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次函数应用题1.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A,B两城相距300千米;②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却早到1小时;③乙车出发后2.5小时追上甲车;④当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时,t=或.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小亮家与姥姥家相距24km,小亮8:00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姥姥家.妈妈8:30从家出发,乘车沿相同路线去姥姥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小亮和妈妈的行进路程S(km)与北京时间t(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得到小亮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2km/hB.妈妈比小亮提前0.5小时到达姥姥家C.妈妈在距家12km处追上小亮D.9:30妈妈追上小亮3.如图是本地区一种产品30天的销售图象,图①是产品日销售量y(单位:件)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图②是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z(单位:元)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已知日销售利润=日销售量×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第24天的销售量为200件B.第10天销售一件产品的利润是15元C.第12天与第30天这两天的日销售利润相等D.第30天的日销售利润是750元4.在一次800米的长跑比赛中,甲、乙两人所跑的路程s(米)与各自所用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分别为线段OA和折线OBC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B.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平均速度大C.在起跑后第180秒时,两人相遇D.在起跑后第50秒时,乙在甲的前面5.一辆慢车与一辆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两车在途中相遇后分别按原速同时驶往甲地,两车之间的距离S(km)与慢车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60km;②快车速度是慢车速度的1.5倍;③快车到达甲地时,慢车距离甲地60km;④相遇时,快车距甲地320km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6.14:00时,时钟中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分针在射线OA上),设经过xmin(0≤x≤30),时针、分针与射线OA所成角的度数分别为y1°、y2°,则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是()A. B. C. D.7.如图,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相距300公里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张骑摩托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甲地,小王从乙地直接到达甲地.y1表示小张离甲地的距离,y2表示小王离乙地的距离.则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用时()A.时 B.时 C.时 D.时8.从A到B地的一条公路,先是一段平路,然后是一段上坡路,小明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到达B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A地,返回途中休息了一段时间,假设小明骑车在平路、上坡路、下坡路时分别保持匀速前进.已知小明骑自行车在上坡路的速度比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少5千米.下坡路的速度比在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多5千米,小明在去B地和返回A地两次经过C地的时间间隔为0.15小时,小明离A地的路程S(单位:千米)和出发的时间t(单位: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小明骑自行车在上坡路的速度为10千米/时;②小明从A地到B地共用了0.4小时;③小明在返回途中休息了0.1小时;④C地与B地的距离为1千米.A.1个 B.2个 C.3个 D.4个9.如图是某电信公司提供了A、B两种方案的移动通讯费用y(元)与通话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共有()(1)若通话时间少于120分,则A方案比B方案便宜(2)若通话时间超过200分,则B方案比A方案便宜(3)若通讯费用为60元,则B方案比A方案的通话时间多(4)当通话时间为170分钟时,A方案与B方案的费用相等.A.1个 B.2个 C.3个 D.4个10.甲乙两车分别从M,N两地相向而行,甲车出发1小时后乙车出发,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两车相遇后依然按照原速度原方向各自行驶,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之间的路程S(千米)与甲车所用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其中D点表示甲车到达B地停止行驶.下列说法:①A,B两地路程是560千米;②乙车的速度是100千米/小时;③a=;④乙车出发3小时与甲车相遇,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个 B.2个 C.3个 D.4个11.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米的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3秒,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乙的速度是4米/秒B.