及公民均同意本项目的建设,最终建设单位编制了《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为了满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需求,建设单位委托云南云顺检测有限公司于2021年4月20日~2021年4月26日对项目评价区域内的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及土壤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并出具了监测报告。在现状调查和调研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技术规范,我公司现编制完成了《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2021年6月11日,临沧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专家并主持召开了该项目的技术评审会,会后,我公司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并编制完成了《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供建设单位上报环境主管部门审批,作为该项目环境管理的依据。3、分析判定相关情况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项目属于允许类;根据分析,项目建设符合《云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云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符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38号)、《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文号为:临政办发[2016]52号)》、《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翔区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文号为:临翔政办发[2017]207号)》、《临沧市南汀河保护管理条例》、《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沧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细则的通知》等相关要求;此外,根据临沧市临翔区自然源资源局出具的关于项目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查询结果,项目采矿权及工程区均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项目符合云南省“三线一单”要求。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本项目主要的环境影响为:项目露天开采及地下开采对生态环境和环境空气的影响;项目露天采场淋滤水、排土场淋滤水、工业场地初期雨水、生活污水等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项目施工、开采和运输车辆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项目拟建排土场对生态环境、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项目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为:原有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项目固体废物处置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排土场选址及污染控制的合理性;项目生活污水不外排的可行可靠性;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矿山开采对矿区周边生态的影响。5、主要结论“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开采建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与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相符,与国家及地方矿产资源相关规划相符,项目不在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符合云南省“三线一单”要求。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采取相关污染防治措施后,全部回用不外排;采取措施后降低粉尘的排放量;采取降噪措施后使噪声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得到综合利用及合理处置。项目在严格落实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及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后,可有效减缓矿山建设对生态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并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总体而言,建设单位只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本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则本项目从环境影响的角度上看是可行的。1总则1.1编制依据1.1.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修订通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正于2017年6月27日修订通过,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正);(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改);(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正);(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1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8月27日修订);(1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0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正);(1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2017年10月7日修订);(15)国务院第682号令《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1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1.1.2国家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2021年1月1日起施行);(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3)《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4)《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5)《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01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6)《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7)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局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文《关于进一步节约工业用水的规定》;(8)《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