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的禅
一、禅宗的起源与中国古代歌的押韵(一)文化启示:“文学是现实”,应当做到“外—“禅”之初解禅宗作为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典型代表,不仅具有佛教自身的一些宗教因素,还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独特品质。它的独特性逐渐体现在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习惯和生活方式,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趋势。本文主要谈“禅境意韵”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渗透,以及静寂中的一种力量,首当其冲的一个字便是“禅”,“禅”在笔者所阐述的身韵训练方法中居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弄清楚什么是“禅”、“禅”的来源以及“禅”的涵义至关重要。《坛经校释》中界定:“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禅定者,离开外界的一切物象,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对所有事物的一种哲学感悟,它以佛家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禅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我们的本心。人人都有禅心,一切的真相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开窍的一瞬间被揭开。禅,理应成为现代人实现美满生活的工具,从禅的精神中我们得到的不止是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引导,还有改掉陋习的勇气和开发潜能的钥匙。由此可见,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依靠直觉,禅可能看起来神秘,但是实际上一点也不神秘。我们的生活中吃、住、行,为人处事无处不禅,禅就是生命本性,禅就是生活。舞蹈应该是思想的身体,是承载身体文化的载体,所谓身心合一,是将心境如何化合于身体的运行中,让肢体与心灵对话,让心灵能够通过身体得到体悟和传达。中国古典舞的身体表达,更多的是那份内敛、自省的感悟,是享受安然和超脱凡俗的冥想,是将心灵的纯净可以在身体中得到安顿的修炼。在我看来禅意是古典舞内涵性的至高境界。(二)身韵的定义和作用“身韵”是北京舞蹈学院首届舞蹈本科生上身段课时叫的名字。在这之前“身段”课不是独立的一堂课,课上的内容主要来自戏曲的舞蹈片断。自从招收了第一批大学生后,“身段”课就成为一门单独的训练了,并改名为“身韵”课。作为1980—1984年北京舞蹈学院首届中国古典舞教育专业本科生,笔者有幸亲身见证了中国古典舞身韵体系创建的过程,并参演了《洛神》、《突围之夜》等剧目,体会到中国古典舞身韵在作品表现中的重要价值。任何一种训练都是为了某种舞蹈形式和内容表现的需要,任何一种舞蹈形式也必须有它自己的训练和语言体系。身韵就是中国古典舞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风格性极强,是其他舞种的训练体系所不能代替的,中国古典舞特有的“精、气、神”是从身韵训练而来。舞蹈界前辈们说:无韵则神死,少律则风格无。韵律是衡量动作风格的标尺,也是动作的核心,如果我们抓住了古典舞的韵律便是找到了发展古典舞的根源。在创建身韵课的初期,笔者在唐满城老师的教学中听到他反复强调身韵课的核心是“形、神、劲、律”的内外统一;“提、沉、冲、靠、含、腆、移”是把握动律规律的要素;“平圆、立圆、8字圆”是身体运动的特色轨迹;“韵”是身体表现各要素的综合构成。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把唐满城老师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温故知新。同时,笔者也尝试从艺术学、美学的角度思考,探索把佛家禅学的意境与中国古典舞身韵的意韵相联系与结合。二、在舞中表现出“放”在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轨迹中不难发现古典舞身韵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学观念,这与“禅”不谋而合。在训练中,从“禅”的“悟、容”出发,以“悟”为主线,并结合中国古典舞身韵,在训练的过程中体现出参禅时对世界、人生的一种“顿悟”,在此基础上融入“禅”对世间万物的“容”,在舞中表现出“容”中所深含的“包容”、“博爱”、“慈悲”,从而使得舞蹈充满了“禅”的意境、“舞”的韵味,达到“和谐包容”、“超然内敛”的境界。从训练的角度来说,本课题可以在身体上解决对气息、形、神、劲、律以及对舞蹈过程中无处不在的“圆流周转”提供有效的方法。