离开起点后,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距离起点12米C.甲从起点到终点共用时83秒D.乙到达终点时,甲、乙两人相距68米12.今年开春干旱,甲水库蓄水量降到了正常水位的最低值a,为灌溉需要,由乙水库向甲水库均速供水20小时后,甲水库打开了一个排灌闸为农田匀速灌溉,又经过20小时,甲水库打开另一个排灌闸同时灌溉,再经过40小时,乙水库停止供水,已知甲水库两个排灌闸每小时的灌溉速量相同,图中的折线表示甲水库蓄水量Q(万m3)与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有以下四种说法:①整个过程中,甲水库最大的蓄水量为600万m3②乙水库向甲水库每小时供水10万m2③甲水库一个排灌闸每小时的灌溉量是15万m3④甲水库的正常水位的最低值a等于200(万m3)其中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13.成渝高铁的开通,给重庆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元旦期间,小丽和小王相约到成都欢乐谷游玩,小丽乘私家车从重庆出发1小时后,小王乘坐高铁从重庆出发,先到成都东站,然后坐出租车去欢乐谷,他们离开重庆的距离y(千米)与乘车t(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人恰好同时到达欢乐谷B.高铁的平均速度为240千米/时C.私家车的平均速度为80千米/时D.当小王到达成都车站时,小丽离欢乐谷还有50千米14.如图,有一个底面积为15cm×12cm的长方体容器A,和一个棱长为6cm×5cm×10cm的长方体铁块B.(1)若将铁块B的6cm×10cm面放到容器A的底面上往A中注水,注水过程中A中水面高度y(cm)与注水时间x(s)的函数图象如图①所示.①容器A的高度是cm.②求(1)中注水速度v(cm/s)和图①中的t的值若将铁块B的6cm×5cm面和5cm×10cm面分别放入容器A底面,以同样速度向容器注水,请在图②、图③中画出水面水面高度y(cm)与注水时间x(s)的函数关系大致图象.15.张师傅在铺地板时发现,用8块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瓷砖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然后,他用这8块瓷砖又拼出一个正方形,如图2,中间恰好空出一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阴影部分),假设长方形的长y,宽为x,且y>x.(1)请你求出图1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图2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3)在图3中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写出交点坐标,并解释交点坐标的实际意义;(4)根据以上讨论完成下表,观察x与y的关系,回答:如果给你任意8个相同的长方形,你能否拼成类似图1和图2的图形?说出你的理由.图(2)中小正方形边长1234…x36912…y…16.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km;图中点C的实际意义为:;慢车的速度为,快车的速度为;(2)求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若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时,第二列快车从乙地出发驶往甲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请直接写出第二列快车出发多长时间,与慢车相距200km.(4)若第三列快车也从乙地出发驶往甲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如果第三列快车不能比慢车晚到,求第三列快车比慢车最多晚出发多少小时?17.甲、乙两车分别从A地将一批物品运往B地,再返回A地,图6表示两车离A地的距离s(千米)随时间t(小时)变化的图象,已知乙车到达B地后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请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回答:(1)甲车出发多长时间后被乙车追上?(2)甲车与乙车在距离A地多远处迎面相遇?(3)甲车从B地返回的速度多大时,才能比乙车先回到A地?18.如图,甲丙两地相距500km,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丙地,且途中经过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丙地,两车同时出发同向而行,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km;(2)求慢车和快车的速度.(3)求线段CD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4)若这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丙地,慢车从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且两车的车速各自不变.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则下列四个图象中,哪一图象中的折线能表示此时y(千米)和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请写出你认为可能合理的代号,并直接写出折线中拐点A、B、C或A、B、C、D的坐标.19.北京市与石家庄市两地相距300km,甲车在北京市,乙车在石家庄市,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A地相遇.为节约费用(两车相遇并换货后,均需按原路返回出发地).两车换货后,甲车立即按原路返回北京市,而乙车又停留1小时后按原路返回石家庄市.设每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两车间的距离y(km)与时间x(h)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①两车从出发开始到A地相遇用了h;②两车在A地换货用了h;③甲车的速度是km/h,乙车的速度是km/h;④在图中y轴上的小括号内应填的数字是.(2)从两车开始同时出发到4.6h时,甲车与乙车相距多少千米?