部令第4号,2018年4月16日由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1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2021年1月1日起施行);(11)《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第5号令,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1.1.3地方政府部门法规及规章(1)《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1992年11月25日;(2)《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云南省人民政府令(98)第71号);(3)云南省第九届人代会(2001)第23次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4)《云南省林地管理办法》(1998年7月1日实施);(5)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05号《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6)《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云发[2018]16号);(7)《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18]44号);(8)《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水污染防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16]3号);(9)《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17]8号);(10)《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38号),2015年5月29日;(11)《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发[2016]52号),2016年5月6日;(12)《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翔区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临翔政办发[2017]207号),2017年9月29日。1.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地方的技术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9)《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942-2018;(1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水处理通用工序》,HJ1120-2020;(11)《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12)《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准则》,HJ884-2018;(13)《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总则(试行)》,HJ944-2018。1.1.5行业、地方规划(1)《云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2)《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2009年9月7日);(3)《云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4)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云政发[2018]32号,2018年6月29日;(5)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云政发[2020]29号,2020年11月5日;(6)《临沧市水功能区划》(2015年修订);(7)《临沧市南汀河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2月16日;(8)《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沧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细则的通知》,临政发[2018]76号,2018年12月27日。1.1.6委托书、技术资料(1)《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2021年3月12日;(2)《石英石(硅矿)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2007年11月28日;(3)《云南省临翔区白石头地硅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7年)》,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2018年1月;(4)《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2020年12月;(5)《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西南能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21年3月;(6)临翔区自然资源局关于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审查意见;(7)临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采矿权延续、变更生产规模、缩减矿区范围联勘联审、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及相关规划等有关情况审查意见;(8)《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报告》;(9)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1.2评价目的及原则1.2.1评价目的根据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规定,项目建设方案和规模,项目区的环境现状,对于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并针对项目实施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作出明确结论,为上级部门决策,设计部门设计及企业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2评价原则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预防作用,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1)依法评价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2)科学评价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突出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1.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1.3.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根据项目的性质及特点,本次评价初步识别出矿山开采期影响的主要环境要素详见表1.3-1、表1.3-2。表1.3-1项目可能涉及的环境要素及影响初步判断环境要素有利影响不利影响综合影响自然环境地下水环境/-2-2土壤理化性质/-1-1矿产资源/-3-3地形、地质/-2-2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1-1植被/-1-1土地利用/-1-1环境质量地表水水质/-1-1地下水水质/-1-1大气环境质量/-2-2声环境质量/-2-2土壤环境质量/-1-1注:表中“+”、“-”分别表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数值大小表示影响程度。