通过禅境意韵的训练,更好地完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训练目的,并突出其“意韵”、“神韵”、“气韵”、“心韵”。(一)沉呼吸眼完成“提、沉”要具备三条线的帮助,首先是呼吸,呼吸的运用方式是竖式呼吸;其次是眼睛,随着提(吸气)眼睛从里慢慢地看出去走下弧线,随着沉(呼气)眼睛再从外慢慢收回来,同样走下弧线;再次则是腰椎,在提气(吸气)的基础上,感觉气由丹田提至胸腔,同时以胸之力带动腰椎从微弯状一节一节直立,感觉到头顶,提至胸腔之气不能憋住,随着头顶而感觉向上延伸,同时眼皮逐渐张开,眼睛放神。在气息的上下运动中,由内到外而形成气息贯穿,气的始、运、转、通,致使周身在气的传导下,得到一种内在和平静的运行,一种无视外部混杂,而重在内视的修炼,淡然忘却的神界。(二)内收、腰下展开身韵动律元素中“冲、靠、含、腆”是在提沉气息的基础上,是上身对抗、对比的一种动态。是一种对称移动,内含到外开的对比运动。“含”是胸腔的内收,肩向里松弛的合,腰椎形成弓形,空胸低头。“腆”的做法是和“含”相反的动作,即在提的过程中,双肩向后掰,胸尽量前上方探出,头微仰,使上身的肩胸完全舒展开,它们在地面的运动点是1和5方位。同样,“移”也是在提沉的基础上进行的横向运动。同时,胯部和肩部保持水平位,腰以上向旁横移过去。运动时,是在“提”当中进行的,眼睛可看前方或2和8方位。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比和对称所形成的一种平衡之势,即是动中之和的原理。(三)呼吸的静态特性气息可以说是人的生命的支柱,它是一种自然的呼吸,但是在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训练中,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有意识呼吸。在训练时,强调更多的是一种静态时的呼吸。从外形上来说,参禅时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全身保持着一个姿势,有时此动非彼动,无论动静如何,唯有体内的呼吸与思想从未间歇而运动着。通过气息的引气、导气、运气、用气,端坐于地面,双眼合视。细细体会内心和周围的事物,用意念引领,用呼吸催动,以求身心通达之状。通过这样的训练,练习的不仅仅是呼吸本身,而是一种心性通达的境界。三、身韵中的意境思考“形、神、劲、律”是古典舞身韵的核心,在《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一书中,对“形、神、劲、律”已做出系统的论说,就此,笔者针对身韵的审美定位,结合自身的实践感悟和认识,对其意韵中所蕴含的禅意之思考,进行有限的阐释。(一)介绍对象:身体与正确处理一切外部展现的动作、舞姿、体态、路线都可以称之为“形”。9中国古典舞中对“形”是非常讲究的,例如站姿中的子午相,所谓“子午相”,实际上讲的是舞姿的对立统一中那个对立的方面,子是北、午是南,也就是说,在舞姿造型中,舞者的面部和身体要构成一定的角度,即互相交错,形成一种对立,这种头与身体的矛盾对立,这就是所谓的“形”的表征体现。在身韵课中,最基础的元素练习就是盘腿席地而坐,而参禅时,僧侣也是盘腿而坐诵经冥想,在这点上,两者不谋而合。所谓“坐如钟”是一种心向的内力和静力,禅韵在启发训练时首先从禅境入手,训练初始的各种姿态、造型,以及头、眼、手、脚等身体各部分的配合,均讲求与内心的和,由内而发,由外而归,只有在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稳定住自己的内心,才能使身体的表现力富有定力,审时度势地顺应环境的变化,保持一颗稳如泰山般的淡然之心。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看做是一栋建筑物最基础的地基,形既是万物的基础,又是万物内力的载体,形之外象,必与心之内和,才生身之韵。(二)身韵组合训练“神”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13在古典舞中,一个舞者是否有“精、气、神”,也是体现在眼睛上。然而,这里指的“神”,不单单是指眼神,它还包括了一个舞者的精神风貌的气质和内心世界的宽广和内涵。形止而意不止,这个“意”就是“神”的延伸,也是参禅时的无限遐想。在身韵组合训练中,通过“禅”的意韵,即气静人则平,神静人自清,心静人得悟。对参禅时身体的静、律动、呼吸,以及“禅”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都融入了身体的意识、想象和心力,也就是神之所在,所以,动作的神气,来自由禅意而发的心力和心象,是心与神的交合。(三)肢体肢体语言的运用“劲”是指一个舞者对舞蹈的内在处理,这个处理指的是节奏上以及动作的力度上,有层次、有对比的处理。15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动作力度上的重与轻,幅度上的大与小,节奏上的快与慢,决定了一个舞者在舞蹈表现过程中,对“劲”的拿捏准不准,直接反映出该舞者的素质和水平。例如,训练动作“穿掌”,穿时的“抻劲”,亮相时的“寸劲”,正好体现了运动过程中的“劲”力的表达。