一次函数应用题(中考复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15•鄂州)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A,B两城相距300千米;②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却早到1小时;③乙车出发后2.5小时追上甲车;④当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时,t=或.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观察图象可判断①②,由图象所给数据可求得甲、乙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时间t的关系式,可求得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可判断③,再令两函数解析式的差为50,可求得t,可判断④,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图象可知A、B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300km,甲行驶的时间为5小时,而乙是在甲出发1小时后出发的,且用时3小时,即比甲早到1小时,∴①②都正确;设甲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甲=kt,把(5,300)代入可求得k=60,∴y甲=60t,设乙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乙=mt+n,把(1,0)和(4,300)代入可得,解得,∴y乙=100t﹣100,令y甲=y乙可得:60t=100t﹣100,解得t=2.5,即甲、乙两直线的交点横坐标为t=2.5,此时乙出发时间为1.5小时,即乙车出发1.5小时后追上甲车,∴③不正确;令|y甲﹣y乙|=50,可得|60t﹣100t+100|=50,即|100﹣40t|=50,当100﹣40t=50时,可解得t=,当100﹣40t=﹣50时,可解得t=,8又当t=时,y甲=50,此时乙还没出发,当t=时,乙到达B城,y甲=250;综上可知当t的值为或或或t=时,两车相距50千米,∴④不正确;综上可知正确的有①②共两个,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特别注意t是甲车所用的时间.2.(2015•聊城)小亮家与姥姥家相距24km,小亮8:00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姥姥家.妈妈8:30从家出发,乘车沿相同路线去姥姥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小亮和妈妈的行进路程S(km)与北京时间t(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得到小亮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2km/hB.妈妈比小亮提前0.5小时到达姥姥家C.妈妈在距家12km处追上小亮D.9:30妈妈追上小亮【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知根据函数图象小亮去姥姥家所用时间为10﹣8=2小时,进而得到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对应函数图象,得到妈妈到姥姥家所用的时间,根据交点坐标确定妈妈追上小亮所用时间,即可解答.【解答】解:A、根据函数图象小亮去姥姥家所用时间为10﹣8=2小时,∴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24÷2=12(km/h),故正确;B、由图象可得,妈妈到姥姥家对应的时间t=9.5,小亮到姥姥家对应的时间t=10,10﹣9.5=0.5(小时),∴妈妈比小亮提前0.5小时到达姥姥家,故正确;C、由图象可知,当t=9时,妈妈追上小亮,此时小亮离家的时间为9﹣8=1小时,∴小亮走的路程为:1×12=12km,∴妈妈在距家12km出追上小亮,故正确;D、由图象可知,当t=9时,妈妈追上小亮,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函数图象,获取相关信息.3.(2015•连云港)如图是本地区一种产品30天的销售图象,图①是产品日销售量y(单位:件)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图②是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z(单位:元)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已知日销售利润=日销售量×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第24天的销售量为200件B.第10天销售一件产品的利润是15元C.第12天与第30天这两天的日销售利润相等D.第30天的日销售利润是750元【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分别求出设当0≤t≤20,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z(单位:元)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为z=﹣x+25,当0≤t≤24时,设产品日销售量y(单位:件)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为y=,根据日销售利润=日销售量×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A、根据图①可得第24天的销售量为200件,故正确;B、设当0≤t≤20,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z(单位:元)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为z=kx+b,把(0,25),(20,5)代入得:,解得:,∴z=﹣x+25,当x=10时,y=﹣10+25=15,故正确;C、当0≤t≤24时,设产品日销售量y(单位:件)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为y=k1t+b1,把(0,100),(24,200)代入得:,解得:,∴y=,当t=12时,y=150,z=﹣12+25=13,∴第12天的日销售利润为;150×13=1950(元),第30天的日销售利润为;150×5=750(元),750≠1950,故C错误;D、第30天的日销售利润为;150×5=750(元),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4.