表1.3-2工程项目对环境要素影响性质分析时段环境要素影响性质短期影响长期影响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建设期地表水水质◆◆◆大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土壤理化性质◆◆◆地形、地质◆◆◆土地利用◆◆◆生产期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地表水水质◆◆◆大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地形、地质◆◆◆◆植被◆◆◆◆土壤环境◆◆◆闭矿期土地利用◆◆◆◆植被◆◆◆项目主要排污环节与环境要素相关情况见表1.3-3。表1.3-3项目主要排污环节与环境要素相关表环境要素生产活动地表水地下水气声固废生态土壤矿山开采露天开采及运输◆◆◆◆◆地下开采及井下掘进◆◆◆◆废土石运输◆◆废土石堆放◆◆◆◆◆◆原矿的储、装、运◆◆井下通风◆◆辅助生产工业场地◆◆◆◆机修间◆储油罐◆◆生活设施食堂◆◆◆◆浴室◆◆办公区◆◆◆注:表中“◆”表示相关联。根据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制约、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识别出评价需要考虑的环境要素如下:生态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环境空气影响、声环境影响、固体废物影响。1.3.2评价因子(1)环境影响因子识别根据工程建设的性质、项目区环境特征以及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环境影响因子见表1.3-4。表1.3-4项目主要污染因子环境要素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固废矿石开采露天开采及采场布置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植被扬尘SS中低频噪声废土石地下开采及巷道掘进地表沉陷、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植被粉尘中低频噪声废石矿石及废土石运输扬尘中低频噪声矿石的储、装、运扬尘中低频噪声废土石堆放占用土地扬尘SSSS废石井下通风粉尘中高频噪声辅助生产工业场地(主要进行人工破碎)SSSS中低频噪声机修间中低频噪声废机油生活设施食堂食堂油烟BOD5、NH3-N、SS、TPBOD5、NH3-N、SS、TP餐厨垃圾浴室、办公生活区BOD5、NH3-N、SS、TPBOD5、NH3-N、SS、TP生活垃圾(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根据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污染因子的影响程度和环境现状功能要求,经分析筛选确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见表1.3-5。表1.3-5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评价时段评价因子建设期施工扬尘及水土流失、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营运期环境空气现状评价TSP、PM10、PM2.5、SO2、NO2、CO、O3预测评价TSP地表水现状评价pH、CODcr、BOD5、SS、氨氮、铜、铅、锌、砷、镉、六价铬、汞、硫化物、氟化物、总磷、总氮、石油类预测评价废水不外排的可行性及可靠性分析地下水现状评价pH、K+、Na+、Ca2+、Mg2+、CO32-、HCO3-、Cl-、SO42-、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铁、锰、铜、铅、锌、砷、镉、六价铬、氨氮、硫化物、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硝酸盐、亚硝酸盐预测评价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声环境现状评价LeqdB(A)预测评价LeqdB(A)土壤环境现状评价pH、铜、镉、铬、汞、砷、铅、锌、镍、铬(六价)、含盐量、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预测评价定性分析固体废物废土石、化粪池及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污泥、沉淀池污泥、废机油、食堂泔水、隔油池废油脂、生活垃圾、含油抹布及手套生态环境地表植被、植物、动物、土地利用、水土流失、景观等,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环境风险柴油罐、废机油储存过程中引发的环境风险闭矿期生态恢复露天采场、排土场、工业场地及矿石堆场生态恢复1.4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1.4.1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生态环境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环境评价工作分级表如下:表1.4-1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本项目工程占地面积为10.562hm2,占地面积小于2km2。拟建工程不涉及敏感区,属《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规定的一般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规定,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因此,本工程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2)生态环境评价范围km2评价范围见附图8。1.4.2地表水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根据HJ2.3-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分级见表1.4-2。表1.4-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评价等级判定依据排放方式废水排放量Q/(m3/d);水污染物当量数W/(无量纲)一级直接排放Q≥20000或W≥600000二级直接排放其他三级A直接排放Q<200且W<6000三级B间接排放—注:建设项目生产工艺中有废水产生,但作为回水利用,不排放到外环境的,按三级B评价。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露天采场淋滤水、排土场淋滤水、工业场地初期雨水、生活污水。根据工程分析,矿山露天采场及排土场淋滤水经沉淀池收集、沉淀,而工业场地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沉淀后,可全部回用于露天采场、排土场及运输道路洒水降尘,不外排。生活污水中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并与其它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化粪池,最终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处理。经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水,全部回用于项目区绿化用水及道路洒水降尘,不外排。综上,项目运营期产生的露天采场淋滤水、排土场淋滤水、工业场地初期雨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全部回用,做到不外排,因此,根据HJ2.3-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要求,本次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B。(2)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地表水评价范围为垭口寨河、石楼梯河及南汀河。垭口寨河:常年有水,该河内的水自东北至西南汇入下游的南汀河,评价范围为拟建排土场所在沟谷与垭口寨河交汇处上游200m(坐标为:东经100.05477,北纬24.07355),至与南汀河交汇处(坐标为:东经100.04394,北纬24.07152),评价河段长约为2345m;石楼梯河:常年有水,该河内的水自东至西汇入下游的南汀河,评价范围为石楼梯河与南汀河交汇处石楼梯河上游200m(坐标为:东经100.05524,北纬24.08293),至与南汀河交汇处(坐标为:东经100.04271,北纬24.08255),评价河段长约为2560m。