身韵的“劲”和禅中那种普度众生、看透世间的“柔劲”,怒目金刚惩罚恶人的“刚劲”,点到即止恰到好处的“寸劲”,以及在禅中那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点头,时轻、时重、时快、时慢都融入在身韵训练中而得到展现。在无边无际的禅宗理念中,“内劲”运转隐于内而不显于外,以意识引导动作,以呼吸配合力的蓄发,从而提高神经中枢系统驾驭肌肉张弛的机能和以气催力的能力。在身韵训练中,正应提倡这种对力量运用的方法。(四)关注动作的存在价值,把握动作与人生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健全意识“律”就是动作自身的律动性和动作运动时的轨迹和依循的规律。15“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前先后”,这就是身韵训中所遵行的运动规律。例如在提沉训练中,先吸后沉,先吐再提,用呼吸贯穿动作始终,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而平圆、立圆、8字圆又是身韵训练中特有的运动规律。因为在其他舞种的运动规律多以纵横线为主,而中国古典舞身韵独特的运动规律则在一个“圆”字上,丰富而含蓄,洒脱而内敛。这正好是对待人生骄而不躁、败而不弃、适而有度、游刃自如的禅的精神的一脉相承。人们对禅的感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自因。用一颗本真的心,去感受世界,感受生活给予的一切。在身韵训练中,融入禅对人生的理解,遵循一定的规律,使得动作不仅有跌宕起伏,相反相成的逆向效果,还能使动作有顺水推舟的顺势动态。用动作去感悟人生,用人生去追寻舞蹈运动之态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禅的音乐运用到身韵课中,例如运用“云水禅心”、“清净法身佛”等音乐和身韵中的一些动作和动律让学生体会禅境意韵、云端漫步、水天一色。在训练过程中,注重给予学生更多精神上的提示,气息运用的提示,强调单一元素的掌握。在训练中贯穿禅学思想,培养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地享受舞蹈训练带来的快乐,以平常心去对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具体教学笔者发现,学生不再浮躁,并能理解和把握身韵中的禅境意韵,而且能够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较好地展现出来。通过实践教学的初探,我们找到了另一途径去面对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动作的存在价值。结语参禅的境界是一个祥和美好的仙境,呈现的是一种“善”化的神态。禅学普度众生的观念深入人心,温婉含蓄的表情,让人们体会到“真、善、美”,从而感受到心灵净化的力量,也能够从逐渐变化、丰富的舞姿与曲线中,体验到心境由静至动的变迁。端庄、圣洁、高雅、祥和的精神世界,需要舞者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以平和的心态,用心去追求、体会那来自禅境的美好。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理念引导下的身体传达,它不可能超越中国传统哲学审美精神而孤立存在。它必有其生发的源与迹,有其前身,为此,传统审美习惯所赋予的美,蕴涵在整个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密机床轴承技术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体检公司合同范本模板
- 保合同书授权协议编号
- 仓储保管合同范本模板
- 翡翠珠宝DIY体验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粮食煲汤料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代理销售土地合同范本
- 公会合同的保密协议书
- 公证后合同的补充协议
- 公租房出售合同协议书
- 合伙开店合同终止协议书
- 《犟龟》课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正式版)DB15∕T 1987-2020 《蒙古族传统奶制品 阿尔沁浩乳德(酸酪蛋)生产工艺规范》
- 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完全解读(上海卷)
- 商户门牌设计方案(3篇)
- 学堂在线 大数据系统基础 章节测试答案
- 技术人员与客户沟通技巧
- 2025年陕西音乐联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招:招商银行笔试真题及答案
- 吞咽功能障碍健康指导
- 2025至2030拖拉机市场前景分析及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