(2015•荆门)在一次800米的长跑比赛中,甲、乙两人所跑的路程s(米)与各自所用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分别为线段OA和折线OBC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B.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平均速度大C.在起跑后第180秒时,两人相遇D.在起跑后第50秒时,乙在甲的前面【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A、由于线段OA表示甲所跑的路程S(米)与所用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由此可以确定甲的速度是没有变化的;B、甲比乙先到,由此可以确定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快;C、根据图象可以知道起跑后180秒时,两人的路程确定是否相遇;D、根据图象知道起跑后50秒时OB在OA的上面,由此可以确定乙是否在甲的前面.【解答】解:A、∵线段OA表示甲所跑的路程S(米)与所用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甲的速度是没有变化的,故选项错误;B、∵甲比乙先到,∴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平均速度慢,故选项错误;C、∵起跑后180秒时,两人的路程不相等,∴他们没有相遇,故选项错误;D、∵起跑后50秒时OB在OA的上面,∴乙是在甲的前面,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5.(2015•铁岭)一辆慢车与一辆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两车在途中相遇后分别按原速同时驶往甲地,两车之间的距离S(km)与慢车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60km;②快车速度是慢车速度的1.5倍;③快车到达甲地时,慢车距离甲地60km;④相遇时,快车距甲地320km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得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根据题意得出慢车往返分别用了4小时,慢车行驶4小时的距离,快车3小时即可行驶完,进而求出快车速度以及利用两车速度之比得出慢车速度;设慢车速度为3xkm/h,快车速度为4xkm/h,由(3x+4x)×4=560,可得x=20,从而得出快车的速度是80km/h,慢车的速度是60km/h.由题意可得出:快车和慢车相遇地离甲地的距离,当慢车行驶了7小时后,快车已到达甲地,可求出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60千米,故①正确;由题意可得出:慢车和快车经过4个小时后相遇,出发后两车之间的距离开始增大直到快车到达甲地后两车之间的距离开始缩小,由图分析可知快车经过3个小时后到达甲地,此段路程慢车需要行驶4小时,因此慢车和快车的速度之比为3:4,故②错误;∴设慢车速度为3xkm/h,快车速度为4xkm/h,∴(3x+4x)×4=560,x=20∴快车的速度是80km/h,慢车的速度是60km/h.由题意可得出:快车和慢车相遇地离甲地的距离为4×60=240km,故④错误,当慢车行驶了7小时后,快车已到达甲地,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240﹣3×60=60km,故③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读懂图,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6.(2015•鸡西一模)14:00时,时钟中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分针在射线OA上),设经过xmin(0≤x≤30),时针、分针与射线OA所成角的度数分别为y1°、y2°,则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是()A. B. C. D.【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时针每分钟走0.5°,分针每分钟走6度就可以分别表示出y1,y2的解析式,根据解析式就可以求得y1,y2的大致图象而得出结论.【解答】解:由题意,得y1=0.5x+60(≤x≤30),y2=6x(0≤x≤30),∴得出y1是一次函数,y1随x的增大而僧大,与y轴的交点是(0,60),y2是正比例函数,y2随x的增大而增大,∴A答案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时钟问题的时针和分针的速度的关系,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的关系的运用,解答时根据时钟问题的数量关系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7.(2015•杭州模拟)如图,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相距300公里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张骑摩托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甲地,小王从乙地直接到达甲地.y1表示小张离甲地的距离,y2表示小王离乙地的距离.则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用时()A.时 B.时 C.时 D.