南汀河:垭口寨河与南汀河交汇处南汀河上游500m(坐标为:东经100.04397,北纬24.06592),至石楼梯河与南汀河交汇处南汀河下游1000m(坐标为:东经100.04323,北纬24.08547),评价河段长约为3900m。由于本项目污、废水回用不外排,因此,本次评价主要对项目区废水不外排的可行性及可靠性进行分析。1.4.3地下水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本项目为石英岩开采项目。根据HJ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划分依据,本项目属于“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中“J-非金属矿采选及制品制造,57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中Ⅲ类项目。对照HJ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中表1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以及表2评价工作等级表,具体划分情况见表1.4-3和1.4-4。表1.4-3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水式的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a。不敏感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注: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表1.4-4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项目类别环境敏感程度I类项目II类项目Ⅲ类项目敏感一一二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根据表1.4-3,由于本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属表1中“不敏感”,此外,根据表1.4-4,环境敏感程度“不敏感”的Ⅲ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2)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水文地质情况,以及地下水补径排关系,本次地下水评价范围为工程影响区,距离为东侧以第一排山脊为界,南侧以垭口寨河为界,西侧以南汀河为界,北侧以石楼梯河为界,评价范围为5.93km2。评价范围见附图3。1.4.4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评价等级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粉尘,污染物单一,主要为TSP。粉尘主要来自露天采场、矿石堆场、排土场、风井排风以及运输道路等。根据HJ2.2-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推荐模式清单中的估算模式(ARESCREEN)进行计算,估算模型参数表见表1.4-5。表1.4-5估算模型参数表参数取值城市农村/选项城市/农村农村人口数(城市人口数)/最高环境温度34.6°C最低环境温度-1.3°C土地利用类型农作地区域湿度条件湿润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形是地形数据分辨率(m)90是否考虑岸线熏烟考虑岸线熏烟否岸线距离/km/岸线方向/o/根据“大气导则”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分别计算各个污染物下风向轴线浓度,并计算相应浓度的占标率,计算模式如下: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依据见表1.4-6。表1.4-6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依据空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判据一级Pmax≥10%二级1%≤Pmax<10%三级Pmax<1%根据影响分析,项目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及占标率见表1.4-7。表1.4-7环境空气估算模式计算统计一览表污染源污染因子最大落地浓度出现距离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评价等级露天采场TSP356m1.09E-02mg/m31.21%二级排土场TSP148m3.95E-02mg/m34.39%二级矿石堆场TSP50m6.05E-02mg/m36.72%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评价等级判定标准,确定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2)评价范围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露天采场为中心,边长为5km矩形区域,涵盖整个矿区范围,总面积约为25km2。评价范围见附图3。1.4.5声环境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声环境评价等级该项目位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项目建成后造成主要来自矿山采矿机械设备、污水处理站水泵、空压机及运输车辆噪声。项目建设前后受影响敏感点人口数量增加较少,且敏感目标噪声级增加量<3dB(A),故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评价级别的规定,确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2)声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噪声评价范围为露天采场、工业场地、排土场及运输道路外延200m范围。1.4.6土壤环境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土壤环境评价等级本项目属于石英岩矿开采项目,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A中采矿业的III类项目,矿山露天开采区及地下开采区属于生态影响型;工业场地、矿石堆场及排土场等属于污染影响型。①生态影响型等级划分根据HJ964-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生态影响型土壤环境评价等级判断依据见表1.4-8、表1.4-9。表1.4-8生态影响型污染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判别依据盐化酸化碱化敏感建设项目所在地干燥度>2.5且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5m的地势平坦区域;或土壤含盐量>4g/kg的区域pH≤4.5pH≥9.0较敏感建设项目所在地干燥度>2.5且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5m的,或1.8<干燥度≤2.5且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8m的地势平坦区域;建设项目所在地干燥度>2.5或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5m的平原区;或2g/kg<土壤含盐量≤4g/kg的区域4.5<pH≤5.58.5≤pH<9.0不敏感其他5.5<pH<8.5干燥度是指采用E601观测的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即蒸降比值。表1.4-9生态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项目类别评价工作等级敏感程度I类II类III类敏感一级二级三级较敏感二级二级三级不敏感二级三级-注:“-”表示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次评价从“盐化”敏感程度及土壤“酸化、碱化”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如下:◆盐化敏感程度根据临沧市临翔区气象资料数据,临翔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161.8mm,多年平均蒸发量1619.9mm,故该区域干燥度为1.39,干燥度<2.5;根据企业提供的地下水水位地质资料,该区域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大于100m,矿区内无地下水露头。