时【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结合相遇问题对小王去甲地的平均速度解答,再得出相遇的时间即可.【解答】解:小王去甲地的平均速度是300÷8=37.5,小张去乙地的平均速度300÷3=100,返回甲地的平均速度是300÷5=60,300÷(37.5+100)=时,所以,两人在出发时后第一次相遇,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相遇问题,根据题意确定出小王与小张的函数图象是解题的关键.8.(2015•香坊区二模)从A到B地的一条公路,先是一段平路,然后是一段上坡路,小明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到达B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A地,返回途中休息了一段时间,假设小明骑车在平路、上坡路、下坡路时分别保持匀速前进.已知小明骑自行车在上坡路的速度比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少5千米.下坡路的速度比在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多5千米,小明在去B地和返回A地两次经过C地的时间间隔为0.15小时,小明离A地的路程S(单位:千米)和出发的时间t(单位: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小明骑自行车在上坡路的速度为10千米/时;②小明从A地到B地共用了0.4小时;③小明在返回途中休息了0.1小时;④C地与B地的距离为1千米.A.1个 B.2个 C.3个 D.4个【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解答】解:小明骑自行车在平路上的速度为:4.5÷0.3=15千米/时,∵小明骑自行车在上坡路的速度比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少5千米.下坡路的速度比在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多5千米,∴小明骑自行车在上坡路的速度为:15﹣5=10千米/时,下坡路的速度为:20千米/时,故①正确;∵上坡路长为:6.5﹣4.5=2千米,∴小明骑自行车在上坡路的时间为:2÷10=0.2小时,∴小明从A地到B地共用了0.3+0.2=0.5小时,故②错误;∵小明从B地到A地用时0.5小时,下坡路用时:2÷20=0.1小时,平路用时0.3小时,故小明在返回途中休息了0.1小时,③正确;设C地与B地的距离为x千米,根据题意列方程,解得:x=1(千米),故④正确.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图象中整理出进一步解题的有关信息,难度不大.9.(2015•南安市校级质检)如图是某电信公司提供了A、B两种方案的移动通讯费用y(元)与通话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共有()(1)若通话时间少于120分,则A方案比B方案便宜(2)若通话时间超过200分,则B方案比A方案便宜(3)若通讯费用为60元,则B方案比A方案的通话时间多(4)当通话时间为170分钟时,A方案与B方案的费用相等.A.1个 B.2个 C.3个 D.4个【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根据图象知道:在通话170分钟收费一样,在通话120时A收费30元,B收费50元,其中A超过120分钟后每分钟加收0.4元,B超过200分钟加收每分钟0.4元,由此即可确定有几个正确.【解答】解:依题意得【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从图象中找出隐含的信息解决问题.10.(2015•道里区二模)甲乙两车分别从M,N两地相向而行,甲车出发1小时后乙车出发,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两车相遇后依然按照原速度原方向各自行驶,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之间的路程S(千米)与甲车所用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其中D点表示甲车到达B地停止行驶.下列说法:①A,B两地路程是560千米;②乙车的速度是100千米/小时;③a=;④乙车出发3小时与甲车相遇,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个 B.2个 C.3个 D.4个【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根据t=0时的S的值为A、B两地间的距离解答,再根据AB为甲车先行驶求出甲车的速度,设乙车的速度为vkm/h,根据相遇问题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到乙车的速度,再求出甲车到达B地的时间,然后根据两车的速度列式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解答】解:t=0时,S=560,所以,A、B两地相距560千米正确,故①正确;甲车的速度为(560﹣440)÷1=120km/h,设乙车的速度为vkm/h,则(120+v)×(3﹣1)=440,解得v=100,所以,乙车行驶速度为100km/h,故②正确;甲车到达B地的时间为560÷120=小时,a=(﹣3)×(120+100)=,故③正确;∵甲车出发1小时后乙车出发,∴乙车出发3﹣1=2小时与甲车相遇,故④错误;正确的有3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主要利用了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准确识图并理解各时间段两车的行驶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1.(2015•朝阳区一模)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米的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3秒,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乙的速度是4米/秒B.离开起点后,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距离起点12米C.甲从起点到终点共用时83秒D.乙到达终点时,甲、乙两人相距68米【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通过函数图象可得,甲出发3秒走的路程为12米,乙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为80秒,根据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可以求出甲、乙的速度,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及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答】解:由函数图象,得:甲的速度为12÷3=4米/秒,乙的速度为400÷80=5米/秒,故A错误;设乙离开起点x秒后,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根据题意得:5x=12+4x,解得:x=12,∴离开起点后,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距离起点为:12×5=60(米),故B错误;甲从起点到终点共用时为:400÷4=100(秒),故C错误;∵乙到达终点时,所用时间为80秒,甲先出发3秒,∴此时甲行走的时间为83秒,∴甲走的路程为:83×4=332(米),∴乙到达终点时,甲、乙两人相距:400﹣332=68(米),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12.今年开春干旱,甲水库蓄水量降到了正常水位的最低值a,为灌溉需要,由乙水库向甲水库均速供水20小时后,甲水库打开了一个排灌闸为农田匀速灌溉,又经过20小时,甲水库打开另一个排灌闸同时灌溉,再经过40小时,乙水库停止供水,已知甲水库两个排灌闸每小时的灌溉速量相同,图中的折线表示甲水库蓄水量Q(万m3)与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有以下四种说法:①整个过程中,甲水库最大的蓄水量为600万m3②乙水库向甲水库每小时供水10万m2③甲水库一个排灌闸每小时的灌溉量是15万m3④甲水库的正常水位的最低值a等于200(万m3)其中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设乙水库的供水速度为x万m3/h,甲水库一个闸门的灌溉速度为y万m3/h,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和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象可得:①整个过程中,甲水库最大的蓄水量为600万m3,正确;设乙水库的供水速度为x万m3/h,甲水库一个闸门的灌溉速度为y万m3/h,∴,解得,∴乙水库供水速度为15万m3/h和甲水库一个排灌闸的灌溉速度10万m3/h;因为乙水库供水速度为15万m3/h,故②乙水库向甲水库每小时供水10万m2,错误;因为甲水库一个排灌闸的灌溉速度10万m3/h,故③甲水库一个排灌闸每小时的灌溉量是15万m3,错误;正常水位的最低值为a=500﹣15×20=200,④甲水库的正常水位的最低值a=200(万m3),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此类题是近年中考中的热点问题.注意利用一次函数求最值时,关键是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由函数y随x的变化,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最值.13.(2015秋•重庆校级期末)成渝高铁的开通,给重庆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元旦期间,小丽和小王相约到成都欢乐谷游玩,小丽乘私家车从重庆出发1小时后,小王乘坐高铁从重庆出发,先到成都东站,然后坐出租车去欢乐谷,他们离开重庆的距离y(千米)与乘车t(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人恰好同时到达欢乐谷B.高铁的平均速度为240千米/时C.私家车的平均速度为80千米/时D.当小王到达成都车站时,小丽离欢乐谷还有50千米【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根据图象的信息解答,且利用路程除以时间得出速度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图象得出两人恰好同时到达欢乐谷,正确;B、高铁的平均速度==240千米/时,正确;C、设y=kt+b,当t=1时,y=0,当t=2时,y=240,得:,解得:,故把t=1.5代入y=240t﹣240,得y=120,设y=at,当t=1.5,y=120,得a=80,∴y=80t,所以私家车的平均速度=80千米/时,正确;D、当t=2,y=160,216﹣160=56(千米),∴小丽离欢乐谷还有56千米,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题意结合函数图象得出一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二.解答题(共6小题)14.(2012•大连模拟)如图,有一个底面积为15cm×12cm的长方体容器A,和一个棱长为6cm×5cm×10cm的长方体铁块B.(1)若将铁块B的6cm×10cm面放到容器A的底面上往A中注水,注水过程中A中水面高度y(cm)与注水时间x(s)的函数图象如图①所示.①容器A的高度是8cm.②求(1)中注水速度v(cm/s)和图①中的t的值(2)若将铁块B的6cm×5cm面和5cm×10cm面分别放入容器A底面,以同样速度向容器注水,请在图②、图③中画出水面水面高度y(cm)与注水时间x(s)的函数关系大致图象.【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压轴题;数形结合.【分析】(1)①由函数值的最大值可得容器A的高度;②易得如此放置时铁块B水平的容器A的容积,除以相应的时间可得注水速度,进而让铁块B上方的容积除以注水速度后加上前面时间即为t的值;(2)铁块B的6cm×5cm面放置于容器A中,图象是一条线段,算出剩余的容积,除以注水速度,求得时间即可;5cm×10cm面置于容器A中,图象是分段函数,先算出到达6cm时水的体积,除以注水速度,求得时间,到达8cm时的时间和(1)中的图象相同.