此外,结合本次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结果,项目所在区域土壤含盐量在0.3~0.0.8g/kg之间,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壤“未盐化”,因此,根据表1.4-8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环境盐化属“不敏感”。◆土壤酸化、碱化根据本次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结果,项目所在区域pH为6.85-7.86,土壤“无酸化或碱化”,故项目开采区域土壤为“不敏感”。综上分析,露天开采区及地下开采区均属于III类项目中“不敏感”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2018)评价等级划分,本项目生态影响型不设评价等级。②污染影响型等级划分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工业场地、矿石堆场、排土场占地面积分别为0.192hm2、0.354hm2、2.3hm2,占地面积均小于5hm2,占地规模均属于“小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的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判别依据详见表1.4-10。表1.4-10污染影响型敏感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判别依据敏感建设项目周边存在耕地、园地、牧草地、饮用水水源地或居民区、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较敏感建设项目周边存在其他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不敏感其他情况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识别建设项目及周边的土地利用类型,项目区周边分布有坡耕地、园地等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因此,该项目敏感程度判别为“敏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根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占地规模与敏感程度划分评价工作等级”,详见表1.4-11。表1.4-11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占地规模评价工作等级敏感程度Ⅰ类Ⅱ类Ⅲ类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敏感一级一级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较敏感一级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不敏感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注:“-”表示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作。根据上述分析,本项目属于附录A中的III类项目,占地规模为“小型”,项目区周边分布有坡耕地、园地等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属于“敏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评价等级划分,土壤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2)土壤环境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要求,本项目土壤环境污染影响评价范围为:工业场地、矿石堆场、排土场边界向外延伸50m。1.4.7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经查阅《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该导则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生产、使用、储存(包括使用管线输运)的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突发性事故(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经核实,项目区内涉及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物质为柴油及废机油。柴油罐容积为10m3,按柴油的密度为0.84t/m3,则柴油的最大贮存量为8.4t;废机油的最大贮存量为0.04t,根据影响分析可知,项目柴油、废机油最大存在量与临界量(“油类物质”为2500t)的比值Q分别为0.00336、0.000016,Q值总和<1。根据导则,当Q<1时,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直接判定为I,故根据表1.4-12评价等级划分,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为简单分析。表1.4-12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环境风险潜势IV、IV+IIIIII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a注: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要求,简单分析的项目不设环境风险评价范围。1.5评价标准1.5.1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项目所在地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标准值见表1.5-1。表1.5-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平均时间浓度限值(二级)单位TSP年平均200μg/m324小时平均3001小时平均900*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450*PM2.5年平均3524小时平均751小时平均225*SO2年平均60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O3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1小时平均200CO24小时平均4mg/m31小时平均10注:带*为参考值,国家标准没有规定,TSP、PM10、PM2.51小时浓度值按该标准的日均浓度3倍考核。此外,根据临沧市地方环保部门要求,为了督促矿山采矿企业在地下开采时,企业须严格落实井下洒水降尘等措施,并保证其降尘效果,矿山地下开采时,采场内的TSP环境质量参照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浓度限值。(2)地表水环境项目所在区域涉及的地表水体为垭口寨河、石楼梯河及南汀河,均位于矿区范围外,其中垭口寨河、石楼梯河为南汀河的一级支流,均属怒江流域。根据《临沧市水功能区划(2015年修订)》,南汀河临翔—耿马保留区:大文至出境口,河长232.7km,水质现状为III类,规划水平年目标管理水质为III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根据支流水质不低于干流的原则,垭口寨河、石楼梯河水质参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5-2。表1.5-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项目pHCODBOD5SS氨氮铜铅III类标准≤6-92041.01.00.05项目锌砷镉六价铬汞硫化物氟化物III类标准≤1.00.050.0050.050.00010.21.0项目总磷总氮石油类III类标准≤0.21.00.05(3)地下水环境项目区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5-3。