【解答】解:(1)①到8cm时,注水停止,∴容器A的高度是8cm,故答案为8;②注到5cm时水的容积为:(15×12﹣6×10)×5=600cm3,注水速度v=600÷40=15cm/s;t=40+15×12×3÷15=76s;(2)铁块B的6cm×5cm面放置于容器A中,水的容积为:(15×12﹣6×5)×8=1200cm3,∴注满用的时间为:1200÷15=80s;5cm×10cm面置于容器A中,注水到达6cm时水的体积为:(15×12﹣10×5)×6=780cm3,780÷15=52s;【点评】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铁块的不同放置方法得到需要注水的容积及注水速度是解决本题的难点.15.(2010•新疆)张师傅在铺地板时发现,用8块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瓷砖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然后,他用这8块瓷砖又拼出一个正方形,如图2,中间恰好空出一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阴影部分),假设长方形的长y,宽为x,且y>x.(1)请你求出图1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图2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3)在图3中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写出交点坐标,并解释交点坐标的实际意义;(4)根据以上讨论完成下表,观察x与y的关系,回答:如果给你任意8个相同的长方形,你能否拼成类似图1和图2的图形?说出你的理由.图(2)中小正方形边长1234…x36912…y…【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类讨论.【分析】(1)根据图1中长与宽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求出图1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长方形的面积×8+小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列出方程即可得出;(3)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及图象性质作出它们的图象,得出交点坐标,并结合实际解释交点坐标的实际意义;(4)由(1)可知长方形的长与宽若不能满足y=,则不能;长方形的长与宽只要满足y=,则能.【解答】解:(1)由图1得:3y=5x,;(2)由图2得8xy+1=(2x+y)2,整理得:(2x﹣y)2=1,2x﹣y=±1,∵,∴,x=﹣3<0,∴2x﹣y=﹣1不成立,∴2x﹣y=1,即y=2x﹣1;(3)交点坐标(3,5)实际意义解答不唯一例①:瓷砖的长为5,宽为3时,能围成图1,图2的图形;例②:当瓷砖长为5,宽为3时,围成图2的正方形中的小正方形边长为1.图(2)中小正方形边长1234…x36912…y5101520…(4)情况①:不能,长方形的长与宽若不能满足y=,则不能情况②:能,长方形的长与宽只要满足y=即可情况③:综合上述两种说法,只要符合其中一种情况均给分.【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问题,熟悉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在做题时结合图形明确长方形中长与宽的等量关系.同时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分类讨论.16.(2012•路南区一模)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960km;图中点C的实际意义为:当慢车行驶6h时,快车到达乙地;慢车的速度为80km/h,快车的速度为160km/h;(2)求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若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时,第二列快车从乙地出发驶往甲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请直接写出第二列快车出发多长时间,与慢车相距200km.(4)若第三列快车也从乙地出发驶往甲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如果第三列快车不能比慢车晚到,求第三列快车比慢车最多晚出发多少小时?【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图象即可看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根据图可知:慢车行驶的时间是12h、快车行驶的时间是6h,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即可;(2)设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根据所显示的数据求出B和C的坐标,代入求出即可;(3)分为两种情况:①设第二列快车出发ah,与慢车相距200km,根据题意得出方程4×80+80a﹣200=160a,求出即可;②第二列开车追上慢车以后再超过慢车200km,设第二列快车出发ah,与慢车相距200km,则160a﹣80a=4×80+200,求出即可;(4)设第三列快车在慢车出发th后出发.得出不等式t+≤,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960km;图中点C的实际意义是:当慢车行驶6h时,快车到达乙地;慢车的速度是:960km÷12h=80km/h;快车的速度是:960km÷6h=160km/h;故答案为:960,当慢车行驶6h时,快车到达乙地,80km/h,160km/h;(2)解:根据题意,两车行驶960km相遇,所用时间(h),所以点B的坐标为(4,0),两小时两车相距2×(160+80)=480(km),所以点C的坐标为(6,480).