表1.5-3地下水质量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项目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铁锰铜铅锌III类标准≤6.5-8.545010002500.011.0项目砷镉六价铬氨氮菌落总数(CFU/mL)总大肠菌群(CFU/100mL)硫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III类标准≤0.010.0050.050.510030.02201.0(4)声环境项目区属声环境功能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5-4。表1.5-4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5)土壤环境项目周边坡耕地、园地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中风险筛选值标准及风险管制值标准,标准值列于表1.5-5、表1.5-6。表1.5-5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基本项目)单位:mg/kg;pH无量纲污染物项目风险筛选值pH≤5.55.5<pH≤6.56.5<pH≤7.5pH>7.5镉≤水田0.8其他0.6汞≤水田1.0其他3.4砷≤水田30302520其他40403025铅≤水田80100140240其他7090120170铬≤水田250250300350其他150150200250铜≤水田150150200200其他5050100100镍≤6070100190锌≤200200250300注:①重金属和类金属砷均按元素总量计。②对于水旱轮作地,采用其中较严格的风险筛选值。表1.5-6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单位:mg/kg;pH无量纲污染物项目风险管制值pH≤5.55.5<pH≤6.56.5<pH≤7.5pH>7.5镉1.52.03.04.0汞2.02.54.06.0砷200150120100铅4005007001000铬80085010001300项目涉及的建设用地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表1中第二类用地的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及管制值要求。标准值列于表1.5-7。表1.5-7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单位:mg/kg;pH无量纲序号污染物项目第二类用地筛选值管制值重金属和无机物1砷601402镉651723铬(六价)5.778480025006汞38827镍9002000挥发性有机物8四氯化碳2.8369氯仿0.91010氯甲烷37120111,1-二氯乙烷9100121,2-二氯乙烷521131,1-二氯乙烯6620014顺式-1,2-二氯乙烯596200015反式-1,2-二氯乙烯5416316二氯甲烷6162000171,2-二氯丙烷547181,1,1,2-四氯乙烷10100191,1,2,2-四氯乙烷6.85020四氯乙烯53183211,1,1-三氯乙烷840840221,1,2-三氯乙烷2.81523三氯乙烯2.820241,2,3-三氯丙烷0.5525氯乙烯0.434.326苯44027氯苯2701000281,2-二氯苯560560291,4-二氯苯2020030乙苯2828031苯乙烯1290129032甲苯1200120033间二甲苯+对二甲苯57057034邻-二甲苯640640半挥发性有机物35硝基苯7676036苯胺260663372-氯酚2256450038苯并[a]蒽1515139苯并[a]芘1.51540苯并[b]荧蒽1515141苯并[k]荧蒽151150042䓛12931290043二苯并[a,h]蒽1.51544茚并[1,2,3-cd]芘1515145萘707001.5.2排放标准(1)废气①施工期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5-8。表1.5-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监控点浓度颗粒物周围外浓度最高点1.0②运营期项目运营期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5-9。表1.5-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m3)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本项目厨房内设置灶头2个,属《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小型”规模,其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小型”规模标准,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见表1.5-10。表1.5-10饮食业单位排放标准规模小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效率最低去除效率(%)60(2)废水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露天采场淋滤水、排土场淋滤水、工业场地初期雨水及生活污水。根据工程分析,矿山露天采场及排土场淋滤水经沉淀池收集、沉淀,而工业场地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沉淀后,可全部回用于露天采场、排土场及运输道路洒水降尘,不外排。生活污水中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并与其它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化粪池,最终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处理。经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水,全部回用于项目区绿化用水及道路洒水降尘,不外排,故不执行排放标准。(3)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值见表1.5-11。表1.5-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运营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5-12。表1.5-1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4)固体废物项目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暂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规定(环保部公告2013第36号)。1.5.3其它标准(1)浸出毒性废石浸出毒性鉴别执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具体见表1.5-13~表1.5-15。表1.5-1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单位:mg/L序号项目浸出液最高允许浓度1铜及其化合物(以总铜计)1002锌及其化合物(以总锌计)1003镉14铅(以总铅计)55总铬156六价铬57烷基汞不得检出8汞及其化合物(以总汞计)0.19铍0.0210钡10011镍(以总镍计)512总银513砷及其化合物(以总砷计)514硒115无机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钙)10016氰化物(以CN-计)5表1.5-1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标准项目指标标准pHpH≥12.5或pH≤2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表1.5-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项目pH总铜总锌总镉总铅六价铬总铬烷基汞总硒标准值6-90.52.00.11.00.51.5不得检出0.1项目总汞总铍总镍总银总砷氰化物无机氟化物标准值0.050.0051.010若废石不属于危险废物,按照HJ557-2010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pH值在6至9范围之内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或者是pH值在6至9范围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为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腐蚀性鉴别按照GB/T1555.12-1995制备的浸出液,pH值≥12.5,或者≤2.0,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若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表1.5-14中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3)回用水标准项目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及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用于项目区绿化用水及道路洒水降尘,故回用水质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城市绿化及道路清扫”标准。标准值见表1.5-16。表1.5-1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序号项目指标城市绿化及道路清扫1pH/6.0~9.02色(度)≤303嗅/无不快感4浊度(NTU)≤105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65日生化需氧量(mg/L)≤107氨氮(mg/L)≤8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0.59铁(mg/L)≤-10锰(mg/L)≤-11溶解氧(mg/L)≥2.012总余氯(mg/L)/出厂≥1.0,管网末端≥0.213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无1.6环境保护目标1.6.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评价区范围内可能受影响的自然村。具体见表1.6-1。表1.6-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一览表名称坐标保护对象保护内容环境功能区相对厂址方位相对工程点距离/m相对工程点高差/m备注东经北纬平掌村100.0702424.0817843户,172人减少粉尘对其造成影响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类区露天采场东北偏东侧1953194矿区范围外矿石堆场东北侧2212309排土场东北侧2369284风井井口东北侧2036284大树村100.0637124.0647085户,340人露天采场东南侧1880192矿区范围外矿石堆场东南侧2250307排土场东南侧1905282风井井口东北侧2226282垭口寨村100.0608324.0745581户,324人露天采场东南侧42071矿区范围外矿石堆场东南侧525186排土场东侧368161风井井口东北侧521161垭口田村100.0458824.06552124户,496人露天采场西南侧1716-278矿区范围外矿石堆场西南侧2081-163排土场西南侧1443-188风井井口东北侧2283-188邦看村100.0507924.0743558户,232人露天采场西南侧900-125矿区范围外矿石堆场西南侧839-10排土场西侧752-35风井井口东北侧1090-35曼豪村100.0550924.0858195户,380人露天采场北侧1374-57矿区范围外矿石堆场北侧149058排土场北侧195233风井井口东北侧141433注:1、“高差”:正值表示关心点高于各工程点高度,负值表示关心点低于各工程点高度。2、露天采场最高开采标高为1590m,矿石堆场高程为1475m,排土场最高堆存标高为1500m,风井井口高程为1500m。1.6.2声环境保护目标经核实,露天采场、工业场地、排土场外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故本项目无声环境保护目标。1.6.3水环境保护目标(1)地表水经现场调查,项目区周边涉及的垭口寨河、石楼梯河及南汀河。项目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6-2。表1.6-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保护目标特征与项目区距离和方位环境功能1垭口寨河常年有水,属南汀河的一级支流,该河河水自东北至西南汇入南汀河矿区范围外南侧,距离项目矿区范围边界直线距离为286m,距离项目最近的工程点为排土场,排土场距离垭口寨河32.4m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2石楼梯河常年有水,属南汀河的一级支流,该河河水自东至西汇入南汀河矿区范围外北侧,距离项目矿区范围边界直线距离为650m3南汀河项目所在区域河段属于《临沧市水功能区划》(2015年修订)中南汀河临翔-耿马保留区矿区范围外西侧,距离项目矿区范围边界直线距离为1760m(2)地下水根据现场调查和区域水文地质资料,项目区地下水评价范围内无村民饮用水泉点,也未发现地下水泉点出露,因此,本项目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项目区地下水评价范围内的地下水水质。1.6.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生态评价范围内的植被、动植物、土地、农作物等。主要保护评价区内现有的植被、动植物、土地不受项目建设引发的次生灾害,粉尘、噪声和废水等的破坏与污染,水土流失控制在有效范围。1.6.5土壤环境保护目标土壤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评价范围内的坡耕地及园地等。具体的保护目标见表1.6-3。表1.6-3土壤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敏感目标方位距离环境特征质量标准1坡耕地排土场北侧、工业场地西南侧、矿石堆场北侧紧邻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的筛选值2园地工业场地西南侧、矿石堆场东北及西南侧紧邻园地1.6.6环境风险保护目标根据“章节1.4.7”分析,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仅进行简单分析,不设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故无环境风险保护目标。1.7评价重点及评价时段1.7.1评价重点结合项目生产排污特征及项目所在地环境状况,确定评价重点为项目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环境专题重点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境风险分析,同时兼顾污染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1.7.2评价时段根据工程特点,本次评价时段包括施工期、运营期及闭矿期3个阶段。1.8评价工作程序本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8-1。 图1.8-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2原有工程概况2.1原有项目基本情况2.1.1企业概况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成立,主要经营石英石露天开采、加工及销售。建设单位在临沧市临翔区境内现采矿权为“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蚂蚁堆乡白石头地硅矿”。2.1.2矿山基本情况根据矿山现有采矿许可证,采矿证许可证号为:C5309002012017120122471,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为0.1746km2,其开采矿种为石英岩,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规模为10万吨/年,采矿证有效期限为4年,即自2020年8月10日至2024年8月10日。现有采矿证矿区拐点坐标等信息见表2.1-1。