设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把(4,0),(6,480)代入得,解得,所以,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40x﹣960,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4≤x≤6.(3)解:分为两种情况:①设第二列快车出发ah,与慢车相距200km,则4×80+80a﹣200=160a,解得:a=1.5,即第二列快车出发1.5h,与慢车相距200km;②第二列开车追上慢车以后再超过慢车200km.设第二列快车出发ah,与慢车相距200km,则160a﹣80a=4×80+200,得a=6.5>6,(因为快车到达甲地仅需6小时,所以a=6.5舍去)综合这两种情况得出:第二列快车出发1.5h,与慢车相距200km.(4)解:设第三列快车在慢车出发th后出发.则t+≤,解得:t≤6.第三列快车比慢车最多晚出发6小时.【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根据题意得出关系式,即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来表示出来,题目综合比较强,是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题目.17.(2014•虎丘区校级一模)甲、乙两车分别从A地将一批物品运往B地,再返回A地,图6表示两车离A地的距离s(千米)随时间t(小时)变化的图象,已知乙车到达B地后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请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回答:(1)甲车出发多长时间后被乙车追上?(2)甲车与乙车在距离A地多远处迎面相遇?(3)甲车从B地返回的速度多大时,才能比乙车先回到A地?【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行程问题;压轴题.【分析】(1)由图知,可设甲车由A地前往B地的函数解析式为s=kt,把将(2.4,48)代入即可求出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再根据图中S=30即可求出t的值;(2)可设乙车由A地前往B地函数的解析式为s=pt+m,将(1.0,0)和(1.5,30)代入即可求出此表达式,进而可求出t的值,同理设乙车由B地返回A地的函数的解析式为s=﹣30t+n,把将(1.8,48)代入即可求解;(3)求出乙车返回到A地时所需的时间及乙车的速度即可.【解答】解:(1)由图知,可设甲车由A地前往B地的函数解析式为s=kt,将(2.4,48)代入,解得k=20,所以s=20t,由图可知,在距A地30千米处,乙车追上甲车,所以当s=30千米时,(小时).即甲车出发1.5小时后被乙车追上,(2)由图知,可设乙车由A地前往B地函数的解析式为s=pt+m,将(1.0,0)和(1.5,30)代入,得,解得,所以s=60t﹣60,当乙车到达B地时,s=48千米.代入s=60t﹣60,得t=1.8小时,又设乙车由B地返回A地的函数的解析式为s=﹣30t+n,将(1.8,48)代入,得48=﹣30×1.8+n,解得n=102,所以s=﹣30t+102,当甲车与乙车迎面相遇时,有﹣30t+102=20t解得t=2.04小时代入s=20t,得s=40.8千米,即甲车与乙车在距离A地40.8千米处迎面相遇;(3)当乙车返回到A地时,有﹣30t+102=0,解得t=3.4小时,甲车要比乙车先回到A地,速度应大于(千米/小时).【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解答此类问题时要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答.18.(2013•安徽模拟)如图,甲丙两地相距500km,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丙地,且途中经过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丙地,两车同时出发同向而行,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50km;(2)求慢车和快车的速度.(3)求线段CD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4)若这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定制加工合同模板
- 地理自然灾害第二章导学案
- 2025-2030年酒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调温空调除湿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柴油发电机组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新航空运输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有孔窗帘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金融租赁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塔吊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MOOC】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创新创业基础(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超详细一万字笔记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
- 2024区域代理授权合同书
- 2024年江苏泰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招考聘用备案制人员165人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体育-小学移动性技能:跳跃游戏教学设计与教案
- 二位数乘二位数600道
- 服务器定期巡检制度
- 京东MALL-盛大启航消费品开业庆典活动策划方案
- 南航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