表2.1-1矿权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2000国家大地坐标XY矿12670687.3833611597.02矿22670662.1333611795.13矿32670388.1333611752.13矿42670403.1333611659.13矿52670003.1233611589.13矿62670117.1233611065.11矿72670381.3633611550.01矿区面积0.1746km2开采标高1606m-1470m2.1.3原有矿山环评及运行情况2007年11月28日,临沧木春矿冶开发有限公司填报了《石英石(硅矿)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号为:临环字[2007]19号),原临沧市临翔区环境保护局对其进行审批,矿山采矿规模为3万t/a。后来该采矿权分别于2012年1月、2014年4月、2016年6月进行了三次采矿许可证延续登记,开采规模均为3万t/a,直至2017年12月31日该采矿证到期后,矿山开始停产至今。2020年8月10日,采矿权人办理了重新办理了采矿许可证,采矿证批复的开采规模为10万吨/年。根据建设单位介绍,建设单位在2020年取得新采矿证后,矿山未进行开采,故矿山前期开采时生产规模最大为3万t/a,与原环评登记表批复的开采规模一致。根据储量核实报告统计,矿山自2008年以来历年累计消耗资源储量6.45万m3(17.16万t)。2.2原有项目建设内容根据现场踏勘,原有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具体内容见表2.2-1。表2.2-1原有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原有工程建设内容备注主体工程露天采场1个,该采场分布于1、2号勘探线之间,形状呈不规则,长轴方向呈北东至南西向,长约250m,高6-117m,宽20-240m不等,采场占地面积约为7.3hm2。矿山前期未按照设计设置开采平台,呈山坡式露天开采方式。该露天采场目前形成的坡面角约为60°,并形成1个采空区。该采空区位于矿区范围中部,面积1.3659hm2,长246m,宽232m,边坡高度约50-120m,坡角26°;此外,矿山现状共设2个废石场,编号为1#、2#,截至目前,2个废石场内废石堆存量约为11.5万m3。下阶段将重新设计露天采场,现状2个废石场下阶段将不再利用,并进行植被恢复;利用采空区部分区域作为表土堆场。植被恢复措施详见“章节6.9”。辅助工程废石场2个,编号为1#、2#。1#废石场位于矿区北面,面积1.78hm2,场内堆方量约5万m3,堆积高度20-50m,坡角34°;2#废石场位于矿区东北面,面积2.63hm2,场内堆方量约6.5万m3,堆积高度20-60m,坡角30°。目前堆放的废土石主要为原采剥区剥离的表土和废石。现状废石场未按分台阶进行堆渣,周边也未设置截排水设施。下阶段不再利用,并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措施详见“章节6.9”。工业场地1个,位于矿区拐点1西北侧,占地面积为0.672hm2。内部主要设置矿石人工锤作业区及采矿机械停放区。矿石人工锤作业区主要是对开采产出粒径>30cm的矿石进行敲打,经敲开后与其它矿石一起堆至1#矿石堆场及2#矿石堆场。下阶段不再利用,并对其进行复垦,复垦措施及复垦方向详见“章节6.1.3”。1#矿石堆场位于工业场地东南侧24m处,占地面积为0.192hm2,主要用于堆存矿山开采产出的硅石矿原矿。现状该矿石堆场为露天式。下阶段继续利用该场地,但重新规划为工业用地,作为矿石人工锤作业区及采矿机械停放区,并在场地内设置1个危废暂存间,用于储存废机油2#矿石堆场位于矿区拐点7西北侧,占地面积为0.354hm2,主要用于堆存矿山开采产出的硅石矿原矿。现状该矿石堆为露天式。下阶段继续利用,但须对矿石堆场地面进行水泥硬化,且采用彩钢瓦进行封闭,仅留设矿石运输出入大门办公生活区1个,位于工业场地北侧,占地面积为0.15hm2。办公生活区内设置有仓库、食堂、办公室、职工宿舍、淋浴间、配电室等,均为单层简易用房。下阶段继续利用,并新增隔油池、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污水收集池、事故废水应急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储油罐1个,位于2#矿石堆场南侧。柴油储罐为单层罐,容积为10m3,为地埋式,主要为采矿机械供油。下阶段柴油储罐整改后采用SF双层储罐,为地埋式公用工程供水矿山现状无生产用水。项目生活用水则来自距离矿区范围东北侧直线距离约为6.5km处的山泉水,并通过水管将水引至生活水池后使用,其水量可满足生活需要。下阶段继续利用现有生活用水供水设施,并新建取水水泵及取水钢管等从垭口寨河取水作为生产用水水源,同时新建1个容积为200m3的生产高位水池排水矿山露天采场淋滤水、废石堆场淋滤水、矿石堆场淋滤水、工业场地初期雨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生活污水中粪便污水进入容积为5m3的化粪池,其余生活污水直接外排。下阶段将新建露天采场淋滤水收集沉淀池、排土场淋滤水收集沉淀池、工业场地初期雨水收集池,食堂污水隔油池、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污水收集池、事故废水应急池等污水处理设施供电矿山采用单回路供电,电源引自附近10kV电网线路,经架空线路接入本项目工业场地的变压器。下阶段继续利用运输道路(1)外部运输道路:矿山周边有乡村公路分布,与矿山内部运输道路相接。(2)内部运输道路:现状矿山内部运输道路长354m,宽6m,占地面积为0.2124hm2。下阶段继续利用现有外部和内部运输道路,并新建1756m内部运输道路环保工程化粪池1个,容积为5m3,用于收集冲厕废水。下阶段继续利用泔水桶2个,容积均为50L/个,用于收集食堂泔水。下阶段继续利用垃圾桶5个,主要用于收集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下阶段继续利用绿化项目区办公生活区旁设置绿地面积为0.04hm2。下阶段继续利用2.3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原矿山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2.3-1。表2.3-1矿山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表序号原辅材料名称年耗量备注11号岩石硝铵炸药1.5t/a民爆公司负责配送2非电导爆微差雷管3500个3非电导爆管1500m4柴油12t/a由皮卡车拉运至厂内单层柴油储罐内暂存5润滑油0.1t/a外购2.4原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4-1。表2.4-1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生产设备名称型号数量1挖掘机现代R252(斗容1m3)1台2装载机ZL40(斗容2.2m3)1台3空压机XATS1561台4潜孔钻机KQ-100型1台5推土机/1台6矿用自卸汽车8t4辆7皮卡车/1辆2.5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矿山劳动定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力衰竭的处理和治疗
- 关于银行柜员的年度述职报告(6篇)
- 房地产销售半年工作总结(8篇)
- 销售工作的个人心得体会(30篇)
- 2025年四川长虹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单证专员等岗位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Unit1-语言点名师课件
- 病弱猪的护理和治疗
-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教学设计
- 2025至2031年中国地豆种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喷浆喷砂胶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集体备课培训讲座
- 危废处置方案
- 2025年全国会展策划师岗位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贵州省考试院2025年4月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诊治专家建议(2025)解读课件
- GB/T 320-2025工业用合成盐酸
- 企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降低风险措施清单
- 天鹅艺术漆施工方案
- 脑卒中患者口腔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统测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煤气渣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